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三折

(孤抱病同春郎上,云)自家拈各千户的便是。自从我在那洛河边,买的这春郎孩儿,过日月好疾也,今经可早十三年光景。孩儿生的甚是聪明智慧,他骑的劣马,拽的硬弓,承袭了我这千户官职。我如今年老,耽着疾病,不能痊可。眼见的无那活的人也。我把这一桩事,趁我精细,对孩儿说了罢。我若不与他说知呵,那生那世,又折罚的我无男无女也。(唤小末科,云)春郎孩儿,你近前来,我有句话与你说。(小末云)阿妈有甚话,对你孩儿说呵,怕做甚么?(孤云)你本不是我这女直人。你的那父亲是长安人,姓李名彦和。你的奶母叫做张三姑,将来卖与我为儿,你那其间方才七岁。儿也,我如今抬举的你成人长大,顶天立地,噙齿戴发,承袭了我的官职。孩儿也,你久已后不可忘了我的恩念。(小末悲科)阿爷不说,你孩儿怎生知道。(孤云)孩儿,我一发着你明白。这个是过房你的文书。你将的去。我死后你去催趱窝脱银,就跟寻你那父亲去咱。(小末云)理会的。(孤云)我这一会儿昏沉上来,扶我到后堂中去咱。(小末扶科,云)阿爷,精细者。(孤待云)衣绝禄尽是前缘,知命须当不怨天。从今父子分离去,再会人间甚岁年?孩儿,我顾不得你了也。(做死科)(下)(小末悲科,云)阿爷亡逝已过。高原选地,破木造棺,埋殡了阿爷。不敢久停久住,催趱窝脱银,走一遭去。父亲也,只被你痛杀我也!(下)(李彦和上,云)不听好人言,果有忄西惶事。自家李彦和便是。自从那奸夫奸妇,推我在洛河里,谁想那上流头流下一块板来,我抱住那板,得渡过岸上,救了这性命,如今可早十三年光景也。春郎孩儿和张三姑,不知下落。家缘家计,都被火烧的光光了。无计可生,与这大户人家放牛,讨碗饭吃。我在这官道旁放牛。(做喝科,云)且把这牛来赶在一壁,我在这柳阴直下坐一坐,看有甚么人来。(副旦背骨殖手拿幡儿上,云)好是烦恼人也!自从在洛河边,奸夫奸妇,把哥哥推在河里,把我险些勒死,把春郎孩儿与了那拈各千户,可早十三年光景了。不知孩儿生死如何?我跟着唱货郎儿张忄敝古老的,谢那老的,教我唱货郎儿度日,把我乡谈都改了。如今这老的亡化已过,临死时曾嘱咐我,你不忘我这恩念,把我这骨殖送的洛阳河南府去。我今背着老的骨殖,行了几日,知他几日得到也呵!(唱)

【正宫】【端正好】口角头饿成疮,脚心里踏成趼,行一步似火燎油煎。记的那洛河岸一似亡家犬,拿住俺将麻绳缠。

【滚绣球】见一个旋风儿在这榆柳园,古道边,足律律往来打转,刮的些纸钱灰飞到跟前。是神祗,是圣贤,你也好随时呈变,居庙堂索受香烟。可知道今世里令史每都挝钞,和这古庙里泥神也爱钱,怎能勾达道升仙?

【倘秀才】沿路上身轻体健,这搭儿筋乏力软,到庙儿外不曾撒纸钱。爷爷你厮余闰,厮哀怜,我这老妇人咒愿。

(云)三条道儿,不知望那条道儿上去,我试问人咱。(见李做问科,云)敢问哥哥,这个是那河南府的大路么?(李彦和云)正是。(副旦云)三条道儿,该往那条道儿上去?(李彦和云)你往那中间那条路上去便是。(副旦云)生受哥哥。(李彦和做认、惊叫科,云)张三姑!(副旦回科,云)谁叫我来?(三唤科)(李彦和云)三姑,是我唤你来。(副旦云)你是谁?(李彦和云)三姑,则我是李彦和。(副旦惊科,云)有鬼也!(唱)

【上小楼】唬的我身心恍然,负急处难生机变。我只索念会咒语,数会家亲,诵会真言。这几年,便着把哥哥追荐,作念的个死魂灵眼前活现。

(李彦和云)我不是鬼,我是人。(副旦唱)

