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下

  ◇汉令史班固汉孝廉郦炎

  汉上计赵壹

  孟坚才流,而老於掌故。观其《咏史》,有感叹之词。文胜讬咏灵芝,怀寄不浅。元叔散愤兰蕙,指斥囊钱。苦言切句,良亦勤矣。斯人也,而有斯困,悲夫!

  ◇魏武帝魏明帝

  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叡不如丕,亦称三祖。

  ◇魏白马王彪魏文学徐幹

  白马与陈思答赠,伟长与公幹往复,虽曰“以莛叩钟”,亦能闲雅矣。

  ◇魏仓曹属阮瑀晋顿邱太守欧阳建

  晋文学应璩晋中书令嵇含晋河南太守阮偘晋侍中嵇绍晋黄门枣据

  元瑜、坚石七君诗,并平典,不失古体。大检似,而二嵇微优矣。

  ◇晋中书张载晋司隶傅玄

  晋太仆傅咸晋侍中缪袭晋散骑常侍夏侯湛

  孟阳诗,乃远惭厥弟,而近超两傅。长、虞父子,繁富可嘉。孝冲虽曰後进,见重安仁。熙伯《挽歌》,唯以造哀尔。

  ◇晋骠骑王济晋征南将军杜预

  晋廷尉孙绰晋徵士许询

  永嘉以来,清虚在俗。王武子辈诗,贵道家之言。爰洎江表,玄风尚备。真长、仲祖、桓、庾诸公犹相袭。世称孙、许,弥善恬淡之词。

  ◇晋徵士戴逵晋东阳太守殷仲文

  安道诗虽嫩弱,有清上之句,裁长补短,袁彦伯之亚乎?逵子颙,亦有一时之誉。晋、宋之际,殆无诗乎!义熙中,以谢益寿、殷仲文为华绮之冠,殷不竞矣。

  ◇宋尚书令傅亮

  季友文,余常忽而不察。今沈特进撰诗,载其数首,亦复平美。

  ◇宋记室何长瑜羊曜璠 宋詹事范晔

  才难,信矣!以康乐与羊、何若此,而□令辞,殆不足奇。乃不称其才,亦为鲜举矣。

  ◇宋孝武帝宋南平王铄宋建平王宏

  孝武诗,雕文织綵,过为精密,为二藩希慕,见称轻巧矣。

  ◇宋光禄谢庄

  希逸诗,气候清雅,不逮於范、袁。然兴属閒长,良无鄙促也。

  ◇宋御史苏宝生宋中书令史陵修之

  宋典祠令任昙绪宋越骑戴兴

  苏、陵、任、戴,并著篇章,亦为搢绅之所嗟咏。人非文才是愈,甚可嘉焉。

  ◇宋监典事区惠恭

  惠恭本胡人,为颜师伯幹。颜为诗笔,辄偷定之。後造《独乐赋》,语侵给主,被斥。及大将军修北第,差充作长。时谢惠连兼记室参军,惠恭时往共安陵嘲调。末作《双枕诗》以示谢。谢曰:“君诚能,恐人未重。且可以为谢法曹造。”遗大将军。见之赏叹,以锦二端赐谢。谢辞曰:“此诗,公作长所制,请以锦赐之。”

  ◇齐惠休上人齐道猷上人 齐释宝月

  惠休氵㸒靡,情过其才。世遂匹之鲍照,恐商、周矣。羊曜璠云:“是颜公忌照之文,故立休、鲍之论。”庾、帛二胡,亦有清句。《行路难》是东阳柴廓所造。宝月尝憩其家,会廓亡,因窃而有之。廓子赉手本出都,欲讼此事,乃厚赂止之。

  ◇齐高帝齐征北将军张永

  齐太尉王文宪

  齐高帝诗,词藻意深,无所云少。张景云虽谢文体,颇有古意。至如王师文宪,既经国图远,或忽是雕虫。

  ◇齐黄门谢超宗齐浔阳太守丘灵鞠

  齐给事中郎刘祥齐司徒长史檀超齐正员郎锺宪齐

  ◇诸暨令颜则齐秀才顾则心

  檀氾谢七君,并祖袭颜延,欣欣不倦,得士大夫之雅致乎!余从祖正员尝云:“大明、泰始中,鲍、休美文,殊已动俗,惟此诸人,傅颜氾陆体。用固执不移,颜诸暨最荷家声。”

