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李俊民词作鉴赏

生平简介

李俊民(1176-1260)字用章,号鹤鸣老人,家泽州(今山西晋城)。承安五年(1200)进士,应奉翰林文字。卒諡庄靖先生,年约八十余。著有《庄靖集》。

●感皇恩·出京门有感

李俊民

忍泪出门来,杨花如雪。

惆怅天涯又离别。

碧云西畔,举目乱山重叠。

据鞍归去也,情凄切!

一日三秋,寸肠千结。

敢向青天问明月。

算应无恨,安用暂圆还缺?

愿人长似,月圆时节。

李俊民词作鉴赏

李俊民,金代词人,祖居京都(今北京)。本词即写作者离开京都,告别亲友而写的一首离词。

上片写伤别之情。“忍泪出门来,杨花如雪”,开门见山,写离别之状,写离别之时。“忍泪”表明作者对离别的伤心烦乱。“杨花”既指离别在杨花纷飞的三月,又借杨花纷乱喻作者离别心乱如麻的心绪。“惆怅天涯又离别。”一句“又离别”表现“忍泪”“惆怅”的原因。“碧云西畔,举目乱山重叠。”远远望去,要去的碧云西畔,群山层叠,行路艰险。“据鞍归去也,情凄切!”虽离别之心伤,虽路程之艰险,而君命难违,只能“据鞍归去”,凄然而走。

下片述别后之思,思后之愿。“一日三秋,寸肠千结。”“一日三秋”语出《诗经。王风》有“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形容离愁之痛,思念之苦。“一日三秋”“寸肠千结”既是一种夸张,又形象表现出作者与京友难舍难分的情谊。“敢向青天问明月。算应无恨,安用暂圆还缺?”此情此景,作者不禁鼓起勇气责问青天明月:算起来天上应没有可以怨恨的,要不然月亮怎会暂圆而复缺呢?苏东坡有“月有阴晴圆缺”之句,而这里作者用圆、缺对比,以月的圆缺比喻人生聚散。“愿人长似,月圆时节。”月亮无恨,暂圆还缺,人生世事更是愁苦。因此作者又对月许愿:愿人生如那月亮长圆的时候,不要再受那离散之苦。一问一愿,把离别时的伤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首词最大的特点是用前人诗词较多,然而并不令人感觉到是有蹈袭之弊,所借之笔顺手拈来,又别出新意,为我所用,如同己出,可见作者驾驭词艺的表达能力可称一绝。

猜你喜欢
  五言律诗·刘克庄
  卷一·彭定求
  刘南翁·唐圭璋
  刘将孙·唐圭璋
  李演·唐圭璋
  第四折·佚名
  莲子居词话卷之二·吴衡照
  卷一·周权
  四集卷三十六·乾隆
  巻八·皇甫冉
  卷五十一·陆游
  卷三百四十四·佚名
  卷八十五·徐倬
  秋虫·徐志摩
  兄问来由·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陈克·唐圭璋

      克字子高,临海人。生于元丰四年(1081)。侨寓金陵。吕祉辟为右承事郎都督府准备差遣。淮西事变后,送吏部与远小监当。自号赤城居士。有天台集,不传。   临江仙   枕帐依依残梦,斋房匆匆馀酲。薄衣团扇绕阶行。曲阑幽

  • 两汉刊误补遗卷五·吴仁杰

    封禅郊祀志申公曰封禅则能仙登天矣丁公曰封禅者古不死之名仁杰按封者封土而为坛禅者除地而为墠封禅即方岳明堂之异称耳而方士之说乃谓封禅可以登仙而不死故世主乐闻其说而甘心于此是非方士之罪儒者不能正名名之过也霍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九十·佚名

    嘉靖三十九年十一月癸亥朔 诏赵府辅国将军厚焟奉汝源王妃管府事 改巡抚大同右副都御史李文进总督宣大山西等处军务兼理粮饷 广灵王府革爵庶人俊以殴辱父母赐死 以灾伤存留保定河涧真定顺德大名广平六府见贮工部开纳例

  • 一六二 谕内阁着各督抚盐政将拣存不解之书先行发还·佚名

    一六二 谕内阁着各督抚盐政将拣存不解之书先行发还乾隆三十九年六月二十六日乾隆三十九年六月二十六日,内阁奉上谕:各省购办遗书,其节经开单解送者,现已付馆别择校录。并令将原书盖以翰林院印,书面钤注某家某书若干本,饬纂

  • 卷之二十二·祁韵士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二十二传第六郭尔罗斯部总传郭尔罗斯部在喜峯口外至京师千八百九十七里东西距四百五十里南北距六百六十里南界盛京边墙东界永吉州西及北界科尔沁元太祖遣弟哈布图哈萨尔征郭

