首页 / 正文

◆李学士泂(溉之集)

泂字溉之,滕州人。生有异质,作为文辞,如宿习者。姚燧深叹异之,力荐于朝。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辟中书掾,除集贤院都事,转太常博士,擢拜监修国史长史,历秘书监著作郎、太常礼仪院经历。泰定间,除翰林待制。天历间,超迁翰林直学士,俄授奎章阁承旨学士,预修经世大典,书成进奏,旋引疾归。复以翰林直学士召,竟不起,卒年五十九,有文集四十卷。溉之骨骼清峻,神情开朗,秀眉疏髯,目莹如电,颜面如冰玉,而唇如渥丹。然峨冠褒衣,望之者疑为神仙中人也。其为文章,奋笔挥洒,迅飞疾动,汩汩滔滔,思态迭出,纵横奇变,若纷错而有条理。意之所至,臻极神妙,每以李太白自拟,当世亦以是许之。侨居济南,有湖山花竹之胜。作亭曰「天心水面」,文宗尝勅虞雍公制文以记之。 

留别金门知己 

汉阳郎官湖歌 

舞姬脱鞋吟应制 

裴公亭吟 

涉太湖 

寄吴原可 

题钱舜举硕鼠图 

题周曾秋塘图卷二首 

月夜过采石江呈樵隐学士兼示吾徒李止顺文 

过东林寺 

○留别金门知己 【并序。】 

我本山人,素志丘壑,获归名山,为愿毕矣。爰以四月十一日离京师,是夜抵潞阳,慨然赋诗,遥慰匡庐隐者,并似 【一作以,一下有「寄」字。】 金门诸公为一噱云。 

野马脱羁鞅,倏疑天地宽。临风一长鸣,风吹散入青冥间。颇如鲁仲连,蹈海不复还。又如安期生,长留一舄令人看。江南浩荡忽如海,落日照耀浮云关。既不能低眉伏气摧心颜,诡遇特达惊冥顽。又不能抱书挟策千万乘,调笑日月相回盘。匡庐迢迢接仙山,仙翁泛若秋云间。长松之阴引孤鹤,望我不见空长叹。采铅天池津,饮醁桃花湾。苍梧倒影三湘寒,赤城霞气生微澜。鲸鲵翻空海波赤,晓色欲上扶桑难。人间之乐兮诚不足恃,何如归卧栖岩峦。栖岩峦,卧岩穴。夜半天风吹酒醒,犹有西溪万年月。 【本传云:泂尝游匡庐、王屋、少室诸山,留连久乃去,人莫测其意也。读此诗可以想见其风致矣。】 

○汉阳郎官湖歌 

山 【一作仙。】 翁薄暮醉酒归,杖藜迷却高阳池。清风吹花绿阴倒,我笑谓是秋云移。还乘贯月槎,夜过郎官湖。峥嵘星斗入江汉,荡漾槎影如鲸鱼。九华之真人,邀我倒玉壶。麒麟擘脯供行厨,依稀仙乐在空际,碧山四映寒蟾孤。举酒酌寒蟾,明月下饮嫦 【一作姮。】 娥俱。霓裳拂云锦,万荷露泻琼瑶珠。 【一作巵,又作枝。】 麾幢晻霭罗烟空,乃有玉 【一作三。】 皇所授之玉童。风前飘飘曳广带,对立十二秋芙蓉。清香九曲银河通,真人绿发披天 【一作春。】 风。锦袍玉雪照天地,口说姓字安南公。是公多逸气,略与古昔贤豪同。时能扫月色,延我石室烟萝中。又言昔同张谓所游地,长啸一覆丹霞锺。风吹仙乐度溪去,我已醉卧香炉峰。 

○舞姬脱鞋吟应制 【一作《凌波曲》,见萨都剌《雁门集》。】 

吴蚕八茧鸳鸯绮,绣拥彩鸾 【一作「缕团花」。】 金凤尾。惜 【一作昔。】 时梦断 【一作「啼艳」。】 晓妆慵, 【一作残。】 满眼春娇扶不起。侍儿解带罗袜松,玉纤微露生春红。翩翩白练半 【一作轻。】 舒卷,笋箨初抽弓 【一作「翻宫」。】 样软。三尺春云入手轻,一弯新月凌波浅。象床舞罢娇无力,雁沙踏破参差迹。金莲窄小不堪行,自 【一作独。】 倚东风玉阶立。 

○裴公亭吟 

朝游鸿蒙津,暮出天坛东。手把天符书,笑逐黄眉翁。翁行宛若飞空龙,倏烁万里生星虹。翻然为我一挥霍,楼观尽入青冥中。是中泉石秋玲珑,泉下禹穴沧溟通。长林月色散轻雾,潭影下烛玻瓈宫。坐来况值青春暮,一日千蛾献歌舞。水殿风翻凤髓香,浓绿迢迢出廊庑。宫墙亦有裴公亭,溪毛映水连钱青。饮酣起舞岸巾啸,太行落日春冥冥。太行西来几千里,我自南来浙江水。浙江潮回不寄君,只忆横空紫烟起。岸烟起,空氤氲,不烦击石呼将军。我行慷慨谢公去,更欲长揖南溟君。会稽山上落花里,扶携醉入千峰云。 

