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一折

(冲末扮王安道上,诗云)一叶扁舟系柳梢,酒开新瓮鲊开包。自从江上为渔父,二十年来手不抄。老汉会稽郡人氏,姓王双名安道。别无甚营生买卖,每日在这曹娥江边堤岸左侧,捕鱼为生。我有两个兄弟,一个是朱买臣,一个是杨孝先,他两个每日打柴为活。我那兄弟朱买臣,有满腹才学,争奈文齐福不齐,功名得不到手,在这本处刘二公家为婿。今日遇着暮冬天道,纷纷扬扬,下着如此般大雪,两个兄弟山中打柴去了。老汉沽下一壶儿新酒,等两个兄弟来时,与他荡寒。我且在这避风处等待着,这早晚两个兄弟敢待来也。(正末扮朱买臣同外扮杨孝先上)(杨孝先云)哥哥,你看这般大雪呵,怎生打柴?不如回去了罢。(正末云)小生是这会稽郡集贤庄人氏,姓朱名买臣。幼年颇习儒业,现今于本庄刘二公家作赘。有妻是刘家女,人见他生得有几分人才,都唤他做玉天仙。此女颇不贤慧,数次家和小生作闹,小生只得将就让他些罢了。小生在这本庄上,结义了两个朋友,哥哥是王安道,兄弟是杨孝先。哥哥是个捕鱼的渔夫,兄弟杨孝先和小生一般负薪为生。俺弟兄每日在堤圈左侧,闲谈一会。今日纷纷扬扬下着如此般大雪,冻的手都僵的,怎生打柴?(叹科)(云)朱买臣,你如今四十九岁也,功名未遂,看何年是你那发达的时节也呵!(杨孝先云)哥哥,想咱每日打柴,几时是了也?(正末唱)

【仙吕】【点绛唇】十载攻书,半生埋没,学千禄。误杀我者也之乎,打熬成这一付穷皮骨。

【混江龙】老来不遇,枉了也文章满腹待何如?俺这等谦谦君子,须不比泛泛庸徒。俺也曾蠹简三冬依雪聚,怕不的鹏程万里信风扶。(云)孔子有言: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天那!天那!(唱)我如今空学成这般赡天才,也不索着我无一搭儿安身处。我那功名在翰林院出职,可则刬地着我在柴市里迁除。

(杨孝先云)哥哥,似俺杨孝先学问不深,这也罢了。哥哥,你今日也写,明日也写,做那万言长策,何等学问,也还不能取其功名,岂非是个天数?(正末云)常言道:皇天不负读书人。天那!我朱买臣这苦可也受的勾了也!(唱)

【油葫芦】说甚么年少今开万卷余,每日家长叹吁,想他这阴阳造化果非诬。常言道是小富由人做,咱人这大富总是天之数。我空学成七步才,谩长就六尺躯。人都道书中自有千钟粟,怎生来偏着我风雪混樵渔?

【天下乐】我一会家时复挑灯来看古书,我可便踌也波躇,那官职有也无,一会家受饥寒便似活地狱。则俺这朱买臣,虽不做真宰辅,(云)我虽然不做官,却也和那做官的一般。(杨孝先云)哥哥,可怎生与做官的一般?(正末唱)俺可也伴着他播清名一万古。

