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东观集卷三

宋 魏野 撰

谢冯亚惠鹤

殷勤亲惠鹤迢逓自江濆情性浑如我精神酷似君舞思同座看唳想隔城闻从此添诗景为题好共分

送元上人归寜

禅性虽无着偏亲奈白头直应飞锡到方是倚门休雪里犹思去花前岂易留如何迎侍得住近免离愁

咏懐

静顾身兼世何须哂复吁境牵情各有道断事皆无拜少腰寜负眠多眼不辜权豪任相笑适性自为娱

詶谢商秘臣见赠诗牌

初得春方暖今来嵗已阑紫泥辞却易白雪和终难频拂心无倦时吟齿觉寒防须亲谢去闲挂钓鱼竿

和长安孙舍人见寄

长安君到转民安夏少炎蒸腊少寒接使管登月榭劝农旌斾入烟峦龙池似锦花堪卖鹑野如云稼可观见说添苏亚苏小随轩应是佩

谢乔职方惠书

珍重郎君一纸书亲书何啻敌琼琚使回岂易逢归雁频看应难长蠧鱼先寄路经千里外后批情更万重余静思贵不忘贫贱当日荆州亦未如

送陈越之河中寜觐

寜觐髙堂舜井西欲辞东阁思依依三台筵上飞觞送五老峰前负米归莫叹贵无苏子印且怜荣有老莱衣旧书逹少应投杼新集镌多肯断机红叶村坊临水迥黄花岐路入山微重阳虽近难留住把酒登髙防又违【防一作兴】

太保琅琊相公见惠美酒因成二絶用为纪谢

从前相辅皆频出独在中书十五秋太岳汾隂封祀了这回好共赤松游

玉液定从金口啜曹樽分又到颜瓢虽无愁闷凭消处麴糵恩浓岂易消

冬暮郊居

村落欲黄昏寒云片片凝隔城钟似磬逺岫烧如灯名利堪弹指林泉但枕肱何由遂闲散自喜本无能

送俞极山人归太华

三峰倚太虚四岳竟难如云向中方起人归絶顶居道全忘世态诗必合天机不待辞荣去还应笑二疏

谢长安孙舍人寄惠蜀牋并茶二首

彩牋一轴敌琼瑰喜见亲题手自开逺胜浣花人寄到贵从视草客分来百张重叠霞初卷千色参差锦乍裁红药篇章方雅称老夫无用拟封回

谁将新茗寄柴扉京兆孙家小紫微鼎是舒州烹始称瓯除越国贮皆非卢仝诗里功堪比陆羽经中法可依不敢频尝无别意却嫌睡少梦君稀

和进士田亚夫见赠

失意人方羡野人因酬佳句谢知闻都縁月桂终难舍岂是烟萝不肯分且纵髙情歌白雪莫嗟下第负青云孤寒自古功成晩那独昌朝只有君

寄题石都尉林亭

园林都尉宅景好冠京华便合名金谷其如是石家池塘分御水楼阁见宫花有客因来说令人动叹嗟

谢潘阆见惠白鸡

逺惠鸡同雪应图警卧云如君鸣有信似我素无文映树送蟾彩临流杂鹭羣朝昏何所恨不共隔篱闻

夏日书事

寻常苦出门况复在炎蒸短褐披犹嬾长裾曳岂能松风轻赐扇石井胜颁冰只此贫无事常愁不易胜

寄赠长安宋澥逸人十韵

家盛翻嘉遯谁同物外情徴君为宻友内翰是难兄静论儒宗服狂歌侠少惊道装轻紫绶酒斾胜红旌将相慵趋谒渔樵喜送迎门开紫阁色枕倚渭河声野鹤听调瑟沙鸥看濯缨烟霞连杜曲桑柘接昆明丹诀皆亲写芝田咸自耕终须尽室去相并掩柴荆

和陈推官暮春感兴

角冠闲戴任欹斜骑马人稀到我家僧鉢盘餐惟笋味道情栏槛只松花惊回驯鹿林间犬聒杀灵雨后蛙春去寻常何足叹自将寂寞并繁华

和河中孙谏议见送同薛田察院之龙门谒刘煜大着

闲忆披云辍卧云尽惊獬豸鹿同羣舜耕山下辞廉使禹凿门前谒宰君莫讶楼台抛接武却愁泉石动移文花时离别尤堪惜头白三分欲二分

登原州城呈张贲从事

异乡何处最牵愁独上边城城上楼日暮北来惟有雁地寒西去更无州数声寒角髙还咽一派泾河冻不流君作贫官我为客此中离恨共难收

送长安赵侍郎赴阙

嗣君徴旧相物论更无余圣日归黄阁台星正碧虚四方闻乐只一郡泣涟如灞水犹疑咽秦云亦不舒绮罗围祖席朱紫拥征车从乐时调瑟行厨忽馔蔬先碑虽选寺递铺只担书古道禾残后长亭木落初朝官逢下马野客送骑驴从此门尤峻何由再曳裾

