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六十三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全唐诗卷六十三

董思恭

董思恭苏州吴人高宗时官中书舍人初为右史後知考功举坐事流死岭表所着篇咏为时所重今存诗十九首

三妇艳

大妇裁纨素中妇弄明璫小妇多恣态登楼红粉籹丈人且安坐初日渐流光

感怀

野郊怆新别河桥非旧饯惨日映峰沈愁云随盖转哀笳时断续悲旌乍舒卷望望情何极浪浪泪空泫无复昔时人芳春共谁遣

守岁二首

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此首一作】

【太宗诗】

岁阴穷暮纪献节启新芳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冰销出镜水梅散入风香对此欢终宴倾壶待曙光【此首一作太宗诗题作除夜】

昭君怨二首

新年犹尚小那堪远聘秦裾衫沾马汗眉黛染胡尘举眼无相识路逢皆异人唯有梅将李犹带故乡春【此首一作董初诗】

琵琶马上弹行路曲中难汉月正南远燕山直【一作极】北寒髻鬟风拂乱【一作散】眉黛雪沾残斟酌红顔改【一作尽】徒劳握镜看【一作何劳镜衷看】

咏日

沧海十枝晖悬圃重轮庆蕣华发晨楹菱彩飜朝镜忽遇惊风飘自有浮云映更也人皆仰无待挥戈正

咏月

北堂未安寝西园聊骋望玉户照罗帏珠轩明绮障别客长安道思妇高楼上所愿君莫违【一作遗】清风时可访

咏星

历历东井舍昭昭右掖垣云际龙文出池中鸟色翻流辉下月路【一作露】坠影入河源方知颍川集别有太丘门

咏风

萧萧度阊阖习习下庭闱花蝶自飘舞兰蕙生光辉相乌正举翼退鷁巳惊飞方从列子御更逐浮云归

咏云

帝乡白云起飞盖上天衢带月绮罗映从风枝叶敷参差过层阁倏忽下苍梧因风望既远安得久踟蹰

咏雪

天山飞雪度言是落花朝惜哉不我与萧索从风飘鲜洁凌纨素纷糅下枝条良时竟何在坐见容华销

咏露

夜色凝仙掌晨甘下帝庭不觉九秋至远向三危零芦渚花初白葵园叶尚青曦阳一洒惠方愿益沧溟

咏雾

苍山寂已暮翠观黯将沉终南晨豹隐巫峡夜猿吟天寒气不歇景晦色方深待访公超市将予赴华隂

咏虹【一作虹蜺】

春暮萍生早日落雨飞余横彩分长汉倒色媚清渠梁前朝影出桥上晩光舒愿逐旌旗转飘飘侍直庐

咏桃【一作太宗诗】

禁苑春光丽花蹊几树装缀条深浅色点露参差光向日分千笑迎风共一香如何仙岭侧独秀隐遥芳

咏李【一作太宗诗】

盘根植瀛渚交干横倚天舒华光四海卷叶荫山川

咏弓【一作太宗诗】

上弦明月半激箭流星远落鴈带书惊啼猿映【一作应】枝转

咏琵琶【一作太宗诗】

半月无双影金花有四时摧藏千里态掩仰几重悲促节萦红袖清音满翠帷驶弹风响急缓曲钏声迟空余关陇恨因此代相思

刘允济

刘允济【纪事作元济字允济】洛州巩人少与绦州王勃齐名举本州进士累除着作佐郎尝采摭鲁哀公以後至战国为鲁後春秋表上之迁左史兼直弘文馆垂拱中献明堂赋拜着作郎擢凤阁舍人中兴初坐二张昵狎贬官後为修文馆学士卒集十卷今存诗四首

经庐岳囘望江州想洛川有作

龟山帝始营龙门禹初凿出入经变化俯仰凭寥廓未若兹山功连延竝巫霍东北疏【一作流】艮象西南距坤络宏阜自鬰盘高标复回薄势入柴桑渚阴开彭蠡壑九江杳无际七泽纷相错云雨散吴会风波腾鄬鄀【一作鄢鄂】迹随造化久利与乾坤博肹蠁精气通纷纶潜怪作石渠忽见践金房安可托地入天子都岩有仙人药二门几迢遰三宫何儵爚咫尺穷杳冥跬步皆恬漠仙才惊羽翰幽居静龙蠖明牧振雄词棣华殊灼灼盛业匡西夏深谋赞禹亳黄云覆鼎飞绦气横川跃佐历符贤运人期【一作其】茂天爵礼乐富垂髫诗书成舞勺清辉靖岩电利器腾霜锷游圣挹衢尊邻畿恭木铎岩【一作墙】仞包武侯波澜控文若旋闻刈薪楚遽覩升葵藿稷卨序揆【一作郛郭】图良平公辅略重地【一作臣】资出守英藩谅求瘼豫章观伟材江州访灵崿阳岫晓氛氲阴崕暮萧索潜伏屡鲸奔雄飞更鸷搏惊透烟霞腾猿乱枝格故园有归梦他山飞赏【一作非行】乐帝乡徒可游湟涧终旅泊景【一作阳】物观淮海云霄望河洛城阙紫微星图书玄扈【一作青溪】阁神功【一作为】多粉缋元气犹斟酌丞相下南宫将军趋北落横簪竝附蝉列鼎俱调鹤四郊时迷路五月先投龠池榭宣琼管风花乱珠箔旧游劳梦寐新知无悦乐天寒欲赠言岁暮期交约夜琴清玉柱秋灰变缇幕风云动翰林宫徵调文龠言泉激为浪思绪飞成缴千里辉珠玑五采含丹雘钟鼓旋惊鷃瑾瑜俄抵鹊窃价慙庸怠叨声逾寂莫长望限南溟居然翳东郭

