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

钦定四库全书

击壤集卷三       宋 邵雍 撰贺人致政

人情大率喜为官达士何尝有所牵解印本非嫌薄禄挂冠殊不为高年因通物性兴衰理遂悟天心用舍权宜放襟怀在清景吾乡况有好林泉

放言

既得希夷乐曾无龙辱惊泥空终日着齐物到头争忽忽闲拈笔时时自写名谁能苦真性情外更生情

初秋

夏去暑犹在雨余凉始来堦前巳流水天外尚惊雷曲几静中隐衡门闲处开壮心都巳矣何事更装怀

偶书

堪笑又堪嗟人生果若何宜将万端事都入一声歌世态逾翻掌年光剧逝波静中真气味所得不胜多

伤足

灾由无妄得为患固非深乖已摄生理贻亲忧虑心乍然艰步履偶尔阻登临逾月方能出难忘乐正箴

闲行

园圃正萧然行吟遶泽边风惊初社後叶坠未霜前衰草衬斜日暮云扶远天何当见真象止可入无言

晨起

山高水复深无计柰而今地尽一时事天开万古心轻烟笼晓阁微雨散青林此景虽平淡人间何处寻

月夜

雨霁风自好秋深天未寒移牀就阶下看月出林端有酒欲共饮无宾可同欢他时遇良友此景复求难

盆池

三五小圆荷盆容水不多虽非大薮泽亦有小风波粗起江湖趣殊无鸳鹭过幽人兴难遏时遶醉吟哦

游山二首

洛川多好山伊川多美竹游既各有时虽频无倦目贪清非伤廉渎幽不为辱麋鹿不害人心无害麋鹿二室多好峯三山多好云看之不知倦和气潜生神一虑若动荡万事从纷纭人言无事贵身为无事人

龙门道中作

物理人情自可明何尝戚戚向平生卷舒在我有成筭用舍随时无定名满目云山俱是乐一毫荣辱不须惊侯门见说深如海三十年来掉臂行

名利吟

名利到头非乐事风波终久少安流稍邻美誉无多取才近清欢与賸求美誉既多须有患清欢虽賸且无忧滔滔天下曾知否覆辙相寻卒未休

何事吟寄三城富相公

何事教人用意深出尘些子索沉吟施为欲似千钧弩磨砺当如百炼金钓水误持生杀柄着棊闲动战争心一盃美酒聊康济林下时时或自斟

三十年吟

三十年间更一世其间堪笑复堪愁天生天杀何尝尽人是人非殊未休善偶鸳鸯头早白能啼杜宇血先流须知却被才为害及至无才又却忧

游洛川初出厚载门

初出都门外西南指洛陬山川开远意天地挂双眸村落桑榆晚田家禾黍秋民间有此乐何必待封侯

宿延秋庄

驱车入洛周下马弄飞泉乍有云山乐殊无朝市喧非唯快心志自可忘形言借问尘中有谁为得手先

宿夀安西寺

好景信移人直连毛骨清为怜多胜槩尤喜近都城竹色交山色松声乱水声岂辞终日爱解榻傍虚楹

过永济桥二首

山背锦屏开河临永济回土田平似掌桑柘大如槐斜日射虹去低云将雨来无涯负清景长是愧非才一水一溪门溪门云复屯珍禽转乔木幽鹿走荒榛雨脚拖平地稻畦扶远村高城半颓缺兴废事休论

至福昌县作

清景几人爱爱之当远寻及临韩岳近始见洛川深县在云山腹民居水竹心无机类闲物愈觉少知音

燕堂即事

川上数峯青林间一水明闲云无定体幽鸟不知名游侣既非约归期莫计程锱铢人世事休强作威狞

上寺看南山

叠叠是峯峦西连梁雍寛与其行里看不若坐中观包括经唐汉并呑历晋韩浮沉事难问唯尔尚漓岏

县尉廨宇莲池

县尉小斋前水清池有莲岂唯观菡蓞兼可听潺湲宛类江湖上殊非尘土边古人用心处料得不徒然

女几祠

西南有高山山在杳冥间神仙不可见满目空云烟千年女几祠门临洛水边但闻霓裳曲世人犹或传

故连昌宫

洛水来西南昌水来西北二水合流处宫墙有遗壁行人徒想像往事皆陈迹空余女几山正对三乡驿

川上怀旧四首

去秋游洛源今秋游洛川川水虽无情人心刚悄然目乱千万山一山一重烟山尽烟不尽烟与天相连田夫忙治禾水禽闲求鱼二者皆苦物动静何相殊事过见休戚时来知卷舒回顾此二物易地还何如为今日之山是昔日之原为今日之原是昔日之川山川尚如此人事宜信然幸免红尘中随风浪着鞭地迥川原阔村孤烟水闲雷轻龙过【一作换】浦云乱雨移山田者荷锄去渔人背网还伊予独沾湿犹在道途间

