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帝纪第五 恭帝

恭皇帝,讳侑,元德太子之子也。母曰韦妃。性聪敏,有气度。大业三年,立为陈王。后数载 ,徙为代王,邑万户。及炀帝亲征辽东,令于京师总留事。十一年,从幸晋阳,拜太原太守。寻镇京师。义兵入长安,尊炀帝为太上皇,奉帝纂业。

义宁元年十一月壬戌,上即皇帝位于大兴殿。诏曰:“王道丧乱,天步不康,古往今来,代有其事,属之于朕,逢此百罹,彼苍者天,胡宁斯忍!襁褓之岁,夙遭悯凶,孺子之辰,太上播越,兴言感动,实疚于怀。太尉唐公,膺期作宰,时称舟楫,大拯横流,纠合义兵,翼戴皇室,与国休戚,再匡区夏,爰奉明诏,弼予幼冲,显命光临,天威咫尺,对扬尊号,悼心失图。一人在远,三让不遂,黾勉南面,厝身无所,苟利社稷,莫敢或违,俯从群议,奉遵圣旨。可大赦天下,改大业十三年为义宁元年。十一月十六日昧爽以前,大辟罪以下,皆赦除之;常赦所不免者,不在赦限。”甲子,以光禄大夫、大将军、太尉唐公为假黄钺、使持节、大都督内外诸军事、尚书令、大丞相,进封唐王。丙寅,诏曰:“朕惟孺子,未出深宫,太上远巡,追踪穆满。时逢多难,委当尊极,辞不获免,恭己临朝,若涉大川,罔知所济,抚躬永叹,忧心孔棘。民之情伪,曾未之闻,王业艰难,载云其易。赖股肱戮力,上宰贤良,匡佐冲人,辅其不逮。军国机务,事无大小,文武设官,位无贵贱,宪章赏罚,咸归相府,庶绩其凝,责成斯属,逖听前史,兹为典故。因循仍旧,非曰徒言,所存至公,无为让德。”己巳,以唐王子陇西公建成为唐国世子,敦煌公为京兆尹,改封秦公,元吉为齐公,食邑各万户。太原置镇北府。乙亥,张掖康老和举兵反。十二月癸未,薛举自称天子,寇扶风。秦公为元帅,击破之。丁亥,桂阳人曹武彻举兵反,建元通圣。丁酉,义师擒骁卫大将军屈突通于阌乡,虏其众数万。乙巳,贼帅张善安陷庐江郡。

二年春正月丁未,诏唐王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加前后羽葆鼓吹。壬戌,将军王世充为李密所败,河内通守孟善谊、武贲郎将王辩、杨威、刘长恭、梁德、董智通皆死之。庚戌,河阳郡尉独孤武都降于李密。三月丙辰,右屯卫将军宇文化及杀太上皇于江都宫,右御卫将军独孤盛死之。齐王暕,赵王杲,燕王倓,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行右翊卫大将军宇文协,金紫光禄大夫、内史侍郎虞世基,银青光禄大夫、御史大夫裴蕴,通议大夫、行给事郎许善心皆遇害。化及立秦王浩为帝,自称大丞相,朝士文武皆受其官爵。光禄大夫、宿公麦才,折冲郎将、朝请大夫沈光,同谋讨贼,夜袭化及营,反为所害。戊辰,诏唐王备九锡之礼,加玺绂、远游冠、绿綟绶,位在诸侯王上。唐国置丞相已下,一依旧式。

五月乙巳朔,诏唐王冕十有二旒,建天子旌旗,出警入跸,金根车驾,备五时副车,置旄头云蒨车,儛八佾,设钟虡宫悬。王后、王子、王女爵命之号,一遵旧典。戊午,诏曰:

