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蜀道难译文

唉呀呀!多么高峻伟岸!

蜀道难以攀越,简直难于上青天。

传说中蚕丛和鱼凫建立了蜀国,开国的年代实在久远无法详谈。

从那时至今约有四万八千年了吧,秦蜀被秦岭所阻从不沟通往返。

西边太白山高峻无路只有飞鸟可通行,此山可以直通峨眉山巅。

山崩地裂,埋葬了五位开山英雄壮士,这样以后高险的山路和栈道才相互勾连。

蜀中上有挡住太阳神六龙车的山巅,下有激浪排空迂回曲折的大川。

善于高飞的黄鹤尚且无法飞过,即使猢狲要想翻过也愁于攀援。

青泥岭的泥路曲曲弯弯,百步九折萦绕着山峦。

屏住呼吸仰头就可触摸参星和井星,紧张得透不过气来,用手抚胸惊恐不已徒长吁短叹。

 

好朋友呵请问你西游何时回还?这蜀道的峭岩险道实在难以登攀!

只见那悲鸟在古树上哀鸣啼叫;雄雌相随飞翔在茂密树丛之间。

月夜又听到杜鹃凄凉悲啼,在空山中传响回荡,令人愁思绵绵无穷尽!

蜀道难以攀越,简直难于上青天,使人听到这些怎么不脸色突变?

山峰座座相连离天还不到一尺,枯松老枝倒挂倚贴在绝壁之间。

漩涡飞转瀑布飞泻争相喧闹着,飞流撞击着巨石在山谷中滚动像万壑鸣雷一般。

这样危险的地方,唉呀呀你这个远方而来的客人,为什么非要来这里不可呀?

 

剑阁所在崇峻巍峨高入云端,只要一人把守千军万马难攻占。

驻守的官员倘若不是可信赖的人,难免要变为豺狼,据险作乱。

每日每夜都要躲避猛虎和长蛇,它们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官城虽然说是个快乐的所在,如此险恶还不如早早地把家还。

蜀道难以攀越呵简直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令人不免感慨与长叹!

 

注释

《蜀道难》:古乐府题,属《相和歌·瑟调曲》。

噫吁嚱:惊叹声,蜀方言,表示惊讶的声音。

蚕丛、鱼凫:传说中古蜀国两位国王的名字。

何茫然:完全不知道的样子。何:多么。茫然:渺茫遥远的样子。

尔来:从那时以来。

四万八千岁:极言时间之漫长,夸张而大约言之。

秦塞:秦的关塞,指秦地。秦地四周有山川险阻,故称“四塞之地”。

通人烟:人员往来。

西当:西对。当:对着,向着。

太白:太白山,又名太乙山,在长安西(今陕西眉县、太白县一带)。

鸟道:指连绵高山间的低缺处,只有鸟能飞过,人迹所不能至。

横绝:横越。

峨眉巅:峨眉顶峰。

摧:倒塌。

天梯:非常陡峭的山路。

石栈:栈道。

高标:指蜀山中可作一方之标识的最高峰。

冲波:水流冲击腾起的波浪,这里指激流。

逆折:水流回旋。回川:有漩涡的河流。

黄鹤:黄鹄(Hú),善飞的大鸟。

尚:尚且。

得:能。

猿猱(náo):蜀山中最善攀援的猴类。

青泥:青泥岭,在今甘肃徽县南,陕西略阳县北。

盘盘:曲折回旋的样子。

百步九折:百步之内拐九道弯。

萦:盘绕。

岩峦:山峰。

扪参历井:参(shēn)、井是二星宿名。古人把天上的星宿分别指配于地上的州国,叫做“分野”,以便通过观察天象来占卜地上所配州国的吉凶。参星为蜀之分野,井星为秦之分野。扪(mén):用手摸。历:经过。