○涉太湖 

众水东南会,三江左右通。夫差中习战,范蠡此休功。鸥鸟青铜镜,鱼龙紫贝宫。扁舟嗟未遂,萧散愧渔翁。 

○寄吴原可 

不谓相疏亦自猜,空山旧雨入莓苔。江湖机熟鸥忘去,吴楚年荒雁不来。豪杰何心犹用世,乾坤自古少怜才。向来共醉梅花下,昨夜一枝寒自开。 

○题钱舜举硕鼠图 

诗人连类等丘山,着意尤深一粟间。九鼎云雷富魑魅,也应川泽破神奸。 

○题周曾秋塘图卷二首 

家在东南云锦乡,心魂元是水花香。哦诗想入秋塘境,鸳鸯惊飞一夕忙。 

鲛人初息露香机,花覆龙梭鸟自飞。莫向西湖问烟水,夜凉风露湿荷衣。 

○月夜过采石江呈樵隐学士兼示吾徒李止顺文 

空江偃仰见明月,月向天心散冰雪。扪天恍忽与之,桂树琼枝纷纠结。倏挺枯槎泛河汉,又似山阴理归楫。美人不来江水深,独对风烟正愁绝。欲愁绝兮奈此怀,征帆茫茫江上开。黄芦风起鸟声至,千里一望银山来。银山嵯峨隔沧海,海上群仙复谁在?五鳌已没三山沈,扶桑叶条失光彩。丹砂不逐儿童归,旷怀更为秦人悲。英雄去国彼其志,想象金阙空葳蕤。笑呼白云觞我酒,翠迭连山作窗牖。狂风吹月落西去,水气冥冥浴星斗。夜深忽到蛾眉亭,紫鳞欲去江潮生。只愁新诗幻出龙虎文,翩然将我日月元气归沧溟。 

○过东林寺 

风破西村雨气昏,泠泠涧水竹间闻。山头知有灵仙过,千丈通明五色云。 

猜你喜欢
  卷六百六十二·彭定求
  柳富·唐圭璋
  蔡柟·唐圭璋
  卷之二廨宇胜迹格言·梁章钜
  卷之二应制·梁章钜
  叙·冯梦龙
  第十一齣~第二十齣·孙柚
  第二折·石子章
  彊村集外词·朱祖谋
  初集卷十八·乾隆
  卷305 ·佚名
  卷六十一·陈思
  卷一百五十九·曹学佺
  卷九十一·徐倬
  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志第二十八 食货上·刘昫

    先王之制,度地以居人,均其沃瘠,差其贡赋,盖敛之必以道也。量入而为出 ,节用而爱人,度财省费,盖用之必有度也,是故既庶且富,而教化行焉。周有井田之制,秦有阡陌之法,二世发闾左而海内崩离,汉武税舟车而国用以竭。自古有国有家,兴亡

  • 平定三逆方略卷五十九·佚名

      康熙二十年八月辛巳朔,命给都统王国栋恤典。上谕兵部:原任平南王下都统王国栋,矢志忠贞,临难不屈;捐躯为国,深为可悯!可给与拜他喇布勒哈番又一拖沙喇哈番并恤银,及祭葬银以示优恤。  命录用效力行间武职官员。上谕兵部

  • ●辽纪叙·田汝成

    辽纪一卷明田汝成撰汝成字叔禾钱塘人嘉靖丙戌进士官至广西布政司右参议明史有传其所著书著录于四库者二种入存目者五种是书则入史部杂史类之存目为浙江汪启淑家藏本其已否刊于明代则不能详也所纪始于洪武二年置辽东卫

  • 第九回 简王后至灵王时生孔子·黄士衡

    诗曰:孔子孔子,大哉孔子!孔子之前,未有孔子;孔子之后,未有孔子。孔子孔子,大哉孔子!却说孔子名丘,字仲尼,鲁人,今为山东曲阜县,宋微子启弟微子衍之后也。衍号微仲,五传至弗父何,逊国于其弟厉公,世为宋卿。何生宋父周,周生世父胜,胜生正

  • 二七六 多罗质郡王永瑢等奏请准郭祚炽在额外校对上効力行走折·佚名

    二七六 多罗质郡王永瑢等奏请准郭祚炽在额外校对上効力行走折乾隆四十年七月初三日多罗质郡王臣永瑢等谨奏,为奏明请旨事。乾隆四十年六月二十九日,据四库全书处分校 原任太常寺典簿郭祚炽呈称:窃炽于乾隆三十八年闰三