【幺篇】对着你咒愿,休将我顾恋。有一日拿住奸夫,摄到三姑,替你通传。非足我不意专,不意坚,搜寻不见,是早起店儿里吃羹汤不曾浇奠。

(李彦和云)三姑,我不曾死,我是人。(副旦云)你是人呵,我叫你,你应的一声高似一声;是鬼呵,一声低似一声。(叫科)李彦和哥哥!(李彦和做应科)(三唤)(做低应科)(副旦云)有鬼也!(李彦和云)我斗你耍来。(做打悲、认科)(李彦和云)三姑,我的孩儿春郎,那里去了也。(副旦云)没的饭食养活他,是我卖了也。(李彦和做悲科,云)原来是你卖了,知他如今死的活的?可不痛杀我也!你如今做甚么活计?穿的衣服,这等新鲜,全然不像个没饭吃的,你可对我说。(副旦云)我唱货郎儿为生。(李彦和做怒科云)兀的不气杀我也!我是甚么人家?我是有名的财主。谁不知道李彦和名儿?你如今唱货郎儿,可不辱没杀我也!(做跌倒)(副旦扶起科,云)休烦恼,我便辱没杀你。哥哥,你如今做甚么买卖?(李彦和云)我与人家看牛哩,不比你这唱货郎的生涯这等下贱。(副旦唱)

【十二月】你道我生涯下贱,活计萧然。这须是衣食所逼,名利相牵。你道我唱货郎儿辱没杀你祖先,怎比的你做财主官员。

【尧民歌】与人家耕种洛阳田,早难道笙歌引入画堂前。趁一村桑梓一村田,早难道玉楼人醉杏花天。牵,也波牵,牵牛执着鞭,杖敲落桃花片。

(云)哥哥,你肯跟我回河南府去,凭着我说唱货郎。儿,我也养的你到老,何如?(李彦和云)罢、罢、罢,我情愿丢了这般好生意,跟的你去。(副旦云)你可辞了你那主人家去。(李彦和向古门云)主人家,我认着了一个亲眷,我如今回家去也。牛羊都交还与你,并不曾少了一只。(副旦云)跟的我去来波。(唱)

【随尾】袄庙火,宿世缘,牵牛织女长生愿。多管为残花几片,误刘晨迷入武陵源。(同下)

猜你喜欢
  第一折·佚名
  温太真玉镜台·臧懋循
  楔子·马致远
  ●卷六·江顺诒
  五集奏折·乾隆
  卷532 ·佚名
  卷二十六·梅鼎祚
  静·刘半农
  卷七百七十二·佚名
  林逋词作鉴赏·佚名
  63.孟郊:诗三首·施蜇存
  长杨赋译文·扬雄
  提要·黎民表
  卷四·张宪
  第一部分·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集千家注杜工部诗集卷三苏端薛复筵简薛华醉歌【天寳十五载自奉先挈家避地鄜州及陷贼中作】文章有神交有道端复得之名誉早【第能此起不患辞穷】爱客满堂尽豪杰开筵上日思芳草安得健步移逺梅乱挿繁花向晴昊

  • 卷二十六·郭知达

    钦定四库全书九家集注杜诗卷二十六 宋 郭知达 编近体诗寄董卿喜荣十韵闻道君牙帐防秋近赤霄下临千雪岭却背五防桥海内久戎服京师今晏朝太羊曾烂熳宫阙尚萧条猛将宜尝胆龙泉必在腰黄图遭汚辱月窟可焚烧【谓宫殿】防

  • 志第一 律历上·范晔

    律准 候气古之人论数也,曰「物生而后有象,象而后有滋,滋而后有数」。然则天地初形,人物既着,则算数之事生矣。记称大桡作甲子,隶首作数。二者既立,以比日表,以管万事。夫一、十、百、千、万,所同用也;律、度、量、衡、历,其别用

  • 帝纪第五 恭帝·魏徵

    恭皇帝,讳侑,元德太子之子也。母曰韦妃。性聪敏,有气度。大业三年,立为陈王。后数载 ,徙为代王,邑万户。及炀帝亲征辽东,令于京师总留事。十一年,从幸晋阳,拜太原太守。寻镇京师。义兵入长安,尊炀帝为太上皇,奉帝纂业。 义宁元年

  • 列传第六十二 文学·李延寿

    丘灵鞠 檀超 卞彬 丘巨源 王智深 崔慰祖 祖冲之 贾希镜 袁峻 刘昭 锺嵘 周兴嗣 吴均 刘勰 何思澄 任孝恭 顔协 纪少瑜 杜之伟 顔晃 岑之敬 何之元 徐伯阳 张正见 阮卓易云:“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孔子曰:“焕乎其有文