  ◇齐参军毛伯成齐朝请吴迈远

  齐朝请许瑶之

  伯成文不全佳,亦多惆怅。吴善於风人答赠。许长於短句咏物。汤休谓远云:“我诗可为汝诗父。”以访谢光禄,云:“不然尔,汤可为庶兄。”

  ◇齐鲍令晖齐韩兰英

  令晖歌诗,往往断绝清巧,拟古尤胜,唯百原氵㸒矣。照尝答孝武云:“臣妹才自亚於左芬,臣才不及太冲尔。”兰英绮密,甚有名篇。又善谈笑,齐武谓韩云:“借使二媛生於上叶,则玉阶之赋,纨素之辞,未讵多也。”

  ◇齐司徒长史张融齐詹事孔稚珪

  思光纡缓诞放,纵有乖文体,然亦捷疾丰饶,差不局促。德璋生於封溪,而文为雕饰,青於蓝矣。

  ◇齐宁朔将军王融齐中庶子刘绘

  元长、士章,并有盛才。词美英净,至於五言之作,几乎尺有所短。譬应变将略,非武侯所长,未足以贬卧龙。

  ◇齐仆射江祏

  诗猗猗清润,弟祀明靡可怀。

  ◇齐记室王巾齐绥远太守卞彬

  齐端溪令卞录

  王巾、二卞诗,并爱奇崭绝。慕袁彦伯之风。虽不宏绰,而文体剿净,去平美远矣。

  ◇齐诸暨令袁嘏

  嘏诗平平耳,多自谓能。尝语徐太尉云:“我诗有生气,须人捉著。不尔,便飞去。”

  ◇齐雍州刺史张欣泰梁中书郎范缜

  欣泰、子真,并希古胜文,鄙薄俗制,赏心流亮,不失雅宗。

  ◇梁秀才陆厥

  观厥文纬,具识丈夫之情状。自制未优,非言之失也。

  ◇梁常侍虞羲梁建阳令江洪

  子阳诗奇句清拔,谢朓常嗟颂之。洪虽无多,亦能自迥出。

  ◇梁步兵鲍行卿梁晋陵令孙察

  行卿少年,甚擅风谣之美。察最幽微,而感赏至到耳。

猜你喜欢
  范成大·唐圭璋
  第二十出 论侠·梁辰鱼
  第五十五出 圆驾·汤显祖
  词论·张祥龄
  鲤跳·徐志摩
  后集卷五·罗椅
  卷二十五·冯惟讷
  卷十七·沈德潜
  卷四十四 南唐下·佚名
  巻四·元好问
  卷九·陈元龙
  卷四百六十一·佚名
  御选宋诗卷七十七·康熙
  安邑坊女诗鉴赏·佚名
  卢照邻诗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十一·查慎行

    <集部,别集类,北宋建隆至靖康,苏诗补注> 钦定四库全书 苏诗补注卷四十一 翰林院编修查慎行撰古今体诗四十三首【起绍圣四年丁丑四月自惠州谪昌化军安置尽是年十二月】吾谪海南子由雷州被命即行了不相知至梧乃闻尚在

  • 本纪第四·浦起龙

    昔汲冢竹书是曰《纪年》,《吕氏春秋》肇立纪号。荩纪者,纲纪庶品,纲罗万物。考篇目之大者,其莫过于此乎?及司马迁之着《史记》也,又列天子行事,以本纪名篇。后世因之,守而勿失。譬夫行夏时之正朔,服孔门之教义者,虽地迁陵谷,时变

  • ●卷四十四·徐梦莘

      靖康中帙十九。   起靖康元年三月十七日癸未,尽二十八日甲午。   十七日估未太上皇回銮次南都遣李纲出迎并赐行宫官属茶药银合。   传信录曰:先是太上皇回次南都不进批吴敏李纲令一人来莫晓其意皆言事。且不

  • 卷七·商辂

    <史部,史评类,御批续资治通监纲目>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续资治通监纲目卷七 【起壬子宋神宗宁五年尽乙丑宋神宗元丰八年】凡十四年 【壬子】五年春正月置京城逻卒察谤时政者 发明【虞舜谓禹

  • 卷六十三·宋·蒋一葵

    【江万里】 〔字子远,元人破襄阳时,凿池芝山后圃,扁其亭曰止水。饶州破,赴止水死。〕 马远尝画《三教图》,释迦中坐,老子俨立于旁,孔子乃作礼于前。盖内故令作此以侮圣人也。理宗诏江子远作《赞》,子

