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四集目录六

钦定四库全书

御制诗四集目录六

卷四十一

丁酉元旦

元旦试笔

李士达岁朝村庆

咏檀玉如意

题嘉靖雕漆八方飞龙盒

正月二日重华宫侍

皇太后宴

降旨加账昨岁甘肃安徽偏灾州县诗以志事白玉云龙罋

曹知白双松竞秀

命普免甘肃积欠诗以志事

新正淑清院

韵古堂

素尚斋

千尺雪

日知阁口号

芸斋忆旧

题痕都斯坦玉椀

刘原起雪景

题元宪景文集并各书其卷首

新正养性殿八韵

寻沿书屋

题养和精舍

咏玉鸠头方竹杖

题古玉尺

王冕画梅即用其韵

官窑瓶子歌

题黄公望九珠峯翠图

海天砚歌

新正悦心殿

看画廊

紫翠房

酣古堂

题道宁斋

漪澜堂

紫先阁曲宴即席成什

紫光阁锡宴聨句召大学士并成功将佐及内廷翰林等至重华宫茶宴得诗二首

新正紫光阁锡宴聨句

咏檀玉如意

题木椀

题钱维城新韶如意图

咏汝窰瓷枕

题刘挚忠肃集六韵

咏和阗玉灯檠

新正恭奉

皇太后幸圆明园即事成什

题宜春殿

韶景轩

新赏室

泠然阁

畅襟楼口号

若帆之阁

活画舫

丰乐轩

咏周太公钟

题文徵明松壑仙庐

题宣和风字砚

咏汉玉谷璧

文徵明兰竹即用其韵

卷四十二

閲武楼閲武因成六韵志事

新正万夀山清漪园作

题玉澜堂

爱山楼

知春亭口号

夕佳楼

题养云轩

题道存斋

无尽意轩

宜芸馆

石舫二首

旷观斋有会

水周堂口号

晐春园有会

味闲斋

清可轩

题和阗玉灵岩山图

题钱谷林亭清赏

咏朱漆菊花盒

孙枝听泉图

题王宠登瀛砚

恭侍

皇太后观灯因成是什

题素心堂

澹闲室口号

养素书屋

静通斋

进宫斋戒西直门外作

祈谷斋居叠去岁旧作韵

再题卢鸿草堂十志图

祈谷礼成述事

上元前夕小宴宗亲即席得句

上元灯词

正月十六日小宴廷臣

咏开合玉环

题柯九思凤尾竹

咏宋龙泉无当尊

节後含经堂

淳化轩

涵光室口号

渊映斋

鹤安斋戏题

爱山楼

咏宣德雕漆盒

王绂携琴访友

题均窰椀

题沈周溪山草阁六帧即用其韵

米芾天然端石砚歌

圣母皇太后奄弃藐躬攀号莫及痛摧肺腑虽擗踊不足申哀神魂悲恋末由稍释倚庐苫凷之中竟夕不能成寐因占挽词腹藁口授廷臣缮录用展哀愫

词成复得一絶句

降旨普免天下钱粮用宣

圣母遗惠诗以志事

安佑宫瞻礼

无逸斋作

河南巡抚徐绩奏报得雨得雪情形诗以志事雨

陶庄开放引河功成诗以志事

山东布政使国泰奏报得雨

夜雨

非梦

陕西巡抚毕沅奏报得雨

陕甘总督勒尔谨奏报得雨诗以志事

山西巡抚巴延三奏报得雨诗以志事

夜雨

赋得野含时雨润

河南巡抚徐绩奏报麦收分数诗以志事

无逸斋即事

恭奉

圣母梓宫往

泰陵是日啓程长句志痛

麦秀

黄新庄行宫晚坐

恭谒

泰陵感成近体

释服日作

圣母梓宫安奉

地宫诗以志痛

易州道中

恭奉

圣母神位

升祔礼成六韵述悲

养心殿晚坐对细雨

临大学士舒赫德第赐酹酒

卷四十三

斋居

夜雨

揽镜口号

题史可法像

夏至日

北郊礼成述事

北郊礼毕还御园因成五絶句

恩慕寺瞻礼六韵

河南巡抚徐绩奏报得雨诗以志慰