天祸隋国,大行太上皇遇盗江都,酷甚望夷,衅深骊北。悯予小子,奄逮丕愆,哀号承感,心情糜溃,仰惟荼毒,仇复靡申,形影相吊,罔知启处。相国唐王,膺期命世,扶危拯溺,自北徂南,东征西怨,总九合于一匡,决百胜于千里,纠率夷夏,大庇氓黎,保乂朕躬,繄王是赖。德侔造化,功格苍旻,兆庶归心,历数斯在,屈为人臣,载违天命。在昔虞夏,揖让相推,苟非重华,谁堪命禹!当今九服崩离,三灵改卜,大运去矣,请避贤路,兆谋布德,顾己莫能,私僮命驾,须归籓国。予本代王,及予而代,天之所废,岂期如是!庶凭稽古之圣,以诛四凶,幸值惟新之恩,预充三恪。雪冤耻于皇祖,守禋祀为孝孙,朝闻夕殒,及泉无恨,今遵故事,逊于旧邸。庶官群辟,改事唐朝,宜依前典,趣上尊号。若释重负,感泰兼怀,假手真人,俾除丑逆。济济多士,明知朕意。

仍敕有司,凡有表奏,皆不得以闻。是日,上逊位于大唐,以为酅国公。武德二年夏五月崩,时年十五。

史臣曰:恭帝年在幼冲,遭家多难,一人失德,四海土崩。群盗蜂起,豺狼塞路,南巢遂往,流彘不归。既钟百六之期,躬践数终之运,讴歌有属,笙钟变响,虽欲不遵尧舜之迹,其庸可得乎!

猜你喜欢
  卷十二·谷应泰
  第二十七回 刘太后极乐归天 郭正宫因争失位·蔡东藩
  ●卷上·张唐英
  卷上·钱澄之
  卷四·陈继儒
  ◎王局赌之黑幕·李定夷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八 宋纪十四·纪昀
  卷一·佚名
  志卷第二 高丽史四十八·郑麟趾
  一一一 往来的路·周作人
  上元·周绍良
  刘颂传·房玄龄
  罗·张廷玉
  卷三十八·佚名
  卷16·陈邦瞻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四折·石君宝

    (卜儿云了)(老孤云了)(乐探上,云)(梅香将衫子、锣板上了) 【双调】【新水令】当日个为多情一曲〔满庭芳〕,曾贬得苏东坡也趁波也趁波逐浪。何况这莺花燕市客,更逢着云雨楚山娘。我凭那想像高唐,怎强如俺满意宿鸳鸯。 【驻

  • 卷二·高棅

    钦定四库全书唐诗品彚卷二明 高棅 编五言古诗二正始【下】沈佺期有所思君子事行役再空芳岁期美人旷延伫万里浮云思园槿绽红艳郊桑柔緑滋坐看长夏晚秋月照罗帷临高台高台临广陌车马纷相续廽首思旧乡云山乱心曲逺望河

  • 卷二十三·施元之

    <集部,别集类,北宋建隆至靖康,施注苏诗>   钦定四库全书 施注苏诗卷二十三 宋 苏轼 撰 施元之原注 武进邵长蘅删补 诗四十八首 【起常州居住洎赴登州道中作是岁元丰乙丑先生年五十 施注缺今补】 李宪仲哀词【并

  • 卷四百六十九 列传二百五十六·赵尔巽

      恩铭孚琦 凤山 端方弟端锦 刘燧 赫成额 松寿 赵尔丰冯汝骙 陆锺琦子光熙等   恩铭,字新甫,于库里氏,满洲镶白旗人,锦州驻防。以举人纳赀为知县,累官至知府。光绪十一年,权知兖州,晋道员。二十一年,改官山西。二十六年,署

  • 卷五 乾德二年(甲子,964)·李焘

      起太祖乾德二年正月盡是年十二月   春正月【一】,(王稱【二】東都事略:辛巳詔曰:箕子之陳八政,食為之首。夷吾之述四民,農居其一。今土膏將起,勾萌畢達,平秩東作,乃其時也。諸州長吏等所宜敦率勸課,俾民力耕,謹視游惰,勿令

  • 七国考卷四·董说

    ○秦宫室西垂宫秦文公元年居西垂宫见秦纪封宫【一作平阳宫】武公元年居平阳封宫正义曰封宫在岐州平阳城内也雍録云平阳宫在华山下徐广云一云居平封宫大郑宫秦纪徳公元年初居雍城大郑宫括地志云岐州府雍县南七里故雍城

