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风骚旨格 全文

■六诗  

  一曰大雅  诗云:一气不言含有象,万灵何处谢无私。

  二曰小雅  诗云:天流皓月色,池散芰荷香。

  三曰正风  诗云:都来消帝力,全不用兵防。

  四曰变风  诗云:当道冷云和不得,满郊芳草即成空。

  五曰变大雅  诗云:蝉离楚树鸣犹少,叶到嵩山落更多。

  六曰变小雅  诗云:寒禽黏古树,积雪占苍苔。

■诗有六义

  一曰风  诗云:高齐日月方为道,动合乾坤始是心。

  二曰赋  诗云:风和日煖方开眼,雨润烟浓不举头。

  三曰比  诗云:丹顶西施颊,霜毛四皓鬚。

  四曰兴  诗云:水谙彭泽阔,山忆武陵深。

  五曰雅  诗云:卷帘当白昼,移榻对青山。又云:远道擎空钵,深山踏落花。

  六曰颂  诗云:君恩到铜柱,蛮款入交州。  

■诗有十体  

一曰高古  诗云:千般贵在无过达,一片心闲不奈高。[四部丛刊本作奈何]

  二曰清奇  诗云:未曾将一字,容易谒诸侯。

  三曰远近  诗云:已知前古事,更结后人看。

  四曰双分  诗云:船中江上景,晚泊早行时。

  五曰背非  诗云:山河终决胜,楚汉且横行。

  六曰虚无[四部丛刊本作无虚]  诗云:山寺钟楼月,江城鼓角风。

  七曰是非  诗云:须知项籍剑,不及鲁阳戈。

  八曰清洁  诗云:大雪路亦宿,深山水也斋。

  九曰覆妆  诗云:叠巘供秋望,无云到夕阳。

  十曰阖门  诗云卷帘黄叶落,锁印子规啼。  

■诗有十势

  狮子反掷势  诗云:离情遍芳草,无处不萋萋。

  猛虎踞林势  诗云:窗前闲咏鸳鸯句,壁上时观獬豸图。

  丹凤衔珠势  诗云:正思浮世事,又到古城边。

  毒龙顾尾势  诗云:可能有事关心后,得似无人识面时。

  孤雁失羣势  (诗阙)

  洪河侧掌势  诗云:游人微动水,高岸更生风。

  龙凤交吟势  诗云:崑玉已成廊庙器,涧松犹是薜萝身。

  猛虎投涧势  诗云: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龙潜巨浸势  诗云:养猿寒嶂叠,擎鹤密林疏。

  鲸吞巨海势  诗云:袖中藏日月,掌上握乾坤。  

■诗有二十式  

  一曰出入  诗云:雨涨花争出,云空月半生。

  二曰高逸  诗云:夜过秋竹寺,醉打老僧门。

  三曰出尘  诗云:逍遥非俗趣,杨柳谩春风。

  四曰回避  诗云:鸟正啼隋柳,人须入[四部丛刊本作出]楚山。

  五曰并行  诗云:终夜冥心坐,诸峰叫月猿。

  六曰艰难  诗云:觅句如探虎,逢知似得仙。

  七曰达时  诗云:高松[四部丛刊本作高风]飘雨雪,一室掩香灯。

  八曰度量  诗云:应有冥心者,还寻此境来。

  九曰失时  诗云:高秋初雨后,夜半乱山中。

  十曰静兴  诗云:古屋无人到,残阳满地时。

  十一曰知时  诗云: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十二曰暗会  诗云:重城不锁梦,每夜自归山。

