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二十九出 见父

〖香柳娘〗(末上)叹娇娃命乖,叹娇娃命乖!播迁无赖,令人几度嗟行迈。我杨象夏,蒙董公携带进京,指望寻着女儿,报了诓骗之仇。还求董公不遗葑菲,俯结丝萝,把他做个终身之靠。谁想事不由人,我便进去,他又出来,竟在路上相左了。又蒙董公赠我路费,独自一个赶到杭州,谁想女儿又不见面。及至访问那邻舍人家,又说他嫁到林家去了。我只得寻到那分人家,讨个下落。(叹介)种种都是不祥之事,好生困苦人也。甚嘉祥事来,甚嘉祥事来?才脱罗网灾,又欠琵琶债。一路问来,此间已是林家了。见门儿半开,见门儿半开,婚宴犹排,户悬余彩。

——里面有人么?

(副净上)屋里新郎假,门前贺客真。是那一个?

(末)林相公在家么?你说有个姓杨的老者,来寻他讲话。

(副净请介)

〖前腔〗(小旦巾服上)甚嘉宾叩斋,甚嘉宾叩斋?开轩相待,趋迎偶失君休怪。(见介)老丈尊姓?(末)学生姓杨,云友就是小女。(小旦)呀!这等是岳丈了。未曾远迎,多有得罪。(再揖,送坐介)(末)唤小女出来一见。(小旦)岳丈请坐,他自然出来。且停停自来,且停停自来。(末)骨肉久相乖,须知急难待!(小旦)这等,待小婿进去,就唤他出来。(下,末)好一位俊雅郎君!这个女婿嫁着了。看风流俊才,看风流俊才!这秦晋堪偕,只可惜做寒门娇客!

〖前腔〗(旦急上)报严亲到来,报严亲到来!急趋庭外,心慌步促疑多碍!呀!果然到了。我那爹爹呵!(相抱哭介)(合)恨奸人计乖,恨奸人计乖,使我父女活离开,偿尽凄惶债。(末)我儿,当初是做爷的不是,不曾听得你的言语,把那贼子当做好人,致累你这般受苦。可不痛杀我也!老叮咚不才,老叮咚不才!惹祸招灾,累伊担害。

我儿,你被是空拐去的情节,与是空被你溺死的情由,昨日邻舍人家都细细对我讲了,如今也不消说得。只是我出门之后,也受了多少艰辛。若不亏一位大恩人扶持照管,这几根骸骨,也不知委在何方?怎能勾挨到如今,还与你见面。这一位大恩人可要知道他的名姓么?

(旦)昨日也有人说过,孩儿知道了,就是董太史公。

(末)原来你也知道了。我儿,那董老先生不但才高望重,就论他的德行,也是当今第一个好人。我受他多少大恩,不能报答,当初还指望……(顾内,住口介)

(旦)指望怎么样?

(末低声介)我指望报了仇人之后,把你还嫁与他:一来报恩,二来做个倚靠的。你如今有了人家,这句话也讲不起了。

(旦高声介)既然如此,也还不妨。这一分人家是作不得准的。

(末)说那里话!自古道嫁鸡逐鸡。岂有更改之理?况且这个女婿又生得齐整,你今已配了他,也算得一对佳偶了,怎么还说这等的话?

(旦)爹爹,我老实对你说他不是个真女婿,也是替人代做新郎的。

〖前腔〗这姻缘又乖,这姻缘又乖!就中机械,也同昔日迷魂寨!(末惊介)怎么,新郎是件甚么东西,只管可以代做得的?(旦)当初代做的是个太监,如今代做的是个妇人。(末)怎么有这等奇事?既然如此,他替那一个代做?你快讲来。(旦)他替代的人,不是别个,就是董太史。只因江怀一与陈眉公都是董太史的好友,孩儿到家的时节,他两个央人来说亲。孩儿疑他又是假冒,不肯许他,要自己择婿。他就把这个女子,假扮做男人,送来与孩儿相,孩儿恰好相中了他。及至嫁将过来,才晓得是这番圈套。(末喜介)呀!这等说起来,你原是董家的人了,岂不是天从人愿!可喜,可喜!幸良缘又谐,幸良缘又谐,天意巧安排,不出人心外。(旦)他如今要差人送我进京,只为男子不便同行,妇人又不好送得,正在这边踌躇。如今爹爹回来,是极妙的了。这机缘凑来,这机缘凑来,福至弭灾,否消生泰!

(末)这等,今晚束装,明日就同你起身前去。

求姻便得缔良姻,莫怪天心不顺人。

只道认真都着假,谁知弄假却成真。

猜你喜欢
  卷二十一·黄希
  听槐格讷(Wagner)乐剧·徐志摩
  卷136 ·佚名
  卷104 ·佚名
  卷一百三十六·陈思
  卷三百四·曹学佺
  卷一百二十八·曹学佺
  文公集钞·吴之振
  嵗时杂咏巻十七·蒲积中
  洒了雨的蓓蕾·胡也频
  卷一百十七·佚名
  山谷别集诗注卷上·黄庭坚
  张昪词作鉴赏·佚名
  巻五·郭奎
  張序·朱昆田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九章 拜官供奉·屠隆

    【上林春】〔外上〕天子临轩。词臣入直。已征到山林隐客。争看才子如云。陛见朝绅动色。下官太子宾客。礼部侍郞贺知章。四明镜湖人也。皇上尝以李白人才问臣。臣力荐其仙才天纵。皇上下诏。隆礼聘召来京

  • 第三十九出 私祭·洪昇

    【南吕引子·小女冠子】〔老旦、贴道扮同上〕〔老旦〕旧时云髻抛宫样,〔贴〕依古观共焚香。〔合〕叹夜来风雨催花葬,洗心好细翻经藏。〔老旦〕寂寂云房掩竹扃,〔贴〕春泉漱玉响泠泠。〔老旦〕舞衣施尽余香在,〔贴〕

