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六

老杜卒于大历五年,享年五十九,当生于先天元年。观其献《大礼赋表》云:“臣生陛下淳朴之俗,行四十载矣。”以此推之,天宝十载始及四十,则是献《大礼赋》当在天宝九载也。本传以谓天宝十三载,因献三赋,帝奇之,待制集贤院,误矣。其后又进《西岳赋序》云:“上既封泰山之后三十年。”按史,开元十三年乙丑封泰山,至天宝十三载始及三十年,则是进《西岳赋》在天宝十三载也。老杜有《赠献纳使田舍人诗》云:“舍人退食收封事,宫女开函近御筵。晓漏追随青琐闼,晴窗点检白云篇。”末句云:“扬雄更有《河东赋》,惟待吹嘘送上天。”其云“更有《河东赋》”,当是献《西岳赋》时也。

李白《古风》云:“燕昭延郭隗,遂筑黄金台。剧辛方赵至,邹衍复齐来。”予(《历代诗话》本作“余”)考《史记》不载黄金台之名,止云昭王为郭隗改筑宫而师事之。孔文举与曹公书曰:“昭王筑台,以尊郭隗。”亦不着黄金之名。《上谷郡图经》乃云:“黄金台在易水东南十八里,燕昭王置千金于台上,以延天下士,遂因以为名。”皇甫松有《登黄金台诗》云:“燕相衷谄潱e金黄巍巍。上者欲何颜,使我千载悲。”其迹尚可得而考也。

陈子昂《感遇诗》云:“乐羊为魏将,食子徇军功。骨肉且相薄,他人安得忠!”又曰:“吾闻中山相,乃属放麑翁。孤兽犹不忍,况以奉君终!”一则忍于其子,一则不忍于麑,故鲁直《怀荆公诗》有“啜羹不如放麑,乐羊终媿巴西。”陈无己启亦用此事,所谓“中山之相,仁于放麑;乱世之雄,疑于食子”是也。然属麑于秦西巴,孟孙也,非中山相也。子昂徒见乐羊中山事,遂悮作中山用。无己亦遂袭之,鲁直以西巴为巴西,亦误矣。

《何彼秾矣》之诗,美王姬而作也。周,姬姓,故王女皆称姬,如陈妫、楚芈、齐姜之类是也。后世凡妇人皆称姬,误矣。南朝人士皆谓姬人,如萧纶《见姬人诗》,所谓“狂夫不妒妾,随意晚还家。”刘孝绰咏《姬人未出诗》,所谓“帷开见钗影,帘动闻钏声”。梁王僧孺为《姬人怨诗》,所谓“还君与半珥,归妾与君裘”。江总为《姬人怨服药(《历代诗话》本作“散”)诗》,所谓“妾家邯战(《历代诗话》本作“郸”)好轻薄,特忿仙童一丸药”是也。

圣祖上字嫌名书:如州县之县者,宫架也(此三句《历代诗话》本作“县字有平去二音:如宫县之县者,乐架也”);若州县之县,则别无他音。尝观颜延之《侍皇太子释奠宴诗》曰:“献终袭吉,郎官广宴,堂设象筵,庭宿金县。”沈约《侍宴诗》曰:“回銮献爵,摐金委奠,肆士辨仪,胥人掌县。”二人押韵,皆作州县之县用何耶?沈期《哭苏眉州诗》云:“家爱(《历代诗话》本作“忧”)方休杼,皇慈更彻(《历代诗话》本讹作“辙”)县。”则当作平声押。

韩退之诗曰:“《离骚》二十五。”王逸序《天问》亦曰屈原凡二十五篇。今《楚辞》所载二十三篇而已,岂非并《九辩大招》而为二十五乎?《九辩》者,宋玉所作,非屈原也。今《楚辞》之目,虽以是篇并注屈、宋,然《九辩》之序,止称屈原弟子宋玉所作。《大招》虽疑原文,而或者谓景差作。若以宋玉痛屈原而作《九辩》,则《招魂》亦当在屈原所著之数,当为二十六矣。不知退之、王逸之言,何所据邪?