(杨孝先云)哥哥说的是。(正末云)那江岸边不是哥哥的渔船?待我叫他一声。(做叫科,云)哥哥。(王安道云)俺两个兄弟来了也,快上船来!(做上船科)(王安道云)你两个兄弟请坐,老汉沽下一壶儿新酒,等你来荡寒,咱就此处闲攀话咱。(杨孝先云)雪下的紧,着哥哥久等也。(王安道做递酒科,云)兄弟满饮一杯。(正末云)哥哥先请。(王安道云)兄弟请。(正末做饮酒科)(王安道再递酒科,云)孝先兄弟,满饮一杯。(孝先做饮科)(王安道云)兄弟,咱闲口论闲话。我想来这会稽城中有钱的财主每,不知他怎生受用,兄弟细说一遍。我试听咱。(正末云)哥哥,便好道风雪酒家天。据着哥哥说呵,也有那等受苦的人;据着你兄弟说呵,也有那等受用的人。(王安道云)兄弟也,可是那一等人受用?(正末云)哥哥且休题别处,则说会稽城中有那等仕户财主每,遇着那太热的时节,他也不受热;遇着那太冷的时节,他也不受冷。哥哥不信时,听你兄弟说一遍咱。(王安道云)兄弟,你道那财主每,他冬月间不受冷,夏月间不受热,你说的差了也。可不道冷呵大家冷,热呵大家热,偏他怎生受用?你说,你说!(正末唱)

【村里迓鼓】他道下着的是国家祥瑞,(带云)哥哥,这雪呵,(唱)则是与那富家每添助,(王安道云)那富贵的人家,怎生般受用快活?(正末唱)他向那红垆的这暖阁,一壁厢添上兽炭,他把那羊羔来浅注。(王安道云)红垆暖阁,兽炭银瓶,饮着羊羔美酒,遇着这等大雪,果然是好受用也。(正末云)哥哥,他一来可也会受用,第二来又遇着这般好景致。(唱)门外又雪飘飘,耳边厢风飒飒,把那毡帘来低簌,(王安道云)看这等凛冽寒天,低簌毡帘,羊羔美酒正饮中间,还有甚么人扶侍他?(正末唱)一壁厢有各刺刺象板敲,听波韵悠悠佳人唱,醉了后还只待笑吟吟酒美沽,(王安道云)兄弟,这一会儿雪大风紧越冷了也!(正末唱)哎,哥也,他每端的便怎知俺这渔樵每受苦?

(王安道云)兄弟,我想来你学成满腹文章,受如此穷暴,几时是你那发达的时节也?(正末唱)

【元和令】总饶你似马相如赋《子虚》,怎比的他石崇家夸金谷。(王安道云)那有钱的怎如你这有学的好也?(正末唱)岂不闻冰炭不同垆,也似咱贤愚不并居。(王安道云)兄弟,我见这会稽城市中的人,有穿着那宽衫大袖的乔文假醋,诗云子曰,可不知他读书也不曾?(正末唱)他则待人前卖弄些好妆梳,扮一个峨冠士大大。

(王安道云)似他这等奢华受用,假扮儒士,难道就无有人识破他的?(正末唱)

【上马娇】那一等本下愚,假扮做儒,他动不动一刻地谎喳呼。见人呵闲言长语三十句,(王安道云)怕不的他外相儿好看,只是那腹中文章须假不得。(正末唱)他虚道是腹隐九经书。

【胜葫芦】可正是天降人皮包草躯,(王安道云)他也曾看书么?(正末唱)学料嘴不读书。他每都道见贤思齐是说着谬语。那里也温良恭俭?(王安道云)那礼节上便不省的,倘遇着人说起诗词歌赋来,怎生答应?(正末唱)那里也诗词歌赋?端的个半星无。

(王安道云)兄弟,我今日也捕不的鱼,两个兄弟也打不的柴,咱各自还家去罢。孝先兄弟,你家中借一担柴,与你哥哥将的家去,争奈媳妇儿有些不贤慧,免得他又要吵闹。(正末唱)

【寄生草】见哥哥把那鱼船缆,冻的我手怎舒?(王安道云)兄弟,好大雪也。(正末唱)正值着扬风搅雪可便难停住。你待要收纶罢钓还家去,哎,哥也!只怕你披蓑顶笠迷归路。似这等战钦钦有口不能言,(带云)看了哥哥和兄弟这个模样呵,(唱)还说甚这晚来江上堪图处?

