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楔子

(冲末扮李府尹引张千上,诗云)寒蛩秋夜忙催织,戴胜春朝苦劝耕。若道官民无统属,不知虫鸟有何情?小官李公弼是也,官拜郑州府尹之职。今日升厅,坐起早衙。张千,说与那六房司吏,有事禀复,无事转厅。(张千云)理会的。六房司吏,老爷分付,有事禀复,无事转厅。(外扮郑孔目上,诗云)人道公门不可入,我道公门可修行。若将公直无颠倒,脚底莲花步步生。小生姓郑名嵩,嫡亲的四口儿家属。浑家萧县君,一双儿女:僧住、赛娘。我在这衙门中做着个把笔司吏。今日相公升厅坐衙,有几桩禀复的事,须索走一遭去。(做见科)(孔目云)相公,小人有几桩事,禀相公知道。(李尹云)有何事?(孔目云)有护桥龙宋彬打死平人,解到了也。(李尹云)与我拿过来。(孔目云)张千,拿过来。(丑扮解子押正末宋彬上,云)兀那厮,行动些。(宋彬云)自家护桥龙宋彬是也。因带酒路见不平,拳头上无眼,致伤人命。今日司房中呼唤,须索见去。(做见科)(孔目云)你便是护桥龙宋彬?(宋彬云)小人便是。(孔目云)你为甚么打死平人?(宋彬云)小人因带酒,拳头上无眼,打死平人。哥哥与小人做主咱。(孔目云)兀那汉子,我有心待救你,到那边你则说误伤人命,不至于死。你意下如何?(宋彬云)煞是多谢了,哥哥。(做见科)(孔目云)相公,这人是宋彬。(李尹云)你是宋彬?你怎生打死平人?你实招来。(宋彬云)小人因在街市上闲行,见个年纪小的打那年纪老的。小人劝他不从,扌班过来则一拳打死了年纪小的。(孔目云)相公,这个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则是误伤人命。(李尹云)既不该死,决杖六十,刺配沙门岛去。(孔目云)张千,拿下去决杖者。(张千打科)(李尹云)张千,就着的当人押解他迭配沙门岛去,疾去早来者。(宋彬出门科,云)这一场多亏了孔目哥哥。等他出来,我谢一谢咱。(孔目云)兀那汉子,若不是我呵,那得你性命来?(宋彬云)哥哥,小的打死平人,罪当至死。多亏了哥哥救拔,得这性命。你是我重生父母,再长爷娘。(孔目云)你多大年纪了?(宋彬云)小人二十五岁。(孔目云)我虽然大你几岁,你肯与我做兄弟么?(宋彬拜云)哥哥不弃嫌,情愿与哥哥做个兄弟。(做拜科)(孔目云)兄弟免礼。我这里有些零碎银子,与你做盘缠去。到前面无灾无难,回来家里住罢。(宋彬云)谢了哥哥,小的死生难忘也。(唱)

【仙吕】【赏花时】若不是孔目哥哥救了宋彬,这其间吃剑餐刀作鬼魂。我待学晋灵辄古今闻,他为甚甘心赵盾,将臂膊代车轮。

【幺篇】他则是报答桑间一饭恩,存得堂堂七尺身。也不敢望遂风云,报仇雪恨,则愿的积趱下金赠有恩人。(下)