  • 一○三七 军机大臣为临雍一切制度仪注等补入《会典》等书事致武英殿四库馆交片·佚名

    一○三七 军机大臣为临雍一切制度仪注等补入《会典》等书事致武英殿四库馆交片乾隆四十九年七月十六日交武英殿、四库馆:现在奉旨建立辟雍,明岁仲春举行临雍大典,所有一切制度、仪注、乐舞,讲书,俱应详悉补入《会典》、《

  • 卷八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八十一职官考【五】户部户部掌天下户口土田之籍一切经费出入悉统理焉尚书满洲汉人各一人【顺治七年增满一人十年裁康熙六年复增八年裁】左右侍郎满洲汉人各一人右侍郎兼管钱法其属有十四清

  • 管窥外篇卷下·史伯璿

    元 史伯璿 撰杂辨 所辨皆朋友问及而随答随録故无伦次云中庸篇首章句程子曰其书始言一理中散爲万事末复合爲一理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宻按放之则弥六合自是一理散而爲万事卷之则退藏于宻自是万事复合爲一理下二

  • 卷七十一·王与之

    钦定四库全书周礼订义卷七十一   宋 王与之 撰轮人为轮斩三材必以其时愚案自此以下皆攻木之工郑锷曰有车无轮则车不行为轮不专于一工则轮不精此所以特立轮人之职察车自轮始此轮人所以居众职之先○陈氏曰緫而言之

  • 卷十九·王志长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礼注疏删翼钦定四库全书周礼注疏删翼卷十九明 王志长 撰司勲掌六乡赏地之灋以等其功注赏地赏田也在逺郊之内属六乡焉等犹差也以功大小为差王氏曰其地则载师掌之其法则司勲掌之○明斋王氏曰六

  • 仁王般若陀罗尼释一卷·佚名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 诏译金刚手者。瑜伽经释云。手持金刚杵。表内心具大菩提。外表摧伏诸烦恼。故名金刚手。又释云。不被三种魔破坏。菩提

  • 归戒要集卷中·弘赞

      粤东鼎湖山沙门释 弘赞在犙辑受五戒法梵志复白佛言。世尊。以赐三自归法。天帝遣善神三十六大王。护助我身。已蒙世尊。哀愍救度。今更顶礼。请受戒法。佛言善哉。梵志。汝当净身口意。恳恻至心。敬受戒法。十方

  • 花溪集·沈梦麟

    元代诗文别集。3卷。沈梦麟撰《四库全书》曾据两淮盐政采进本编入别集类。花溪在湖州府城东南70里,一名花城,沈梦麟一生大半时间隐居于此,所以就以它来作为诗文集的名字。主要版本有《枕碧楼丛书》本。卷首有明弘治六

  • 穆天子传·佚名

    历史小说集,先秦无名氏撰。六卷。西晋武帝太康二年(281)汲冢墓出土,荀勗等校理为五卷,东晋郭璞作注,增《周穆王盛姬死事》一篇,编为六卷,是为今本。前五卷记周穆王西征,作《周王游行记》或《周王传》,为第一部分。后一卷记盛

  • 二老堂诗话·周必大

    诗话。南宋周必大(1126—1204)撰。一卷。必大有《文忠集》已著录。此编总四十六题,题各成篇,以记诗坛轶事为主,于考释诗句,训字词、明典故、查出处,极见功力。是书为偏重训释词句之诗话。有《历代诗话》本。著于周必

  • 十年都门竹枝词·佚名

    无名氏著,同治三年抄本,据亲身临见记述1860年英法联军进犯北京史事,笔法朴实,颇具史料价值。 无名氏原序称:“十年秋,夷匪由海口窜入京师,上及王大臣巡幸避暑山庄,军民震动,以致都城迁徙一空。苦予病穷无计,困坐愁城,

  • 望云集·郭奎

    五卷。明郭奎撰。郭奎,字子章,安徽巢县人,生卒年不详,郭奎早从元余阙学,慷慨有志节。朱文正开大都督府于南昌,尝参其军事。后文正得罪,郭奎亦因诛。著有《望云集》,共五卷。此集所载具为郭奎之诗。四库全书总目评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