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悲观

青草地,

牛吃草,

摇头掉尾,

天上的青云白云

卷来卷去。

登山头,

望城里,

只见黑沉沉的屋顶

鳞次栉比,

街道上尘烟里,

生灵挤挤。

教堂前,

钟声里,

白衣的牧师

和黑裙黑披的老妇女,

聚复散,散复聚。

歌舞场,

繁华地,

白的红的,黑的绿的,

高冠长裙,笑语依稀。

庙堂中,

柴堆里,

几块破烂的木头,

当年受香烟礼拜的偶像,

面目未朽,未朽!

战场上,

壕沟里,

枪炮倒在败草间,

到处残破的房屋,

肢体,血痕缕缕。

天灾国,

饥荒地,

草尽木稀,

小儿不啼,

黑灰色的空气。

心死国,

人荒境,

有影无形,

有声无气,

深谷里的子规,

见月不啼。

噫!

噫!

幻想破,

上帝死,

半夜梦醒睡已尽,

但这黑昏昏,阴森森,

鬼棱棱……

十一

这心头

压着全世界的重量,咳!全宇宙;

这精神的宇宙,

这宇宙的宇宙,

都是空,空,空,……

十二

休!

休!

猜你喜欢
  卷五百五十四·彭定求
  卷三百二十二·彭定求
  第三折·武汉臣
  丙集第十四·钱谦益
  曹文贞公诗集卷八·曹伯启
  序·朱庸斋
  庄棫·龙榆生
  简介·黄昇
  巻九·胡震亨
  卷五十三·陆游
  卷186 ·佚名
  七言巻三十六·洪迈
  沸热·刘半农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二·康熙
  怀人馆词·龚自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志第五 礼乐五·欧阳修

    皇后岁祀一。季春,吉,巳享先蚕,遂以亲桑。散斋三日于后殿;致斋一日于正寝,一日于正殿。前一日 ,尚舍设御幄于正殿西序及室中,俱东向。致斋之日,昼漏上水一刻,尚仪版奏“请中严”。尚服帅司仗布侍卫,司宾引内命妇陪位。六尚以下,

  • 卷十一·本纪第十一·脱脱

        圣宗二   四年春正月甲戌,观渔土河。林牙耶律谋鲁姑、彰德军节度使萧闼览上东征俘获,赐诏奖谕。丙子,枢密使耶律斜轸、林牙勤德等上讨女直所获生口十馀万、马二十馀万及诸物。己卯,朝皇太后。决滞讼。壬

  • 第六十一回 曹操会师平贼党 朱儁用计下坚城·蔡东藩

      却说黄巾贼波才,被中郎将皇甫嵩击败,觅路乱奔,途次又为官军所阻;为首将领,乃是骑都尉曹操。奸雄发轫。操字孟德,小名阿瞒,系沛国谯郡人,本姓夏侯氏,因父嵩为中常侍曹腾养子,故冒姓为曹;少时机警过人,长好游猎,放浪无度,不治生

  • 读礼通考卷九十七·徐乾学

    防具三明噐既夕陈明噐于乗车之西【注明噐藏噐也】檀弓孔子曰之死而致死之不仁而不可为也之死而致生之不知而不可为也【注之徃也死之生之谓无知与有知也】是故竹不成用瓦不成味木不成斲【注味当作沬沬靧也】琴瑟张而不

  • 一四八三 江西巡抚陈淮奏本年收缴违碍书籍十三种片·佚名

    一四八三 江西巡抚陈淮奏本年收缴违碍书籍十三种片【真按:何故晚年仅剩江西在奏违碍书籍了. 】乾隆五十八年十月十九日臣陈淮跪奏:再,【真按:此应系节录本!】查江西省收缴违碍书籍,历经奏明解毁在案。兹乾隆五十八年分各属

  • 一六一 谕着舒赫德查明遗失《永乐大典》实情并各省书籍毋许携往私家·佚名

    一六一 谕着舒赫德查明遗失《永乐大典》实情并各省书籍毋许携往私家乾隆三十九年六月二十六日乾隆三十九年六月二十六日奉旨:据办理四库全书处奏,纂修黄寿龄遗失《永乐大典》六册,请交部议处等语。《永乐大典》为世间未

