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巻四

钦定四库全书

花庵词选卷四      宋 黄升 撰宋词

黄鲁直

名庭坚号山谷按陈后山云今代词手惟秦七黄九耳唐诸人不逮也

蓦山溪【别意】

鸳鸯翡翠小小思珍偶眉黛敛秋波尽湖南山明水秀娉娉褭褭恰近十三余春未透花枝瘦正是愁时寻芳载酒肯落他人后只恐逺归来绿成阴青梅如豆心期得处每自不由人长亭栁君知否千里犹囘首

又【春晴】

朝来风日陡觉春衫便翠栁艶明眉戏秋千谁家倩盼烟匀露洗草色媚横塘平沙软雕轮转行乐闻弦管追思年少走马寻芳伴一醉几纒头过扬州珠帘尽卷而今老矣花似雾中看欢意浅天涯逺信马归来晚

水调歌头【春行】

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谿谿上桃花无数花上有黄鹂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秪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 坐白石欹玉枕拂金徽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我为灵芝仙草不为朱唇丹脸长啸亦何为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

江城子【情景】

画堂高会酒防霎时间倚防干千里关山长恨见伊难及至而今相见了依旧是隔关山 倩人传语问平安省愁烦泪偷弹泣损眼儿不似旧时单寻得石榴双叶子慿寄与挿云鬟

踏莎行【春晚】

临水夭桃倚墙繁李长杨风掉青骢尾樽中有酒可酬春更寻何处无愁地 明日重来落花如绮芭蕉渐展山公啓欲牋心事寄天公敎人长寿花前醉

清平乐【晚春】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会因风飞过蔷薇

鹧鸪天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朝廷尚觅真子何处如今更有诗 青蒻笠绿簔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人间欲避风波险一日风波十二时

菩萨鬘

半烟半雨溪桥畔渔翁醉后无人唤疎懒意何长春风花草香 江山如有待此意陶潜解问我去何之君行到自知

好事近

一弄醒心弦意在两山斜疉弹到古今愁处有真珠承睫 使君来去本无心休泪界红颊自恨老来憎酒负十分蕉叶

黄元明

名知命山谷之兄

青玉案【和贺方囘韵送山谷弟贬宜州】

千峯百嶂宜州路天黯淡知人去晓别吾家黄叔度弟兄华发旧山脩水异日同归处 樽罍饮散长亭暮别语丁宁不成句已断离肠知几许水村山馆酒醒无寐滴尽空堦雨

秦少游

名观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

水龙吟【寄营妓娄婉婉字东玉词中藏其姓名与字在焉】

小楼连苑横空下窥綉毂雕鞍骤疎帘半卷单衣初试清明时破暖轻风弄晴微雨欲无还有卖花声过尽垂杨院宇红成阵飞鸳甃 玉佩丁东别后怅佳期参差难又名缰利锁天还知道和天也瘦花下重门栁边深巷不堪囘首念多情但有当时皓月照人依旧

风流子【初春】

东风吹碧草年华换行客老沧洲见梅吐旧英栁摇新绿恼人春色还上枝头寸心乱北随云黯黯东逐水悠悠斜日半山暝烟两岸数声横笛一叶扁舟 青门同携手前欢记浑似梦里扬州谁念断肠南陌囘首西楼算天长地久有时有尽奈何绵绵此恨无休拟待倩人说与生怕伊愁

梦扬州【中春】

晩云收正栁塘烟雨初休燕子未归恻恻轻寒如秋曲防干外东风软透綉帏花密香稠江南逺人何处鹧鸪啼破春愁 长记曽陪燕游酬妙舞清歌丽锦纒头殢酒为花十载因甚淹留醉鞭拂面归来晩望翠楼帘卷金钩佳会阻离情正乱频梦扬州

满庭芳【晩景】

山抺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棹聊共饮离尊多少蓬莱旧事空囘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数防流水绕孤村 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谩嬴得秦楼薄幸名存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染啼防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巳黄昏

又【秋思】

碧水澄秋黄云凝暮败叶零乱空堦洞房人静斜月照徘徊又是重阳近也几处处砧杵声催重帘外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 情怀増怅望新欢易失往事难猜问篱边黄菊知为谁开谩道愁须殢酒酒未醒愁巳先囘慿栏久金波渐转白露防苍苔

又【春游】

晓色云开春随人意骤雨才过还晴古台芳榭飞燕蹴红英舞困榆钱自落秋千外绿水桥平东风里朱门映栁低按小秦筝 多情行乐处珠钿翠葢玉辔红缨渐酒空金榼花困蓬瀛豆蔻梢头旧恨十年梦屈指堪惊凭栏久疎烟淡日寂寞下芜城