东坡诗云:“玉奴弦索花奴手。”玉奴谓杨妃,花奴谓汝阳王病<坝^《和杨公济梅花诗》,乃言“玉奴终不负东昏”何耶?按《南史》东昏妃潘玉儿,当时笔误尔。

近世作文者,多以紫荷囊作侍从事用,如宋景文诗所谓“荣观耸麟族,赋笔助荷囊”之类。承袭而用者非一,而不知其误也。按《晋书舆服志》云:“文武百官皆有囊绶,八座尚书则荷紫,以生紫为袷囊,缀之服外,加于左肩。”则所谓荷紫者,非芰荷之荷,乃负荷之荷也。《南史》载周拾尝问刘杳曰:“着紫荷橐,相传云挈囊,竟何所出?”杳曰:“《张安世传》云,持橐簪笔,事孝武帝数十年。注曰,橐,囊也。”盖人徒见《南史》有着紫荷囊四字,遂作一句读之,殊未知《晋书》“荷紫”之义也。

元结刺道州,承兵。。。,吾欲献此诗。”以传考之,结以人困甚不忍加赋,尝奏免税租及和市杂物十三万缗,又奏免租庸十余万缗,因之(《历代诗话》本作“困乏”)流亡尽归。乃知贤者所存,不特空言而已。

王俭少年,以宰相自命,尝有诗云:“稷契康虞夏,伊吕翼商、周。”又字其子曰元成,取仍世作相之义。至其孙训亦作诗云:“旦、奭康世功,萧、曹佐甿俗。”大率追俭之意而为之。后官亦至侍中。

史载宋之问、冉祖雍并赐死于桂州。之问得诏,震汗不引决(《历代诗话》本作“决”)。祖雍请于使者曰:“之问有妻子,幸听决(《历代诗话》本作“诀”)。”使者许之,而之问荒悸不能处家事。及考之文集,有《登大庾岭诗》云:“兄弟远谪居,妻子咸异域。”则之问赴贬时,未尝以妻子行也。又有发藤州及昭州二诗,二州皆在桂州之南,则赐死之地,非桂州明矣。岂史之误与?

黄鲁直诗云:“世有捧心学,取笑如东施。”梅圣俞云:“曲眉不想西家样,馁腹还如二子清。”《太平寰宇记》载西施事云,施其姓也。是时有东施家、西施家。故李太白《效古》云:“自古有秀色,西施与东邻。”而东坡《代人留别诗》乃云:“绛蜡烧残玉斝飞,离歌唱彻万行啼。它(《历代诗话》本作“他”)年一舸鸱夷去,应记侬家旧姓西。”似与《寰宇记》所言不同,岂为韵所牵邪?

杜子美《栢中丞除官制诗》旧注以为栢耆,又以为贞节。按杜诗云:“纷然丧乱际,见此忠孝门。蜀中寇亦甚,栢氏功弥存。三止褰校毲逵骈净琛!碑斒怯泄妒裾折7绞菚r,段子璋反于上元,徐知道反于宝应,而贞节为邛州刺史,数有功,则是贞节无疑矣。杜集又有《栢学士茅屋栢大兄弟山居诗》,议者皆以谓贞节之居,然诗中殊不及功名之事,但皆称其为学读书尔。《茅屋》云:“古人已用三冬足,年少今开万卷余。”《山居》云:“山居精典籍,文雅涉风骚。”疑是邛州立功之前。

张籍居韩门弟子之列,又以愈荐为国子博士。东坡所谓“汗流湜、籍(《历代诗话》本作“籍湜”)走且僵,灭没倒景不得望”者。而籍作祭愈诗乃云:“公文为时师,我亦有微声。”而后之学者,或号为“韩张”何耶?

张籍《送区弘诗》云:“韩公国大贤,道德赫已闻。昨出为阳山,尔区来趋奔。韩官迁法曹,子随至荆门。韩入为博士,崎岖从羁轮。”观其游从之久,疑得于韩者深也。然考其文章议论之际,乃不得预籍、湜之列何耶?韩集有《送区弘南归诗》云:“我迁于南日周围,来见者心老 k加袇^子荧荧晖,观以彝训或从违。我念前人譬葑菲,落以斧斤引纆徽(《历代诗话》本讹作“落以斧引以纆徽”)。虽有不逮驱騑騑。”观此数语,则韩虽以师道自任,而区受道之质,盖有所未至也。其后又勉之以“行行正直勿脂韦,业成志立来颀颀。”其诲之者至矣。集中又有《送区册序》,《韩文辩证》云:“册即弘也。”未知孰据尔。

