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佟序一

粤东文明之郁,人才之众挽近最矣。至于藻翰之士,前世诗为盛,文笔次之,词为逊。而迩来能词者,陈述叔一人而已。庸斋佛然卒起于少年,游于中原士夫,以词知名,充其所诣,群聚同好,或将以词光前世未竟之绪,而与当代事功之士,相互竞爽,则余之所望也。中原能词者,推朱强村为至,而强村又盛推述叔述叔,述叔壮而遗佚,晚始讲词于中山大学,其治词取途梦窗,而极诣于清真婉约隐秀之境。少年如曾传韶,如马庆余,如邓次卿,皆问业,而庸斋亦以年家子从述叔游。此四君者,述叔皆许之,唯余独及交庸斋,其余短命死矣。庸斋年才二十余,而遭逢变乱,其遇又或得或失,故其志微,其情惝恍,夫兴怀于绮罗芳菲之间,而发其空凉深窈之旨,亦庸斋之天性然也。述叔死矣,而庸斋春秋方富,绍述叔起而讲词,更十年或二十年,行见弦歌之声,洋洋盈耳。余虽不能词,异时海内乂治,亦愿从庸斋遨嬉于山绿湖光,歌云舞绣,以寄其击壤欣忭之情,听庸斋及其徒高歌相酬答也。甲申十一月佟绍弼序

佟序二

诚有以信于心,则纵浪自恣,而不以己徇人。君之于词,将以为寄耶,抑将与古为徒而相狎于寥邈亢浪之表耶。君处人和易,从容步趋,内外开朗,人所不足,君独有余,惟至于言词则反是,而人知与不知,大率指目君以为笑者,可慨也。余识君至七八岁,而聚合日多,知之颇悉,从丧乱以迄于今,君际遇之奇,有为众人所嗟叹骇异而蕲至弗获者矣。君乃恬然自若,无所形色,至其跋踬厄塞挫辱而为人所难堪,则又处之泰然。凡人患得患失,宠辱若惊者众矣,君得失盖皆以词致,而曾不以间其专好之心,治之弥坚,钻之弥至,日群其徒侣,声出乎沈酣,意广乎冥漠,滂沛洋溢,口吟指画,若将以此终身者然。夫唯君有以自得,然后敢骋其才,睥睨自快,而于当世无避就也。夫士可以辞天下之至荣,而不可夺其自尊,可以出众人之胯下,而不可易其素守,乃世往往谓其大言为狂,彼乌测乎君意量所在。甲申初刻,余尝为作序,故其词今不复论,而言其人,既以坚君之趣,抑亦以自发也。戊子佟绍弼

傅序三

曩者余选读近人词集,自水云楼而下,继以半塘、芸阁、大鹤、强村、蕙风、海绡凡七家,各系以词,略仿强村翁论词之作,以为百余年来词风之盛,岂特远迈元明,抑亦超乎常浙也。自述叔先生谢世以来,吾粤之能词者踵相继起,而与余相交最久,相知最深者,则新会朱君庸斋。君有夙慧,嗜词根乎天性,年甫弱冠,出语芳菲馨逸,富丽精妍,往往惊其长老。中岁以后,所作不多,而用笔臻于浑融隐秀,词境益深。君少乏师承,惟自得于古近作者。于宋根植于小晏、秦郎,而广之以周、吴、姜、史,于清规范于水云,而出入于王、朱、郑、况。于以博取诸家之长,然后时出己意,以自成其为一家之词也。若以之上继大鹤、蕙风,更以上继水云,世之君子得无以为阿其所好耶。余晚岁始肆力于词,与之函论此道者亦屡岁矣。乃知君之涉猎广,持论精辟,研讨之功与创制之美,足以相彰,自维与君以文字杯酒追欢于少年之日,忽忽垂四十年,余旅食海隅,日就衰朽,君亦届六旬矣。顾其得名也早,其旧集之流行于世者亦既有年,故港岛人士得见其词,竟有以君为清末词人年辈甚尊者,余曾以此事告之,用为笑谑。君性疏放而多病,其生平所作,又不自贵重,散佚者多,近岁始由其门人多为检拾,更从旧集选录如干首,共得百阕,由何君幼惠汇钞成编,薇庵恐其久而遗佚也,乃商请何耀光先生斥资付印,收入至乐楼丛书中,以广其传。余因述其为词途径及精诣如此。庚申六月静庵傅子余序