  十三曰直拟  诗云:禹力不到处,河声流向西。

  十四曰返本  诗云:又因风雨夜,重到古松门。

  十五曰功勳  诗云:马曾金镞中,身有宝刀痕。

  十六曰抛掷  诗云:琴书留上国,风雨出秦关。

  十七曰背非  诗云:山河终决胜,楚汉且横行。

  十八曰进退  诗云:日午游都市,天寒住华山。

  十九曰礼义  诗云:送我杯中酒,与君身上衣。

  二十曰兀坐  诗云:自从青草出,便不下阶行。  

■诗有四十门  

  一曰皇道  诗云:明堂坐天子,月朔朝诸侯。

  二曰始终  诗云:养鶵成大鹤,种子做高松。

  三曰悲喜  诗云:两行灯下泪,一纸岭南书。

  四曰隐显  诗云:道晦金鸡伏,时来木马鸣。

  五曰惆怅  诗云:此别又千里,少年能几时。

  六曰道情  诗云:谁来看山寺,自是扫松门。

  七曰得意  诗云:此生还自喜,余事不相侵。

  八曰背时  诗云:白发无心镊,青山得意多。

  九曰正风  诗云:一春能几日,无雨亦多风。

  十曰返顾  诗云:远忆诸峰顶,曾栖此性灵。

  十一曰乱道  诗云:苦雨涨秋涛,狂风翻野烧。

  十二曰抱直  诗云:须知三尺剑,只为不平人。

  十三曰世情  诗云:要路争先进,闲门肯暂过。

  十四曰康救  诗云:傍人皆默语,当路好隄防。

  十五曰贞孝  诗云:无家空託墓[四部丛刊本作托梦],主祭不从人。

  十六曰薄情  诗云:君恩秋后薄,日夕向人疏。

  十七曰忠正  诗云:敢将心为主,岂惧语从人。

  十八曰相成  诗云:怪得登科晚,须逢圣主知。

  十九曰嗟歎  诗云:泪流襟上血,发变[四部丛刊作发白]镜中丝。

  二十曰俟时  诗云:明主未巡狩,白头犹钓鱼。

  二十一曰清苦  诗云:在处人投卷,移居雨着衣。

  二十二曰骚愁  诗云:已难消永夜,况复听秋霖。

  二十三曰睠恋  诗云:欲起游方兴,重来遶塔行。

  二十四曰想像  诗云:溪霞流火色,松月照罏光。

  二十五曰志气  诗云:未抛先[四部丛刊作无]达路,难作便归人。

  二十六曰双拟  诗云:瞑目瞑心坐,花开花落时。

  二十七曰向时  诗云:黑壤生红朮,黄猿领白儿。

  二十八曰伤心  诗云:六国空流血,孤祠掩落花。

  二十九曰监戒[四部丛刊本作鉴戒]  诗云:因思〈后庭曲〉,懒上景阳楼。

  三十曰神仙  诗云:一为嵩岳客,几丧洛阳人。

  三十一曰破除  诗云:大都时到此,不是世无情。

  三十二曰蹇塞  诗云:气蒸垂柳重,寒勒牡丹迟。

  三十三曰鬼怪  诗云:山魅隔窗舞,鹏鸟入帘飞。

  三十四曰纰缪[四部丛刊作乱道]  诗云:日落月未上,鸟栖人独行。

  三十五曰世变[四部丛刊作世情]  诗云:如何人少重,都为带寒开。

  三十六曰风雅[四部丛刊作雅风]  诗云:日落无行客,天寒有去鸿。

  三十七曰嗟歎  诗云:拭泪沾襟血,梳头满面丝。

  三十八曰是非  诗云:须知项籍剑,不及鲁阳戈。

  三十九曰礼义  诗云:送我杯中酒,与君身上衣。

  四十曰清洁  诗云:大雪路亦宿,深山水也斋。  

■诗有六断

  一曰合题  诗云:可怜半夜婵娟月,正对五侯残酒巵。

  二曰背题  诗云:寻常风雨夜,应有鬼神看。

  三曰即事  诗云:翻嫌易水上,细碎动离魂。

  四曰因起  诗云:闲寻古廊画,记得列仙名。

  五曰不尽意  诗云:此心只在相逢说,时复登楼看远山。

  六曰取时  诗云:西风起边燕[四部丛刊作过燕],一一向潇湘。  

■诗有三格  

  一曰上格用意  诗云:那堪怀远道,犹自上高楼。又云:九江有浪船难济,三峡无猿客自愁。

  二曰中格用气  诗云:直饶人买去,还向柳边栽。又云:四海鱼龙精魄冷,三山鸾凤骨毛寒。

  三曰下格用事  诗云:片石犹临水,无人把钓竿。又云:一轮湘渚月,万古独醒人。[四部丛刊本后有小字“贯休晚泊湘江”]

