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六

◎六曰法

○南宋多堆积周琢之弊

莲子居词话云:“词忌堆积,堆积近缛,缛则伤意。词忌周琢,周琢近涩,涩则伤气。”[诒]案:南宋以后诸家,率多此弊。此白石、玉田所以独有千古也。

○词宜浑成

俞仲茅云:“遇事命意,意忌庸、忌陋、忌袭。立意命句,句忌庸、忌涩、忌晦。意卓矣,而束之以音,屈音以就意,而意能自达者鲜。句奇矣,而摄之以调,屈句以就调,而句能自振者鲜。此词之所以难也。”[诒]案:命意一时也,命句又一时也。屈音以就意,屈句以就调,则就意之时,即就调之时。枝枝节节而为之,未必浑成矣。

○贺黄公论词

贺黄公曰:“词之最丑者,为酸腐,为怪诞,为粗莽。以险丽为贵矣,又须泯其镂刻痕乃佳。”[诒]案:酸腐者,道学语也。怪诞者,荒唐语也。至粗莽,则苏、辛之流弊,犯之甚易。若险丽而无镂刻痕,则仍梦窗一派,而未臻姜、张之绝诣也。

○词贵得缩字诀

张砥中曰:“凡词两结最为紧要,前结如奔马收缰,尚存后面地步,有往而不住之势。后结如泉流归海,回环通首,源流有尽而不尽之意。”[诒]案:此论两结句固佳,然词尤贵句句缩。得缩字诀可以作词,非仅结句为然。

○顺句必精警

又云:“一调中通首皆拗者,遇顺句必须精警。通首皆顺者,遇拗句必须纯熟。此为句法之要。”[诒]案:遇拗句必纯熟,人固知之。遇顺句必精警,人或未知。然即知之,岂拗调之顺句精警,而顺调顺句,遂不必警乎。

○用成语不如用造语

频伽词话云:“有拗调拗句,须浑然脱口,若不可不用此平仄声者方为作手。如未能极工,无难,取成语之合者以副之,斯不觉其聱牙耳。”[诒]案:用成语若太腐,不如造语为佳。须知成语,即古人造语也。

○论语中用字

莲子居词话云:“词有叠字,三字者易,两字者难,要安顿生动。词有对句,四字者易,七字者难,要流转圆惬。”[诒]案:三字者须不能减一字,两字者须不能增一字,四字者不可似赋,七字者不可似诗。

○小令要节短韵长

张玉田云:“词之难于小令,如诗之难于绝句。盖十数句均要无闲字句。要有闲意趣,末又要有余不尽之意。”[诒]案:此所谓节短韵长也。[词源中此条小令曲,宋人以长调为慢,短调为令,曰小令足徵后人之讹。]

○仇山村谓词难于诗

仇山村曰:“世谓词为诗之余,然词尤难于诗。词失腔,犹诗落韵,诗不过四五七言而止,词乃有四声五音均拍轻重清浊之别。若言顺律舛,律协言谬,俱非本色。或一字未合,一句皆废,一句未妥,一阕皆不光彩。信戛戛乎难之。”[诒]案:此犹兼四声五音而言。

○古人专心致志为词

郭频伽云:“文章之事,各有所出,亦有所极。唐人以诗为乐章,尚有温李之词。五代及宋,别为一体。至南渡诸家,分寸刂合度,律吕精严,其矩森然秩然。一时为之渠帅者,皆有好古绝谷之姿,萧远超迈之气,而又于他文不工,独工为此事,故其道大备。”[诒]案:此谓艺必专而后精,不独词为然。而古人之为词,则专心致志,非仅以余力及之也。

○词概论词九则

词概云:“词之章法,不外相靡相荡,如奇正、实空、抑扬、开合、工易、宽紧之类是也。

词中承接转换,大抵不外纡徐半健,交相为用。所贵融会章法,按脉理节拍而出之。

空中荡漾,是词家妙诀,上意本可接入下意,却偏不入,而于其间传神写照,乃愈使下意栩栩欲动。

词之为物,色香味,宜无所不具。以色论,有真色、有借色,借色每为俗情所艳。必先将借色洗尽,而后真色乃见也。

词澹语要有味,壮语要有韵,秀语要有骨。

词深于兴,则觉事异而情同,事浅而情深。故没要紧语,正是极要紧语,乱道语正是极不乱道语。

词中用事,贵无事障。晦也、肤也、多也、板也,此类皆障也。僻事熟用,熟事虚用,学有余而约以用之,善用事者也。乍叙事而间以理言,得活法者也。

词尚清空妥溜,惟须妥溜中有奇创,清空中有沈厚,才见本领。

描头画角,是词之低品。盖词有全体,宜无失其全,词有内蕴,宜无失其蕴。”