韩退之《双鸟诗》多不能晓。或者谓其诗有“不停两鸟鸣,百物皆生愁。不停两鸟鸣,大法失九畴。周公不为公,孔丘不为丘”之句,遂谓排释老而作,其实非也。前云“一鸟落城市,一鸟巢岩幽。”后云“天公恠两鸟,各捉一处囚。”则岂谓释老邪?余尝观东坡作《李白画像诗》云:“天人几何同一沤,谪仙非谪乃其游。挥斥八极隘九州岛,化为二鸟鸣相酬。一鸣一息三千秋,縻之不得矧肯求。”则知所谓双鸟者,退之与孟郊辈尔。所谓“不停两鸟鸣”等语,乃雷公告天公之言,甚其词以赞二鸟尔。落城市退之自谓,落岩幽谓孟郊辈也。各捉一处囚,非囚禁之囚,止言韩、孟各居天一方尔。末云:“还当三千秋,更起鸣相酬。”谓贤者不当终否,当有行其言者。

李白《赠崔侍御诗》云:“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何当赤车使,再往召相如。”相如盖自谓也。观此则白不可谓无心于仕进者。然当时慢侮力士,略不为身郑沦H逐,而曾不悔,使其欲仕之心切必不如是。先是,苏廷(《历代诗话》本作“颋”)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故白诗中每以相如自比。《赠从弟之遥》曰:“汉家天子驰驷马,赤车蜀道迎相如。”《自汉阳病酒归》曰:“圣主还听《子虚赋》,相如却欲论文章。”《赠张镐》曰:“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白自比为相如,非止一诗也。

杜子美褒称元结《舂陵行》兼《偻酸崾竟倮簟范娫疲骸皟烧聦η锼蛔仲扇A星。致君唐虞际,淳朴忆大庭。”又云:“今盗傥聪ⅲ媒Y辈数十公,落落然参错为天下邦伯,天下少安,可立待已。”盖非专称其文也。至于李义山,乃谓次山之作以自然为祖,以元气为根,无乃过乎?秦少游《漫郎诗》云:“字偕华星章对月,漏泄元气烦挥毫。”盖用子美义山语也。

《西京杂记》载司马相如将聘茂陵人女为妾,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自绝,相如乃止。《乐府诗集》谓《白头吟》者,疾人以新间旧,不能至白首,故以为名。余观张籍《白头吟》云:“春天百草秋始衰,弃我不待白头时。罗襦玉珥色未暗,今朝已道不相宜。”李白《白头吟》云:“妾有秦楼镜,照心胜照井。愿持照新人,双对可怜影。”其语感人深矣!至刘希夷作《白头吟》乃云:“寄言全盛红颜子,须怜半死白头翁。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则是言男为女所弃而作,与文君《白头吟》之本意异矣。

老杜当干戈骚屑之时,间关秦陇,负薪采梠,餔糒不给,困踬极矣。自入蜀依严武,始有草堂之居,观其经营往来之劳,备载于诗,皆可考也。其曰“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者,言其地也。“经营上元始,断手宝应年”者,言其时也。“雪里江舡渡,风前径竹斜。寒鱼依密藻,宿鹭起圆沙”者,言其景物也。至于“草堂堑西无树林,非子谁复见幽深。”则乞桤本于何少府之诗也。“草堂少花今欲栽,不问绿李与黄梅”,则乞果木于徐少卿之诗也。王侍御携酒草堂,则喜而为诗曰:“故人能领客,携酒重相看。”王录事许草堂赀不到,则戏而为诗曰:“为嗔王录事,不寄草堂赀。”盖其流离贫窭之余,不能以自给,皆因人而成也,其经营之勤如此。然未及黔突,避成都之乱,入梓居阆,其心则未尝一日不在草堂也。《遗弟检校草堂》则曰:“鹅鸭宜长数,柴荆莫浪开。”《寄题草堂》则曰:“尚念四松小,蔓草易拘缠。”《送韦郎归成都》则曰:“为问南溪竹,抽梢合过墙。”《涂中寄严武》则曰:“常苦沙崩损药栏,也从江槛落风湍。”每致意如此。及成都乱定,再依严武,为节度参郑瑥蜌w草堂,则曰:“不忍竟舍此,复来薙榛芜。入门四松在,步堞(《历代诗话》本作“屧”)万竹疏。”则其喜可知矣。未几,严武卒。彷徨无依,复舍之而去。以史及公诗考之,草堂断手于宝应之初,而永泰元年四月严武卒,是年秋,公寓夔州云安县,有此草堂者,始终秪得四载。而其间居梓阆三年,公诗所谓“三年奔走空皮骨”是也。则安居草堂者,仅阅岁而已。其起居寝兴之适,不足以偿其经营往来之劳,可谓一世之羁人也。然自唐至金(《历代诗话》本作“宋”)已数百载,而草堂之名与其山川草木皆因公诗以为不朽之传。盖公之不幸,而其山川草木之幸也。