(孔目云)兄弟去了也。我看此人不是忘恩负义的,日后必得其力。(诗云)他本犯罪该刑一死灰,重翻招案却因谁?正是当权若不行方便,如入宝山空手回。(搽旦扮萧娥上,云)自家萧娥是也。自小习学谈谐歌舞,无不通晓,当了三年王母,我如今纳下官衫帔子,我嫁人去也。(做见孔目科,云)孔目哥哥万福。我当了三年王母,如今纳了官衫帔子,改嫁良人去也。(孔目云)你跟将我来。(引搽旦见官科,云)相公,这个萧娥,当了三年王母,如今他要改嫁良人去。(李尹云)前官手里有这例么?(孔目云)这个是旧例。(李尹云)既有例,礼案中除了名字,着他改嫁良人去。(搽旦叩谢,出门科,云)孔目哥哥,多谢了。(孔目云)大姐,你回去,我便来你家讨茶吃。(搽旦云)我先去,你便来。(下)(孔目云)相公无甚事,请转厅。(乎尹云)既然无事,张千,将马来,我回私宅去也。(下)(孔目云)相公去了也,我往萧娥家里讨茶吃去。(下)

猜你喜欢
  卷六百九十四·彭定求
  郭仲宣·唐圭璋
  一·钱仲联
  风骚旨格 全文·齐己
  第七出 篾哄·李渔
  第三十一齣~第四十齣·汤显祖
  第四十一齣~第五十齣·沈采
  ●丁巳(咸丰七年)·林占梅
  茶山集卷五·曾几
  卷四·周权
  三集目录六·乾隆
  广州四先生诗巻二·佚名
  后集卷六·孙存吾
  卷三百三十·佚名
  《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编 莺花小谱》·张次溪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一出·李开先

    (末扮承局上白)仓忙终日为官差,此去如何敢打涯。太尉今成缚虎计,林冲难免目前灾,小人是个新来的承局。今日高太尉差我去诓林冲,将带宝剑来看,欲害他性命。兀的来到林冲门首,我索叫他一声。林武师在家否?(生上唱)【帝台春引】丹心

  • 卷二百八十一·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二百八十一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蒙泉诗藁李涛字养源临川人有蒙泉诗藁南山南山思美人也彼美人兮在南山之阳岂不尔思道阻且长彼美人兮在南山之侧我不见兮寤寐思服彼美人兮悠悠我思何

  • 提要·顾瑛

    【臣】等谨案玉山璞稿一巻元顾瑛撰瑛一名阿瑛又名徳辉字仲瑛昆山人少轻财结客年三十始折节读书与天下胜流相唱和举茂才署防稽教谕辟行省属官皆不就年四十即以家产尽付其子元臣卜筑玉山草堂池馆声伎图画器玩甲于江左风

  • 列传第八十五 岛夷桓玄 海夷冯跋 岛夷刘裕·魏收

    岛夷桓玄,字敬道,本谯国龙亢楚也。僭晋大司马温之子,温爱之,临终命以为后。年七岁,袭封南郡公。登国五年,为司马昌明太子洗马。玄志气不伦,欲以雄豪自许。朝议以温有陵虐之迹,故抑玄兄弟,出为义兴太守,不得志。少时去职。皇始初

  • 卷六十八 大中祥符元年(戊申,1008)·李焘

      起真宗大中祥符元年正月盡是年四月   春正月乙丑,上召宰臣王旦、知樞密院事王欽若等對於崇政殿之西序,上曰:「朕寢殿中帟幕,皆青絁為之,旦暮間,非張燭莫能辨色。去年十一月二十七日【一】,夜將半,朕方就寢,忽一室明朗,驚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五·佚名

    嘉靖二十四年十一月庚申朔 上谕礼部自今朔届长至之辰朕祗奉 皇穹于 大高玄殿特举事 天鸿典命文武大臣张溶费采等以是月五日分祭朝天宫诸祠○贵州宣慰使宋夔差舍把宋墙等贡马贺 万寿圣节赐钞弊如例○升翰林院编修郭朴

  • 卷之十九·佚名

    宣统元年。己酉。八月。丁丑朔。祭先师孔子。遣豫亲王懋林恭代行礼。官报  ○贝勒载洵等奏、崇陵工程。自开工迄今。已略具基础。前以炎夏。大雨时行。暂停工作。幸引河豫为穵通。水有汇归。易于宣洩。故施工处所