  莆田蔡氏着《吟窗杂咏》,载诸家诗格诗评类三十余种,大略真赝相半,又脱落不堪读。丙寅春,从云间了予内父遗书中简得齐己《白莲集》十卷,末载《风骚旨格》一卷,与蔡本迥异,急梓之,以正诸本之误云。湖南毛晋识。

猜你喜欢
  卷七百九十九·彭定求
  姚述尧·唐圭璋
  卷之九·魏庆之
  第三十出 会真·李渔
  于伯渊·隋树森
  卷二十二·白居易
  去 春·林徽因
  四集卷二·乾隆
  二集卷四十一·乾隆
  二集目录四·乾隆
  圭塘欵乃集跋·许有壬
  乾坤清气卷一·偶桓
  卷二百五十二·曹学佺
  卷四·胡文学
  卷六百三十九·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十八·董康

      ○蘆花記   係明初舊本。不知作者何人。葉盛水東日記。彼時已有繼母大賢等劇。盛係正統景泰間人。其傳久矣。閔子騫事在二十四孝中。婦孺皆悉。因有蘆花背上寒之句。故取爲名。據舊說。閔損、字子騫。魯人。孔

  • 第二十出 阻兵·李渔

    〖绕红楼〗(小旦带净上)一肚牢骚满面羞,三五日不展眉头。自怪情缘,已成恨薮,何事尚难丢?奴家乔梦兰,自从那日虚燃花烛,枉设洞房,不但好事不成,还受了许多郁气,教人恨又恨不过,丢又丢不开。我想这桩怪事七分可信,还有三分可疑。一来

  • 卷一 五言古·佚名

    元好问箕山幽林转阴崖,鸟道人迹绝。许君栖隐地,唯有太古雪。人间黄屋贵,物外只自洁。尚厌一瓢喧,重负宁所屑,降衷均义禀,汩利忘智决。得陇又望蜀,有齐安用薛?干戈几蛮触,宇宙日流血。鲁连蹈东海,夷齐采薇蕨。至今阳城山,衡华两丘

  • 卷四百四十八 元祐五年(庚午,1090)·李焘

      起哲宗元祐五年九月盡其月   九月癸亥,侍御史孫升言:「近除兩浙提點刑獄王瑜為刑部員外郎,瑜在兩浙日,湖州武康縣民陳德堯訴知縣韓宗堯不法,瑜反送本縣施行,轉運判官張璹已坐此得罪。乞罷瑜除命。」詔瑜別與差遣,仍令

  • 卷二十一·连横

    乡治志连横曰:古之冶民也,筑城郭以居之,制庐井以均之,开市肆以通之,设庠序以教之。士农工商,各有其业;故朝亡废官,邑亡敖民,地亡旷土。理民之道,地着为本。是故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四里为族,五族为党,五党为州,五州为乡。乡万二千五百

  • 第一百回 徒乘舆朱全忠行弑 移国祚昭宣帝亡唐·蔡东藩

      却说朱全忠辞行归镇,昭宗御延喜楼,亲自宴饯,席间赐全忠诗,全忠依章属和,又进《杨柳枝词》五首,一褒一颂,无非是纸上风光。全忠奏荐清海节度使裴枢,可任国政,且谓臣与克用,无甚大嫌,乞厚加抚慰。昭宗惟命是从,全忠即谢宴启行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七十·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尚史卷十七·李锴

