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历代名贤确论卷十五

文公

闰月不告朔犹朝于庙【东坡】

宣公

初税亩【东坡】

成公

作丘甲【东坡】

襄公

会于澶渊宋灾故【东坡】

昭公

黑肱以滥来犇【东坡】

孟僖子知孔子【东坡】

定公

孔子为政【东坡】

闰月不告朔犹朝于庙

东坡曰春秋之文同其所以为文异者君子观其意之所在而已矣先儒之论闰月不告朔者牵乎犹朝于庙之说而莫能以自解也春秋之所以书犹者二曰如此而犹如此者甚之之词也辛巳有事于太庙仲遂卒于垂壬午犹绎是也曰不如此而犹如此者幸之之词也不郊犹三望闰月不告朔犹朝于庙是也夫子伤周道之残缺而礼乐文章之坏也故区区焉掇拾其遗亡以为其全不可得而见矣得见一二斯可矣故书曰犹朝于庙者伤其不告朔而幸其犹朝于庙也夫子之时告朔之礼亡矣而饩有羊者存焉夫子犹不忍去以志周公之典则其朝于庙者乃不如饩羊之足存欤公羊传曰曷为不言告朔天无是月也谷梁传曰闰月者附月之余日也天子不以告朔而丧事不数也而皆曰犹者可以已也是其以幸之之词而为甚之之词宜其为此异端之说也且夫天子诸侯之所为告朔听政者以为为天欤为民欤天无是月而民无是月欤彼其孝子之心不欲因闰月以废丧纪而人君乃欲假此以废政事欤夫周礼乐之衰岂一日之故有人焉开其端而莫之禁故其渐遂至于扫地而不可救文十六年夏六月公四不视朔公羊传曰公有疾也何言乎公有疾不视朔自是公无疾不视朔也故夫有疾而不视朔者无疾而不视朔之原也闰月而不告朔者常月而不告朔之端也圣人忧焉故谨而书之所以记礼之所由废也左氏传曰闰以正时时以作事事以厚生生民之道于是乎在矣不告闰朔弃时政也何以为民而杜预以为虽朝于庙则如勿朝以释经之所书犹之意是亦曲而不通矣

初税亩

东坡曰古者公田曰藉藉借也言其借民力以治此也诗曰雨我公田遂及我私言民之必先公田也传曰私田稼不善则非吏公田稼不善则非民言上之必恤私田也民先其公而上恤其私故民不劳而上足用也宣公无恩信于民民不肯尽力于公田故按行择其善亩而税之公羊传曰税亩者何履亩而税也夫民不尽力于公田者上之过也宣公不责已悔过择其善亩而税之宜其民之谤讟而灾异之作也税亩之明年冬蝝生公羊传曰蝝生不书此何以书幸之也犹曰受之云尔上变古易常应是而有天灾其诸则宜于此焉变矣何休以为宣公惧而复古故其后大有年愚以为非也春秋书作三军后又书舍中军书跻僖公后又书从祀先公事之复正未始不书宣公而果复古也春秋当有不税亩之书故何休之说愚不信也

作丘甲

东坡曰先王之为天下也不求民以其所不为不强民以其所不能故其民优游而乐易周之盛时其所以取于民者莫不有法民不告劳而上不阙用及其衰也诸侯恣行其所以赋取于民者惟其所欲而刑罚随之故民至于穷而无告夫民之为农而责之以工也犹居山者而责之以舟楫也鲁成公作丘甲而春秋讥焉谷梁传曰古者农工各有职甲非人人之所能为也丘作甲非正也而杜预以为古者四丘为甸甸出长毂一乗戎马四疋牛十二头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而鲁使丘出之也夫以四丘而后为甸鲁虽重敛安至于四倍而取之哉哀公用田赋曰二吾犹不足而孔子讥其残民之甚未有四倍而取者也夫变古乱常者春秋之所讥也故书作三军舍中军初税亩作丘甲用田赋者皆所以讥政令之所由变也而谷梁杜氏之说如此之相戾安得不辨其失而归之正哉愚故曰谷梁之说是也