  • 卷七十二·傅恒

    <史部,纪事本末类,平定准噶尔方略  钦定四库全书平定准噶尔方略正编卷七十二乾隆二十四年夏四月乙亥训谕八旗大臣官员上谕军机大臣曰朕今日恭阅皇祖实録议政大臣等奉上谕太祖太宗时满洲兵凡遇征战马匹口粮自备行走

  • 梁孝王世家第二十八·司马迁

    刘军 译注【说明】本篇虽以“梁孝王世家”名篇,实际载述孝文三王刘武、刘参、刘胜的行事。善举著以包之,是《史记》多见的一种写法。汉王朝统治地位得以稳定之后,为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必然要逐步消减同

  • 刘休宾传·魏收

    刘休宾,字处干,本来是平原人。祖父刘昶,随从慕容德渡过黄河,家居于北海的都昌县。父亲刘奉伯,刘裕时任北海太守。刘休宾年少时喜爱读书,颇有文才,兄弟六人,刘乘民、刘延和等在当时都颇有声誉。刘休宾任刘..的虎贲中郎将,不久迁

  • 一四五、庄子见赵惠文王论剑乃庄辛非庄周辨·钱穆

    《庄子?说剑篇》:&ldquo;昔赵文王喜剑,太子悝请庄子。&rdquo;《释文》:&ldquo;司马云:赵文王,惠文王也。名何,武灵王子,后庄子三百五十年。《洞纪》云:周赧王十七年,赵惠文王之元年。一云:案《长历》推惠文王与庄子相值,恐彪之言

  • 卷三十四 职官六·龙文彬

    ◎巡按洪武十年七月己巳,遣监察御史巡按州县,俾询民间疾苦,廉察风俗,申明教化。所按藩服大臣,府州县官,诸考察举劾尤专,人事奏裁,小事立断。按临所至,必先审录重囚,吊刷文卷,有故出入者理辨之。(《三编》。 )谕之曰:“朕命汝等出

  • 代序一 被忽略的大师·李宗吾

    柏 杨  天下有很多“奇缘”的事,使人无法解释,柏杨先生之得来《厚黑教主传》,便属其中之一。这本《厚黑教主传》和《厚黑学》,都是绝版书,曾经托许多朋友代觅一读,以便大开茅塞,结果全归失望。不料前天忽然接寒爝先生

  • 世宗宪皇帝御制诗经传说彚纂序·王鸿绪

    钦定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御制诗经传说彚纂序朕惟诗之为教所以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其用远矣自说诗者以其学行世释解纷纭而经旨渐晦朱子起而正之集传一书参考衆说探求古始独得精意而先王之诗教藉之以明国家列在学官

  • (四)里仁篇·钱穆

    里仁为美章。问:里仁之说,孟子尝引以明择术之意矣。今直以择乡言之,何也。朱子曰:&ldquo;恐圣人本意,止于如此。而孟子之言姑借此以明彼耳。&rdquo;又曰:&ldquo;如孟子说也无害。&rdquo;,今按:此条指出孟子引《论语》有失孔子

  • 第六十一卷·佚名

    观天品之四十(夜摩天之二十六)复次第五闻法利益安乐一切人天。谓何等法。所谓说法。说于一切布施之法。说诸善法。一切尊中。闻法。最胜。能断一切憍慢根本。所谓说法。能调憍慢。说法闻法。尊敬重法。说于信法。说受

  • 天童和尚辟妄救略说目录·密云圆悟

    天童和尚辟妄救略说目录缘起卷之一  七佛 毗婆尸佛 尸弃佛 毗舍浮佛 拘留孙佛 拘那含牟尼佛 迦叶佛 释迦牟尼佛卷之二  西天祖师 一祖摩诃迦叶尊者 二祖阿难尊者 三祖商那和修尊者 四祖优波鞠多尊者 

  • 广嗣纪要·万全

    又名《万氏家传广嗣纪要》。十六卷(又有五卷本,前四卷与十六卷本同,末一卷为《小儿全书》。明·万全撰。约刊于16世纪中期。本书主要论述有关广嗣、妊娠及婴儿疾病的病因、证候及治疗方药,并附幼科医案18例。书中还归

  • 清代台湾职官印录·佚名

    本书集刊清季台湾文武机关官印一百六十三颗,用红色套印。所集官印,共分四大类,计有印十八颗、关防一百二十五颗、钤记十八颗及戳记二颗;并在各印底下,刊注印文。从此种官印,可以窥见当时一部分机关之性质或其特定任务。

  • 发趣论·佚名

    巴利名Pat!t!ha^na-ppakaran!a 。原称发趣大论(巴Pat!t!ha^na-maha^pakaran!a ),或单作钵叉(巴Pat!t!ha^na )。本论详述‘论本母’一二二门与二十四缘之关系,为锡兰分别上座部七论之一。初分为论母设置分及缘分别分,次述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