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常非月诗鉴赏

生平简介

常非月,唐肃宗宫人。

咏谈容娘

常非月

举手整花钿,

翻身舞锦筵。

马围行处匝,

人压看场圆。

歌索齐声和,

情教细语传。

不知心大小,

容得许多怜?

常非月诗鉴赏

《踏摇娘》是起源于南北朝时代的一种歌舞性戏剧表演,盛行于唐代,俗又讹称为“谈容娘”。崔令钦《教坊记》载之甚详:“北齐有人姓苏,鼻包鼻,实不仕,而自号为郎中。嗜饮酗酒,每醉辄殴其妻,妻含悲诉于邻里。时人弄之(表演这故事),丈夫着妇人衣,徐步入场行歌,每一叠,旁人齐声和之云:

‘踏摇和来,踏摇娘苦和来。’以其且步且歌,故谓之‘踏摇’,以称其冤,故言‘苦’。及其夫至,则作殴斗之状,以为笑乐。今则妇人为之,遂不呼‘郎中’,但云‘阿叔子’,调弄又加典库(当铺),全失其旨。或呼为‘谈容娘’,又非。”常非月生平不详,只知道他作过西河尉,《全唐诗》存诗一首。但就是他仅有的这篇作品,却以别具一格的取材和细致入微的刻划,成为惹人注目的一首唐诗。

《踏摇娘》这种歌舞剧有两个角色,而主角则是一位能歌善舞,却遇人不淑的女性。她的丈夫是个容貌丑陋、脾气火暴的酒鬼,自己官运不通,老拿老婆出气。可知剧中女角好比“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很容易博得观众的同情“举手整花钿,翻身舞锦筵。”

诗一开始就描绘了剧中人美丽堪怜的形象。锦筵是舞台陈设,而一举手、一翻身两个动作,则暗示了这位女角色艺双绝,惹人怜爱。

“马围行处匝,人压看场圆”。这两句展示了看场热闹拥挤的情形。这是一场露天表演,“ 行处”“看场”,即“剧团”扯开的场子。在最外围,拴着一圈儿马,想必是“剧团”的牲口,或者也有观众托管的马匹。而内圈则由观众密密匝匝地围成,“压”一作“簇”,形容人数众多,实在热闹。通过这样的阵容和场面,可以想见那表演一定十分精彩。

“歌索齐声和,情教细语传。”这两句诗笔一转,承一、二句继续写。如果说第一、二句写的是演员的做功,这两句则侧重于说唱功夫。歌舞剧唱做兼重,有声还须有色。而《踏摇娘》唱法特点是主角每唱完一段,后台便要齐声帮腔赞和,每当踏摇和来(‘和来’二字当系泛声无实义),踏摇娘苦和来”的合唱一起,观众的情绪便被调动起来,满堂喝采。这就是“歌索齐声和。”但细微的表情,还得靠女主角用道白传出,此时全场哑静,洗耳静听。这就是“情教细语传”了。这细语所传之情不是别的,就是红颜薄命,惨遭摧残的苦情。在中国文化史上,苦戏较之悲剧或喜剧,更能博得中国市井小民的同情之泪。所以诗人最后借梁陈诗人之句慨叹道:“不知心大小,容得几多怜?”“大小”是个疑问词,即“有多大”的意思(同类词有“早晚”—— “多久”,“多少”、“近远”等)。二句概括了《踏摇娘》(即谈容娘)这一苦剧产生的独特的审美效果。

这首诗在艺术表现上有一个成功之处,即它不止着眼于描写表演本身,而适当地涉及了剧场的环境氛围的描写。这不仅给戏剧史提供了宝贵资料,就诗论诗,也起到了烘云托月的作用。此外,写表演的诗句,被分割于首联与颈联,且各有侧重。这样写,时空处理极为灵活,增大了诗的容量,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猜你喜欢
  赵扩·唐圭璋
  李訦·唐圭璋
  谢薖·唐圭璋
  卷十九·阮阅
  卷十八·邵雍
  楔子·佚名
  冯玉兰夜月泣江舟·臧懋循
  第四折·关汉卿
  四集卷四十三·乾隆
  提要·冯舒
  卷十一·曹学佺
  卷六百九十一·佚名
  御选金诗卷十四·康熙
  御选宋诗卷二十三·康熙
  雍熈乐府卷之二十·郭勋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附录·多隆阿

    例封文林郎乙酉科拔贡生多公墓志铭 张玉纶 鸣呼!公之墓,果何地耶?而予乃铭之。公少予六岁,方冀公之铭予,而予忍铭公乎哉!然事至今日,予又忍不铭公乎哉!于是,遥为之铭曰:岫岩之精瀛,□那之灵苞。含符吐毓,此奇英渊涵九德,沉潜六籍。

  • 唐诗镜卷四十三·陆时雍

    钦定四库全书 唐诗镜卷四十三 明 陆时雍 编 中唐第十五 白居易【二】 七言古诗 琵琶行【并序】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船中夜弹琵琶者听其声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於穆曹

  • 宦者传第二十六·欧阳修

    呜呼,自古宦、女之祸深矣!明者未形而知惧,暗者患及而犹安焉,至于乱亡而不可悔也。虽然,不可以不戒。作《宦者传》。○张承业张承业,字继元,唐僖宗时宦者也。本姓康,幼阉,为内常侍张泰养子。晋王兵击王行瑜,承业数往来兵间,晋王喜