○词源论炼字

张玉田词源云:“句法中有字面,盖词中一个生硬字用不得,须是深加锻炼,字字敲打响,歌诵妥溜,方为本色。如贺方回、吴梦窗,皆善于炼字面,多于温庭筠、李长吉诗句中来。字面亦词中之起眼处,不可不留意也。”[诒]案:词中炼字,义山、飞卿稍为近之,昌谷则微嫌滞重矣。

○词源论虚字

又云:“词与诗不同,词之句语有二字、三字、四字,至六字、七、八字者,若堆垛实字,读且不通,况付之雪儿乎。合用虚字呼唤。单字如正、但、甚、任之类,两字如莫是、还又、那堪之类,三字如更能消、最无、又却是之类。此等虚字,却要用之得其所。若能尽用虚字,句语自活,必不质实。”[诒]案:更能消字未全虚。

○后人论词不出词源范围

又云:“词要清空,如梦窗之唐多令,白石之暗香、疏影、扬州慢、一萼红、琵琶仙、探春、八归、淡黄柳等曲。词又以意趣为主,如东坡水调歌、洞仙歌,王荆公桂枝香,白石暗香、疏影赋梅等曲。词之用事亦最难,要体认着题,融化不涩,用事不为事所使。至于咏物尤难,体认稍真,则拘而不畅,模写差远,则晦而不明。须收纵严密,用事合题,一段意思。全在结局,斯为绝妙。如史邦卿东风第一枝春雪、绮罗香春雨、双双燕咏燕,白石暗香、疏影咏梅,刘改之沁园春美人指甲脚等曲。又簸弄风月,陶写性情,词婉于诗。盖声出莺吭燕舌间,稍近乎情可也。若邻乎郑卫,与缠令何异。若能屏去浮艳,乐而不淫,是亦汉魏乐府之遗意。”又离情云:“情至于离,则哀怨必至,苟能调感怆于融会中,斯为得矣。全在情景交集,得言处意。”又云:“词之语句,太宽则容易,太空则苦涩。如起头八字相对,中间八字相对,却用功着一眼,如诗眼亦同。若八字既紧练,上下句便合稍宽,庶不窒塞。约莫宽易,又着一句工致者,便觉精粹,此词中之关键也。”又云:“词不宜强和人韵。”又云:“大词之料,可以敛为小词。小词之料,不可展为大词。必是一句之意,引而为两三句,或引他意入来,捏合成章,必无一唱三叹。”[诒]案:后之论词与作者皆不能出词源所论之范围。秦敦夫[恩复]刻是书跋云:“词源一书,元明收藏家俱未著录,故见者少。虽陈眉公秘笈载半卷,以为乐府指迷,又以陆辅之词旨为指迷之下卷,承讹袭谬,几乎佚逸。万氏红友、朱氏竹,俱未言及,其未见此书可知。”

○棠村词

陆荩思云:“棠村词极艳,而无绮罗香泽之态,所谓生香真色人难学也。”

○论词绝句

听秋声馆词话云:“孙文靖[尔准]有论词绝句,厉樊榭亦有论词绝句,临桂朱小岑亦有论词诗。”又云:“综古今诗词而论列之,贵有特识,尤贵持平。于古人寓微词,而于今人多溢美,适形其陋。樊榭诗最为醇正。朱小岑悖谬,至论父之词。文靖古少今多。然皆论定之人,至尤二娱则怀人诗耳。”

○词有三蔽

歙金应词选后序云:“近世为词,厥有三蔽。义非宋玉,而独赋蓬发,谏榭淳于,而惟陈履舄。揣摩床第,污秽中篝,是为淫词,其蔽一也。猛直奋末,分言析字,诙嘲则俳优之末流,叫笑则市侩之盛气。此犹巴人振喉以和阳春,黾蜮怒嗌以调疏越,是为鄙词,其蔽二也。规模物类,依托歌舞,哀乐不衷其性,虑欢无与乎情。连章累篇,义不出乎花鸟,感物指事,理不外乎酬应。虽既雅而不艳,斯有句而无章。其蔽三也。”[诒]案:此皆词人之通病,即诗人何尝不蹈此弊,作词者当废然返矣。