白鹇

玉润陈越监丞至伏蒙尚书寄惠白鹇一只者窃以南方献处本期宿于凤池东榻寄来忽有光于蜗舍此盖尚书久怜鹑处时枉鸿恩舍已从人逺辱嘉禽之惠以贵下贱难忘国士之知野闻寡鹤鸣智同鳬胫言谢乏碧鸡之辨报恩增黄雀之诚因作四首

万里南禽未说珍且论得处到来因尚书逺托谁相寄制防登科第一人

山鸡形状鹤精神纹似涟漪动白苹物异恩殊堪郑重庙堂人寄草堂人

水国笼来到水村也应懐土也懐恩曾为闲客还同我今日俱遥旧相门

李白诗中闻有识谢庄赋里见长思今朝得尔心虽喜致谢惭无吐鳯词

送王辟赴举

何必问长知音在玉堂十全才众许双美卷亲装云少离山驲尘多近帝乡花时新榜贴先为达岩房和武县薛秘丞寄示手书因以谢之

至交忘贵贱岂可与常论少似君书札多于我梦魂羊岐从蜀邑鴈逓到烟村倒箧时将读谁言我眼昏

秋霁草堂闲望

草堂髙迥胜危楼时节残阳向晩秋野色青黄禾半熟云容黒白雨初收依依永巷闻村笛隐隐长河认客舟正是诗家好风景懒随前哲却悲愁

和孙舍人重过陜下二首

二陜重过一纪强麻衣已变椹袍光数宵黄阁延三子几处青楼认五郎顾我岂能夸舌在逢君寜复叹唇亡大龙头防同伤处吏隐亭欹郑谷傍

一种分符两种荣朱衣院吏拥红旌全家首赴鄼侯镇半路重过召伯城迎步绮罗无旧态随轩丝竹有新声野人相见欣还愧为爱交情似世情

詶润师见赠

絶唱和难继因兹文滞淹隔年詶不得终日诵无厌晒曝偏防蠧收藏别着签偶吟聊报谢迟拙莫相嫌

乞笺纸寄犀浦王专著作

故人何处暂驱鸡犀浦封疆濯锦西五色彩笺宜寄惠知君管得浣花溪

送王迁归青社

此别重伤情寒天二十程弟分微禄送儿逐蹇驴行雪蔽千山色冰含万水声何时再相见去去海边城

送谔师赴王寺丞召写碑

才髙吐凤欺黄绢墨妙回鸾命碧云双美使堪传万古羲之书法退之文

寄用晦上人

帝里如何忘旧山却因知巳得名贤司仓道合惟无可吏部交游只大颠紫色袈裟无蕙帯清斋施榇有苔钱诗中琴里偏相忆用晦还应信仲先

和三门窦寺丞见赠

禹门公署似仙居谁羡同年在直庐闲制曲教鸦角唱醉吟诗遣凤毛书防过村巷惊豹命踏防阶上白驴莫讶此篇酬更晩只縁思澁岂情疎

猜你喜欢
  卷二百三十二·彭定求
  钟过·唐圭璋
  周济川·唐圭璋
  利登·唐圭璋
  吴文英·唐圭璋
  廖世美·唐圭璋
  茶山集卷五·曾几
  存家诗稿卷一·杨巍
  冢中的岁月·徐志摩
  天籁集后序·白朴
  竹洲诗钞·吴之振
  卷四百二十六·陈廷敬
  卷七百九十五·佚名
  卷四百三十二·佚名
  卷一百七十一·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九出 见父·李渔

    〖香柳娘〗(末上)叹娇娃命乖,叹娇娃命乖!播迁无赖,令人几度嗟行迈。我杨象夏,蒙董公携带进京,指望寻着女儿,报了诓骗之仇。还求董公不遗葑菲,俯结丝萝,把他做个终身之靠。谁想事不由人,我便进去,他又出来,竟在路上相左了。又蒙董公

  • 卷五十八·陈焯

    <集部,总集类,宋元诗会钦定四库全书宋元诗会卷五十八兵部主事陈焯编衲子四人惠 崇【宋初人工绘事宋子京有过其旧居追悼之作苏黄集内题咏屡见而诗话中则云崇於诗句惯袭唐人如河分冈势春入烧痕之类是也然其佳处自不可

  • 补遗卷一·沈德符

      【圣祖兼三教】太祖深于竺干之学,如御制护持朵甘思乌思藏诏,及明施修教诸论,游新庵灵谷寺诸记,又宋濂所撰洪武四年蒋山佛会诸灵应纪,皆昭然耳目。至七年上手注《道德经》,出以示群臣。至十年上与群臣论日月五星之行,翰林

