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三峰藏和尚语录序

嘉兴大藏经 三峰藏和尚语录

三峰藏和尚语录序

武林卫军嘉鱼学人熊开元撰

开也闇髫岁荷至人加策初无所冥会乙丑得假归从觉来先生急自研始有醯鸡之获自喻适志将谓天上下乐无逾者明年受事吴门趋见三峰老和尚于万峰之书屋亲承披拣而后知尼山先师所云不践迹亦不入于室子舆氏所云二之中四之下灼然有如是浅深苟徒恃其天下莫能载天下莫能破之意自广而狭人几不免斯文蟊螣矣于是集都人士信道者营建说法堂劝请老和尚不倦开演如是甚深之法开独闻孰与夫一天下人共闻万世天下人共闻耶阅六七寒暄得语录若干卷广录若干卷开劝请之心方存乎见少而庸人浅人辄见多往往不能卒业则约而取之尽撤其宝几珍御独以狸奴面目对人诚仁人孝子之志也然水乳杂糅非鹅王莫择以游夏赞春秋孰有能胜其任者开得罪抵临安军国清储和尚忽邮书见招且曰鼎沸若斯虽有上至梵天之舌无处向人祗宜收先师狼藉之夜光重胎明月使方来有目者咸得与于清辉不至守其一室甘此长沦是犹可及为者公久在灵山会里先师迁化时尝贻书左右曰山僧有无数身前身后事仰托于门下公若不忘付嘱可不共伸一臂擘破华山倒出万年流水乎开自顾非其人何敢滥竽斯典更祸乱相寻梗与土之去未知所终则亦姑留此一则俟结集既成附之编末俾开千里万里千生万生不见有一步有一时在老和尚门外开不朽矣或有过量人如岩头婆子谓此结集亦不消得直取而投之水火当更益一重光彩若祗守寒岩异草青掉头不顾仍为开二十年前同坑之土非所愿也。

时崇祯甲申夏五月朔序

三峰和尚语录序

和尚乘仰山尘刹之愿降神东震旦国作天童长子艰危百战死任纲宗四十悟道五十四开堂六十三迁化历主八刹门人记语录三十卷广录五十卷示疾前半年手命不肖弘储结集时得法弟子松陵周祗侍侧叹息再拜以为至当今已二十七年矣犹凛凛退缩不敢轻授简牍诸佛列祖鉴之岁月荒忽感时感疾辛丑三月手抄录中稍平径易晓人者为一编使后五百岁劫火洞然之际得瞻此清凉寂灭法宝三世如来说法之式龙腾云变无有定相然天高地卑川流岳峙确不可反覆倒置以正合以奇胜兵者圣人不得已而用之犹然兼揽并到况大统纲宗哉杨岐会滹沱正脉雪窦显韶阳中兴广大不违从上精微自我作祖两家典册具在商周礼乐大备之时而执羲农已上之说是知秋冬而不知有春夏也子舆氏权衡诸圣于伯夷伊尹肯诺不全唯时中至圣则全身奉重斯可以悟法式矣有祖以来乃有和尚和尚道大不能容栖栖皇皇知者罪者其惟春秋不肖弘储惧取其易者为之若夫结集艰重在有力者。

弘储敬述于灵岩大鉴堂

三峰和尚语录目录卷第一住海虞三峰清凉院语住苏州北禅大慈寺语住杭州临平安隐寺语卷第二住苏州邓尉圣恩寺语卷第三住苏州邓尉圣恩寺语卷第四住梁溪龙山锦树院语住杭州南屏净慈寺语住嘉兴水西真如寺语住苏州松陵圣寿寺语住苏州邓尉圣恩寺语卷第五广录卷第六广录卷第七广录卷第八颂古卷第九颂古卷第十颂古卷第十一五宗原卷第十二杂偈卷第十三法语卷第十四书问卷第十五书问卷第十六杂着

猜你喜欢
  大般泥洹经卷第四·佚名
  附錄義淨補譯正理門論初段釋文·欧阳竟无
  佛说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卷第十一·佚名
  论 韩 愈·太虚
  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十二[宋铭]·惟白
  顺权方便经卷下·佚名
  对于苏州北寺之解决方法·太虚
  大般涅槃經卷第二十八·欧阳竟无
  毗尼后集问辩·智旭
  心地光明魔自远离·印光
  众事分阿毗昙论 第十一卷·佚名
  贞元新定释教目录 第二十九卷·圆照
  破山禪師語錄卷第一·海明
  卷第六十八·佚名
  中观论疏卷第八(本)·吉藏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楔子·马致远

    (正末改扮高太尉同旦儿两俫上,云)老夫殿前高太尉的便是。嫡亲的三口儿家属。夫人早亡,止有个女孩儿,唤做翠娥。自十七年前,吕岩应过举,拜兵马大元帅,老夫见他好武艺,就招他为婿。所生一儿一女,近日蔡州反了吴元济,好生猖獗。朝

  • 卷五十一·陆游

    钦定四库全书 劎南诗稾卷五十一 宋 陆游 撰 书感 头颅已可知牙齿今复落十步或再休啜粥不及勺身依一蒲团壁挂两芒屩对客辄坐睡有问莫能酢念昔少壮时心慕宦游乐初登平津馆晚入征西幙雨暗骆谷烽霜清散关柝登高望中原