韩退之作《李干墓志》云:“余不知服食之说自何起,杀人不可计,而慕尚之益至,临死乃悔其为。”而退之乃躬自蹈之,以至于死。白乐天所谓“退之服硫黄,一病讫不痊”是已。陈后山作《嗟哉行》云:“张生服石奴(《历代诗话》本作“张生服石为石奴”),下潦上干如渴乌。韩子作志还自屠,白(《历代诗话》本作“自”,下同)笑未竟人复吁。”盖谓此也。然乐天《与刑部李侍郎诗》云:“金丹同学都无益,姹女丹砂烧即飞。”则乐天深知服食之无验,其肯以身试药以自毙乎?则“白笑未竟人复吁”之句,未必然尔。山谷在贬所,曾公衮有书劝其勿服金石药,谷(《历代诗话》本作“山谷”)报云:“公衮疽根在旁,乃不可食。庭坚服之,如晴云之在川谷,安得有霹雳火也。”则知服金石者,尤当屏去粉白黛绿之辈;或者用以资色力,其毙宜哉。 

猜你喜欢
  ◎卷下·钟嵘
  元诗选三集序·顾嗣立
  ◆编修乃贤(金台集)·顾嗣立
  ●焚香记目录·王玉峰
  彭寿之·隋树森
  原跋·汪广洋
  三集卷十四·乾隆
  卷324 ·佚名
  偶然·徐志摩
  南宋襍事诗卷六·佚名
  卷十八·李蓘
  卷三百五十五·陈廷敬
  卷四百三十三·佚名
  御选宋诗卷四十八·康熙
  卷二十四·康熙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三回 官船内情收义女·陈端生

    第四卷第十三回官船内情收义女郭沫若评:原作的体裁是很谨严的,它严格地遵守着七言排律的作法,字句平仄几乎一丝不苟。(《序〈再生缘〉前十七卷校订本》)诗曰:捐生一坠望明楼,玉洁冰清死不羞。石氏绿珠应共志,周家络秀可同俦

  • 第八出 胜敌·姚茂良

    【花心动】〔生上〕统兵出戍振边庭。杀气腾腾神鬼惊。〔小生小外〕恢复锦州城。拯拔涂炭生灵。〔生〕孩儿。军马完备未曾。〔小生〕完备多时了。〔生〕旣如此。唤将士过来。听吾号令。〔众应跪介生〕大小三军。听吾

  • 楔子·宫天挺

    (正末扮范巨卿同冲末扮孔仲山、张元伯、净扮王仲略上,正末云)小生姓范名式,字巨卿,山阳金乡人也。这一个秀士,姓张名劭,字元伯,是汝阳人氏。我和元伯,结为死生之交。他有老母在堂,本不乐于远游,只因小生劝道,今日君圣臣贤,正士大

  • 卷9 ·佚名

    曹勋 泊冷水浦 前夕放船湘□步,约到衡州来日午。 五程一减作三程,谢渠江涨半篙清。 今日雨来三四五,又闭疏蓬听暮雨。 长年商量泊舟所,雨外青山更青处。 曹勋 薄暮动弦歌 凉风生晚渚,碧草罗夕

  • 卷一百十四·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一百十四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东湖居士集徐俯字师川洪州分宁人以父禧死事授通直郎绍兴初赐进士出身累官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宻院事权参知政事有东湖集题顔鲁公画像公生开元间壮及天寳