  • 资治通鉴考异卷十一·司马光

    宋 司马光 撰唐纪三则天皇后光宅元年三月丘神勣杀故太子贤【则天实録贤死在二月丘神勣往巴州下旧本纪在三月唐厯遣神勣举哀追封皆有日今从之】九月薛仲璋收陈敬之系狱【实録作薛璋御史台记云薛仲璋矫使杨府与徐敬业

  • 林鉴诚·周诒春

    林鉴诚 年二十七岁。生于天津。父雨亭。任上海人寿保险公司总理。已婚。初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任该校英文教员。宣统三年。自费游美。入勿吉尼亚大学。习土木工程。民国元年。入康奈尔大学。民国二年。复入勿吉尼

  • 非攻上第十七·墨子

    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是何故也?以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至入人栏厩,取人马牛者,其不仁义又甚攘人犬

  • 卷四十六·黄伦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精义卷四十六    宋 黄伦 撰成王将崩命召公毕公率诸侯相康王作顾命无垢曰成王将崩太保召公太师毕公率天下诸侯相康王继为天子遂有顾命之作也 又曰若以三公职序论之太师居上太保居下而顾命之际

  • 常棣·佚名

    ——兄弟亲情面面观【原文】常棣之华①,鄂不韡韡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死丧之威③,兄弟孔怀④。原限裒矣⑤,兄弟求矣。脊令在原(6),兄弟急难。每有良朋。况也永叹(7)。兄弟阅于墙(8),外御其务(9)。每有良

  • 卷五·胡广

    <经部,书类,书传大全钦定四库全书书传大全卷五明 胡广等 撰盘庚上盘庚阳甲之弟自祖乙都耿圯于河水盘庚欲迁于殷而大家世族安土重迁胥动浮言小民虽荡析离居亦惑于利害不适有居盘庚喻以迁都之利不迁之害上中二篇未迁

  • 缘起圣道经·佚名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国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及诸菩萨摩诃萨等无量大众。  尔时世尊告诸大众。吾未证得三菩提时。独处空闲寂然宴坐发意思惟。甚奇世

  • 集古今佛道论衡卷乙·道宣

    唐西明寺释氏&middot;周高祖登朝论屏佛法安法师上论事&middot;周祖平齐集论毁法远法师抗诏事&middot;周祖东巡灭法已久任道林请兴佛事&middot;周天元皇帝纳王明广表开佛法事&middot;隋高祖下诏述绛州天火焚老君像事&m

  • 第三 小品·佚名

    一 不断鬼事一&ldquo;恒河水面上,继续来此方,离胎为裸体,汝如一饿鬼;汝着华鬘饰,欲往何处行,汝将住何处?&rdquo;二&ldquo;我为一饿鬼,欲往波罗奈,近婆娑婆村,我今欲往彼。三有名之宰相,彼名拘利耶,我今欲见彼,彼将施饿鬼,小麦粉食

  • 读诗偶得·庐隐

    庐隐作品精选集,收录了庐隐的作品:读诗偶得,文学与革命,创作的我见,我的创作经验,文学家的使命,小说的小经验,著作家应有的修养,研究文学的方法 ,近世戏剧的新倾向绪论,整理旧文学与创造新文学,中国小说史略,云端一白鹤,祝《晨报》

  • 三姓山川纪·祁寯藻

    《三姓山川纪》仅五千余字,记载三姓(今属黑龙江省泣兰、境内窝肯哈达山、马鞍山、朱尔山、巴彦哈达山、阿吉玛玛山、大瓦丹山等四十八座山峰,老岭一座,短羊、凤凰硷子二座,大迎门石、小迎门石二座,古木呐城旧城遗址一

  • 黄箓九幽醮无碍夜斋次第仪·佚名

    述科仪。法师引孤魂于无碍筵座,向亡灵述九真戒,后附《九幽醮图》。

  • 龙虎还丹诀·佚名

    龙虎还丹诀,原题「李真人述」。约出于五代或北宋。《通志‧艺文略》着录「李真人《还丹歌》一卷」,似即此书。今《正统道藏》本一卷,收入太玄部。本篇包括《望江南龙虎诀》十首,《菩萨蛮还丹诀》十首,并附录《沁园春注解》

  • 韩擒虎话本·佚名

    唐代话本。作者不详。原无题。据其体制及篇末“画本既终,并无抄略”之语,“画”或为“话”之讹,且演述隋代名将韩擒虎平陈故事,《敦煌变文集》遂拟此名。写会昌时(按,年代有误,然据此可知为晚唐后作品)灭佛,随州(今属湖北)之

  • 十二门论疏·吉藏

    凡六卷。隋朝吉藏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二册。龙树所著十二门论之注释书。本疏初设六科释僧睿之十二门论序,六科为:标大宗、释题目、叙造论之意、赞论之功能、赞论之利益、作者谦让。次立玄谈五门,即:释名门、次第门、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