胁息:屏气不敢呼吸。

膺:胸。

坐:徒,空。

君:入蜀的友人。

畏途:可怕的路途。巉岩:险恶陡峭的山壁。

但见:只听见。

号古木:在古树木中大声啼鸣。

从:跟随。

子规:即杜鹃鸟,蜀地最多,鸣声悲哀,若云“不如归去”。

凋朱颜:红颜带忧色,如花凋谢。凋,使动用法,使.....凋谢,这里指脸色由红润变成铁青。

去:距离。

盈:满。

飞湍(tuān):飞奔而下的急流。

喧豗(huī):喧闹声,这里指急流和瀑布发出的巨大响声。

砯(pīng)崖:水撞石之声。砯,水冲击石壁发出的响声,这里作动词用,冲击的意思。

转:使滚动。

壑:山谷。

嗟:感叹声。

尔:你。

胡为:为什么。

来:指入蜀。

剑阁:又名剑门关,在四川剑阁县北,是大、小剑山之间的一条栈道,长约三十余里。

峥嵘、崔嵬:都是形容山势高大雄峻的样子。

一夫:一人。

当关:守关。

莫开:不能打开。

所守:指把守关口的人。

或匪亲:倘若不是可信赖的人。匪,同“非”。

朝:早上。吮:吸。

锦城:成都古代以产锦闻名,朝廷曾经设官于此,专收锦织品,故称锦城或锦官城。今四川成都市。

咨嗟:叹息。

猜你喜欢
  卷三百九十七·彭定求
  卷三十一·彭定求
  薛师石·唐圭璋
  卷上·朱弁
  ◆陈左丞肃(伯将集)·顾嗣立
  “谁爱这不息的变幻”·林徽因
  龙川词·陈亮
  卷一·唐圭璋
  初集卷十五·乾隆
  相隔一层纸·刘半农
  第六回 森罗殿鬼神齐拿问 安乐宫父子小团圆·蒲松龄
  戴复古词作鉴赏·佚名
  陆龟蒙诗鉴赏·佚名
  卷五·王冕
  ●目录·王国维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吴某·唐圭璋

      吴某,不知其名。有吴氏符川集一卷,见宋史艺文志。   失调名   剪罗幡儿,斜插真珠髻。   南乡子   楼台里、东风淡荡。   又   乍卷珠帘新燕入。   多丽   几声天外归鸿。   渔家傲   鶗鴂一声初

  • 第四折·佚名

    (殿头官上,云)小官殿头官是也。因苏子瞻贬上黄州,有邵雍辞逝,圣人要此人家谱,勒立碑文,诏其子问其故不晓,则有苏子瞻知其详细。圣人命着小官差一使命,直上黄州,请他星夜回朝,复还旧职。若与邵雍立了碑文,那其间再有加官赐赏。说

  • ◎李郎妙计(居然入我彀中)·李定夷

    武城县李生,年十八。美仪容,好修饰,翩翩佳公子也。某公之女,亦素有艳色,与生为姨姊行。生颇向往,因使人探于父。父素爱生,而未忍拂,竟央媒聘定焉。乙卯八月,涓吉成婚。李固是乡之富者,于时贺客盈门,颇极一时之盛。无何,新人交拜堂

  • 第五章 徽商资本的出路·佚名

    第一节 购置土地  927 处士讳(汪)明德,世昭其字也。……处士聪明过人,善对句,涉猎百家子史,通大义。及壮,练达时务,极有条理,父兄悦其能。凡家事内外一以委之,服劳无违命。事商贾每倍得利,归父兄娱其心。厥考

  • 二十八、观场·包天笑

      我这次院试,已是十五岁的春天了,而在县府考报名时,还给我报小了两岁,名册上只有十三岁,这是苏州的风气,有许多初考试的,都是如此。我的十五岁,本是虚岁,加以身体瘦弱,发育未充,骗人十三岁,也骗得过,从县府考到道考,相隔也有几个

  • 世系·林献堂

    世谱一世祖大用公之子祖考讳子慕,名文美,字潜庵,谥敦孝。生于元至元元年(乙亥)四月初七日卯时,卒于明洪武二十九年(丙子)七月十五日申时。享寿六十二岁。葬在福场埔池边井也上(坐北向南)。生二子:长伯元、次伯川