  • 國朝獻徵錄卷之八十一·焦竑

      中書科中書舍人   行人司司正   行人司行人   都督府斷事   錦衣衞經歷   ◆中書科中書舍人   中書舍人梁良王   中書舍人何?   中書舍人宋和郭節(忠節錄)   王孟端紱傳(王洪)   中書舍人陳登傳(

  • 奉旨讯问曾静口供二十四条 四、如果皇帝只应孔、孟、·雍正

      四、如果皇帝只应孔、孟、程来做,那么汉、唐、宋、元的开国皇帝都是光棍”吗?  【原文】  问曾静:旨意问你,所著逆书《知新录》内云“皇帝合该是吾学中儒者做,不该把世路上英雄做。周末局变,在位多不知学,尽是世路中

  • 第十回 失辎重全军败溃 迷美色大帅投诚·蔡东藩

      却说清兵屡次得胜,正拟进取,忽由太宗寄谕,命回本国。多尔衮、多铎等,因不敢违命,只得率领兵士,仍取道青山口而归;归国后,问太宗何故班师?太宗道:“欲夺中原,必须先夺山海关,欲夺山海关,必须先夺宁、锦诸城。否则我兵深入中原,

  • 卷第一百七十五·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陈纪九〔起重光赤奋若(辛丑),尽昭阳单阏(癸卯),凡

  • 六九八 护陕西巡抚尚安奏缴应禁违碍书籍折(附清单一)·佚名

    六九八 护陕西巡抚尚安奏缴应禁违碍书籍折(附清单一)乾隆四十五年六月十五日护理陕西巡抚印务 布政使奴才尚安跪奏,为查缴应禁违碍书籍,恭折具奏事。窃照陕省节次钦奉谕旨,查缴应禁各项违碍书籍、版片,业经刊刻书目,徧谕士

  • 卷十七 楚语上·左丘明

    申叔时论傅太子之道〔原文〕庄王使士傅太子箴①,辞曰:“臣不才,无能益焉。”王曰:“赖子之善善之也。”对曰:“夫善在太子,太子欲善,善人将至;若不欲善,善则不用。故尧有丹朱②,舜有商均③,启有五观④,汤有太甲

  • 第二十七章 箬溪、德安、王家铺之血战·李宗仁

    一羊肠山是阳新县南部和武宁县交界区域的一系列石山。山虽不大,却十分险峻。山上草木不生,乱石如林,易守难攻。此时敌军约千余人据守该山,堵住我军南向去路。翌日清晨我遂下令攻山。敌并不固守,稍战即退。我军穷一

  • 第四节 官 制(下)·吕思勉

    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罢郡,以州统县,已见第一章第一节。其时有州三百一十,郡五百有八,见《通典》。隋于雍州置牧。州、县亦如北齐,分为九等。开皇十四年(594年),改为四等:曰上,曰中,曰中下,曰下。镇置将、副。戍置主、副。关置令、

  • 卷第廿二·太安万侣

    日本書紀卷第廿二 豊御食炊屋姫天皇 推古天皇豊御食炊屋姫天皇。天國排開廣庭天皇中女也。橘豊日天皇同母妹也。幼曰額田部皇女。姿色端麗。進止軌制。年十八歳立爲渟中倉太玉敷天皇之皇后。卅四歳渟中倉太珠敷天皇

  • 林立·周诒春

    林立 字卓然。年三十四岁。生于湖北汉口。未婚。光緖三十年。毕业于九江南伟烈大学。得学士学位。任该大学教员。光緖三十三年。自费游美。后得官费。入中央威斯林学校。习普通文科。宣统三年。得学士学位。入薛雷克

  • 卷六 纪孝行章第十·邢昺

    [疏]正义曰:此章纪录孝子事亲之行也。前章孝冶天下,所施政教,不待严肃,自然成理,故君子皆由事亲之心,所以孝行有可纪也。故以名章,次《圣治》之后。或于“孝行”之下,又加“犯法”两字,今不取也。子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

  • 第六章 17·辜鸿铭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辜讲孔子说:“人天生是正直的,如果一个人不再正直,那么他生存的机会就很渺茫。”辜解孔子说:“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这句话是对现实的最好体现。如卡莱尔所说,基督教教义中对

  • 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卷六·自融

    紫箨山沙门自融撰门人性磊补辑松源岳禅师禅师名崇嶽。号松源。乃龙泉吴氏子也。师事密庵。得法后。凡七竖刹竿。有嗣一十二人。人各有名。岳为人重。嘿每见贵客。则问曰。大力量人。因甚抬脚。不起见禅流。则问曰。明

  • 四时纂要·韩鄂

    中国唐代农学著作。作者韩鄂,唐末五代时人。本书《新唐书·艺文志》农家类有记载。宋真宗天禧四年(1020)时曾将本书与《齐民要术》一同刊刻,以广流传。元代以后很少提及,可能已经散佚。1960年在日本发现了明代万历十

  • 大清宣统政纪·佚名

    《大清宣统政纪》。七十卷。宣统在位三年清廷即亡,故无“实录”,仅存“政纪”。金毓黻等编纂。采用编年体裁,记光绪三十四年(1908)十月至宣统三年(1911)十二月宣统一朝诏令。对于了解武昌起义前后清方动态有一定的参考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