  • 一三○六 军机大臣奏详查《热河志》内建置沿革及文秩二条夹签呈览片·佚名

    一三○六 军机大臣奏详查《热河志》内建置沿革及文秩二条夹签呈览片乾隆五十三年六月十七日遵旨详查《热河志》内建置沿革及文秩二条,俱有设州改府年分,源委尚为详备,似可毋庸添纂,谨将二条夹签呈览。谨奏。(军机处上谕档

  • 七六 江苏巡抚萨载奏再陈苏州书局续购书目及蒋曾罃献书折·佚名

    七六 江苏巡抚萨载奏再陈苏州书局续购书目及蒋曾罃献书折乾隆三十八年五月二十日江苏巡抚臣萨载谨奏,为再陈续购书目,仰祈圣鉴事。窃臣凛遵谕旨,实力设法采访遗书,业将先后购得书籍,开列目录,三次奏进在案。今臣督属广为搜

  • 钦定石峰堡纪略卷三·佚名

    五月十一日乙丑李侍尧奏言贼人现聚马家堡适甘州提【臣】俞金鳌帯领头起兵六百名于初二日抵靖远凉州副都统图桑阿帯满洲兵四百名先于二十九日到靖远臣已令该副都统帯兵二百名防同俞金鳌所帯之兵前往接应初四日接准提【

  • 卷二十 古今人表 第八·班固

    【说明】本卷是新制,在二十四史中绝无仅有。它以古代人物为经,以品第人物为纬,按九品分了九栏。根据表序“上智”“下愚”的理论及表所分的具体情况来看,品第标准,是以人的品行为主,参之以事功的大小和学术的高低。表名“古

  • 吴玠传·脱脱

    吴玠字晋卿,德顺军陇干人。由于父亲死后葬在水洛城,因此迁徙到该地。年少时即深沉果敢有节操志向,知晓军事善长骑马射箭,读书能精通大义。不满二十岁时,以良家子的身份投军隶属泾原军。政和年间,西夏军队侵犯边境,吴 玠

  • 运历二·徐松

    铜仪【宋会要】真宗大中祥符三年闰二〔月〕四日,司天监言:「冬官正韩显符造铜浑仪成。」诏移入龙图阁,令显符选学生中可教者传授其业。 十一月三日,召辅臣至阁观铜仪。其制为天轮二,一平一侧,各分三百六十二度。又为黄赤道,

  • 经济文衡卷八·佚名

    宋 滕珙 撰日月类论日月所行之道答廖子晦此叚问答説望合朔日月相去逺近之义问曰天有黄赤二道沈存中云非天实有之特歴家设色以记日月之行耳夫日之所由谓之黄道史家又谓月有九行黒道二出黄道北赤道二出黄道南白道二

  • 卷四·佚名

    △如来性品第四之一佛复告迦叶。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分别开示大般涅槃。有四相义。何等为四。一者自二者正他。三者能随问答。四者善解因缘义。云何自正。若佛如来见诸因缘而有所说,譬比丘见大火聚便作是言:我宁抱是炽燃火

  • 因明正理門論本〈不分品〉·欧阳竟无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是爲學役.盬其腦而百體唯吾號令是爲學髓.役無超迹   濟窮之望.髓有産生創立之能.學固不問其髓而甘心爲役乎。木之有本也.水之有   源也.學之有理也.一也.因明之術又何獨不然。劫初足目標唱似真.爰

  • 成唯识论了义灯卷第七(末)(论第十)·慧沼

    论。此十一障等。本疏言体性宽狭更无别异者。非唯十一障。以十种障各举初断。影显住.出所断障故。疏云十地所断虽但所知。俱品不行即通二障。非唯十一初所断者。论意如是。本明断障得果。唯断十一非但断不成。亦不能得

  • 大悲心陀罗尼修行念诵略仪·佚名

    一卷,唐不空译。说千手陀罗尼之念诵法。不出大悲章句,但云真言如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