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二出 传歌

◎癸未二月

〖秋夜月〗(小旦倩妆扮鸨妓李贞丽上)深画眉,不把红楼闭;长板桥头垂杨细,丝丝牵惹游人骑。将筝弦紧系,把笙囊巧制。

梨花似雪草如烟,春在秦淮两岸边;

一带妆楼临水盖,家家分影照婵娟。

妾身姓李,表字贞丽,烟花妙部,风月名班;生长旧院之中,迎送长桥之上,铅华未谢,丰韵犹存。养成一个假女,温柔纤小,才陪玳瑁之筵;宛转娇羞,未入芙蓉之帐。这里有位罢职县令,叫做杨龙友,乃凤阳督抚马士英的妹夫,原做光禄阮大铖的盟弟,常到院中夸俺孩儿,要替他招客梳栊。今日春光明媚,敢待好来也。

(叫介)ㄚ鬟,卷帘扫地,伺候客来。

(内应介)晓得!

(末扮杨文骢上)三山景色供图画,六代风流入品题。——下官杨文骢,表字龙友,乙榜县令,罢职闲居。这秦淮名妓李贞丽,是俺旧好,趁此春光,访他闲话。来此已是,不免竟入。

(入介)贞娘那里?(见介)好呀!你看梅钱已落,柳线才黄,软软浓浓,一院春色,叫俺如何消遣也。

(小旦)正是。请到小楼焚香煮茗,赏鉴诗篇罢。

(末)极妙了。(登楼介)帘纹笼架鸟,花影护盆鱼。(看介)这是令爱妆楼,他往那里去了?

(小旦)晓妆未竟,尚在卧房。

(末)请他出来。

(小旦唤介)孩儿出来,杨老爷在此。

(末看四壁上诗篇介)都是些名公题赠,却也难得。(背手吟哦介)

〖前腔〗(旦艳妆上)香梦回,才褪红鸳被。重点檀唇胭脂腻,匆匆挽个抛家髻。这春愁怎替,那新词且记。

(见介)老爷万福!

(末)几日不见,益发标致了。这些诗篇赞的不差。(又看惊介)呀呀!张天如、夏彝仲这班大名公,都有题赠,下官也少不的和韵一首。

(小旦送笔砚介)

(末把笔久吟介)做他不过,索性藏拙,聊写墨兰数笔,点缀素壁罢。

(小旦)更妙。

(末看壁介)这是蓝田叔画的拳石。呀!就写兰于石旁,借他的衬贴也好。(画介)

〖梧桐树〗绫纹素壁辉,写出骚人致。嫩叶香苞,雨困烟痕醉。一拳宣石墨花碎,几点苍苔乱染砌。(远看介)也还将就得去;怎比元人潇洒墨兰意,名姬恰好湘兰佩。

(小旦)真真名笔,替俺妆楼生色多矣。

(末)见笑。

(向旦介)请教尊号,就此落款。

(旦)年幼无号。

(小旦)就求老爷赏他二字罢。

(末思介)《左传》云:“兰有国香,人服媚之”,就叫他香君何如。

(小旦)甚妙!香君过来谢了。

(旦拜介)多谢老爷。

(末笑介)连楼名都有了。

(落款介)崇祯癸未仲春,偶写墨兰于媚香楼,博香君一笑。——贵筑杨文骢。

(小旦)写画俱佳,可称双绝。多谢了!

(俱坐介)

(末)我看香君国色第一,只不知技艺若何?

(小旦)一向娇养惯了,不曾学习。前日才请一位清客,传他词曲。

(末)是那个?

(小旦)就叫甚么苏昆生。

(末)苏昆生,本姓周,是河南人,寄居无锡。一向相熟的,果然是个名手。

(问介)传的那套词曲?

(小旦)就是《玉茗堂四梦》。

(末)学会多少了?

(小旦)才将《牡丹亭》学了半本。

(唤介)孩儿,杨老爷不是外人,取出曲本快快温习。待你师父对过,好上新腔。

(旦皱眉介)有客在坐,只是学歌怎的。

(小旦)好傻话,我们门户人家,舞袖歌裙,吃饭庄屯。你不肯学歌,闲着做甚。

(旦看曲本介)

〖前腔〗(小旦)生来粉黛围,跳入莺花队,一串歌喉,是俺金钱地。莫将红豆轻抛弃,学就晓风残月坠;缓拍红牙,夺了宜春翠,门前系住王孙辔。

(净扁巾、褶子,扮苏昆生上)闲来翠馆调鹦鹉,懒去朱门看牡丹。——在下固始苏昆生是也,自出阮衙,便投妓院,做这美人的教习,不强似做那义子的帮闲么。

(竟入见介)杨老爷在此,久违了。

(末)昆老恭喜,收了一个绝代的门生。

(小旦)苏师父来了,孩儿见礼。

(旦拜介)

(净)免劳罢。(问介)昨日学的曲子,可曾记熟了?