燕堂暑饮

燕堂通高明檐依断崖嶔凉风来松梢清泉飞竹隂佳果间红绿旨酒随浅深却思闤闠间郁蒸不可任

燕堂闲坐

天网疎难漏世网密莫通我心久不动一脱二网中高竹漱清泉长松迎清风【又云潇洒松间月清泠竹外风】此时逢此景正与此心同

立秋日川上作

富贵固难爱贫寒易得愁休将少时态移作老年羞既有非常乐须防不次忧谁能保终始长作国公侯

辨熊耳

昔禹别九州导洛自熊耳熊耳自有两未审孰为是东者近成周西者隔丹水书传称上洛斯言得之矣

登女几

予看山多矣未尝逢此奇巨崖如格虎险石若张旗云意闲舒卷岩形屡改移丹青难状处四面尽如斯

川上南望伊川

山留禹凿门川阁尧水痕古人不复见古迹尚或存岁月易凋谢善恶难湮沦无作近名事强邀世俗尊

牧童

随行笠与蓑未始散天和暖戏荒城侧寒偎古塜阿数声牛背笛一曲陇头歌应是无心问朝廷事若何

梦中吟【三乡道中作】

梦中说梦犹能忆梦觉梦中还又隔今日恩光空喜欢当年意爱难寻覔水成流处岂无声花到谢时安有色过此相逢陌路人都如元来曾相识

秋怀三十六首

七月夜初长星斗争煌煌庭除经小雨枕簟生微凉照物无遁形虚监自有光照事无遁情虚心自有常晴牕日初曛幽庭雨乍洗红兰静自披绿竹闲相倚荣利若浮云情怀淡如水见非天外人意从天外起明月生海心凉风起天末物象自呈露襟怀骤披豁悟尽周孔道解开仁义结礼法本防奸岂为吾曹设疎雨滴高梧微风挼弱柳此景岁岁同世人自白首俗虑易萦仍尘襟难抖擞浮生已梦中其间强为有清湍文鸳鸯寒潭绣鸂?长天净如水不废秋江碧男子一寸心壮士万夫敌菡萏香风中扁舟会相忆昨日思沃浆今日思去扇岂止人戈矛炎凉自交战利害生乎情好尚存乎见欲人为善人必须自为善甘瓜青如蓝红桃鲜若血不忍以手拈而况用齿啮其色已可爱其味又更絶食此无珍言哀哉口与舌国命在乎民民命在乎食圣人虽复生斯言固不易虚惠岂足尚教人以姑息虚名岂足高教人以言饰周诗云娶妻周易云归妹七夕世俗情乞巧儿女态日暮云雨过人谓牛女会云雨本无踪牛女岂相配清风无人兼自可入吾手明月无人并自可入吾牖中心既已平外物何尝诱余事岂足论但恐樽无酒青焦叶披敷碧芦枝偃亚风雨萧萧天更漏沉沉夜彼物固无嫌此情又何讶但念征路人天涯尚留挂淡烟羃疎林轻风袅寒雨日暮人巳归羣鷄犹啄黍此心固不动此事极难处一言以蔽之尚恐费言语八月炎凉均气味亦自好临虚乔木低远望行人小有迹事皆妄无心物都了何须更问辛愿君自食蓼黄黍秋正熟黄鷄秋正肥此物剧易致古人多重之可以迓宾友可以奉亲闱有褐能卒岁此外何足为稻稌天所生麴糵人所制酿之命为酒饮之可成醉刚者使之柔懦者使之毅善移造物权其功亦不细秋色日渐深老心日益懒倦即下阶行闲来弄书卷广陌多风尘见说难开眼侯门已是深帝阍又复远塞鸿犹未来梁燕巳辞去云山千万重相逢在何处岌嶪都城门缭遶长亭路风土败人衣才新又成故断续蝉声外稀疎鴈下前年光空去也人事益萧然洗竹留新笋翻书得旧编谁知养心者肯与世争权中秋光景好中州烟水奇天重初寒候人便半醉时榻缘明月扫襟待好风吹一点胷中事人间都不知良月满高楼高楼仍中秋午夜冷露下千里寒光流何人将此监拂拭新磨休照破万古心白尽万古头寒露缀衰草凄风揺晩林鸟声上复下天气晴还隂节改一时事人怀千古心谁云子期死举世无知音风柳散如梳霜云淡如扫高楼破危空低烟袅寒草此际兴不尽何以战秋老止可将酒瓶同向西风倒池荷日取败篱菊日就荣其於品彚间自与节气争盛衰不同时贤愚难并行安得松桂心四时长青青人老秋更老山深水复深高木已就脱慧禽空好音筋骸非曩日道德负初心赖有余编在时时尚可寻九月气乍肃衰柳犹有蝉霜外疎钟断风余清籁传千山乱远月一鹗摩高天自非出世人而敢危行言饱霜梨多红久雨榴自鏬此果世称珍厥味是可诧地有百物备天无一言挂我患尚有言不得同造化惟南有美橘惟北有美栗厥包或颇同厥味信不一天地岂无情草木皆有实物本不负人人自负於物蛱蝶遶寒菊蟋蟀鸣空阶门前有犬卧尽日无客来清波静中流白云闲处堆何以发天和时饮酒一盃红叶战西风黄花笑寒日天道有消长人事无固必静胜得遗味梦去知余失利害不相沿是非然後出九日登高会寻幽讲雅欢俗风追故事天气荐轻寒白酒连醅饮黄花带露观消沉浮世事何足重丸澜山横暮霭中鸟逝孤烟外残菊忧霜摧幽兰惧风败患难人不喜富贵人所爱我心自不有富贵岂能卖水寒潭见心木落山露骨始信天无涯万里不隔物脱衣挂扶桑引手探月窟不负仁义心区区五十一草绿露沾衣草衰风切肌物情非作异人意强生疑岐动杨朱泣丝添墨子悲知之何太晚徒自泪淋漓万里晴天外一片霜上月长松挺青葱羣卉入消歇有齿日益衰有髪日益脱获罪固已多此公难屑屑草枯山川贫木落天地瘦土口风大行云鏬日微漏既往不复追未来尚可救余事不忍言言之必成咎饮酒不甚多数杯醺心顔未醺不可止既醺劝亦难谁云万物广岂出天地关谁云万事广岂出人情间