  • 卷之七百五十九·佚名

    乾隆三十一年丙戌四月乙卯谕曰杨廷璋奏称小镇安守备土司等巡查隘口见怕怀隘外山顶山洞聚集多人随据交趾夷目报称。该国隘口谷旁村夷匪聚集抢掠现在起兵擒捕恳求内地堵截等语。已派委将弁严守卡隘慎密堵截一摺内有虑

  • 卷一·王明清

    挥麈後录●卷一○自汉哀帝以来历代加上皇帝尊号古之尊称,曰皇、曰帝、曰王。自秦并天下,始兼皇帝之尊,穷宠极崇,度越前载,后虽有作,亦无加焉。汉哀帝建平二年,待诏夏贺良等言:“赤精子之谶,汉家历运

  • 一一七 谕内阁着窦光鼐随同校办《日下旧闻考》·佚名

    一一七 谕内阁着窦光鼐随同校办《日下旧闻考》乾隆三十八年九月二十九日乾隆三十八年九月二十九日,内阁奉上谕:现在纂订《日下旧闻考》,着窦光鼐随同校办。钦此。(军机处上谕档)

  • 一八〇 反动老作家二·周作人

    我于卢沟桥事件的前半个月前,在《国闻周报》上面发表《日本管窥之四》,声明日本研究店的关门,但是在后期著作里却仍写有十篇以上的文章,谈及日本的风俗,名物或是书籍的,其中比较特别的乃是一篇《日本之再认识》。这是一九四

  • 严善思传·欧阳修

    严善思名讠巽,同州朝邑人,以表字闻名于世。父严延,与河东裴玄证、陇西李真、蔡静等人都通儒术,通晓图谶。善思继承了严延的学术。褚遂良、上官仪等惊异其才能。高宗封泰山,善思参加销声幽薮科考试得中,派任襄阳尉。因上人去

  • 耶律图鲁窘传·脱脱

    耶律图鲁窘,字阿鲁隐,肃祖之子洽礝之孙,勇敢而有谋略。太宗扶立晋的战役中,图鲁窘之父敌鲁古为五院夷离堇,战死,皇上便将其官职授给图鲁窘。会同元年(938),改任为北院大王,皇上曾经屏退左右而与他商议军国大事,应对合于皇上之

  • 卷七十 张仪列传第十·司马迁

    张仪者,魏人也。【集解】:吕氏春秋曰:“仪,魏氏馀子。”【索隐】:按:晋有大夫张老,又河东有张城,张氏为魏人必也。而吕览以为魏氏馀子,则盖魏之支庶也。又书略说馀子谓庶子也。【正义】:左传晋有公族、馀子、公行。杜预云:“皆

  • 卷二十四·王溥

    梁开平元年五月,改枢密院为崇政院。〈始命敬翔为院使,仍置判官一人。自后不置判官,置副使一人。〉二年十一月,置崇政院直学士二员,选有政术、文学者为之。〈始以尚书吏部郎中吴蔼、尚书兵部郎中李珽充选。其后又改为直崇政

  • 议练民兵守淮疏·辛弃疾

    臣闻事不前定不可以应猝、兵不预谋不可以制胜。臣谓两淮裂为三镇,形格势禁,足以待敌矣,然守城必以兵,养兵必以民,使万人为兵,立于城上,闭门拒守,财用之所资给,衣食之所办具,其下非有万家不能供也。往时虏人南寇,两淮之民常望风奔

  • 神僧传卷第九·朱棣

    金刚仙僧金刚仙者。西域人也。居于清远峡山寺。能梵音弹舌摇锡而咒物。物无不应。善囚拘鬼魅束缚蚊螭。动锡杖一声。召雷立震。是日峡山寺有李朴者。持斧翦巨木。刳而为舟。忽登山见一盘石上有穴。睹一大蜘蛛足广丈余

  • 妙臂菩萨所问经卷第四·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传教大师臣法天奉 诏译分别诸部分第十一复次我今于持明藏。分别佛菩萨等。乃至诸部所说真言印契等。如来所说三俱胝五洛叉真言。及说明主名字故名持明藏。又观自在菩萨亦说三俱胝五洛

  • 卷第二十三·祖琇

    隆兴佛教编年通论卷第二十三 隆兴府石室沙门 祖琇 撰 唐 元和十四年潮州刺史韩愈到郡之初。以表哀谢。劝帝东封太山。久而无报。因祀神海上。登灵山。遇禅师大颠而问愈曰。子之来官于南。闻以其言之直也。今子之貌

  • 金壁玄文·廖瑀

    宋代廖瑀撰,风水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