  • 卷九·沈德潜

    张佳胤佳胤字肖甫,铜梁人。嘉靖庚戌进士,官至兵部尚书,加太子太保,赠少保,谥襄敏。少保诗时露警拔,陈卧子重其庄雅,称为李、王后劲。【乌蛮滩】乌蛮滩前石齿齿,盘涡转地惊涛起。险绝空传滟滪堆,估客帆樯愁欲死。万里江源异域来

  • 王诜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王诜(生卒年不详)字晋卿,太原(今属山西)人,徙居开封(今属河南)。熙宁中尚英宗第二女魏国大长公主,拜左卫将军、驸马都尉,为利州防御使。与苏轼等为友。元丰二年(1079),授昭化军行军司马,均州安置,七年转置颍州。元祐元年(108

  • 自堂存藁巻三·陈杰

    宋 陈 撰七言律诗元旦南郊庆成熈朝政化谨三元有事郊南典礼全嗣圣万年初见帝小臣十起夜瞻天想囬玉辂红云晓更揭金鸡暖雨前但愿庆成天下福赋诗岂必从甘泉天基节特晴王春又数五尧蓂先自春来半月赢天上圣功调玉烛云间

  • 卷一 本纪一·赵尔巽

      ◎太祖本纪   太祖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姓爱新觉罗氏,讳努尔哈齐。其先盖金遗部。始祖布库里雍顺,母曰佛库伦,相传感朱果而孕。稍长,定三姓之乱,众奉为贝勒,居长白山东俄漠惠之野

  • 卷之一千一百九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曹伯启传·宋濂

    曹伯启字士开,济宁砀山人。二十岁时就学识渊博。至元中,任兰溪主簿,一次县尉捕获盗贼三十人,戴上刑具游街,伯启因无证据不相信。不久抓获了真正的盗贼,因此,降了县尉的职。在升迁为常州路推官后,土豪黄甲,倚仗自己有钱,杀了人后

  • 第二十章 秦汉宗教·吕思勉

    第一节 祠祭之礼古人率笃于教,故其祭祀之礼甚烦。又各地方各有其所奉之神,秦、汉统一以后,逐渐聚集于中央,其烦费遂愈甚。经元、成之厘正,而其弊乃稍除。此亦宗教之一大变,不能不归其功于儒者之持正也。秦襄公既侯,居西垂,自

  • 唐悦良·周诒春

    唐悦良 字公度。年二十八岁。生于上海。叔瑞祺。业商。已婚。初学于上海妥玛汉布学校。及圣约翰大学。宣统元年。以官费游美。入耶路大学。习教育及心理学。民国二年。得学士学位。入普林斯顿大学。习市政。民国四年

  • 卷四十七·冯复京

    钦定四库全书六家诗名物疏卷四十七 明 冯复京 撰大雅文王之什二思齐篇在宫【辟廱别载】笺云宫谓辟廱宫也羣臣助文王养老○周礼外饔邦飨耆老掌割亨之事酒正飨耆老共其酒无酌数凡有秩酒者以书契授之大司徒以保息六养

  • 《坛经》考·胡适

      一、跋《曹溪大师别传》  《曹溪大师别传》一卷,中国已无传本。此本是日本所传,收在《续藏经》二编乙,19套,第五册,页483—488。有日本僧祖芳的书后云:  昔于东武获《曹溪大师别传》,曩古传授大师从李唐手写赍

  • 仁王护国般若经疏卷第四·智顗

    天台智者大师说 门人灌顶记又信忍菩萨下。第二明信忍。文四。今初标名配位。言信忍者。以无漏信三宝等故名信。言善达明中行者。配位。如下经说。善觉初地菩萨。证人法二空故名善觉也。达即离达。谓二地菩萨。离破戒

  • 三四 十上经·佚名

    第一 诵品如是我闻。一尔时,世尊与五百大比丘众俱,住瞻婆伽伽池侧。于此,尊者舍利弗告诸比丘曰:“友!诸比丘!”彼等诸比丘答尊者舍利弗:“友!”尊者舍利弗如是曰:“十上法我当说 为涅槃之逮得 为

  • 胡仲子集·胡翰

    十卷。明胡翰(1307—1381)撰。胡翰,字仲子,一字仲申,浙江金华人。洪武初,以荐为衢州府(今浙江衢县)教授,后召修《元史》,史成,赐金帛归,其事迹具《明史·文苑传》。是集乃其门人刘刚及浦阳 (今浙江浦江) 王懋温所编。

  • 鸣鹤余音·彭致中

    鸣鹤余音,元朝仙游山全真道道士彭致中编集,约成书于至正七年(1347)。九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书前有元代学者虞集序文,叙述此书编集始末。正文中广泛采集唐、宋、金、元道士所撰诗词歌赋及杂文,总计约四百七十篇。入选

  • 清代野记·梁溪坐观老人

    书所记为有清一代,尤其是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四朝间朝野轶闻。或为朝廷大事如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或为乡曲巷谈诸如文艺、交游、人物、风俗以及官场百态、社会奇闻等,皆作者亲历亲见或闻于亲历亲见者。而举

  • 大虚空藏菩萨念诵法·佚名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   令薄福少德乏少资具者,修此教法,灭罪生福,成大悲智,世出世间财宝,皆悉获得,利益一切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