(正末同孝先下)(王安道云)俺两个兄弟去了也,老汉也撑船还家去罢。(下)

(外扮孤领祗从上,诗云)寒窗书剑十年客,智勇干戈百战场。万里雷霆驱号令,一天星斗焕文章。小官乃大司徒严助是也。小官以儒术起家,累蒙擢用,现拜大司徒之职。奉圣人的命,着小官遍巡天下,采访文学之士。今来到此会稽城外,风又大,雪又紧,左右摆开头踏,慢慢的行。(应科)(正末同孝先冲上)(祗从做打科,云)璘!甚么人?避路!(孝先下)(孤云)住者。两个人冲着我马头,被祗从人打将一个去了,只有这一个放下他那钩绳匾担,立在道傍。明明是个打柴的了,怎么身边有一本书?想必是个读书的,我试问他咱。兀那打柴的,大雪之中,因何冲着我马头?(正末云)小生是一个贫穷的书生,低着头迎着风雪,走的快了些,不想误然间冲着马头,望大人则是宽恕咱。(孤云)你既然是读书之人,为何不进取功名?却在布衣中负薪为生,莫非差矣?(正末云)大人,自古以来,不只是小生一个,多少前贤,曾受窘来。(孤云)你看此人贫则贫,攀今览古,像个有学的。我就问你前贤有那几个受窘来,你试说一遍,小官拱听。(正末云)大人不嫌絮烦,听小生慢慢的说一遍咱。(唱)

【后庭花】想当日傅说曾板筑,(孤云)传说板筑,殷高宗建为太宰。还再有谁?(正末唱)更有那倪宽可便曾抱锄。(孤云)倪宽是我武帝时御史大夫,还再有谁?(正末唱)有一个宁戚曾歌牛角,(孤云)宁戚叩角而歌,齐桓公举为上卿。还再有谁?(正末唱)有一个韩侯他也曾去钓鱼。(孤云)韩侯就是那三齐王韩信,果然曾钓鱼来。可再有谁?(正末唱)有一个秦白起是军卒,(孤云)那白起是秦将,起于卒伍之中。再呢?(正末唱)有一个冻苏秦田无半亩。(孤云)苏秦后来并相六国,可怎么冻的他死?再呢?(正末唱)有一个公孙弘曾牧猪,(孤云)那公孙弘也是我汉朝的宰相,曾牧猪于东海。再呢?(正末唱)有一个灌将军曾贩屦。(孤云)那灌婴我只知他贩缯,却不知他贩屦。(正末唱)朱买臣一略数,请相公听拜覆。

【青哥儿】哎,我这里叮咛、叮咛分诉,这都是始贫、始贫终富。(带云)且休说别的,则这一个古人,堪做小生比喻。(孤云)可是那个古人?(正末唱)则说那姜子牙,正与区区可比如。他也曾朝歌市里为屠,蟠溪水上为渔,直捱到满头霜雪八旬余,才得把文王遇。

(孤云)看此人是个饱学的人。贤士,你说了一日,不知你姓甚名谁?(正末云)小生姓朱名买臣。(孤云)谁是朱买臣?(正末云)小生便是。(孤云)左右,快接了马者!我寻贤士觅贤士,争些儿当面错过了。久闻贤士大名,如雷灌耳,今日幸遇尊颜,实乃小官万幸也。(正末云)不敢!不敢。(孤云)贤士,你平日之间,曾做下甚么功课来?(正末云)小生有做下的万言长策,向在布衣,不能上达,望大人略加斧正咱。(孤云)你将来我看。(做看科,云)嗨!真乃龙蛇之体,金石之句!贤士,我与你将此万言长策献与圣人,到来年春榜动,选场开,我举保你为官,你意下如何?(正末云)若得如此,多谢了大人。(唱)