会于澶渊宋灾故

东坡曰春秋之时忠信之道缺大国无厌而小国屡叛朝战而夕盟朝盟而夕会夫子盖厌之矣观周之盛时大宗伯所制朝觐会同之礼各有逺近之差逺不至于踈而相忘近不至于数而相渎春秋之际何其乱也故曰春秋之盟无义盟也春秋之会无义会也虽然纷纷者天下皆是也夫子将讥之而以为不可以胜讥之也故择其甚者而讥焉桓二年会于稷以成宋乱襄三十年会于澶渊宋灾故皆以深讥而切责之也春秋之书会多矣书其所会而不书其所以会桓之稷襄之澶渊而已矣宋督之乱诸侯将讨之桓公平之不义孰甚焉宋之灾诸侯之大夫会以谋归其财既而无归不信孰甚焉非不义不信之甚春秋之讥不至于此也左氏之论得其正矣皆诸侯之大夫而书曰某人某人会于澶渊宋灾故尤之也不书鲁大夫讳之也且夫见邻国之灾匍匐而救之者仁人君子之心也既言而忘之既约而背之委巷小人之事也故书其始之为君子仁人之心而后可以见后之为委巷小人之事春秋之意盖明白如此而公羊传曰会未有言其所为者此言其所为何録伯姬也且春秋为女子之不得其所而死区区焉为人之死而録之是何夫子之志不广也谷梁曰不言灾故则无以见其为善澶渊之会中国不侵夷狄夷狄不入中国无侵伐八年善之也晋赵武楚屈建之力也如谷梁之说宋之盟可谓善矣其不曰息兵故何也呜呼左氏得其正矣

黑肱以滥来犇

东坡曰诸侯之义守先君之封土而不敢有失也守天子之疆界而不敢有过也故夫以力而相夺以兵而相侵者春秋之所谓曓君也侵之虽不以兵夺之虽不以力而得之不义者春秋之所谓污君也郑伯以璧假许田晋侯使韩穿来言汶阳之田归之于齐此诸侯之以不义而取鲁田者也邾庶其以漆闾丘来奔莒牟夷以防兹来奔黒肱以滥来奔此鲁之以不义而取诸侯之田者也诸侯以不义而取鲁田鲁以不义而取诸侯之田皆不容于春秋者也夫子之于庶其牟夷黒肱也责之薄而于鲁也罪之深彼其窃邑叛君为穿窬之事市人屠沽且羞言之而安足以重辱君子之讥哉夫鲁周公之后守天子之东藩招聚小国叛亡之臣与之为盗窃之事孔子悲伤而悼痛之故于三叛之人具文直书而无隐讳之辞盖其罪鲁之深也先儒之说区区于叛人之过恶其论固已狭矣且夫春秋岂为穿窬盗窃之人而作哉使天下之诸侯皆莫肯容夫如此之人而穿窬盗窃之事将不禁而自絶此春秋之所以用意于其本也左氏曰或求名而不得或欲盖而名彰书齐豹盗三叛人名而公羊之说最为踈缪以为叔术之后而通滥于天下故不系黑肱于邾呜呼谁谓孔子而贤叔术耶盖尝论之黑肱之不系邾也意其若栾盈之不系于晋欤栾盈既奔齐而还入曲沃以叛故书曰栾盈入于晋黑肱或者既絶于邾而归窃兵邑以叛欤当时之简牍既亡其详不可得而闻矣然以类而求之或亦然欤谷梁曰不言邾别乎邾也不言滥子非天子之所封也此尤迂阔不可用矣

孟僖子知孔子

东坡曰甚哉圣人待天下之通且恕也朝而为盗跖暮而为伯夷圣人不弃也孟僖子之过也其悔亦晚矣然圣人不弃也曰犹愈乎卒而不知悔者也孟僖子之过可悲也已仲尼之少也贱天下莫知其为圣人鲁人曰此吾东家丘也又曰此邹人之子也楚之子西齐之晏婴皆当时所谓贤人君子也其言曰孔丘之道迂阔而不可用况夫三桓之间而孰知夫有僖子之贤哉僖子之病也告其子曰孔丘圣人之后也而絶于宋其祖弗父何以有采而授厉公及正考父三命益恭其后必有圣人今孔丘博学而好礼殆其是欤尔必往师之以学礼呜呼孔子用于鲁三月而齐人惧其霸以僖子之贤而知夫子之为圣人也使之未亡而授之以政则鲁作东周矣故曰僖子之过可悲也已虽然夫子之道充乎天下者自僖子始懿子学乎仲尼请于鲁君而与之车使适周观礼焉而圣人之业然后大备僖子之功虽不能用之于未亡之前而犹能救之于已没之后左丘明惧后世不知其功之如此也故丁宁而称之以为补过之君子昔仲虺言汤之德曰改过不吝夫以圣人而不称其无过之为能而称其改过之为善然则补过者圣人之徒欤孟僖子者圣人之徒也