  • 卷十七·胡一桂

    钦定四库全书史纂通要卷十七元 胡一桂 撰李唐既亡司马氏通监直接朱梁繋年纪事以唐晋汉周为次欧阳公【修】五代史亦然而文公纲目自唐天佑四年丁卯迄于己未五十余年间惟两行分注以见其皆不预正统之列而分注之中先後予

  • 李善长传·张廷玉

    李善长,字百室,定远人。从小就喜爱读书,有智谋,熟悉法家言论,预计事情,大多被他说中。朱元璋攻取滁阳时,李善长前往迎接拜见。朱元璋知道他是此地年高有德之人,对他以礼相待,并将他留下掌管文史书籍。朱元璋曾经随意问李善长:“

  • 卷十一 十一之一·孔颖达

    ◎鸿雁之什诂训传第十八《鸿雁》,美宣王也。万民离散,不安其居,而能劳来还定安集之,至于矜寡,无不得其所焉。宣王承厉王衰乱之敝,而起兴复先王之道,以安集众民为始也。《书》曰:“天将有立父母,民之有政有居。”宣王之为是务。

  • 卷第四·朱熹

    二先生语四游定夫所录善言治天下者,不患法度之不立,而患人材之不成。善修身一作善言人材。者,不患器质之不美,而患师学之不明。人材不成,虽有良法美意,孰与行之?师学不明,虽有受道之质,孰与成之?行之失,莫甚于恶,则亦改之而已矣。

  • 卷十四·范家相

    钦定四库全书诗沈卷十四柳州府知府范家相撰小雅桑扈左传卫侯享苦成叔甯惠子相苦成叔傲惠子曰彼交匪傲万福来求今夫子傲取祸之道也郑伯享赵孟于垂陇公孙叚赋桑扈赵孟曰匪交匪傲福将焉往合观之可知此诗之义矣葢天子飨诸

  • 卷十一(惟净译)·佚名

    尔时除盖障菩萨白佛言:世尊,此法云何能证。云何能解。佛言:善男子,出世间慧乃能证入内自明解。除盖障菩萨言:岂非慧证即是自心内解入邪。佛言:不也善男子,何以故?慧但如实能观诸法。由身作证故。除盖障菩萨言:若诸善男子,岂非以

  • 弥勒菩萨所问经论 第六卷·佚名

    弥勒菩萨所问经论 第六卷后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译◎成就舍心者。问曰。以何义故。说持戒后次说成就舍心。答曰。以见作他利益力故。此明何义。以菩萨持戒依持戒故得生善道。虽成就舍心而无具足资生。若尔不能作

  •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四十·澄观

    第二一心所摄门中。然此一门乃含多意。且分二别。一推末归本门。二如来于此下。本末依持门。今初依论三观。初约相谛。即当第二第一义谛观。论生起云。云何第一义差别如是证第一义则得解脱彼观故。此明修观所以。以第

  • 余 论·多罗那他

    若是好好地了解这部史话的编纂,则对于西藏一些有大名声的学者以为本师的七代付法传承过后龙树等立即出世,设想阿育王去世后旃陀罗王可能随即出世,在七代旃陀罗与七代波罗十四代王朝由萨罗河到无畏生之间的一切阿阇梨都已

  • 省庵法师传(附录)·宝贤

    师讳实贤。字思齐。一号省庵。常熟时氏子。世业儒。师生即不茹荤。总角时有出尘志。父既早歾。母张氏知其夙具善根。命为释氏子。七岁礼清凉庵僧容选为师。聪慧爽朗。经典过目不忘。十五剃染。兼通世典。能诗。善书法

  • 杂纂续·王君玉

    唐代诗人李商隐曾撰《义山杂纂》一书,专记市井琐谈,俚语习俗。后亦时有仿作者。宋有《杂纂续》,称王君玉撰。

  • 庄严王陀罗尼咒经·佚名

    唐代义净(635~713)译。又作庄严经、庄严王经、庄严王陀罗尼经、杂密经、拥护饶益法。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本经叙述佛在布怛洛迦山,向观自在菩萨、妙吉祥菩萨宣说‘一切如来所护观察众生示现佛刹庄严王陀罗尼’;次说诵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