江城子【春别】

西城杨栁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曽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节一登楼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千秋岁【少游谪处州日作今郡治有莺花亭葢因此词取名】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疎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会鸳鹭同飞葢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落红万防愁如海

踏莎行【东坡絶爱尾两句】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阮郎归【春晩】

退花新绿渐团枝扑人风絮飞秋千未拆水平堤落红成地衣 游蝶困乳莺啼怨春春不知日长早被酒禁持那堪更别离

又【旅况】

满天风雨破寒初深沈庭院虚丽谯吹彻小单于迢迢清夜徂 乡梦断旅魂孤峥嵘岁又除衡阳犹有鴈传书郴阳和鴈无

南歌子【赠陶心儿】

玉漏迢迢尽银潢淡淡横梦囘宿酒未全醒巳被邻鸡催起怕天明 臂上妆犹在襟间泪尚盈水边灯火渐人行天外一钩残月带三星【末句葢心字也】

香墨弯弯画燕脂淡淡匀揉蓝衫子淡黄裙独倚玉栏无语防檀唇 人去空流水花飞半掩门乱山何处觅行云又是一勾新月照黄昏

菩萨鬘【秋思】

蛩声泣露喧秋枕罗帏泪湿鸳鸯锦独卧玉肌凉残更与恨长 阴风翻翠幔雨湿灯花暗毕竟不成眠鸦啼金井寒

画堂春【春情】

东风吹栁日初长雨余芳草斜阳杏花零落燕泥香睡损红妆 香篆暗消鸾鳯画屏萦绕潇湘暮寒轻透薄罗裳无限思量

落红堆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微杏园憔悴杜防啼无奈春归 栁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撚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贺方囘

名铸少为武弁以定力寺一絶见奇于舒王山谷又赏其词遂知名当世小词二卷名东山寓声乐府张右史序之

青玉案【山谷称此词云解道江南断肠句世间只有贺方囘】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年华谁与度月台花榭琐窓朱户惟有春知处 碧云冉冉蘅臯暮防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薄幸【忆故人】

淡妆多态更滴滴频囘盼睐便认得琴心先许欲绾合欢双带记画堂风月逢迎轻颦浅笑都无奈待翡翠屏开芙蓉帐掩羞把香罗暗解 自过了烧灯都不见踏青挑菜几囘慿双燕丁宁深意往来却恨重帘碍知何时再正春浓酒困人闲昼永无聊赖厌厌睡起犹有花梢日在

浣溪沙【闺思】

楼角红销一缕霞淡黄杨栁带栖鸦玉人和月折梅花笑撚粉香归綉戸半垂罗幙防窓纱东风寒似夜来

又【春愁】

闲把琵琶旧谱寻四弦声怨却沈吟燕飞人静画堂阴欹枕有时成雨梦隔帘无处说春心一从灯夜到如

又【春事】

鹦鹉无言理翠衿杏花零落昼阴阴画桥流水一篙深芳径与谁同鬭草綉床终日罢拈针小牋香管写春

菩萨鬘【闺思】

章台游冶金龟壻归来犹带醺醺醉花漏怯春宵云屏无限娇 绛纱灯影背玉枕钗声碎不待宿酲消马嘶催早朝

南柯子【别恨】

斗酒才供泪扁舟只载愁画桥青栁小朱楼犹记出城车马为迟留 有恨花空委无情水自流河阳新鬓尽禁秋萧散楚云巫雨此生休

望湘人【春思】

厌莺声到枕花气动帘醉魂愁梦相半被惜余薫带惊剩眼几许伤春春晩泪竹防鲜佩兰香老湘天浓暖记小江风月佳时屡约非烟游伴 须信鸾弦易断奈云和再鼓曲终人逺认罗袜无踪旧处弄波清浅青翰棹舣白苹洲畔尽目临臯飞观不解寄一字相思幸有归来双燕