(旦)记熟了。

(净)趁着杨老爷在坐,随我对来,好求指示。

(末)正要领教。

(净、旦对坐唱介)

〔皂罗袍〕原来奼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净)错了错了,美字一板,奈字一板,不可连下去。另来另来!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净)又不是了,丝字是务头,要在嗓子内唱。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

(净)妙妙!是的狠了,往下来。

〔好姐姐〕遍青山啼红了杜鹃,荼縻外烟丝醉软。牡丹虽好,他春归怎占得先。(净)这句略生些,再来一遍。牡丹虽好,他春归怎占得先。闲凝盼,生生燕语明如翦,呖呖莺声溜的圆。

(净)好好!又完一折了。

(末对小旦介)可喜令爱聪明的紧,不愁不是一个名妓哩。

(向净介)昨日会着侯司徒的公子侯朝宗,客囊颇富,又有才名,正在这里物色名姝。昆老知道么?

(净)他是敝乡世家,果然大才。

(末)这段姻缘,不可错过的。

〖琐窗寒〗破瓜碧玉佳期,唱娇歌,细马骑。缠头掷锦,携手倾杯;催妆艳句,迎婚油壁。配他公子千金体,年年不放阮郎归,买宅桃叶春水。

(小旦)这样公子肯来梳栊,好的紧了。只求杨老爷极力帮衬,成此好事。

(末)自然在心的。

〖尾声〗(小旦)掌中女好珠难比,学得新莺恰恰啼,春锁重门人未知。

——如此春光,不可虚度,我们楼下小酌罢。

(末)有趣。(同行介)

(末)苏小帘前花满畦,

 (小旦)莺酣燕嬾隔春隄;

(旦)红绡裹下樱桃颗,

(净)好待潘车过巷西。

猜你喜欢
  卓田·唐圭璋
  崔敦诗·唐圭璋
  第三折·秦简夫
  临江驿潇湘秋夜雨·臧懋循
  卷237 ·佚名
  卷130 ·佚名
  卷74 ·佚名
  第五歌 隔河望见野花红·刘半农
  卷二百三十八·曹学佺
  卷九十·曹学佺
  卷三百四·陈廷敬
  御选元诗卷三十三·康熙
  散原精舍诗集·陈三立
  附录·张玉娘
  第十三场·田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二集目录十·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二集总目卷八十三己卯元旦元旦试笔帝青石佛钵诗用皮日休韵新正重华宫侍皇太后宴重华宫曲宴于阗回长漠咱帊尔边文进栗喜图咏古铜章赐浙闽总督杨应琚唐寅折梅仕女即用其韵大宛马歌钱糓春山图降旨免陕

  • 卷四十·查慎行

    <集部,别集类,清代,敬业堂诗集钦定四库全书敬业堂诗集卷四十翰林院编修查慎行撰长告集【起壬辰正月尽十二月】辛卯腊月左手病风今春渐及右臂蒙恩停免内直始得因病乞假前後满百日患犹未除适两院长俱远出遂因循度岁昔白

  • 御定千叟宴诗巻三·康熙

    【计诗三百二十首】夙领朝行第一班今朝重得觐天顔醉来矍铄谁知老旧赐雕弓尚可弯【其一】茶奉使到西秦歴陟秋卿播帝仁退老葵忱长捧日赐酺萧露更如春【其二】每从七校引貔貅三殿今防瑞霭浮既饱琼筵齐舞蹈扶携皓首拜宸

  • 山谷外集诗注原序·黄庭坚

    <集部,别集类,北宋建隆至靖康,山谷外集诗注> 山谷外集诗注原序 书存于世惟六经诸子及迁固之史有注其下方者以其古今之变诂训之不相通也而今人之文今人乃随而注之则自苏黄之诗始也诗动乎情发乎言而成乎音人为之人诵之

  • 卷四百十四 元祐三年(戊辰,1088)·李焘

      起哲宗元祐三年九月盡其月   九月丁未,給太醫局教授楊文蔚假,令往南京視太子太保致仕張方平疾,中書侍郎劉摯為之請也。   樞密院言府界累年災傷,夏田又多不熟,雖今方秋成,緣民力未甚寬舒,乞詔開封府保甲特免今年秋冬

