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天籁集后序

余以洪武甲寅春掾姑孰郡文学时真定白溟子南分教诸生间示其祖兰谷先生天籁集谨按先生讳檏字仁甫后改字太素姓白氏号兰谷金季寓斋先生枢密院判之子也寓斋生三子先生其仲子也先生生长兵间流离窜逐父子相失遂鞠于元遗山先生所遗山教之成人始归其家先生少有志天下已而事乃大谬顾其先为金世臣既不欲髙蹈逺引以抗其节又不欲使爵禄以污其身于是屈已降志玩世滑稽徙家金陵从诸遗老放情山水间日以诗酒优防用示雅志以忘天下诗词篇翰在在有之是编计词二百余首名天籁集兵燹散失其孙溟得之姑孰士大夫家传写失真字多谬误余既考订一二归之比召赴京复求语以叙之余惟先生词章翰墨挥洒奋迅出于天才既以得名当时板行于世余又何足以轻重哉然又不可以不一言者先生出处大节微而婉曲而肆庸人孺子所不能识非志和防林君复往而不返之俦可同日语故序以着其出处之大较云洪武丁已春二月国学助教江隂孙大雅叙

兰谷先生像賛孙大雅

尧舜在上巢许在下箕颍清风千载可亚如谷之虚如兰之馨不为利往不求幸生降志辱身依隐玩世孰识其全以卒于义

兰谷先生賛 曺 安

猗嗟先生挺身前代肥遯林泉才华超迈富有文辞名曰天籁深谷之兰芬芳犹在遗像子孙载瞻载拜

水调歌头【拟白兰谷】 李道纯

三元秘秋水微宻实难量未分清浊天地人物一包蔵一乃太真水二气由兹运化三极理全彰上下降升妙根本在中黄 兎懐胎牛喘月蚌含光人明此理倒提斗柄戽银潢絶断曺溪一掀倒蓬莱三岛无处不仙乡谁为白兰谷安寝感羲皇

酹江月陈 霆

滑稽玩世知包蔵多少春花秋月天籁有词人有像还似遗山风节松下巢由竹间逸少气韵真髙洁坐间抚掌溪山等是诗诀 见説多景楼前鳯凰台上醉帽风吹裂千古英豪消歇尽江水至今悲咽万里投荒三年坐困一様家愁絶寄声知否一杯当酹松雪

猜你喜欢
  郑仅·唐圭璋
  卷之六诙谐·梁章钜
  卷十二·纪事三·冯金伯
  曹文贞公诗集卷八·曹伯启
  人境庐诗草·卷十·黄遵宪
  宋词三百首(3)·朱祖谋
  卷100 ·佚名
  古诗镜卷十·陆时雍
  九月九日海岱会集序·冯琦
  卷五十七·陈焯
  卷四十·高棅
  卷二百九十五·佚名
  卷三十七·沈季友
  ●高唐梦·沈泰
  张炎词作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小河·周作人

    一条小河,稳稳的向前流动。经过的地方,两面全是乌黑的土,这不像我朋友平时的声音,被轻风搀着走上沙滩来时,经过的两面地方,都变成一片锦绣。田边的桑树,也摇头说,——生满了红的花,碧绿的叶,黄的果实。现在变了青黑,水要保他的生

  • 卷三百五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三百五十一柳宗元同刘二十八院长【禹锡】述旧言怀感时书事奉寄澧州张员外使君【署】五十二韵之作因其韵增至八十通赠二君子【刘禹锡初与公同为监察御史故称院长】弱岁游玄圃先容幸弃瑕名劳长

  • 《悼亡诗》其二·潘岳

    原文皎皎窗中月,照我室南端。清商应秋至,溽暑随节阑。凛凛凉风升,始觉夏衾单。岂曰无重纩,谁与同岁寒?岁寒无与同,朗月何胧胧。展转眄枕席,长簟竟床空。床空委清尘,室虚来悲风。独无李氏灵,仿佛睹尔容。抚衿长叹息,不觉涕沾胸

  • 卷二十一·本纪第二十一·脱脱

        道宗一   道宗孝文皇帝,讳洪基,字涅邻,小字查剌。兴宗皇帝长子,母曰仁懿皇后萧氏。六岁封梁王。重熙十一年,进封燕国,总领中丞司事。明年,总北南院枢密使事,加尚书令,进封燕赵国王。二十一年,为天下兵马大元帅

