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三十出 归山

◎乙酉三月

〖粉蝶儿〗(外白髯扮张薇冠带上)何处家山,回首上林春老,秣陵城烟雨萧条。叹中兴,新霸业,一声长啸。旧宫袍,衬着嬾散衰貌。

下官张薇,表字瑶星,原任北京锦衣卫仪正之职。避乱南来,又遇新主中兴,录俺世勋,仍补旧缺。不料权奸当道,朝局日非,新于城南修起三间松风阁,不日要投闲归老。只因有逆案两人,乃礼部主事周镳,按察副使雷縯祚,马、阮挟仇,必欲置之死地。下官深知其冤,只是无法可救,中夜踌躇,故此去志未决。

〖尾犯序〗党祸起新朝,正士寒心,连袂高蹈。俺有何求,为他人操刀。急逃!盖了座松风草阁,等着俺白云啸傲;只因这沉冤未解梦空劳。

(副净扮家僮上,禀介)禀老爷,镇抚司冯可宗拿到逆党三名,候老爷升厅发放。

(杂扮校尉四人,持刑具罗列介)

(外升厅介)

(净扮解役投文,押生、末、小生带锁上)

(跪介)

(外看文问介)据坊官报单,说尔等结社朋谋,替周镳、雷縯祚行贿打点,因而该司捕解;快快从实招来,免受刑拷。

〖前腔〗(末、小生)难招!笔砚本吾曹,复社青衿,评选文稿。无罪而杀,是坑儒根苗。(生)休拷!俺来此携琴访友,并不曾流连夜晓。无端的池鱼堂燕一时烧。

(外)据尔所供,一无实迹,难道本衙门诬良为盗不成!

(拍惊堂介)叫左右预备刑具,叫他逐个招来。

(末前跪介)老大人不必动怒。犯生陈贞慧,直隶宜兴人,不合在蔡益所书坊选书,并无别情。

(小生前跪介)犯生吴应箕,直隶贵池人,不合与陈贞慧同事,并无别情。

(外向净介)既在蔡益所书坊,结社朋谋,行贿打点,彼必知情。为何竟不拿到?

(投签与净介)速拿蔡益所质审。

(净应下)

(生前跪介)犯生侯方域,河南归德府人,游学到京,与陈贞慧、吴应箕文字旧交。才来拜望,一同拿来了。并无别情。

(外想介)前日蓝田叔所画桃源图,有归德侯方域题句。

(转问介)你是侯方域么?

(生)犯生便是。

(外拱介)失敬了!前日所题桃源图,大有见解,领教,领教!(吩咐介)这事与你无干,请一边候。

(生)多谢超豁了。(一边坐介)

(净持签上)

(禀介)禀老爷,蔡益所店门关闭,逃走无踪了。

(外)朋谋打点,全无证据,如何审拟。(寻思介)

(副净持书送上介)王、钱二位老爷有公书。

(外看介)原来是内阁王觉斯,大宗伯钱牧斋,两位老先生公书。待俺看来!(开书背看,点头介)说的有理,竟不知陈、吴二犯,就是复社领袖。

〖红衲袄〗一个是定生兄,艺苑豪;一个是主骚坛,吴次老。为甚的冶长无罪拘皋陶,俺怎肯祸兴党锢推又敲。大锦衣,权自操;黑狱中,白日照。莫教名士清流贾祸含冤也,把中兴文运凋。

(转拱介)陈、吴两兄,方才得罪了。(问介)王觉斯、钱牧斋二位老先生,一向交好么?

(末、小生)并无相与。

(外)为何发书,极道两兄文名,嘱俺开释?

(末、小生)想出二公主持公道之意。

(外)是,是。下官虽系武职,颇读诗书,岂肯杀人媚人。(吩咐介)这事冤屈,请一边候;待俺批回该司,速行释放便了。(批介)

(末、小生一边坐介)

(副净持朝报送上介)禀老爷,今日科抄有要紧旨意,请老爷过目。

(外看报介)

“内阁大学士马一本,为速诛叛党,以靖邪谋事。犯官周镳、雷縯祚,私通潞藩,叛迹显然;乞早正法,晓示臣民等语。奉旨周镳、雷縯祚,着监候处决。又兵部侍郎阮一本,为捕灭社党,廓清皇图事。照得东林老奸,如蝗蔽日;复社小丑,似蝻出田。蝗为现在之灾,捕之欲尽;蝻为将来之患,灭之勿迟。臣编有《蝗蝻录》,可按籍而收也等语。奉旨这东林社党,着严行捕获,审拟具奏;该衙门知道!”