○各家词序

吴人露蝉词序云:“词者既限之长短,复拘以声律。片言未协,则病其哑钟,只字未谐,则讥同湿鼓。故必选胜以定质,荡滓以证音。而后宛转入情,案衍式度。盖闾娥之产,非绘为纂绎,不能见其娥妒嬴也,般输之巧,非渐乎矩凿,不能美乎轮奂也。”又银藤词序云:“倚声之道,雅正为难。质实者连蹇而滞音,浮华者苛缛而丧志。其或猛起奋末,徒规于虎贲,阴淫案衍,渐流为爨弄。翩其返矣,又何称乎。”又竹沪渔唱序云:“词之道情欲其幽,而韵欲其雅。摹其履舄,则病在淫哇。杂以筝琵,则流为伧楚。”又严叙云:“以绮丽之伤骨,而力洗纤,以奋励之滞音,而务惩偏宕。采湘丸以植骨,援飚蔼以流竭。腾其余绚,足焕采于云蓝,习其恒姿,亦奋秀于山绿。”又陈叙云:“词以韵流,当效玉田之雅。词以情胜,须兼竹屋之疾。”以上各序,虽就各家之长而被以腴词,其所论,实倚声家矩也。

○词综续编序

钱塘诸迟菊[可宝]词综续编序云:“词选之难,厥弊有五。夫其翠谑红笑,好搜艳歌,粉怨珠啼,但罗研唱。涨志丁娘之索,塞耳秀师之呵。雅音不存,哇响竞奏。古怨写意,闲情署题。此则强须眉之客,涂饰粉黛,袭闺房之语,评骘履舄。此一弊也。或者矫宗辛、刘,蔑视秦、柳。累牍块磊,乏纵横之才,连篇■嚣,无雄知之气。谓宝瑟不韵,矜其筝琶,谓琼琚可捐,崇其冠剑。斯犹瓮牖奇士,引怒<圭黾>为鼓吹,幽并少年,结屠狗而宾客。此一弊也。乃至抗心迈古,肆力式靡。吹花嚼蕊,相炫虚华。范水模山,自诧澹远。鲜姜、史之清俊,守郊、岛之寒俭。韵要眇而不幽,思缠绵而不尽。是谓宋子名句,仅此苹末见赏,南威淑姿,必以蓬葆称微。此又一弊也。握玉尘者,惑清谈之习,唱铜者,忘正始之原。鬲指之声,訾石帚多事,煞尾之字,以梦窗太严。取快喉舌,毁弃钟吕。又何啻冠笏倚胡床之座,弦袍搀羯鼓之挝。是曰逾闲,难语同律。则亦一弊也。又吹求过刻,鹜博或夸。光耀沉落,非无天外一鹤之表,声气标榜,不皆春初万花之观。谢客山居,未登削简,南郭朝位,乃备吹竽。况之潮汐鲜流,则羼杂蚌蛎,培娄孤峙,而希树松柏。此贤者之过,亦一弊也。”[诒]案:此节当与金应词序,后先参看。

○词要立意新

杨守斋作词五要:“第五,要立意新。”[后人填词止此耳,务求尖新,不近自然便俗。杨升庵、王州诸君正自不免。诒]案:立意亦在作词五要之列,然后知辨宫商者腐词谰语,亦不足言词也。

○碧山咏物有君国之忧

皋文词选云:“碧山咏物诸篇,皆有君国之忧。渐新痕悬柳,咏新月一篇,喜君有恢复之志,而惜无贤臣也。残雪庭除,梅花一篇,伤君臣宴安不思国耻,天下将亡也。玉局歌残,榴花一篇,言乱世尚有人才,惜世不用也。”[诒]案:此解亦古人所未有。而词家之有少陵,亦倚声家所亟欲推尊矣。