  • 二百五十四 内务府奏请严催李煦曹(兆页)送交售参银两摺·佚名

    康熙六十一年十月二十三日 总管内务府谨奏:为请旨事。 查康熙六十年三月二十五日,本府具奏,请将库存六种人参,总共二千二百十六斤二两二钱,仍照康熙五十七年例,俱交织造三处售卖,并将售出银两交与江南藩库,所交银两数目,由织造

  • 第四六一谕光绪十三年九月十八日一二二三四--四·佚名

    新竹县正堂方,发给谕戳与大溪墘庄总理刘兆棠钦加五品衔、特授埔里分府、署理新竹县正堂方为给发谕戳事。本年九月初六日,据大溪墘生员廖赞元、黄龙伸,暨庄耆、结首等等禀称:「伊等大溪墘,原设总理刘必

  • 卷十一·高士奇

    <史部,纪事本末类,左传纪事本末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纪事本末卷十一詹事府詹事高士竒撰鲁与邾莒搆怨【鲁伐灭小国附小国来伐并附】隐公元年公及邾仪父盟于蔑 五年邾人郑人伐宋七年伐邾为宋讨也 桓公二年秋七月杞侯

  • 第八章 刘知幾与章学诚之史学·金毓黻

    吾国史家,能自造一史垂之百代,实始于司马迁,而成于班固,故吾前撰专章述之。至取诸家所作之史,为之阐明义例,商榷利病,则又始于刘知幾,而章学诚继之,前之马、班为作史家,未必不能评史,后之刘、章为评史家,亦尝有意于作史,必合而一之

  • 五六 监督二·周作人

    椒生回乡之后,因了他举人的头衔与办过学堂的资格,就得到一个位置,即是绍兴府学堂的监督。不知道是副监督还是什么名义呢,总之有一个副手,此人非别,乃是后来刺杀恩铭的徐锡麟。他那时是个贡生或是廪生,已经很是出名,暗地里同了

  • 帖木儿不花传·宋濂

    帖木儿不花,世祖孙,镇南王脱欢第四子。起初,世祖第九子脱欢因讨安南无功而令终身不许进见皇上,封为镇南王,出镇扬州。脱欢死,子老章袭封镇南王。老章死,其弟脱不花袭为镇南王。脱不花死,其子孛罗不花尚幼,由其弟帖木儿不花嗣为

  • 卷十七·鄂尔泰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国朝宫史钦定四库全书国朝宫史卷十七经费王制冢宰制国用量入以为出国家法之一切财用岁有定额至於内廷经费则领於内务府不以烦度支焉谨考周官九式羞服币帛匪颁好用盖兼内外而言之若宫正均其稍食

  • 卷第四·太安万侣

    日本書紀卷第四 神渟名川耳天皇 綏靖天皇 磯城津彦玉手看天皇 安寧天皇 大日本彦耜友天皇 懿徳天皇 觀松彦香殖稻天皇 孝昭天皇 日本足彦國押人天皇 孝安天皇 大日本根子彦太瓊天皇 孝靈天皇 大日本根子

  • 卷三十八·黄伦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精义卷三十八    宋 黄伦 撰召公既相宅周公徃营成周使来告卜作洛诰【按此节解永乐大典原阙】洛诰周公拜手稽首曰朕复子明辟王如弗政及天基命定命予乃保大相东土其基作民明辟无垢曰王道利眀不

  • 卷三十一·盛世佐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仪礼集编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集编卷三十一龙里县知县盛世佐撰既夕礼第十三之三记敖氏曰此上下二篇之记也郝氏曰士丧既夕本通一篇故记起自始死世儒欲割记附二篇谬也士处适寝寝东首于北墉下注曰将

  • 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佚名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 诏译尔时世尊。在迦毗罗城尼俱律那僧伽蓝所。与诸比丘并诸菩萨无数众会。前后围绕而为说法。尔时阿难独居静处念所受法

  • 易斋集·刘璟

    二卷。明刘璟撰。刘璟字仲璟,浙江青田人,诚意伯刘基之次子,生年不详。洪武二十三年(1390),明太祖命其袭承父爵。刘璟让于其兄子廌,乃特设阁门使授之,以性格刚直著称。不久为谷王府左长史。燕王朱棣起兵,随谷王归京师,

  • 一叶·王统照

    中篇小说。王统照著。写于 1922年5月。同年10月由商务印书馆初版,列入《文学研究会丛书》。小说的主人公李天根是一个青年学生。在人道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他以“爱”作为“人间最大的补剂”。但是现实中却没有“爱”。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