(外惊介)不料马、阮二人,又有这番举动,从此正人君子无孑遗矣。

〖前腔〗俺正要省约法,画狱牢;那知他铸刑书,加炮烙。莫不是清流欲向浊流抛,莫不是党碑又刻元祐号。这法网,人怎逃;这威令,谁敢拗。眼见复社东林尽入囹圄也,试新刑,搜尔曹。

(向生等介)下官怜尔无辜,正思开释。忽然奉此严旨,不但周、雷二公定了死案;从此东林、复社,那有漏网之人。

(生等跪求介)尚望大人超豁。

(外)俺若放了诸兄,倘被别人拿获,再无生理,且不要忙。

(批介)据送三犯,朋谋打点,俱无实迹。俟拿到蔡益所之日,审明拟罪可也。

(向生等介)那镇抚司冯可宗,虽系功名之徒,却也良心未丧,待俺写书与他。

(写介)老夫待罪锦衣,多历年所,门户党援,何代无之。总之君子、小人,互为盛衰,事久则变,势极必反:我辈职司风纪,不可随时偏倚,代人操刀。天道好还,公论不泯,慎勿自贻后悔也。

(拱介)诸兄暂屈狱中,自有昭雪之日。

(净、杂押生等俱下)

(外退堂介)俺张薇原是先帝旧臣,国破家亡,已绝功名之念,为何今日出来助纣为虐。自古道:“知几不俟终日”。看这光景,尚容踌躇再计乎。(唤介)家僮快牵马来,我要到松风阁养病去了。

(副净牵马上)坐马在此。

(外上马,副净随行介)

〖解三醒〗(外)好趁着晴春晚照,满路上絮舞花飘。遥望见城南苍翠山色好,把红尘客梦全消。且喜已到松风阁,这是俺的世外桃源;不免下马登楼,趁早料理起来。(下马登楼介)清泉白石人稀到,一阵松风响似涛。(唤介)叫园丁撑开门窗,拂净栏槛,俺好从容眺望。(杂扮园丁收拾介)燕泥沾落絮,蛛网罥飞花。禀老爷,收拾干净了。(下)(外窥窗介)你看松阴低户,沁的人心骨皆凉。此处好安吟榻。(又凭栏介)你看春水盈池,照的人须眉皆碧。此处好支茶灶。(忽笑介)来的慌了,冠带袍靴全未脱却;如此打扮,岂是桃源中人。可笑,可笑!(唤介)家僮开了竹箱,把我买下的箬笠、芒鞋、萝绦、鹤氅,替俺换了。(换衣带介)堪投老,才修完三间草阁,便解宫袍。

(净扮校尉锁丑牵上)松间批驾帖,竹里验公文。方才拿住蔡益所,闻得张老爷来此养病,只得赶来销签。

(叫介)门上大叔那里?

(副净出问介)来禀何事,如此紧急?

(净)禀老爷,拿到蔡益所了,特来销签。(缴签介)

(副净上楼,禀介)衙门校尉带着蔡益所回话。

(外惊介)拿了蔡益所,他三人如何开交。

(想介)有了,叫校尉楼下伺候,听俺吩咐。

(副净传净跪楼下介)

(外吩咐介)这件机密重案,不可丝毫泄漏;暂将蔡益所羁候园中,待我回衙,细细审问。

(净)是。(将丑拴树介)

(净欲下介)

(外)转来,园中窄狭,把这匹官马,牵回喂养;我的冠带袍靴,你也顺便带去。我还要多住几时,不许擅来啰唣。

(净应下)