【赚煞】一转眼选场开,发了愿来年去,直至那长安帝都,(孤云)据凭贤士锦绣文章,何所不至!(正末唱)凭着我锦绣也似文章敢应举。(孤云)明年去,也是迟了。(正末云)大人,你道为何,这几年不进取功名来?(孤云)这可是为何?(正末唱)也是我不得时可便韫椟藏诸,我若是的鳌鱼,怕不就压倒群儒?(孤云)贤士,你若去进取功名,岂在他人之下。(正末唱)我着普天下文人每,那一个不拱手的伏!(孤云)请贤士收拾琴剑书箱,来年应举去也。(正末云)大人,别的书生用那琴剑书箱,小生则用着身边一般儿物件,夺取皇家富贵。(孤云)贤士,可那一般儿物件?(正末唱)凭着这砍黄桑的巨斧,端的便上青霄独步,(云)别的书生说道月中丹桂,若到的那里,折得一枝回来,足可了一生之愿。不是我朱买臣敢说大言也,(唱)落可便我把那月中仙桂剖根除。(下)

(孤云)贤士去了也。小官不敢久停,将此万言长策,献与圣人走一遭去。(诗云)虽未相逢早识名,为将长策献朝廷。买臣若不遭严助,空作樵夫过一生。(下)

猜你喜欢
  宝月·唐圭璋
  第四十九回 向门生权词搪涂·陈端生
  第一齣~第十齣·沈采
  临江驿潇湘秋夜雨·臧懋循
  卷七十五·徐世昌
  况周颐·龙榆生
  古风·秋瑾
  卷365 ·佚名
  卷22 ·佚名
  古赋辨体巻二·祝尧
  李义山诗集巻中·李商隐
  卷四百四十八·曹学佺
  嵗时杂咏巻三十九·蒲积中
  卷六百九十九·佚名
  御选元诗卷五十·康熙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刘厵·唐圭璋

      水调歌头   几载沧江梦,此夕复经过。双台双峙如画,空翠滴晴波。不是先生高节,激起清风千古,汉鼎复如何。矫首望天际,烟树翠婆娑。   危楼下,数不尽,去帆多。人人惊肉生髀,却日欲挥戈。谁识矶边泉石,别有壶中天地,烟雨一

  • 后记·许南英

    台南许南英先生所着「窥园留草」(诗集)附「窥园词」一册,计二四四页,是他的四子许地山(赞坤)先生在「中华民国二十二年六月刊于北京」(见原书扉页)的绝版书。当时祗印了五百部,没有标价,自然是种非卖品;大概用作自家宝藏并分赠亲

  • 李齐贤·隋树森

    李齐贤(一二八七———一三六七), 字仲思,号益斋、栎翁。高丽庆州人。年未冠已有文名,大为忠宣王所器重。年二十八随忠宣王入大都,与诸名公游,如姚燧、赵孟頫、张养浩等,学大进。又尝奉使川蜀,所至题咏,脍

  • 卷一 五十首·赵崇祚

    温助教庭筠 五十首菩萨蛮十四首 更漏子六首 归国遥二首 酒泉子四首 定西番三首 杨柳枝八首 南歌子七首 河渎神三首 女冠子二首 玉胡蝶一首菩萨蛮 温助教庭筠其一小山重迭金明灭,鬓云欲度香顋雪。懒起画蛾眉,

  • 卷七十九·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七十九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石曼卿集石延年字曼卿先幽州人晋以幽州遗契丹其祖举族南走家宋城延年跌宕任气节为文劲徤于诗最工且善书真宗録二举进士以为三班奉职延年耻不就张知白数

  • 卷一百十一·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歴代赋彚卷一百十一览古登橹赋          【晋】欧阳建登兹橹以遐眺辟层轩以高盼仰天涂之緜邈俯平原之旷衍嘉苍春之令节恱和风之微扇旁观八隅周览四垂面孤丘之峻峙阻曲岸之修崖植榆楸以成列

  • 卷之五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一一○五 军机大臣奏遵查《河防述言》一书未写入全书应交馆更改缮入片·佚名