何序四

新会朱君庸斋,自少年以工词饮誉京华,声名籍甚,故吾粤自海绡翁以后,三十年来,言词者多爱推君。余久耳其名,而无一面之雅。近者家叔惠裒集其词百余阕,属其弟幼惠录为一卷馈余,因得遍读其所著分春馆词者。余于倚声之道,本无所解,惟爱读两宋及清名家词,乃知词有主情主格主气三种,若谓秦、晏主情,姜、张主格,辛、刘主气,则君之词,其殆兼有主情与主格之妙,又能以潜气运之者与。夫情之至者,必具有隽上之才,始足以达之,至才与情之联绵互发,畅以声音,又必在其精力弥满之日,故观君少年所作,如璞含珠媚,光彩焕然,情丰而才富。中年以后,阅世既深,抚物兴怀,工于寄托,则又多连犿要眇之思,词益精深邃密。迨至晚年,渐归平淡,雅不欲以绵丽之笔,与少年争胜毫厘也。顾余所知甚鲜,未足以测君之所至,谨识数语,藉表衷情,并亟为付梓,以分赠爱读君之词者。庚申十月何耀光序于香港之至乐楼

临江仙  题朱庸斋分春馆词      蕴章王西神

经醉湖山劳倦眼,天涯三见红桑。曝书亭子久荒凉。平分春一半,消受泪千行。

便作词人无一可,捣残麝墨题香。梅边花谱写刘郎。琼箫和恨咽,锦瑟比愁长。

醉落魄  题朱庸斋词稿          杨铁夫

茫茫尘世。满座筝琶喧俗耳。悠然一盘云山紫。海上牙弦,知否成连死。

梅词片片随风坠。洛阳声价当时纸。西江月色襟怀似。露浣薇香,熏沐珠玑字。

猜你喜欢
  卷三十二·阮阅
  第六回 被妖僧擒拿主将·陈端生
  续集巻五·黄昇
  柴氏四隐集巻三·柴望
  山中白云词一·张炎
  卷二十·韩淲
  唐诗镜卷三十六·陆时雍
  唐诗镜卷八·陆时雍
  卷二百八十四·曹学佺
  清苑斋集补钞·管庭芬
  卷一百八·陈元龙
  青城山人集巻三·王璲
  ●霓裳续谱 卷五·王廷绍
  卷十三·施元之
  四集 四卷·钱德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程和仲·唐圭璋

      沁园春   寿竹林亭长   呼伯雅来,满进松精,致寿于公。况富矣锦囊,吟边得句,森然武库,书里称雄。亭长新封,亩宫雅趣,一笑侯王名位穹。闲官守,任平章批抹,明月清风。   年年申庆桑蓬。幸至节今晨恰又逢。想霭霭其祥,瑞

  • ●古诗源卷八·沈德潜

    ○晋诗  刘琨  越石英雄失路,万绪悲凉,故其诗随笔倾吐,哀音无次,读者乌得于语名间求之!  答卢谌  琨顿首。损书及诗。备酸辛之苦言,畅经通之远旨。执玩反覆,不能释手,慨然以悲,欢然以喜。昔在少壮,未尝检括,远慕老庄之齐

  • 第十六歌 你连枷抽抽阿是抽格我·刘半农

    你连枷抽抽阿是抽格我? 我看你杀毒毒格太阳里打麦打的好罪过。 到仔几时一日我能够来代替你打, 你就坐勒树阴底下扎扎鞋底唱唱歌。编注:连枷,原作连竿,可能是音误。抽抽,原作𢰠,又作窱窱,不解何意。

  • 志第二 历中·沈约

    夫天地之所贵者生也,万物之所尊者人也。役智穷神,无幽不察,是以动作云为,皆应天地之象。古先圣哲,拟辰极,制浑仪。夫阴阳二气,陶育群品,精象所寄,是为日月。群生之性,章为五才,五才之灵,五星是也。历所以拟天行而序七耀,纪万国而授

  • 卷一百三十·列传第二十七·柯劭忞

      阔阔不花 按札儿(忙汉 拙赤哥) 肖乃台(抹兀答儿 兀鲁台 脱落合察儿) 吾也而 拔不忽 槊直腯鲁华(撒吉思卜 华明安答儿) 乃丹 忒木台(奥鲁赤 脱桓不花)   阔阔不花,按摊脱脱里氏。魁岸,有膂力。太祖命木华黎伐金,分水马赤为