(外跌足介)坏了,坏了!衙役走入花丛,犯人锁在松树,还成一个什么桃源哩。不如下楼去罢!(下楼见丑介)果是蔡益所哩。

(丑跪介)犯人与老爷曾有一面之识。

(外)虽系旧交,你容留复社,犯罪不轻。

(丑叩头介)是。

(外)你店中书籍,大半出于复社之手,件件是你的赃证。

(丑叩头介)只求老爷超生。

(外)你肯舍了家财,才能保得性命。

(丑)犯人情愿离家。

(外喜介)这等就有救矣。(唤介)家童与他开了锁头。

(副净开丑介)

(外)你既肯离家,何不随我住山。

(丑)老爷若肯携带,小人就有命了。

(外指介)你看东北一带,云白山青,都是绝妙的所在。

(唤介)家童好生看门,我同蔡益所瞧瞧就来。

(副净应下)

(丑随外行介)

(外指介)我们今夜定要宿在那苍苍翠翠之中。

(丑)老爷要去看山,须差人早安公馆。那山寺荒凉,如何住宿?

(外)你怎晓得,舍了那顶破纱帽,何处岩穴着不的这个穷道人。

(丑背介)这是那里说起?

(外)不要迟疑,一直走去便了。

〖前腔〗眼望着白云缥缈,顾不得石径迢遥。渐渐的松林日落空山杳,但相逢几个渔樵。翠微深处人家少,万岭千峰路一条。开怀抱,尽着俺山游寺宿,不问何朝。

境隔仙凡几树桃,才知容易谢尘嚣。

清晨检点白云署,行到深山日尚高。

猜你喜欢
  葛立方·唐圭璋
  卷上·张表臣
  卷三·魏元旷
  卷四·陈廷敬
  第十三出 兆梦·姚茂良
  第三折·李寿卿
  提要·佚名
  鲸背吟集·宋无
  提要·陈岩
  卷三百三十七·陈思
  御选明诗卷一百二十·康熙
  淳煕稿卷十六·赵蕃
  ●洛水悲·沈泰
  梅村诗话·吴伟业
  碧云集卷中·李中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御选宋诗卷十七·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宋诗卷十七五言古诗八王庭珪寄胡邦衡兼简陈佥判黄书记斯文久寂寞谁应擅雕龙万事问伯始今复得此公涛澜翻笔舌锦绣蟠心胸平时吐佳句逸气如长虹制防收俊异行当推选锋元龙湖海士江夏无双童词彩俱秀出春葩

  • 卷八·佚名

    祭公解第六十题解:记祭公谋父以有关勤政守位之事训戒穆王及其三公。《礼记·缁衣》引作《祭(叶)公之顾命》,当是本名。顾命,最后之命。可视为祭公临终前的训戒。祭,音6(寨),周公儿子的封国。父,音。谋父为

  • 第五十七回 葬太后陈球伸正议 规嗣主蔡邕上封章·蔡东藩

      却说窦太后徙居南宫,已经二年,灵帝并未往省,张奂谢弼,相继进谏,俱为阉人所阻,事见前文。会灵帝选定皇后宋氏,朝廷称贺,宋氏为执金吾宋酆女,由建宁三年选入掖庭,册为贵人,越年正位中宫,晋封酆为不其乡侯。后既正位,当然至永乐

  • ◎活鬼·李定夷

    萍乡文景卿家,其元配逝世数年,续弦未几。元配初则在室内不时出现,隐隐约约,不即不离,致令继室无日无时不在恐惶之中。往往夫妇两人熟睡醒来,则见元配亦在同寝。久之司空见惯,畏惧之心,因之稍弛。其神形体态,虽俨然如在,然可望而

  • 第二十四卷 元·缪荃孙

    广宁桥题字在太仓城内武家桥拓本高一尺七寸,广九寸,正书五行,行字不一。感应金十四总管尊神。都劝缘东岳安镇刘真君尊神。感应金元七官人尊神。募缘张道荣沈德谦至正二年七月七日题。重修无锡州儒学记在无锡县学拓本连额

  • 通志卷一百四十一·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列传第五十四梁孔休源 裴子野 刘孝绰【子谅 孝绰弟潜潜弟孝胜 孝胜弟孝威 孝威弟孝先 孝绰从弟孺孺弟览 览弟遵 遵从弟苞】刘峻【兄孝庆刘沼峻从孙杳】何逊 刘显【从