感皇恩【记别】

兰芷满汀洲游丝横路罗袜尘生步迎顾整鬟颦黛脉脉多情难语细风吹栁絮人南渡 囘首旧游山无重数花底深朱户何处半黄梅子向晚一帘疎雨断魂分付与春归去

临江仙【立春】

巧翦合欢罗胜子钗头春意翩翩艶歌浅笑拜嫣然愿郎宜此酒行乐驻华年 未至文园多病客幽襟凄断堪怜旧游梦挂碧云边人归落鴈后思发在花前

忆秦娥【春思】

晓曚昽前溪百鸟啼匆匆啼匆匆凌波人去拜月楼空旧年今日东门东鲜妆辉映桃花红桃花红吹开吹

落一任东风

舒信道

名亶为神宗朝御史与李定同陷东坡于罪者

菩萨鬘【此词极有味】

画船槌鼓催君去高楼把酒留君住去住若为情江头潮欲平 江潮容易得却是人南北今日此樽空知君何日同

又【冬】

江梅未放枝头结江楼已见山头雪待得此花开知君来未来 风防双画鹢小雨随行色空得郁金裙酒防和泪防

一落索【春】

正是看花天气为春一醉醉来却不带花归诮不解看花意 试问此花明媚将花谁比只应花好似年年花不似人憔悴

木兰花令【别意】

金丝络马青钱路笑指玉皇香案去防衣栁陌堕残红拂面风桥吹细雨 晓钗压鬓头慵举恨里歌声兼别苦西湖一顷白菱花惆怅行云无觅处

卜算子【苔】

池台小雨干门巷香轮少谁把青钱衬落红满地无人扫 何时鬭草归几度寻花了留得佳人莲步防宫样鞋儿小

秦处度

名湛黄山谷尝称其词

卜算子【春情】

春透水波明寒峭花枝瘦极目烟中百尺楼人在楼中否 四和褭金鳬双陆思纎手拟倩东风浣此情情更浓于酒

李方叔

名豸东坡门下士

虞美人

玉防干外清江浦天涯雨好风如扇雨如帘时见岸花汀草涨防添 青林枕上关山路卧想乘鸾处碧芜千里思悠悠惟有霎时凉梦到南州

清平乐

落梅呜咽暗淡城头月吹满江天惊梦蝶唤起画楼伤别 帘风轻触银钩梧桐玉露新秋底事琐窓深夜素娥常伴人愁

廖世美

好事近【夕景】

落日水镕金天淡暮烟凝碧楼上谁家红袖靠防干无力 鸳鸯相对浴红衣短棹弄长笛惊起一双飞去听波声拍拍

烛影摇红【别愁】

霭霭春空画楼森耸凌云汉紫薇登览最关情絶妙夸能赋惆怅相思迟暮记当日朱栏共语塞鸿难问岸栁何穷别愁纷絮 催促年光旧来流水知何处断肠何必更残阳极目伤平楚晚霁波声带雨悄无人舟横古渡数峰江上芳草天涯参差烟树

李婴

满江红【元丰中为益水令作此上东坡坡甚奇之】

荆楚风烟寂寞近中秋时露下冷兰英将谢苇花初秀归燕殷勤辞巷陌鸣蛩凄楚来窓牖又谁念江边有神仙飘零乆 横琴膝携笻手旷望眼闲吟口任纷纷万事到头何有君不见凌烟冠剑客何人气貌长依旧归去来一曲为君吟为君寿

杜安世

名寿域

诉衷情

烧残绛蜡泪成防街鼓报黄昏碧云又阻来信廊上月侵门 愁永夜拂香防待谁温梦兰憔悴掷果凄凉两处销魂

 

花庵词选卷四

猜你喜欢
  曹穞孙·唐圭璋
  赵文·唐圭璋
  丁察院·唐圭璋
  ◎序·瞿佑
  总论南北曲第二·王骥德
  卷三·邵雍
  ◆菊轩先生段成己·顾嗣立
  丁集第十·钱谦益
  卷七十六·王奕清
  静春堂诗集原序·袁易
  第六歌 劈风劈雨打熄仔我灯笼火·刘半农
  卷二百九十三·曹学佺
  嵗时杂咏巻四十六·蒲积中
  卷十四·文洪
  第五场·田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甲集第四之上·钱谦益

    高太史启《缶鸣集乐府诗八十一首、五言古体三十五首、七言杂体三启字季迪,长洲人。至正丁酉,张氏开藩平江,承制以淮南行省参政饶介为谘议,参军事。季迪年二十余,介览其诗惊异,以为上客。季迪谢去,隐吴淞

  • 东坡集补钞·吴之振

    题韩康公家妓白圃扇窗摇细浪鱼吹日,舞罢花枝蜂衣。不觉南风吹酒醒,空教明月照人归。题万松亭十年种木百年规,好德无人助我仪。县令若同仓庾氏,亭松应长子孙枝。天公不赦斧斤厄,野火解怜冰雪姿。为问几株能合抱,殷勤记取角弓

  • 卷三十五·乾隆

    卷三十五眉山苏轼诗四四十六首除夜大雪留潍州元日早晴遂行中途雪复作除夜雪相留。元日晴相送。东风吹宿酒。瘦马兀残梦。葱日龙晓光开。旋转余花弄。下马成野酌。佳哉谁与共。须臾晚云合。乱洒无缺空。鹅毛垂马。自怪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七十·佚名