  • 卷二十二·徐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录卷二十二李白【三】古体诗【三】蜀道难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鳬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歳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絶峨睂巓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 列传第十七 韩擒虎弟僧寿 洪 贺若弼·魏徵

    ○韩擒虎弟僧寿 洪 韩擒,字子通,河南东垣人也,后家新安。父雄,以武烈知名,仕周,官至大将军、洛虞等八州刺史。擒少慷慨,以胆略见称,容貌魁岸,有雄杰之表。性又好书,经史百家皆略知大旨。周太祖见而异之,令与诸子游集。后以军功,

  • 國朝獻徵錄卷之七十·焦竑

      太常寺   南京太常寺   ◆太常寺   掌寺事尚書   掌寺事侍郎   卿   少卿   寺丞   ○掌寺事尚書   太子少保禮部尚書掌太常寺劉岌傳(實錄)   禮部尚書掌太常寺事崔志端傳(實錄)   太子太保禮

  • 國朝獻徵錄卷之二十一·焦竑

      翰林院二(修撰 編修)   ◆修撰   翰林院修撰蔣公宮傳   翰林院修撰韓公克忠傳(于慎行)   靜學王公元采傳(黃綰)   翰林院修撰王公叔英傳(鄭曉)   王艮   翰林院修撰王公艮墓志銘(解縉)   修撰公徐旭傳(梁潛

  • 卷一百六十一·杨士奇

    永乐十三年春二月己巳朔 浚杨州府瓜州埧河道一至瓜州巡检司一至江口通六百余丈○庚午 命禅师缘旦监锉为灌顶慈慧妙智大国师领占端竹为灌顶慧应弘济国师皆赐诰印○辛未○鞑靼答剌罕歹苏秃伯客帖木儿率家属来归赐予如

  • 赵起传·李百药

    赵起,字兴洛,广平人氏。父达,幽州录事参军。起性格沉静谨慎而且有才干。义旗建,高祖拜段荣为定州刺史,让起作段荣的典签。除奉车都尉。天平中,征任相府骑曹,累加中散大夫。世宗嗣位,出任建州刺史。迁为侍中。起在高祖时多次为

  • 于阗传·欧阳修

    于阗,或称为瞿萨旦那,也叫涣那、屈丹,北狄人称之为于遁,胡人称之为豁旦。距京师有九千七百里,距瓜州四千多里,据有汉代的戎卢、杆弥、渠勒、皮山等五国的旧地。王所居称西山城,有强兵四千人,有河名玉河,国人夜里看月光最亮的地

  • 书义矜式卷四·王充耘

    元 王充耘 撰周书泰誓惟我文考若日月之照临光于四方显于西土惟我有周诞受多方圣徳之着既无间于逺迩故王业之开亦无间于逺迩盖有圣人之徳者然后可以开兴王之业徳无不着则业亦无不广焉昔在文王其圣徳之光辉如日月之照

  • 卷六·吕祖谦

    钦定四库全书吕氏家塾读诗记卷六宋 吕祖谦 撰卫说已见邶淇奥【于六反】美武公之德也有文章又能聴其规谏以礼自防故能入相于周美而作是诗也【孔氏曰武公和厘侯子 朱氏曰武公年九十有五犹箴儆于国曰自卿以下至于师长

  • 佛说大乘方等要慧经·佚名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闻如是。一时佛游于舍卫国。尔时弥勒菩萨叉手白佛言。世尊。我欲小有所问。若世尊听所问者乃敢陈之。佛言。若有所疑便问。吾当为汝解说使意欢喜。弥勒问言。云何菩萨摩诃萨不退转法。于大乘有

  • 无所有菩萨经卷第一·佚名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等译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住王舍城毗富罗山中。与大比丘众满足百千人俱。复有百千诸菩萨众。及比丘尼诸优婆塞及优婆夷。天龙夜叉乾闼婆紧那罗摩睺罗伽迦楼罗等。复有欲界诸天子色界净居诸天

  • 稼轩先生年谱·陈思

    年谱。陈思编撰,《辽海丛书》本。

  • 戒德香经·佚名

    佛说戒德香经,一卷,东晋竺昙无兰译。说戒香普闻,胜于世间诸香。出杂阿含三十八。小乘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