咏琴

昔在龙门侧谁想凤鸣时雕琢今为器宫商不自持巴人缓疎节楚客弄?丝欲作高张引翻成下调悲

怨情

玉关芳信断兰闺锦字新愁来好【一作不】自抑念切已含嚬虚牖风惊梦空牀月厌人归期倘可促勿度柳园春

见道边死人【一本别作刘元济诗统籖并入允济诗内】

凄凉徒见日冥寞讵知年魂兮不可问应为直如弦邵大震

邵大震字令远安阳人与王勃同时诗一首

九日登玄武山旅眺【玄武山在今东蜀高宗时王勃以檄鸡文斥出沛王府既废客劒南有游玄武山赋诗卢照邻为新都尉亦有和作】

九月九日望遥空秋水秋天生夕风寒雁一向南去【一作飞】远游人几度菊花丛

辛常伯

辛常伯骆宾王同时人诗一首

军中行路难【与骆宾王同作】

君不见封狐雄虺自成羣凭深负固结妖氛玉玺分兵徵恶少金坛授律动将军将军拥麾宣庙略战士横戈静夷落长驱一息背铜梁直指三危登劒阁阁道迢嶢起戍楼劒门遥裔俯灵丘邛关九折无平路江水双源有急流征役无期返他乡岁华晚杳杳丘陵出苍苍林薄远途危紫盖峰路涩青泥坂去去指哀牢行行入不毛絶壁千里险连山四望高中外分区宇夷夏殊风土交址枕南荒昆弥临北户川原饶毒雾谿谷多霪雨行潦四时流崩查千岁古漂梗飞蓬不暂安扪萝引葛陟危峦昔时闻道从军乐今日方知行路难沧江緑水东流驶炎州丹徼南中地南中南斗映星河秦关秦塞阻烟波三春边地风光少五月泸川瘴疠多朝驱疲斥候夕息倦樵歌向月弯?弱连星转太阿重义轻生怀一顾东伐西征凡几度夜夜朝朝斑鬓新年年岁岁戎衣故灞城隅滇池水天涯望转积地际行无已徒觉炎凉节物非不知关山千万里弃置勿重陈重陈多苦辛且悦清笳梅柳曲讵忆芳园桃李人绦节红旗分日羽丹心白刃酬明主但令一被君王知谁惮三边征战苦行路难岐路几千端无复归云凭短翰空余望日想长安

御定全唐诗卷六十三

猜你喜欢
  吴文若·唐圭璋
  ◆吴处士景奎(药房樵唱)·顾嗣立
  第五折 钦召御敌·冯梦龙
  第三折·王实甫
  一星弱火·徐志摩
  蜀道难原文·李白
  古城春景·林徽因
  金渊集卷六·仇远
  中州集巻八·元好问
  卷九十一·陈元龙
  卷八十四·陈廷敬
  卷八·陈廷敬
  卷八十三·佚名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八·康熙
  第十五场·田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陈与义·唐圭璋

      与义字去非,号简斋。本蜀人,后徙居河南叶县。生于元祐五年(1090)。登政和三年(1113)上舍甲科。绍兴中,历中书舍人,拜翰林学士,寻参知政事。以病乞祠,提举洞霄宫。绍兴八年(1138)卒,年四十九。有无住词。   法驾导引   世传

  • 卷三十二·阮阅

      ●卷三十二·道僧门  道士沈廷瑞,彬之子也。性坦率,一日,直造县宰之坐;宰方治讼而廷瑞至。  宰戏之曰:“沈道士何时成道?”廷瑞应声曰:“何须问我道成时,紫府清都自有期。手握药苗人不识,体含仙

  • 第四折·王实甫

    (寇准领张千上,云)龙楼凤阁九重城,新筑沙堤宰相行。我贵我荣君莫羡,十年前是一书生。小官寇准是也。到的帝都阙下,举状元及第,今拜莱国公之职。谢圣恩可怜,着小宫随处降香。一者降香,二者因为采访贤上。今日是吉日良辰,左右那