和陕令张师柔石柱村诗

君为陕县令我实康公孙始祖有遗烈托君访其存夫君有诗来题云石柱村石柱之始立於古无所根就勒分陕铭惟唐人之言既历年所多首尾无完文难以从考正将焉求其源我患读书寡知识无过人经书史传外不能破羣昏从长卿公羊宜自陕而分从君陈毕命宜成周而云二者兼取之於义似或尊分政东西郊可以陕洛论此说如近之庶几缓纷纭甘棠之蔽芾石柱之清新当时之盛事予不得而亲二南之正化二公之清芬千载之美谈予可得而闻弃经而任传儒者固不遵作诗以明之驰此庸报君

击壤集卷三

 

猜你喜欢
  李宏模·唐圭璋
  张元幹·唐圭璋
  ●初编·卷二·沈瘦东
  解人颐 高致集·钱德苍
  《词综》(卷二十)·朱彝尊
  卷七·周权
  卷六十九·王奕清
  古诗镜卷九·陆时雍
  卷十九·佚名
  唐诗拾遗卷十·高棅
  卷六十一·陈元龙
  卷三·沈季友
  石田诗选巻二·沈周
  5.刘希夷:代悲白头翁·施蜇存
  梅村诗话·吴伟业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七百六十二·彭定求

        卷762_1 【括苍山】刘昭禹   尽日行方半,诸山直下看。白云随步起,危径极天盘。   瀑顶桥形小,溪边店影寒。往来空太息,玄鬓改非难。   卷762_2 【忆天台山】刘昭禹   常记游灵境,道人情不低。岩房容偃

  • 卷一百四十四·彭定求

        卷144_1 【送陆擢】常建   圣代多才俊,陆生何考槃。南山高松树,不合空摧残。   九月湖上别,北风秋雨寒。殷勤叹孤凤,早食金琅玕。   卷144_2 【送李十一尉临溪】常建   泠泠花下琴,君唱渡江吟。天际一帆

  • 五集卷五·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五集卷五古今体九十七首【甲辰五】至苏州筞马入城据鞍得句庚子南巡正七旬今来有四度芳春维舟筞骑仍康健露冕观民益切亲俾畏何如斯俾爱忘怀那肯便忘仁黄衣问岁八十六【一

  • 第八十七回 失中都金丞相殉节 获少女杨家堡成婚·蔡东藩

      却说铁木真率兵南下,特令部将哲别为先锋,径抵乌沙堡,金遣平章政事独吉千家奴,一译作通吉迁嘉努。及参政完颜胡沙,胡沙一作和硕。率兵抵御,未及设备,已被哲别掩至,顿时溃走。哲别遂拔乌沙堡及乌月营。铁木真也即继进,破白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佚名

