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庄棫

庄棫字中白,江苏丹徒人。治易、春秋,兼通纬候。先世业嵯,后家中落,校书淮南、江宁各官书局,以光绪四年(一八七八)卒。著有《蒿庵遗稿》,词甲、乙稿及补遗附马。棫自序谓:“向从北宋溯五代十国,今复下求南宋得失离合之故”,足见其词学渊源所自。与谭献齐名。朱孝臧合题二家词集云:“皋文说,沆瀣得庄、谭。感遇霜飞怜镜子,会心衣润费炉烟,妙不著言诠。”(《彊村语业》卷三)据此,知二氏固常州派之后劲也。

○思佳客二首

〔春雨〕

一曲歌成酒一杯,困人天气好亭台。沈沈春昼斜飞雨,寂寂闲门乱点苔。花几簇,锦千堆,落红成阵映香腮。不如却下帘儿坐,自看同心七宝钗。

无赖今年又晚春,一春风雨倍销魂。梁间归燕空留客,叶底流莺解骂人。飞絮绕,落频,佩环摇荡梦中云。闭门已过春三月,莫向青郊问画轮。

○高阳台

〔长乐渡〕

长乐渡边,秦淮水畔,莫愁艇子曾摧。一曲西河,尊前往事依稀。浮萍绿涨前溪遍,问六朝遗迹都迷。映玻璃,白下城南,武定桥西。行人共说风光好,爱沙边鸥梦,雨后莺啼。投老方回,练裙十幅谁题?相思子夜春还夏,到欢闻先已凄凄。更休提,烟外斜阳,柳外长堤。

【评】谭献曰:骀荡怨抑之境,为前人所未开。(《箧中词》五)

○蝶恋花四首

城上斜阳依绿树。门外斑骓,见了还相顾。玉勒珠鞭何处住?回头不觉天将暮。风里馀花都散去。不省分开,何日能重遇?凝睇窥君君莫误,几多心事从君诉。

百丈游丝牵别院。行到门前,忽见韦郎面。欲待回身钗乍颤,近前却喜无人见。握手匆匆难久恋。还怕人知,但弄团团扇。强得分开心暗战,归时莫把朱颜变。

绿树阴阴晴昼午。过了残春,红萼谁为主?宛转花幡勤拥护,帘前错唤金鹦鹉。回首行云迷洞户。不道今朝,还比前朝苦。百草千花羞看取,相思只有侬和汝。

残梦初回新睡足。忽被东风,吹上横江曲。寄语归期休暗卜,归来梦亦难重续。隐约遥峰窗外绿。不许临行,私语频相属。过眼芳华真太促,从今望断横波目。

【评】陈廷焯曰:蒿庵:《蝶恋花》四章,所谓托志帷房,眷怀身世者。首章《回头》七字,感慨无限,下半声情酸楚,却又哀而不伤。次章心事曲折传出;下半韬光匿采,忧谗畏讥,可为三叹。三章词殊怨慕;次章盖言所谋有可成之机,此则伤所遇之卒不合也。故下云:“回首行云迷洞户,不道今朝,还比前朝苦。”悲怨已极。结云:“百草千花羞看取,相思只有侬和汝。”怨慕之深,却又深信而不疑;想其中或有谗人间之,故无怨当局之语;然非深於风骚者,不能如此忠厚。四章决然舍去,中有怨情,故才欲说便咽住;下半天长地久之恨,海枯石烂之情,不难得其缠绵沈厚,而难得其温厚和平。(《白雨斋词话》五)

○相见欢二首

春愁直上遥山,绣帘闲。赢得蛾眉宫样月儿弯。云和雨,烟和雾,一般般。可恨红尘遮得断人间。

深林几处唬鹃,林如烟。直到梦难寻处倍缠绵。蝶自舞,莺自语,总凄然。明月空庭如水似华年。

【评】陈廷焯曰:二词用意、用笔,超越古今,能将骚、雅真消息吸入笔端,更不可以时代限也。(《白雨斋词话》五)

○定风波

为有书来与我期,便从兰杜惹相思。昨夜蝶衣刚入梦,珍重,东风要到送春时。三月正当三十日,占得,春光毕竟共春归。只有成阴并结子,都是,而今但愿著花迟。

【评】陈廷焯曰:蒿庵词有看似平常,而寄兴深远,耐人十日思者,如《定风波》云云,暗含情事,非细味不见。(《白雨斋词话》五)

○凤凰台上忆吹箫

瓜渚烟消,芜城月冷,何年重兴清游?对妆台明镜,欲说还羞。多少东风过了,云缥缈何处勾留?都非旧,君还记否?吹梦西洲。悠悠,芒辰转眼,谁料到而今,尽日楼头。念渡江人远,侬更添忧。天际音书久断,还望断天际归舟。春回也!怎能教人,忘了闲愁?