  • 卷五·张九成

    钦定四库全书孟子传卷五宋 张九成 撰邹与鲁哄穆公问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则可也孟子对曰凶年饥嵗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防千人矣而君之

  • 周盘龙传·萧子显

    周盘龙,是北兰陵兰陵人。宋朝实行户籍编定时,属于东平郡。周盘龙胆气过人,尤其擅长骑马射箭。泰始初年,他随军讨伐赭圻贼人,亲自冲锋陷阵,身先士卒。逐级升官至龙骧将军,积射将军,受封晋安县子爵,食邑四百户。元徽二年(474),桂

  • 费聚传·张廷玉

    费聚,字子英,五河人。父亲叫费德兴,因才智勇猛担任游徼卒。费聚年少时就操练击技。和太祖相遇于濠州,因费聚相貌伟岸,深得太祖喜爱,被接纳。定远张家堡的民兵没有归属,郭子兴想招抚,但思虑着没有使者。太祖立即请求前往,带上了

  • 卷三十二·赵汝愚

    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三十二宋 赵汝愚 编帝系门宗室上仁宗乞分王宗室壮观洪业 刘 随臣闻宗子维城用期磐石之固异姓为後适茂本支之荣宗周则并建懿亲炎汉乃分王善地有唐开国弥重亲贤嗣王郡王推恩甚衆皆所以强大

  • 卷一百二·宋敏求

    钦定四库全书唐大诏令集卷一百二宋 宋敏求 编政事举荐上京官及总管刺史举人诏采访孝悌儒术等诏求访贤良限来年二月集泰山诏荐举贤良诏搜访才能诏河南河北江淮采访才杰诏采访武勇诏访习天文历算勅访孝悌德行诏京文武

  • 卷四十九·朱熹

    <子部,儒家类,御纂朱子全书>钦定四库全书御纂朱子全书卷四十九理气一总论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有是理后生是气自一隂一阳之谓道推来此性自有仁义先有个天理了却有气气积为质而性具焉问先有理抑先有气曰理未

  •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四十五·澄观

    十定品第二十七(入第四十经)初明来意。先辨会来。会来有二。一约圆融。谓前明普门中所具差别正位。故寄历人天。今明位后德用不离普门。是则会别入普有此会来。重会普光意在斯矣。等妙二位。全同如来普光明智故。二约

  • 众经目录卷第二·静泰

    释静泰撰重翻(本是一经或有二重翻者乃至六重翻者) 合三百二十八部一千一百一十六卷大乘经重翻二百三部五百二十四卷&middot;放光般若波罗蜜经三十卷(或二十卷四百六十纸) 晋元康元年无罗叉共竺叔兰于陈留译&middot;

  • 覆瓿集·朱同

    七卷。《附录》一卷。明朱同撰。朱同,字大同,自号紫阳山樵,又号朱陈村民,安徽休宁人。翰林学士升之子。《明史》附见升传末。著有《覆瓿集》。是集末有范檩跋,称洪武中以人材举,为东宫官,寻进礼部侍郎。而同时范准作

  • 朱文公易说·朱鉴

    南宋朱熹说,朱鑑编。二十三卷。《通志堂经解》本。朱鑑系朱熹之长孙,以荫补迪功郎,后仕之吏部侍郎,湖广总领。此书《宋志》失载,《宋志补》及《经义考》始载之。原本前有淳祐壬子(1252年)子明《自序》,称先文公有《启

  • 易外别传·俞琰

    元俞琰述。道教经书。一卷。前有元世祖至元二十一年(1284)序。全书阐发魏伯阳《参同契》之学,描述先天图环中之秘,反而求之自身,认为此是养生之切务,不可不知。内收邵康节“心为太极图”,朱紫阳“太紫虚中先天图”, “先天

  • 幻中真·刘璋

    清初本衙藏版本《幻中真》目录书影清初本衙藏版本《幻中真》正文书影清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十二回。题“烟霞散人编次,泉石主人评定”。卷首有署“天花藏主人题于素政堂”的序。书叙苏州府吴县吉扶云和易素娥夫妻悲

  • 萨昙分陀利经·佚名

    与萨达磨芬陀利同。译曰妙法莲华。慧琳音义二十八曰:‘萨昙分陀利,梵语讹略也。正梵语云萨达摩奔拏里迦,唐言妙法白莲华,姚秦罗什译为妙法莲华经,略去白字也。’梵Saddhanmapu&ndotblw;&ddotblw;ari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