    正德八年五月戊辰朔广信府知府朱嘉会奏本府各县被贼残害乞蠲免该年钱粮以苏民困户部议行抚按官通查随宜宽免该用军饷仍如原拟以停免耗米并钞关银支用报可○革庆成王奇浈子镇国将军表杜禄米三之一王奏其不遵训戒故也○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一 列传十一·纪昀

    列传唐 【十一】○唐十一苏世长【良嗣 弁】 韦云起 孙伏伽张玄素苏世长韦云起孙伏伽张玄素△苏世长苏世长京兆武功人父振周宕州刺史建威县侯世长十余岁上书周武帝帝问读何书以孝经论语对令举其词对曰孝经曰为国者

  • 八九六 质郡王永瑢等奏《四库全书简明目录》等书告竣呈览请旨陈设刊行折·佚名

    八九六 质郡王永瑢等奏《四库全书简明目录》等书告竣呈览请旨陈设刊行折乾隆四十七年七月十九日臣永瑢等谨奏,为《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告成,并改定《总目》编次、《考证》均经完竣,恭折奏明事。臣等前经钦奉谕旨:以《全书

  • 卷八·傅恒

    钦定四库全书平定准噶尔方略续编卷八乾隆二十五年十二月辛未朔参赞大臣舒赫徳疏奏办理乌什脱逃回人乌朗噶等事宜舒赫徳奏言据乌什办事伯永庆报称十月初十日夜喀喇巴克回人乌朗噶及厄鲁特察罕等带家口二十余人盗马逃走

  • 史记集解卷五十一·裴骃

    宋 裴骃 撰史记五十一荆燕世家第二十一荆王刘贾诸刘者不知其何属【汉书贾髙帝从父兄】初起时汉王元年还定三秦刘贾为将军定塞地从东击项籍汉四年汉王之败成臯北渡河得张耳韩信军军脩武深沟髙垒使刘贾将二万人骑数百

  • 避晦卷六·杨慎

    【原文】易曰:&ldquo;趋吉避凶。&rdquo;夫祸患之来,如洪水猛兽,走而避之则吉,逆而迎之则亡。是故兵法三十六,走为最上策。避非只走也,其道多焉。最善者莫过于晦也。扰敌、惑敌,使敌失觉,我无患焉。察敌之情,谋我之势,中敌所不欲

  • 论语集注大全卷二·胡广

    <经部,四书类,四书大全__论语集注大全钦定四库全书论语集注大全卷二为政第二凡二十四章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共音拱亦作拱】政之为言正也所以正人之不正也【新安陈氏曰首训正字本夫子政者正也子帅

  • 切勿画地为牢,裹足不前·孔子

    【原文】 冉求①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②” 【注释】 ①冉求:孔子的学生,字子有。②画:画界为限,引申为止。 【译文】 冉求说:“我不是不喜欢老师的学说,是因为能力不够。”孔子说:“

  • 饰邪·韩非

    凿龟数策,兆曰"大吉",而以攻燕者,赵也。凿龟数筴,兆曰"大吉",而以攻赵者,燕也。剧辛之事燕,无功而社稷危;邹衍之事燕,无功而国道绝。赵代先得意于燕,后得意于齐,国乱节高。自以为与秦提衡,非赵龟神而燕龟欺也。赵又尝凿龟数筴而北

  • 辩音菩萨·佚名

      于是,辩音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ldquo;大悲世尊,如是法门甚为希有!世尊,此诸方便一切菩萨于圆觉门,有几修习?愿为大众及末世众生,方便开示,令悟实相。&rdquo;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

  • 返璞归真·C. S.路易斯

    《返璞归真:纯粹的基督教》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应邀到英国广播公司发表的战时系列讲话,在生命如芦苇般脆弱的时代,讲述超越不同派别基督教的纯粹信仰。 《返璞归真》将信仰的真谛娓娓道出,被公认为是路易斯最受欢迎的

  • 譬喻经·佚名

    全一卷。唐代义净译。收于大正藏第四册。本经系佛陀于舍卫城为胜光王(波斯匿王)所说之譬喻。谓往昔有一人,于旷野为恶象所逐,乃依树根而入空井中,以避恶象。时有黑白二鼠互啮树根,井四边有毒蛇,井底复有毒龙。其人心畏龙、蛇

  • 弥勒菩萨所问经论·佚名

    九卷,元魏菩提流支译。释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即释大宝积经第四十一会,法义甚详。(先经次论)

  • 王法正理论·佚名

    全一卷。弥勒菩萨造,唐代玄奘译。今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一册。此论乃弥勒菩萨述说佛对出爱王说王者之正道正理,故称王法正理论。内容引世尊说帝王之九种过失、九种功德、五种衰损门、五种方便门、五种可爱法、五种能引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