【评】谭献曰:清空如话,不至轻僄,消息甚微。(《箧中词》五)陈廷焯曰:纯是变化风、骚,温、韦几非所屑就,尚何有於姜、史?(《白雨斋词话》五)

右庄棫词十一首,录自《蒿庵遗集》。

【集评】谭献曰:闺上之思,灵均之遗则,动於哀愉而不能自己,中白当曰:《非我佳人,莫之能解也。》(《箧中词》五)陈廷焯曰:蒿庵词穷源竟委,根柢盘深,而世人知之者少。余观其词,匪独一代之冠,实能超越三唐、两宋,与风、骚、汉乐府相表里,自词人以来,罕见其匹。而究其得力处,则发源於国风、小雅,胎息於淮海、大晟,而寝馈於碧山也。(《白雨斋词话》五)

猜你喜欢
  董德元·唐圭璋
  李氏·唐圭璋
  序·佚名
  ◆王参政都中(本斋集)·顾嗣立
  第九出 龙会仙筵·丁耀亢
  卷二十一·陈起
  李义山诗集巻下·李商隐
  卷四百四十一·曹学佺
  卷四百六十一·佚名
  卷二百四十七·佚名
  卷十一·陈衍
  谢逸词作鉴赏·佚名
  郑遨诗鉴赏·佚名
  卷三·孙一元
  卷四·杨载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古今风谣·杨慎

    ○尧时康衢童谣(《列子》)立我蒸民,莫非尔极。不识不知,顺帝之则。○中侯稷起谣(《诗纬》)苍耀稷,生感迹。○昌握契谣(《诗纬》)元鸟翔水,遗卵流,简狄吞之生契封。○包山谚杨方《吴越春秋》、沈怀园《南越志》曰:“牛女之

  • 楔子·李文蔚

    (李长者引行钱上,云)安排酒果临歧路,暂别贤明慷慨人。小生李思中是也。自去岁酒席中论言,赍发贤士问卜,不想果遇仙师授教,得兵书三卷。贤士晓夜温习,将兵甲之策,尽皆看彻,拣取今朝吉日良辰,要投于任贤之处,进取功名。比及贤士先

  • 第二十一回 康保裔血战亡身 雷有终火攻平匪·蔡东藩

      却说真宗即位,所有施赏大典,已一律举行,只王继恩、李昌龄等谋立楚王,应该坐罪,特贬昌龄为行军司马,王继恩为右监门卫将军,安置均州,胡旦除名,长流浔州。到了改元以后,吕端以老疾乞休,李至亦以目疾求罢,乃均免职,特进张齐贤、

  • 东汉会要卷三十四·徐天麟

    兵下屯田建武四年刘隆讨李宪宪平遣隆屯田武当【传】马援以三辅地旷土沃而所将賔客猥多乃上书求屯田上林苑中帝许之【传】六年王霸屯田新安【传】夏李通破公孙述扵西域还屯田顺阳十二月诏曰今军士屯田粮储差积纪八年王

  • 西汉年纪卷九·王益之

    宋 王益之 撰景帝孝景皇帝讳启孝文中子也母窦皇后孝文在代时前王后有三男及窦后得幸前后死及三子更死故帝得立【考异曰此史记本纪所载也汉书作文帝太子史记以为中子史记作三男汉书外戚传云窦姬至代代王独幸窦姬生女

  • 七二六 谕着韦谦恒等以原衔充文渊阁校理等事·佚名

    七二六 谕着韦谦恒等以原衔充文渊阁校理等事乾隆四十五年十一月十五日翰林院奏补文渊阁校理并带领引见,奉谕旨:韦谦恒着以原衔充文渊阁校理,德昌着以原衔署文渊阁校理。瑞保、汪如藻、五泰、陈崇本、刘谨之、彭元珫、邹