○词要放得开收得回

词要放得开,最忌步步相逢。又要收得回,最忌行行愈远。必如天上人间,去来无迹,方妙。

○就词字之意论词

包慎伯大令[世臣]月底修箫谱序云:“意内而言外,词之为教也。然意内不可强致,言外非学不成。是词说者,言外而已,言成则有声,声成则有色,色成而味出焉。三者具,则足以尽言外之才矣。若夫成人之速者,莫如声,故词名倚声。声之得者,又有三,曰清、曰脆、曰涩。不脆则声不成,脆矣而不清,则腻。清矣而不涩,则浮。屯田、梦窗不以清伤气,淮海、玉田以不涩伤格,清真、白石则能兼之矣。六家于言外之旨得矣,以云意内,惟白石、玉田耳。淮海时时近之,清真、屯田、梦窗皆去之弥远,而俱不害为可传者,则以其声之幺眇铿磐,恻恻动人,无色而艳,无味而甘故也。”[怡]案:就词字之意以论词,本说文以解经,而意内言外两层,说得确切不移,实发前人所未发。至声字独取清脆涩三声,而证以各名家之词,学者循之,亦不入歧途矣。

○词绎论衬字不可少

词绎云:“中调长调转换处不欲全脱,不欲明粘,如画家开合之法,须一气而成,则神味自足,以有意求之不得。”又曰:“长调最难工,芜累与痴重同,衬字不可少,又忌浅熟。”又曰:“词中对句,正是难处,莫认作衬句。至五言对句,七言对句,使观者不作对句尤妙。”[诒]案:词绎系刘氏公<甬戈>[体仁]著,亦国初人,而中有衬字不可少之语,万氏何以不知词有衬字也。

○沈谦论语

沈东江[谦]云:“小调要言短意长,忌尖弱。中调要骨肉停匀,忌平板。长调要操纵自如,忌粗率。能于豪爽中着一二精致语,绵婉中着一二激励语,尤见错综。”又云:“白描不可近俗,修饰不可太文,生香活色,在即离之间,不特难知,亦难言。”又云:“僻词作者少,宜浑脱乃近自然。常调作者多,宜生新斯能振动。”又曰:“词要不亢不卑,不触不悖,蓦然而来,悠然而逝。立意贵新,设色贵雅,构局贵变,言情贵含蓄,如骄马弄衔而欲行,粲女窥帘而未出,得之矣。”[诒]案:以上四则,填词之道,思过半矣。

猜你喜欢
  王月山·唐圭璋
  张琳·唐圭璋
  北江诗话卷五·洪亮吉
  片玉词 全文·周邦彦
  第六折 奸党商和·冯梦龙
  ●跋·缪公恩
  年谱·白居易
  小孩·周作人
  卷二十五·孙默
  卷四十七·陆游
  外集卷四·陈元龙
  卷十八·佚名
  ●远山戏·沈泰
  罗隐诗鉴赏·佚名
  ●百香诗选·郭居敬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复堂词话·谭献

    ○序右录三百四十余人,词一千四十七首。叙曰:&ldquo;词为诗余,非徒诗之余,而乐府之余也。律吕废坠,则声音衰息。声音衰息,则风俗迁改。乐经亡而六艺不完,乐府之官废,而四始六义之遗,荡焉泯焉。夫音有抗队,故句有长短。声有抑扬,

  • 巻二十一·袁表

    钦定四库全书闽中十子诗卷二十一   明 袁表马荧 编郑博士集望黄鹤楼黄鹤不可见高楼霄汉间仙人度瀛海黄鹤何时还长江天际来惊涛震雪山欲穷湘汉流谁启虎豹关空余崔李兴酾酒破愁顔南风谣南风吹河河水满百丈牵舟牛力

  • 卷二百六十八 熙寧八年(乙卯,1075)·李焘

      起神宗熙寧八年八月盡其月   九月庚申朔,命王安石兼監修國史。   檢正中書刑房公事王震、中書戶房習學公事練亨甫、池州司法參軍孫諤同修貢舉式。八月二十三日,諤編公使例冊。   詔陣傷五十日內死者,依陣亡例

  • 春秋战国异辞卷十六·陈厚耀

    桓公中七年诸侯防桓公于甄而桓公于是始霸焉十四年陈厉公子完号敬仲来奔齐齐桓公欲以为卿让于是以为工正田成子常之祖也【史齐世家】桓公问于管子曰自燧人以来其大防可得而闻乎管子对曰燧人以来未有不以轻重为天下也共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十六·佚名

    嘉靖三年二月丙申朔以灾免江西吉安等府税粮有差命登州备倭都指挥佥事杨鼎掌山东都司军政乌思藏阐化王辅教王直管招讨司朵耳宣慰司长河西雅州杂道长官司天前六番招讨司及三十六种大小番司奏请入贡礼部议雅州各番入境之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二百四十七·佚名