    一一○五 军机大臣奏遵查《河防述言》一书未写入全书应交馆更改缮入片乾隆五十年六月十六日*遵旨查张蔼生所著《河防述言》一书,【真按:下文多作霭,张霭生!未知孰是!】并未写入四库全书,亦未列入存目。且书中鄂敦他腊等地

  • 刘勉之传·脱脱

    刘勉之字致中,建州崇安人。自幼努力学习,一天背诵几千句。过了二十岁,因乡举进入太学。当时蔡京专权,禁止不得挟带元..书籍,从此伊、洛之学不能传布。刘勉之求得伊、洛之书,每到深夜,同宿舍的学生都睡了,就偷偷抄写而默默背诵

  • 卷之三十  否泰錄(明)劉定之 撰·邓士龙

    (否泰錄,明劉定之撰。定之,字主靜,江西永新人。正統元年殿試及第,授編修。後以翰林學土入直文淵閣,參與機務,旋進工部右付郎、禮部左侍郎。卒後贈禮部尚書,諡文安。明史卷一七六有傳。此錄撰於景泰年間定之任右庶子時,所記為英

  • 张仪为秦破从连横说楚·佚名

    【提要】 苏秦与张仪为各自的政治主张跑遍了每个国家,二人对国君们的游说虽没有发生在同一时间,但二人的说辞针锋相对、互为矢的,宛如二人同时在各国君前辩论一样。二人都口锋犀利,究竟谁能最终说服各位国君,值得我们仔细

  • 弇山堂别集卷四十五·王世贞

    (明)王世贞 撰○内阁辅臣年表叙内阁故翰林学士任也始髙皇帝渡江剪荆棘日不暇给矣而稍从诸儒生受经而是时弘文学士基最贵幸当帷中寄丞相以下无敢望之已益勌马上业进学士承旨同及濓濓又最幸得偕上坐起其职大抵纪注言动备

  • 卷第一百十九·佚名

    典礼四南郊二熙宁七年有事南郊御札七月戊戌王者飨帝圜丘。以虔报本之义。尊祖清庙。以将反始之诚。人道至隆。国章兹重。维五圣之故事。有三岁之亲祠。朕以不德。获承先宪。以时称秩。其敢怠荒。且卜天正。往脩郊类。

  • 十三年·佚名

    (癸酉)十三年清嘉慶十八年春正月1月1日○己巳朔,日有食之。〈自酉正初刻至三刻。初虧西北食甚正北,復圓東北食在地下。〉 ○頒賜老人別歲饌,仍命存問,年例也。1月2日○庚午,以李益運爲刑曹判書。○吏曹啓言,西原縣還陞淸州牧,

  • 論衡校釋卷第十八·黄晖

      自然篇   盼遂案:篇末云:「天地安能為氣變?然則氣變之見,殆自然也。變自見,色自發,占候之家,因以言也。」   天地合氣,萬物自生,猶夫婦合氣,子自生矣。此義亦見物勢篇。萬物之生,含血之類,知飢知寒。見五穀可食,取而食之;見

  • 卷七·俞皋

    <經部,春秋類,春秋集傳釋義大成欽定四庫全書春秋集傳釋義大成卷七  元 俞皋 撰宣公【名倭一名接文公庶子母敬嬴在位十八年子黑肱立是爲成公諡法善問周達曰宣】【癸丑】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書即位者著其自立之罪

  • 第33章&nbsp;缁衣·戴圣

    孔子说:“君长如果对臣下不苛虐,臣下就会觉得君长容易侍悦臣下如果没有欺诈之 沙己君长就觉得容易了解臣下的实情。这样一来,刑罚就可以放到一边不用了。”孔子说:“如果能够像《缎衣》那首诗所说的那样去尊敬贤人,像《巷

  •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 第十六卷·安慧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 第十六卷安慧菩萨糅释上集论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决择分中论品第四之二实自性者。谓诸法实有性。假自性者。谓诸法假有性。世俗自性者。谓诸法世俗有性。胜义自性者。谓诸法胜义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