  • 卷三十·郭元釪

    钦定四库全书御订全金诗增补中州集卷三十冯内翰璧【一十五首】璧字叔献别字天粹承安二年进士歴州县召入翰林再为曹郎宣宗朝屡以使指鞫大狱权贵如归德知府宿州总帅声势焰焰朝廷知其跋扈而不能摧伏者叔献以法临之毛髪不

  • 卷三百二十·列传第七十九·脱脱

        蔡襄 吕溱 王素 余靖 彭思永 张存   蔡襄,字君谟,兴化仙游人。举进士,为西京留守推官、馆阁校勘。范仲淹以言事去国,余靖论救之,尹洙请与同贬,欧阳修移书责司谏高若讷,由是三人者皆坐谴。襄作《四贤一不肖

  • 奉旨问讯曾静口供十三条 七、明朝亡于李自成之后,清·雍正

      七、明朝亡于李自成之后,清兵的确是明臣请来除寇治乱的,是救亿万生灵于水火之中的仁义之师啊!  【原文】  问曾静:旨意问你书内云“明亡之恨”等语。前明之亡国,亡于流寇李自成之手,与我朝毫无干涉。自有明之季,政教

  • 第三十一卷 金 元·缪荃孙

    金普照寺钟铭《楚州金石录》。天德辛未九月。在淮安。钟宽广不计,铭文十四行,行二十字,正书,阴刻。钟□有“最响”二字。在淮安府城谯楼。大金天德岁次辛未九月戊戌朔十四日辛亥。邳州阳山普照禅寺钟铭并引阳山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十六 忠义传九·纪昀

    忠义传辽○辽(臣)等谨按辽史忠义之臣散见列传今采其事迹尤著者补为一卷用符郑志体例而仍以捐生效死为重焉萧岩寿 耶律萨喇萧苏色耶律托卜嘉 萧和克萧岩寿耶律萨喇萧苏色耶律托卜嘉萧和克△萧岩寿萧岩寿伊实部人性刚直

  • 一二○九 掌湖广道监察御史祝德麟奏请将《三史国语解》刊刻完竣呈览折·佚名

    一二○九 掌湖广道监察御史祝德麟奏请将《三史国语解》刊刻完竣呈览折乾隆五十二年六月初二日掌湖广道监察御史臣祝德麟跪奏,为诸旨事。钦惟我国家同文盛轨,自古所无。皇上典学粹精,用心正大,敕命馆臣将辽金元三史人、地

  •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五十三·阿桂

    三月壬寅丰升额舒常奏言【臣】丰升额查达尔山山顶系金川要门戸如一攻获势俱自上压下且距勒乌围贼巢路近而直若定期攻取预传各营备办恐贼人知觉并力死守仍难一举即克【臣】丰升额因于每日子丑间令巴图鲁侍卫及将弁等

  • 卷三·温达

    <史部,纪事本末类,圣祖仁皇帝亲征平定朔漠方略钦定四库全书圣祖仁皇帝亲征平定朔漠方略卷三康熙二十三年二月庚子上遣阿齐图格隆等赍勅谕达赖喇嘛先是喀尔喀右翼扎萨克图汗两次陈奏疏言自康熙元年罗卜臧变乱以来我弟

  • 卷三十四·徐一夔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明集礼> 钦定四库全书 明集礼卷三十四 军礼二 遣将篇 总序 王者之遣将所以讨有罪除民害也有苗负固大禹徂征猃狁为难南仲致讨考之书诗可见矣史记引兵书曰古王者之遣将跪而推毂曰阃以内者寡人制

  • 第十五章 6·辜鸿铭

    子曰:“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辜讲谈到当时一位有名的历史学家(史鱼,姓史,名鰌,字子鱼。春秋时卫国大夫,以耿直敢言,公正无私著称),孔子说:“他是多么直接坦率啊!当他的

  • 除一切疾病陀罗尼经·佚名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 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室罗伐城逝多林给孤长者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众多诸大菩萨摩诃萨。尔时世

  • 女神·三岛由纪夫

    浸染日本古典戏剧至深的三岛由纪夫,文学作品中处处可见“能”剧、“歌舞伎”、“狂言”、“谣曲”甚或希腊悲剧的影子。有的取其豪华壮丽的场景,有的吸收缠绵俳恻的情节,无论追求绚烂的“样式之美”或采撷动人的“精神之

  • 上清金匮玉镜修真指玄妙经·佚名

    太上道君劝人静观守道、去欲养心、为善保真、养气养形、泰定成性、诵经持号、荐亡祝生,以获长生。

  • 大乘悲分陀利经·佚名

    亦称《大乘大悲分陀利经》、《大悲分陀利经》、《悲分陀利经》等。佛教经典。三秦失译。八卷。主要叙述释迦牟尼前生离诤王本生,发五十一大愿,誓成无上菩提的故事。异译本有:西晋竺法护译《闲居经》一卷(或十卷),已佚;北

  • 西方发愿文·祩宏

    一天一遍发愿文,坚固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信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