    废帝郕戾王附录第六十五景泰五年十一月戊申朔 太上皇帝居南宫 钦天监进景泰六年大统历 帝御奉天殿受之给赐亲王及文武群臣颁行天下 岷王徽煣祭其父庄王墓于武冈州令守卫武冈等处左参将湖广都指挥使李震出郭迎送及拨军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十五·佚名

    万历三年十二月乙丑朔以刻定大学中庸尚书典谟通鉴盘古至今汉平帝各直角□羊十五册赐辅臣张居正三部吕调阳张四维各二部讲官申时行等六员各一部○予延绥巡抚右副都御史张守中全给祭葬以死勤事也○祈雨雪○考选京卫所官

  • 温大雅传·欧阳修

    温大雅字彦弘,并州祁县人。父亲温君攸,是北齐文林馆学士,入隋后任泗州司马,因见隋朝政令不行,请病假告归。大雅性情极孝,与其弟彦博、大有都很知名。薛道衡见了他们,感叹地说:“兄弟三人都是卿相之才呀。”初任东宫学士、长安

  • 卷三十·佚名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御选明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臣奏议卷三十陈吏治积弊八事疏【万历十一年】 邱 橓臣谨言臣去国十余年窃见近日士风渐靡吏治转污远近萧条日甚一日此非世运适然由风纪不振故也如京官考满

  • 续娑罗馆清言·屠隆

    饥乃加餐,菜食美于珍味;倦然后卧,草荐胜似重裀。流水相忘游鱼,游鱼相忘流水,即此便是天机;太空不碍浮云,浮云不碍太空,何处别有佛性。富室多藏万宝,夜深犹自持筹,愈积愈吝,窖中时见精光;老夫第得一钱,宵卧何能贴席,不散不休,箧里如闻

  • 中庸集编卷中·真德秀

    宋 真德秀 撰君子之道费而隐【费符味反○费用之广也隐体之微也】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

  • 处处品第十·佚名

    佛告族姓子。何谓如来所作事业。如来事业有三十二。何谓三十二,则以佛无上之慧。处处如有知。非处如有知。有限无限有为无为靡不通达。彼何谓处。何谓无处。所言非处。无家救济。身行恶。口言恶。心念恶。欲得可意所欲

  • 卷十四·佚名

    (六八)复次佛出於世最是希有。虽是女人诸重结使犹得解脱。我昔曾闻。佛之姨母瞿昙弥比丘尼。将入涅槃时。种种庄严欲令胜妙。尔时世尊四众围绕在大众中■。时瞿昙弥比丘尼闻佛■声。以其养佛爱子之故而作是言:长寿世尊,如

  • 谛闻尘影集序·太虚

    中国之社会,顷在古今东西一切文化之蜕变期内。而建立其间之僧寺,自是无能例外,故亦时有过渡之纷遽情状,非复畴昔之悠闲暇游,获享山林清福。谛闻法师乃深有学问之素养,兼具禅和之风度者也。尝在云南有改进寺制僧制之举,顾格于

  • 四分僧戒本(昙无德出)·佚名

    后秦世罽宾三藏佛陀耶舍译  稽首礼诸佛  及法比丘僧  今演毗尼法  令正法久住  戒如海无崖  如宝求无厌  欲护圣法财  众集听我说  欲除四弃法  及灭僧残法  障三十舍堕  众集听我说  毗婆

  • 古今源流至论·林駉

    前集十卷,后集十卷,续集十卷,别集十卷。前、后、续集为宋林駧 (生卒年不详) 撰。林駧字德颂,宁德 (今属福建省)人。别集宋黄履翁 (生卒年不详)撰。黄履翁字吉父,生平籍贯均不详,可能也是闽人。从宋神宗开始改诗赋取士为以策

  • 外科理例·汪机

    外科专书。7卷,并附方1卷。明·汪机辑撰,为汪氏晚年之作。刊于1531年(嘉靖10年),后收入《汪石山医书八种》中。汪氏鉴于当时之疡科医生,在诊疗病患时,往往只靠外症所见,不重视脉理虚实之殊,经络表里之异,故撰辑此书。

  • 摩利支天菩萨陀罗尼经·佚名

    一卷,唐不空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