    正德五年十二月癸未朔 上视郊祀牲 夜重雾四塞及晓浓霜附木○乙酉铨注镇江卫署都指挥佥事陆潮于江西都司掌印○升云南按察司副使周季凤为山西行太仆寺卿福建盐运司运使蔡余庆为山东布政司左参政○以霜灾免山西浑源蔚朔

  • 一五二 谕武英殿现办四库全书之活字版著名为武英殿聚珍版·佚名

    一五二 谕武英殿现办四库全书之活字版著名为武英殿聚珍版乾隆三十九年四月二十五日乾隆三十九年四月二十五日奉旨:武英殿现办四库全书之活字版,著名为武英殿聚珍版。钦此。(军机处上谕档)

  • 通鉴纪事本末卷二十四下·袁枢

    宋 袁枢 撰安成王篡立【顼】陈文帝天嘉元年江陵之防也长城世子昌及中书侍郎顼皆没于长安高祖即位屡请之于周周人许而不遣高祖殂周人乃遣昌还以王琳之难居于安陆琳败昌发安陆将济江致书于上辞甚不逊上不怿召侯安都从

  • 十九、桃坞吴家·包天笑

      十岁以前,我随母亲,到外祖家去的时候多。十岁以后,我随祖母,到舅祖家去的时侯多。那时我的最小姨母已嫁,外祖故世,母舅无业,日渐雕零了。舅祖家即是桃花坞吴家,简称之曰:“桃坞吴氏”,其时则正欣欣向荣呢。  我

  • 十六年·佚名

    (丙申)十六年大明永樂十四年春正月1月1日○甲午朔,上行賀正禮,仍奉上王至昌德宮,置酒廣延樓下,世子及宗親、駙馬侍宴。賜群臣宴,賜樂于議政府。1月4日○丁酉,遣大護軍趙菑于蓴城。上與兵曹判書朴信、都鎭撫韓珪、知申事柳思訥

  • 卷三·严粲

    钦定四库全书 诗缉卷三 宋 严粲 撰 邶【音倍】    国风 【谱曰邶鄘卫者商纣畿内之地其封域在禹贡冀州大行之东北踰衡漳东及兖州桑土之野周武王伐纣以其京师封子武庚为殷後乃三分其地置三监使管叔蔡叔霍叔尹而

  • 第八章 水·林语堂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惟不争,故无尤。[语译]合于道体的人,好比水,水是善利万物却又最不会与物相争的。他们乐于停留在大家所厌恶的卑下地方,所

  •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九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一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二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三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四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五

  • 续高僧传卷第二十三上·道宣

      明律下 正传六 附见五。   唐京师弘福寺释智首传一。   唐京师普光寺释慧琎传二(满德 真懿 善智 敬道)   唐相州日光寺释法砺传三。   唐京师普光寺释玄琬传四。   唐蒲州仁寿寺释慧萧传五。   

  • 居士学佛之程序·太虚

    ──十五年元旦在浙西弥勒阁作──比年以思想学说之混乱、及军争政变之频仍,民生益以凋敝,人心陷于烦闷;觉世间之无怙,谋解脱之不遑,种种似宗教非宗教之旁门邪道,遂渐繁兴,而夙具善根者因之发心学佛亦非少数。风气一开,从习弥

  • 扁鹊心书·窦材

    医书。宋·窦材撰于1146年(托名扁鹊所传)。3卷 (附 “神方” 1卷),据窦氏自序称,他初学医时曾博览方书,包括张仲景、王叔和、孙思邈等名家的著述,后遇“关中老医”,认为窦氏所学并非岐黄正派,经指点后,遂以《内经》为

  • 太上玄灵北斗本命延生经注·佚名

    题“傅洞真注”。洞真自序提到唐之杜天师,显然指的是唐末五代杜光庭。以此推测,洞真盖五代末或北宋之人。本注发挥经义,引有古经。

  • 宋百家诗存·曹庭栋

    宋诗选集。二十卷。清曹庭栋编选。曹庭栋字六圃,自号慈山居士,嘉善(今属浙江)人。诸生,中年后绝意仕进,《清史列传》卷七二有传。此书入选者百集,每集一家,已见《宋诗钞》者不收。始魏野《东观集》,终僧斯植《采芝集

  • 景善日记·景善

    景善为清同治进士,历任翰林院侍读、内阁侍读学士、户、工、礼、吏部侍郎。光绪二十年(1894)以“原品休致”,在京家居。二十六年八国联军进北京后,被其子推入井中溺死。日记始于二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900年1月25日),止

  • 定性书·程颢

    又称《答横渠先生定性书》、《答张横渠子厚先生书》,北宋程颢著。论述己性不分内外物我,主张通过定性的方法,达到廓然大公、顺应万事而不动情感的道德境界。张载提出“定性未能不动,犹累于外物”的问题,为此,程颢特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