  • 张果传·欧阳修

    张果,不让人知道他是何方人氏而显示自己神异。隐居在中条山,往来汾、晋之间,世人传说他是几百岁的人。武后时,派使臣召他,他当即死去,后来有人又看见他住在恒州的山里。开元二十一年(733),刺史韦济把他的事报告皇帝。玄宗命

  • 张炜传·脱脱

    张炜,字子明,..州永年人,本名火景,与章宗近音改名。大定二十五年(1185)进士及第,调任葭州军事判官,第二次升中都左警巡使。炜好谈功利,缺少操守,交结部下的老百姓阎元踂,缙绅轻视他,递升官至户部员外郎。承安五年(1200),天色长久

  • 卷二百九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二百九十七世职表二十正红旗蒙古世职【一等轻车都尉 二等轻车都尉 三等轻车都尉 骑都尉云骑尉】一等轻车都尉<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卷二百九十七><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

  • 第六十八章 江南“开门揖盗”,广州望梅止渴·李宗仁

    一当南京危急之时,除我和行政院院长、参谋总长及少数高级官员之外,政府本已全部迁往广州。南京失守后,我临时决定飞到桂林的原因,是看透了蒋先生如不肯放手让我做去,则不论政府迁往何处,局势绝无挽回余地。南京三个

  • 礼记析疑卷九·方苞

    翰林院侍讲衔方苞撰考定文王世子文王之为世子朝于王季日三鸡初鸣而衣服至于寝门外问内竖之御者曰今日安否何如内竖曰安文王乃喜及日中又至亦如之及莫又至亦如之其有不安节则内竖以告文王文王色忧行不能正履王季复膳然

  • 卷十·康熙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日讲礼记解义钦定四库全书日讲礼记解义卷十檀弓下君之适长殇车三乘公之庶长殇车一乘大夫之适长殇车一乘此言诸侯卿大夫送殇遣车之礼也公即君也谓五等诸侯注谓庶子言公卑远之也车谓遣车载牲体之包

  • 目录·吕本中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五春秋集解目録     春秋类第一卷隐公第二卷隐公第三卷桓公第四卷桓公第五卷庄公第六卷庄公第七卷庄公第八卷闵公第九卷僖公第十卷僖公第十一卷

  • 卷五·顺治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孝经衍义卷五衍至德之义智易干文言曰贞者事之干也 贞固足以干事朱熹曰贞正也知正之所在固守而不去万事依此而立在人则是智至明至灵是是非非确然不可移易不可欺瞒所以能立事也又曰仁为四德之首而智则

  • 新华严经论 第三十八卷·李通玄

    长者李通玄撰 善财童子善知识十地位。自此已后十个地中修行。一依安住地神所智悲之行。以彼十住十行位中出世智悲之行。犹多滞净。以十回向大愿和融出世间真俗二智。使恒处世间行大慈悲智无净染。虽处世间。如净莲花

  • 卷二十·佚名

    嘉兴大藏经 古雪哲禅师语录古雪哲禅师语录卷二十嗣法门人传我等编佛事大佛像开光。度尽自心众生。空尽自心地狱。圆满自心愿轮。成就自心古佛。古佛既现。魔外潜销。四众同钦。万方共仰。抛开锡杖。月眉斜映海门秋。

  • 宛如约·佚名

    清代白话长篇才子佳人小说,全称《才美巧相逢宛如约》,四卷十六回。有“醉月山居”刊本,题“惜花主人批评”,实际并无评语,也不署撰人,无序跋及刊刻年代,似刊刻于康熙间。此外尚见有恒德堂石印本,改题《银如意》、福记

  • 书蔡传旁通·陈师凯

    六卷。元陈师凯撰。该书取董鼎《书传辑录纂注》以疏证蔡沈《书集传》,书中多采先儒问答,论其得失,意在阐明义理,于天文、地理、律历、礼乐、兵刑、龟策、河图、洛书、道德、性命、官职、封建之属则不甚经心。凡蔡《传》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