  • 四集卷五十八·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四集卷五十八古今体三十五首【己亥四】题旧玉圭璧一圭着璧未前闻应为【去声】春官误会文【此圭璧中为璧形上下露圭末圭本向未见有此制盖因眷官四圭有邸之注谓圭末四出而

  • 幽灵·胡也频

    &mdash;&mdash;独幕剧&mdash;&mdash;说明因为人类中有一种罪恶。这罪恶就是为了自私的满足而妨害别人的自由!所以在一瞬间便有无数的生命,在这种权力底下颠沛,毁灭,但是这些人各因他所受的压迫而存在他自己的灵魂,并且从这

  • 卷八百七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八百七十二无名氏广州三樵歌【曲江令朱随侯张鷟目为臛乱土枭女夫李逖游客尔朱九竝姿相少媚广州人号为三樵人歌之云云】奉敕追三樵随侯傍道走回头语李郎唤取尔朱九三御史咏【元福庆拜右台监察

  • 東觀漢記卷八·多人

      傳三   劉玄   劉玄,〔一〕字聖公,光武族兄也。弟為人所殺,聖公結客欲報之。客犯法,聖公避吏於平林。吏繫聖公父子張。聖公詐死,使人持喪歸舂陵,吏乃出子張,聖公因自逃匿。王莽末,南方飢饉,〔二〕人庶群入野澤,掘鳧茈而

  • 卷七十六·杨士奇

    永乐六年二月庚辰朔○壬午赵王高燧还国○夜火星犯司怪北第二星○癸未有广宁卫卒还自迤北言虏欲南掠敕武城侯王聪同安侯火真率北京永平蓟州山海真定诸卫骑兵于宣武府等处备御敕总兵左都督何福等悉严边备○丁亥遣官释奠

  • 卷之九百三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尚史卷六·李锴

    本纪五周本纪【以下春秋】平王平王名宜臼幽王太子也西戎犬戎与申侯伐周杀幽王骊山下诸侯即申侯共立宜臼是为平王【史记】纪年幽王死申侯立平王于申虢公立王子余二王并立余晋文侯所杀是为王平王锡晋文侯秬鬯圭瓉作

  • 第四卷 元和·缪荃孙

    元 和 县经 部新本郑氏周易三卷 清&middot;惠 栋周易述二十三卷 惠 栋易汉学八卷 惠 栋易大义 惠 栋周易本义辨证五卷 惠 栋易例二卷 惠 栋古文尚书考二卷 惠 栋九经古义

  • 六四九 全书处汇核七至九月缮写讹错奉旨记过之总裁等清单·佚名

    六四九 全书处汇核七至九月缮写讹错奉旨记过之总裁等清单乾隆四十四年十月全书处遵将乾隆四十四年七月初起至九月底止,呈进过全书六次,内缮写讹错,奉旨记过,应行汇核之总裁、总阅、总校、分校逐次开具于后。一、《陈文纪

  • 金佗续编卷八·岳珂

    钦定四库全书金佗续编卷八宋 岳珂 撰丝纶传信録卷七绍兴六年金齐分路前来更切审料敌情省劄湖北京西路宣抚副使岳飞申今据诸处申到金齐兵马厚重分路前来侵犯飞虽目疾昏痛未痊不免於十一月十五日躬亲渡江星夜前去措置

  • 卷一下 光武帝纪第一下·范晔

    六年(30)春正月十六日,改舂陵乡为章陵县,世世代代免除徭役,比照高祖家乡丰邑、沛县的旧例,使章陵县人民不再担忧以后会再有徭役。二十一日,光武帝下诏说:“往年水旱蝗虫为灾,谷价暴涨,人们的食物缺乏。我念及百姓不能自给,心里

  • 范睢至秦·佚名

    【提要】 范睢在秦王前面开始了类似“隆中对”一样的国家大计的决策和游说。他不同于苏秦、张仪的是,在正式开始宣讲他的谋划前,非常善于摆谱、营造氛围,结果使秦王非常重视他的论说,从一开始就打算认真实践、言听计从。

  • 卷十六·徐天麟

    钦定四库全书西汉会要卷十六宋 徐天麟 撰礼十【嘉礼】行幸高帝六年冬人告楚王信谋反上问左右左右争欲系之用陈平计乃伪游云梦十二月会诸侯于陈信迎谒因执之【本纪下同】七年冬上自将击韩王信於铜鞮上从晋阳连?乘胜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敘卷三·欧阳竟无

    方便般若五一切智智,寂滅遍知,無性為性,法界為相。菩薩始終。一切智智,則所緣亦無性,行相亦寂靜,正念為增上。一篇之旨要在是也。方便般若者,大方廣義,妙圓義,究竟義,是方便義。此方便義,極大甚深,微妙殊勝,曰無所得而施設,曰佛境而

  • 《坛经》考·胡适

      一、跋《曹溪大师别传》  《曹溪大师别传》一卷,中国已无传本。此本是日本所传,收在《续藏经》二编乙,19套,第五册,页483&mdash;488。有日本僧祖芳的书后云:  昔于东武获《曹溪大师别传》,曩古传授大师从李唐手写赍

  • 新刻量处轻重仪序·道宣

    亡僧衣资处断甚难。盖以圣教广博而部计不同也。往古宗师尚弗能无迟疑。况浅学寡闻何由尽晓。是故我高祖南山法慧大师。括诸部大义立一家洪范。著量处轻重仪用贻来裔。其文焕然如日月之光。而轻重之判无余蕴矣。所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