  • 卷一·高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纪事本末卷一詹事府詹事髙士竒撰王朝交鲁隠公元年秋七月天王使宰咺来归惠公仲子之赗缓且子氏未薨故名天子七月而葬同轨毕至诸侯五月同盟至大夫三月同位至士逾月外姻至赠死不及尸吊生不及哀豫凶事非礼

  • 卷三十六·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三十六市籴考【五】籴乾隆元年以山西米价昂贵令发社仓积谷二十余万石照例出借外余皆酌减价值及时发粜以裕民食又令江西买谷分贮江西早谷丰收议动

  • 十一年·佚名

    (丙辰)十一年大明嘉靖三十五年春正月1月1日○辛酉朔,上行望闕禮後,問安于聖烈仁明大王大妃殿。百官以權停禮,陳賀于仁政殿。〈時大王大妃因卜者之言,避御于昌德宮。〉大駕未還宮時,百官又以權停禮,陳賀恭懿王大妃殿于勤政殿。

  • 卷三·林岊

    <经部,诗类,毛诗讲义钦定四库全书毛诗讲义卷三     宋 林岊 撰郑缁衣之宜兮敝子又改为适子之馆还予授子之粲 缁衣之好敝予又改造适子之馆还予授子之粲 缁衣之蓆敝予又改作适子之馆还予

  • 仪礼识误序·张淳

    仪礼未知孰作或曰周公作之也孔子孟子有学礼之言礼记有读礼之文当是时固已有简牍之传矣决非秦汉间笔也其制度必出于圣人若曰周公作之则非淳之所知也汉时言经则离记言记则离经今记附经之后者又谁也出于孔氏之宅壁者曰礼

  • 卷四百五十七·佚名

    △第二分坚非坚品第六十四之二诸天当知。诸色离即布施波罗蜜多乃至般若波罗蜜多离。受想行识离即布施波罗蜜多乃至般若波罗蜜多离。如是乃至诸色离即一切智智离。受想行识离即一切智智离。诸天当知。诸眼处离即布施波

  • 卷一百三(达摩笈多译)·佚名

    △善住意天子会第三十六之二开实义品第二尔时大集众中。有上首天。所谓善住意天子。善寂天子。惭愧天子。与如是等九十六亿诸天子俱。一切皆行菩萨之道。咸共往诣文殊师利所。至其门外右绕七匝。绕七匝已,然後雨天曼陀

  • 复王实居士书·太虚

    展读惠书,洵卓然不为环境笼罩,能自抽其智种灵苗于火宅之中者!惟似甚戚戚于家狱之不能超出,则当观家性空,了无逼迫,自可安忍一切艰辛苦难,而于其中成就波罗密行焉。若家事能舍离者,开春元初,即来院修持学习二三载,亦未始非成满二

  • 渔洋诗话·王士祯

    诗话。清王士祯(1634—1711)撰。三卷。士祯有《王氏渔洋诗抄》已著录。此编成于康熙四十七年(1708),总二百八十二条。士禛号渔洋山人,故名。三卷。论诗遵司空图《诗品》和严羽《沧浪诗话》理论,创“神韵说”,极力推崇

  • 蜀碧·彭遵泗

    《蜀碧》,清彭遵泗撰,四卷。彭遵泗,字磬泉,四川丹棱人,乾隆二年进士,官翰林编修。此书记载明末张献忠军在四川的活动,起自明崇祯元年,止于康熙二年,对于研究明末民变有一定的价值。作者记事多据传闻,因而所记不尽可信。本书有《

  • 大学衍义补·邱濬

    《大学衍义补》是一部论述封建统治政术的重要著作,丘浚著。明邱濬著。一百六十卷。南宋真德秀《大学衍义》刊行后,邱氏认为真书重在阐发修身、齐家、格物、正心之理,而对治国平天下没有涉及,故广采经、史、子、集诸书

  • 四十二章经疏·宋真宗

    佛典注疏。宋真宗撰。一卷。是《四十二章经》的注释书。书前有宋程辉撰《佛教西来玄化应运略录》、元溥光撰《四十二章经序》及宋真宗撰《注四十二章经序》。书后附唐宗密撰《题焚经台诗》。疏文先举经文,后逐段予以

  • 甘露陀罗尼咒·佚名

    一卷。唐实叉难陀Sik&sdotblw;&amacron;nanda译,与无量寿如来供养仪轨中之无量寿如来根本陀罗尼同本。即阿弥陀之大咒。咒中有甘露之言十语。故名十甘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