  • 五九六 大学士于敏中奏呈《开国实录》样片恭候阅定以缮正本片·佚名

    五九六 大学士于敏中奏呈《开国实录》样片恭候阅定以缮正本片乾隆四十四年二月初四日臣于<敏中>谨奏:臣等选派中书十二员,在南书房缮写《开国实录》,因令各员先写样片呈览。至所有人地名,交国史馆查对现在译定字样改正,一

  • 卷四十九·傅恒

    <史部,纪事本末类,平定准噶尔方略  钦定四库全书平定准噶尔方略前编卷四十九乾隆十一年春正月甲戌命郡王颇罗鼐保奏一子承袭封爵上谕军机大臣等曰西藏郡王颇罗鼐素効忠诚勤劳懋着自朕御极以来一心靖共凡事俱竭力奋

  • 王韶传·魏徵

    王韶字子相,自称是太原晋陽人,世世代代住在京兆。 祖父王谐,任原州刺史。 父亲王谅,很早去世。 王韶小时即很方正文雅,颇好奇节,认识他的人,都感到很惊异。 在北周,累次因有军功而被提升,官至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后转任军

  • 吴社编·王穉登

    [明]王稚登里社之设,所以祈年谷、祓灾祲、洽党闾、乐太平而已,吴风淫靡,喜讹尚怪,轻人道而重鬼神,舍医药而崇巫觋,毁宗庙而建淫祠,黜祖祸而尊野厉,呜呼!弊也久矣。每春夏之交,妄言神降,于是游手逐末、亡赖不逞之徒张皇其事,乱市井

  • 卷九十九·宋敏求

    钦定四库全书唐大诏令集卷九十九宋 宋敏求 编政事建易州县置乾封明堂县制置鸿宜鼎稷等州县却置潼关制置营州都督府制改梁州为兴元府诏城盐州诏置宥州勅置行蔡州勅置遂平县勅置孟州勅分岭南为东西道勅降徐州为团练勅

  • 卷四·印光

    卷四/题词、答问法语别录法语别录净土法门,乃如来一代时教中之特别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等觉菩萨,不能超出其外。逆恶罪人,亦可预入其中。不断惑业,得出轮回,即此一生,定登佛国。末世众生,根机陋劣,捨此法门,其何能淑。凡

  • 劝信愿真切·印光

    甲、示真信切愿●所言信者, 须信娑婆实实是苦, 极乐实实是乐。娑婆之苦, 无量无边。总而言之, 不出八苦, 所谓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此八种苦, 贵极一时, 贱至乞丐, 各皆有

  • 卷之一·纪荫

    宗统编年卷之一 震泽祥符寺沙门释 纪荫 编纂 参学门人 (秉[白/山]秉岳秉岱秉睿)等 同校录 常州天宁寺沙门释 清如 重校 佛纪(上) 佛具十号。(如来。应供。正徧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

  • 朱枫林集·朱升

    诗文别集。十卷。明朱升(约1341前后在世)撰。朱升,字允升,休宁人,生卒年均不详。朱升为明初著名历史人物,也是位著名学者,人称“枫林先生”。明初建时曾参与制定经国大略,当时的典章制度多出其手,与陶安、宋濂齐名。明陈敬则

  • 思怜诗·宋应星

    《思怜诗》共52首,分成《思美诗》和《怜愚诗》两部分,宋应星取两卷的字“思”和“怜”命名为《思怜诗》。《思美诗》10首,都是七律,《怜愚诗》42首,都是七绝。主要反映了宋应星的人生观,用文学形式表达他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等

  • 弥勒下生经·佚名

    全一卷。弥勒三部经之一,六部经之一。又称观弥勒菩萨下生经、观弥勒下生经、弥勒成佛经、弥勒当来下生经、下生经。西晋竺法护译。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古来说弥勒下生之诸经中,本经为最受重视者。内容叙述于未来蠰佉转

  • 贤劫经·佚名

    梵名Bhadrakalpika -su^tra 。凡八卷。又称■陀劫三昧经、贤劫定意经。梵文原典已佚,现存藏译本与汉译本等。汉译本乃西晋竺法护于永康元年(300,一说永平元年)译出,计二十四章。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本经内容叙述佛陀在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