    世家十呉世家【始武王十三年终元王四年凡六百五十年传三十世】太伯  仲雍  周章呉太伯弟仲雍太王之子王季歴之兄也季歴贤而有圣子昌太王欲立季歴以及昌于是太伯仲雍二人乃犇荆蛮断髪文身示不可用以避季歴韩诗外

  • 皇王大纪卷六十三·胡宏

    宋 胡宏 撰三王纪敬王是故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彖者材也爻也者效天下之动者也是故吉防生而悔吝着也阳卦多隂隂卦多阳其故何也阳卦竒隂卦耦其德行何也阳一君而二民君子之道也隂二君而一民小人之道也易曰憧憧徃来朋从尔

  • 卷六·王当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臣传卷六      宋 王当 撰僖公 周富辰 富辰周大夫也二十四年郑伐滑王使伯服游孙伯如郑请滑郑伯怨惠王之入不与厉公爵也又怨襄王之与卫滑也故不听王命而执二子王怒将以

  • 卷九十八·班固

    钦定四库全书 前汉书卷九十八 汉  兰  台  令  史班 固撰唐正议大夫行秘书少监琅邪县开国子顔师古注 元后传第六十八 孝元皇后王莽之姑也莽自谓黄帝之後其自本曰【师古曰述其本系】黄帝姓姚氏八世生虞舜舜

  • 琉兰修好条约·佚名

    荷兰国王与琉球国总理大臣,欲坚定两国永远和好,是以荷兰国王特派钦差全权巴里、官火船主用克而伊而翁加白良,与琉球国全权总理大臣尚凤仪、布政大夫翁德祐、各将所奉之上喩,议定各条,陈列于左:一 嗣后琉球国总理大臣、布政

  • 王端毅奏议序·王恕

    周官冡宰即唐虞百揆之职虽列于六曹而实总众务厯代宰相之设则别立六曹以隷之迨于我朝始不置相然所谓吏部尚书者独为六部之长所领人才又天下首务非他政事比盖大臣之最重者也故非德足以格君正国才足以察理辨物者莫宜为之

  • 卷八·长孙无忌

    钦定四库全书唐律疏义卷八唐 长孙无忌等 撰卫禁下【凡一十五条】宿卫兵仗诸宿卫者兵仗不得逺身违者杖六十若輙离职掌加一等别处宿者又加一等主帅以上各加二等疏义曰兵仗者谓横刀常带其甲矟弓箭之类有时应执者者并不

  • 景公问何修则夫先王之游晏子对以省耕实第一·晏婴

    景公出游,问于晏子曰:“吾欲观于转附、朝舞,遵海而南,至于琅琊,寡人何修,则夫先王之游?”晏子再拜曰:“善哉!君之问也。闻天子之诸侯为巡狩,诸侯之天子为述职。故春省耕而补不足者谓之游,秋省实而助不给者谓之豫。夏谚曰:‘吾君

  • 第十七章 13·辜鸿铭

    子曰:“乡愿,德之贼也。”辜讲孔子说:“那些在地方上温文尔雅、受人尊重的人,正是那些无情摧毁人心中的所有道德情操意识的人。”(关于后面这句话的解释,著名学者杨伯峻先生的解释是:受尊崇的好好先生们如果不坚持自我心中

  • 卷三·佚名

    △无常品下虽寿百岁,亦死过去,为老所压,病条至际。昔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为天人龙鬼众生之类广演法教。时国王波斯匿母年过百二十卒得重病。非医药所疗神祇不能救。不经日夜遂便命终。王及大臣如法葬送。油酥华香事

  • 卷之二·佚名

    嘉兴大藏经 撄宁静禅师语录撄宁禅师住黎川罗汉禅寺语录卷之二门人德因 编侍者德玹记录师受苏州府吴江县黎里镇缙绅工部金同太史张刑部韦鸿胪朱文学毛秦沈周吴众檀信并法侣剖初元超等请入院。师指山门云玄珠斫象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