题池上居

苏尔相诗

署山东巡抚国泰奏报得雨

山西巡抚巴延三奏报得雨诗以志慰

是日陕甘总督勒尔谨复报望雨

西直门外作

陕西巡抚毕沅奏报得雨诗以志事

六月廿五日诣

黑龙潭祈雨作

西直门外作

夜雨

复雨

孟秋时享

太庙礼成述悲

西直门外作

西北风

自惊

喜晴

西直门外作

秋仲?祭

社稷坛礼成述事

赋得秋香动桂林

江南河道总督萨载奏报秋泛安澜诗以志慰启程谒

陵之作

秋麦

黄新庄行宫晩坐

易州道中作

永慕斋作

?谒

泰陵

恭谒

泰东陵

题潭柘岫云寺

香山夜雨

护山东巡抚国泰奏报得雨诗以志慰

恩慕寺瞻礼

河南巡抚徐绩奏报得雨

冬季还宫是日雨

孟冬时享

太庙

陕西巡抚毕沅奏报得雨诗以志慰

即事

题朱彞尊经义考

微雨

铜雀瓦砚歌

山西巡抚巴延三奏报得雪

冬至斋居

冬至

南郊礼成述事

二十五日为

圣母诞辰诣

慈宁宫瞻拜感成长句志痛

夜雪

复雪

山西巡抚巴延三奏报得雪

观护军冰技行赏

卷四十四

用白居易新乐府成五十章并效其体

岁暮

祫祭太庙礼成志感

岁暮

除夕

御制诗四集目录六

猜你喜欢
  卷三百零九·彭定求
  卷一·佚名
  第三十四回 念糟糠熊君感旧·陈端生
  楔子·杨显之
  卷九·杜文澜
  卷二十·吕本中
  卷二·吕本中
  二妙集卷第五·段克己
  凝泪出门·戴望舒
  卷一百五·徐世昌
  卷十三·徐世昌
  卷十九·康熙
  泰果尔批评·闻一多
  淳熙稿卷七·赵蕃
  五集 四卷·钱德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百七十八·彭定求

        卷578_1 【送李亿东归】温庭筠   黄山远隔秦树,紫禁斜通渭城。别路青青柳弱,   前溪漠漠苔生。和风澹荡归客,落月殷勤早莺。   灞上金樽未饮,宴歌已有馀声。   卷578_2 【开圣寺】温庭筠   路分谿石

  • 卷五十·志第三·天文三·脱脱

        ◎天文三   ○二十八舍上 二十八舍   东方   角宿二星,为天关,其间天门也,其内天庭也。故黄道经其中,七曜之所行也。左角为天田,为理,主刑。其南为太阳道。右角为将,主兵。其北为太阴道。盖天之三门,犹

  • 卷四百二十七 列传二百十四·赵尔巽

      王懿德 曾望颜 觉罗耆龄 福济 翁同书 严树森   王懿德,字绍甫,河南祥符人。道光三年进士,授礼部主事,再迁郎中。出为湖北襄阳知府,擢山东兖沂曹济道。历山东盐运使、浙江按察使,调山东。三十年,擢陕西布政使。咸丰元年

  • 赦令第三十二·吴兢

    贞观七年,太宗谓侍臣曰:“天下愚人者多,智人者少,智者不肯为恶,愚人好犯宪章。凡赦宥之恩,惟及不轨之辈。古语云:‘小人之幸,君子之不幸。’‘一岁再赦,善人喑哑。’凡‘养稂莠者伤禾稼,惠奸宄者贼良人’。昔‘文王作罚,刑兹无赦

  • 读礼通考卷三·徐乾学

    丧期三表下干学案仪礼大功小功殇服序于成人服之前惟缌麻杂叙今考开元政和礼皆分章各叙较便稽览且唐宋又有増益之殇服势难杂序矣其仪礼原序仍以次第识于下杨信斋仪礼图干学案歴代丧服之制列之为表而悟古今之变焉先王之