  • 卷之七百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中央公园大发脾气·宣南吏隐

    “来今雨轩”者,为北京中央公园之茶社,题额系东海老人所书。笔法苍秀,俨然台阁气息。其间紫檀木椅,大理石桌,陈设颇精。此轩原定为办事者之行乐地,游客不得羼入。厥后忽公诸同好,实出胡帅之赐也。民国六年,胡帅入京谒段,从公之

  • 七四八 军机大臣奏查明十至十二月所进书籍错误次数请将总裁等交部察议片·佚名

    七四八 军机大臣奏查明十至十二月所进书籍错误次数请将总裁等交部察议片乾隆四十六年正月十七日*查四库全书馆进过书籍,前经奉旨:将指出错误记过之处,每三月查核一次,其总裁错至三次,分校、覆校错至两次者,均着交部察议;其

  • 八二 学希腊文·周作人

    在伍合居住的期间,还有两件事值得记述,其一便是在这年(一九〇八)的秋天,我开始学习古希腊文,其二则是太炎先生叫我给他译印度的“邬波尼沙陀”(Upanishad),——可惜终于因为懒惰,没有实现。那时日本学校里还没有希腊文这一科目,

  • 第四十一章 明初的政局·吕思勉

    明朝虽然驱逐胡元,把中国恢复过来,然而论其一代的政治,清明的时候,却是很少的。这个推原其始,亦可说是由于太祖诒谋之不臧。太祖初定天下,即下诏禁止胡服胡语,把腥羶(shān)之俗扫除。注595所定制度,亦颇详备。边防的规模,亦是很

  • 八年·佚名

    (壬戌)八年清康熙二十一年春正月1月1日○朔己酉,憲府請還收校理朴泰輔罷職不敍之命曰:「泰輔身居經幄,有懷無隱,言雖過中,斷無一毫構誣之意,而勒加情外之罪案。論思之臣以言獲罪,實非聖朝之美事。」諫院亦竝請之,答以勿煩。○以

  • 明鬼下第三十一·墨子

    子墨子言曰:逮至昔三代圣王既没,天下失义,诸侯力正。是以存夫为人君臣上下者之不惠忠也,父子弟兄之不慈孝弟长贞良也,正长之不强于听治,贱人之不强于从事也。民之为淫暴寇乱盗贼,以兵刃、毒药、水火,退无罪人乎道路率径,夺人车

  • 提要·刘荀

    (臣)等谨案明本释三卷宋刘荀撰荀东平人尚书左仆射挚之孙书中所称先文肃公即谓挚也孝宗时尝知盱眙军其事迹则不可考矣是书乃其讲学之语大旨谓致力当求其本因举其切要者三十三条各为标目而着论以发明之论所不尽者又自为之

  • 卷三·高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地名攷畧卷三詹事府詹事髙士竒撰齐国于临淄【史记吕尚东海上人其先祖尝为四岳虞夏问封于吕本姓姜氏从其封姓周西伯猎遇于渭水之阳与语大説曰吾太公望子乆矣故号之曰太公望文王崩武王伐纣曰师尚父武王

  • 百千颂大集经地藏菩萨请问法身赞全文·佚名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诏译归命礼法身,住於诸有情。彼由不遍知,轮回於三有。其性即生死,净时亦复然。清净是涅槃,亦即是法身。譬如乳相杂,醍醐不可得

  • 家传女科经验摘奇·佚名

    《家传女科经验摘奇》是妇人别立方法,俾能自调摄之,所谓尽善尽美也。凡此之病,中风则病风,感冷则病冷,久而不治,崩漏带下、七 八瘕可立而待,即成痼疾。若能治病于未然。

  • 周子抄释·吕柟

    二卷,附录一卷,明吕柟(1479—1542)辑。北宋五子(二程、邵雍、张载、周敦颐)惟周敦颐著书最少,而宋明两代诸儒研究周氏学术思想的著述反倒最多,辨论也最为激烈。对“无极大极之说”、“太极图说”、“通书表里之说”、“主静之说”等争

  • 春秋四传质·王介之

    二卷。王介之撰。王介之字石子,号石崖,衡阳(今属湖南)人,明末经学家,清代着名哲学家王夫之之兄。明崇祯时,介之与其弟夫之同举于乡,明亡,遂隐居不仕。除此书外,王介氏还撰有《周易本义质》、《诗经尊序》诸书。此书取《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