  • 一三九 大学士舒赫德等奏将各省解到《初学集》等书及板片销毁折·佚名

    一三九 大学士舒赫德等奏将各省解到《初学集》等书及板片销毁折乾隆三十八年十二月十七日*大学士臣舒赫德等谨奏:查从前奉旨,谕令各省将钱谦益《初学集》、《有学集》等书,解京销毁。前经臣等将解到各书,奏交内务府烧毁

  • 二十七年·佚名

    (甲午)二十七年大明萬曆二十二年春正月1月1日○朔庚辰,諸道大饑,京畿及下三道尤甚,人相殺食。〈自軍興轉輸,公私蕩竭。經賊之地,二年廢作,完全之道,流民皆歸,主客俱困。且以武士及軍功人爲守令,專事剝斂,又築城練卒,使臣旁午,州縣百

  • 经济文衡后集卷二十·佚名

    宋 滕珙 撰四书类论四书学问根本答吕子约此段谓读书不贵乎泛当审思明辨以求其防今人读书务广而不求精是以刻苦者迫切而无从容之乐平易者泛滥而无精约之功两者虽殊然其所以受病之源则一而已孟子中庸大学乃学问根本尤

  • 卷十六·盛世佐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集编卷十六龙里县知县盛世佐撰聘礼第八之二厥明讶宾于馆注曰此讶下大夫也以君命迎宾谓之讶讶迎也亦皮弁宾皮弁聘至于朝賔入于次注曰服皮弁者朝聘主相尊敬也诸侯视朔皮弁服入于次者俟办也次在大门外之

  • 备内·韩非

    人主之患在于信人,信人,则制于人。人臣之于其君,非有骨肉之亲也,缚于势而不得不事也。故为人臣者,窥觇其君心也,无须臾之休,而人主怠傲处上,此世所以有劫君杀主也。为人主而大信其子,则奸臣得乘于子以成其私,故李兑传赵王而饿主

  • 宝王三昧念佛直指卷上(并序)·妙叶

        四明鄞江沙门妙叶集  念佛三昧称为宝王者。盖于一切三昧之中最上三昧者也。首独唱于庐山。后遍流于天下。历代所修往生非一。著文于世。证验良多。自昔至今富于编简。若禅若教无不尊崇。是圣是凡悉皆景仰。

  • 卷第十六·佚名

    嘉兴大藏经 百痴禅师语录 百痴禅师语录卷第十六 嗣法门人超宣等编 小参下 对灵小参。一道孤光逼太阿。云蒸雾掩弗销磨。几回收拾藏将去。犹有余辉挂绿萝。蓦竖拂云。山僧此者尽情撒出。普请大地群生同入此光中。与

  • 长物志·文震亨

    著名造园理论专著。作者将身外之物视为“长物”,故名。清《四库全书》收录时认为本书“凡闲适玩好之事,纤悉毕具。”现在园林学界认为它是以造园为主的著作,为研究我国造园理论和技艺的重要参考文献。十二卷。明文震

  • 道德真经注·吴澄

    道家著作。元·吴澄撰。澄字幼清,号草庐, 崇仁(今属江西)人。官至翰林学士。元大德十一年(1307) 辞疾归里, 南下时留清都观,与门人论及《老》、《庄》、《太元》等书, 为正厥伪而著其说。澄学以尊德性为本, 故与苏辙指意略

  • 玉台新咏·徐陵

    诗歌总集。南朝陈徐陵编。陵字孝穆,东海郯人。历时梁陈,为当世文学名士。他的诗歌和骈文大多精巧细密,圆融流畅,文辞绮艳。与庾信齐名,号称“徐庾”。《玉台新咏》是他奉梁太子萧纲之命而编纂的。选录诗歌的宗旨是“

  • 钦定古今储贰金鉴·佚名

    六卷 此书是清高宗弘历于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诏令诸皇子及军机大臣、上书房总师傅等人,取历代册立太子的事迹中能够有所鉴戒的部分,按朝代顺序纂辑而成,上自周代,下迄明代,共三十三事。此外还附立了五事。至于偏居窃位,无

  • 广弘明集·道宣

    唐道宣编。三十卷。明南北藏及清藏为四十卷。成书于麟德元年(644),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二册。本书体例与《弘明集》略异,故不称“续”而称“广”。全书分十篇:一归正、二辨惑、三佛 德、四法义、五僧行、六慈济、七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