  • 第九十八回 南凉王愎谏致亡 西秦后败谋殉难·蔡东藩

      却说朱龄石入成都后,上书告捷,晋廷叙功加赏,命龄石监督梁秦二州军事,赐爵丰城县侯。龄石恐降臣马耽,在蜀生事,特将他徙往越巂。耽至徙所,私语亲属道:“朱侯不送我入凉,无非欲杀我灭口,看来我必不免了。”乃盥洗而卧,引绳扼

  • 第八十二回 选侍移宫诏宣旧恶 庸医悬案弹及辅臣·蔡东藩

      却说移宫、红丸两案,同时发生,小子一时不能并叙,只好分案叙明。李选侍因前计不成,非常愤懑,必欲据住乾清宫,与皇长子同居。廷臣等均言非是,当由御史左光斗,慨然上疏道:  内廷有乾清宫,犹外廷之有皇极殿也,惟皇上御天居之

  • 卷一百·国朝·蒋一葵

    【倭国】 〔吴自泰伯至夫差二十五世,勾践灭吴,其子孙支庶,入海为倭,故《通鉴前编》注云:“今日本国,吴泰伯之后。”。〕 国初尝欲征倭,其国王遣使害哩嘛哈奉表乞降,上问:“倭国风俗如何?”害哩嘛哈以

  • 卷之二百七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一一六一 三通馆总裁刘墉等奏《皇朝通典》《通志》未竣请予展限折·佚名

    一一六一 三通馆总裁刘墉等奏《皇朝通典》《通志》未竣请予展限折乾隆五十一年十一月初九日三通馆总裁 协办大学士 吏部尚书 管理国子监事务臣刘墉等谨奏,为奏闻事。窃臣馆恭纂《皇朝通典》、《通志》二书,于上年十二

  • 志卷第四 高丽史五十·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历一。○夫治历明时历代帝王莫不重之。 周衰历官失纪散在诸国。 于是国自有历。 至五季闰国若蜀若唐之类虽立国崎岖而亦莫不各有所用之

  • 卷二百八十·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二百八十明 杨士奇等 撰律历周世宗即位外伐僭叛内修法度端明殿学士王朴通於历数乃诏朴撰定岁余朴奏曰臣闻圣人之作也在乎知天之变者也人情之动

  • 广服·孔鲋

    治丝曰织。织,缯也。麻、纻、葛,曰布。布,通名也。纩,绵也。絮之细者,曰纩。缯之精者,曰缟。缟之麄者,曰素。葛之精者,曰絺;麄者,曰綌。在首谓之元服。弁髦,大古布冠,冠而敝之者也。题,定也。顚、顔、颡,额也。玺,谓之印。绂,谓之绶。

  • 佛法救世主义(注一)·太虚

      ──民国十六年夏秋编──   发端   上编 心的净化    立志第一     一 救有情──佛法本是救世     二 求正觉──救世必在佛法     三 研至教──释尊遗教      甲 佛学之

  • 卷第十二·佚名

    舍利弗阿毗昙论卷第十二姚秦罽宾三藏昙摩耶舍共昙摩崛多等译非问分缘品第五善缘方便善缘解有缘方便。圣忍非智有缘方便。圣智非忍有缘方便。受问答因俱生法若因此有此。若无因无此。若此生有此生。若此灭有此灭。若无

  • 四分律卷第三十九(三分之三)·佚名

    姚秦罽宾三藏佛陀耶舍共竺佛念等译皮革揵度之余尔时大迦旃延在阿槃提国,在拘留欢喜山曲中住,与亿耳优婆塞使人俱。时亿耳心自念言:“如我闻佛所说,若我在家与妻子俱,不得修清净行,宁可除须发舍家为道。”即往大迦旃延所作如

  • 卷上·学蕴

    嘉兴大藏经 知空蕴禅师语录知空蕴禅师语录序滇楚九台山知空蕴禅师语录卷上嗣法门人通(□□□)等编上堂辛亥年三月十五日师于楚雄府福城寺接湖广衡州府开峰山南云禅院密行老和尚书并法拂真仪合楚宰官居士设斋请师开堂

  • 房中补益·孙思邈

    道家功法性保健养生。《修真秘要·房中补益》:“彭祖曰: 使丁壮不老,房室不劳损气力,颜色不衰者,莫过麋甬也。括之为末十两,用生附子一枚合之,服方寸匕,日三服,大良。”此为服食药物补益。

  • 诚斋诗话·杨万里

    南宋杨万里作。万里号诚斋,故名。一卷。成书年代未详。《诚斋诗话》主要论诗,亦涉及书法、古文、四六文、箴、祭文、对等。杨万里论诗,一方面受到江西诗派的某些理论束缚,如认为学习古人,应“以故为新,夺胎换骨”;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