  • ◎知事讨没趣·李定夷

    江西永修县知事朱希云,因洋员会勘烟苗,业已抵省。知禁令森严,不容稍懈,亲自轻衣小帽,下乡暗查。日前在北乡某村,约离城五六里,访察该地有无种烟区城。适日光正午,口中极渴,乃往一农家乞茶。当时农夫已均赴田耕种,惟有少妇二人,在

  • 历代名贤确论卷十五·佚名

    文公闰月不告朔犹朝于庙【东坡】宣公初税亩【东坡】成公作丘甲【东坡】襄公会于澶渊宋灾故【东坡】昭公黑肱以滥来犇【东坡】孟僖子知孔子【东坡】定公孔子为政【东坡】闰月不告朔犹朝于庙东坡曰春秋之文同其所以为文

  • 卷三十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大金集礼卷三十三【原阙】大金集礼卷三十三

  • 卷六十七·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六十七雍正六年三月上谕四十一道初一日奉上谕前因明寿条陈永定河八欵朕嘉其留心河务而条奏事宜又毫不瞻顾观其人尚明白有力量因一时未得其人所以擢用分司伊自到任以来所奏所行甚是胆

  • 卷三十七·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三十七雍正三年十月上谕十七道初三日勾决河南山东二省情实人犯谕大学士等法律关系重大必至公至当俾用法者之心与死者之心皆几微无憾方为明允若轻重之间少有未协朕必再四详酌尔大臣等

  • 二十六年·佚名

    (甲子)二十六年大明正統九年春正月1月1日○辛亥朔,王世子率群臣代行望闕禮,停本朝賀禮。議政府進表裏鞍馬,諸道亦進箋及方物。○上宴于康寧殿,賜宗親宴于思政殿,賜宴堂上官以上。又饋倭使光嚴等八十人、野人浪卜兒罕等四十九

  • 四十年·佚名

    (甲申)四十年清乾隆二十九年春正月1月2日○甲寅,上御崇賢門,賜入直軍餠肉,歲首犒饋,例也。○敍削職諸臣。卽前以臺臣違牌,入於大處分者也。至是以經歲始敍,凡百有二十餘人。1月3日○乙卯,上具冕旒法服,祗謁太廟,改具袞服,拜璿源殿

  • 卷六·顾镇

    <经部,诗类,虞东学诗  钦定四库全书虞东学诗卷六宗人府主事顾镇撰小雅雅正也朱子谓燕飨朝会之正乐也其分小大则周公制作时所定或谓周初之雅无大小之分者非也顾正之为义非一説所能尽故有主政【序説】主理【颍濵象説

  • 卷第一百三十五·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三十五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大种蕴第五中具见纳息第三之二生欲界作色界化。乃至广说。问何故作此论。答欲止他义显己义故。如譬喻者作如是说。诸所化物皆非实有。若实有者

  • 普济本事方·许叔微

    又名《类证普济本事方》、《本事方》,中医方书著作。十卷。许叔微撰。约刊于12世纪中期。现存刻本10余种,包括清康熙刊本、《四库全书》本、日本刻本。1959年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排印本。分为中风肝胆筋骨诸风、心小肠

  • 质疑录·张景岳

    医论。明张介宾撰。一卷。介宾有《类经》已著录。本书为张氏晚年之作。认为医以寄生死,故不得不阐发其精微,探其义蕴。故取先圣之经,正前贤之误,对其谬误,必加质疑,而予以辨论,故名。成书于天启四年(1624)。约二万字

  • 救亡者·周文

    中篇小说。周文著。1940年7月商务印书馆初版。

  • 南渡录·辛弃疾

    题为辛弃疾撰。疑伪托,故所载并非事实。记载了靖康之难,徽钦二帝被虏北上,一路受尽屈辱,穿上敌人的异族服饰,于千山万水间到处放逐,驱赶,历经寒暑艰难,生不如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