孔子为政

东坡曰鲁定公十三年孔子言于公曰臣无藏甲大夫无百雉之城使仲由为季氏宰将堕三都于是叔孙氏先堕郈季氏将堕费公山不狃叔孙輙率费人袭公公与三子入于季氏之宫孔子命申句须乐颀下伐之费人北二子奔齐遂堕费将堕成公敛处父以成叛公围成弗克或曰殆哉孔子之为政也亦危而难成矣孔融曰古者王畿千里寰内不以封建诸侯曹操疑其论封建渐广遂杀融融特言之耳安能为哉操以为天子有千里之畿将不利巳故杀之不旋踵季氏亲逐昭公公死于外从公者皆不敢入虽子家羇亦亡季氏之忌克忮害如此虽地势不及曹氏然君臣相猜盖不减操也孔子安能以是时堕其名都而出其藏甲也哉考于春秋方是时三家虽若不悦然莫能违孔子也以为孔子用事于鲁得政与民而三家畏之欤则季桓子之受女乐也孔子不能郄之矣彼妇人之口可以出走是孔子畏季氏季氏不畏孔子也夫孔子盍姑修其政刑以俟三家之隙也哉苏子曰此孔子之所以圣也盖田氏六卿不服则齐晋无不亡之道三家不臣则鲁无可治之理孔子之用于世其政无急于此者矣彼晏婴者亦知之曰田氏之僣唯礼可以已之在礼家施不及国大夫不収公利齐景公曰善哉吾今而后知礼之可以为国也婴能知之而莫能为之婴非不贤也其浩然之气以直养而无害塞于天地之间者不及孔孟也孔子以羇旅之臣得政期月而举治世之礼以律亡国之臣堕名城出藏甲而三家不疑其害已此必有不言而信不怒而威者矣孔子之圣见于行事至此为无疑也婴之用于齐久于孔子景公之信其臣也愈于定公而田氏之祸不少衰吾是以知孔子之难也孔子以哀公十六年卒十四年陈恒弑其君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请讨之吾是以知孔子之欲治列国之君使如春秋之法者至于老且死而不忘也或曰孔子知哀公与三子者必不从而以礼告也欤曰否孔子实欲伐齐孔子既告公公曰鲁为齐弱久矣子之伐之将若之何对曰陈恒弑其君民之不予者半以鲁之众加齐之半可克也此岂礼告而已哉哀公患三家之偪尝欲以越伐鲁而去之夫以蛮夷伐国民不予也皋如出公之事断可见矣岂若从孔子而伐齐乎若从孔子而伐齐则凡以胜齐之道孔子任之有余矣既克田氏则鲁之公室自张三家不治而自服也此孔子之志也

历代名贤确论卷十五

猜你喜欢
  卷十四·浦起龙
  稽古录卷十四·司马光
  自序·郝经
  第十二卷 漕运二·缪荃孙
  三一五 浙江巡抚三宝奏续获应毁书籍暨书板折·佚名
  七 山西巡抚三宝奏购访遗书情形折·佚名
  代序二 她比烟花更寂寞·陆小曼
  虞愿传·萧子显
  耶律重元传·脱脱
  穆宗本纪·脱脱
  汪泽民传·宋濂
  李世达传·张廷玉
  蒙古律书·佚名
  卷八十一学堂四·冯煦
  钦定南巡盛典卷三十六·高晋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无际道人·唐圭璋

      按道人张渊道侍郎之女大慧门人。   渔家傲   七坐道场三奉诏。空花水月何时了。小玉声中曾悟道。真堪笑。从来漫得儿孙好。   辩涌海潮声浩浩。明如皓月当空照。飞锡西归云杳渺。巴猿啸。大家唱起还乡调。

  • 提要·范梈

      《范德机诗集》七卷,元范梈撰。梈字亨父,一字德机,清江人。以荐为左卫教授,迁翰林院编修官。出为岭海廉访使照磨,历转江西、湖东。后选充翰林应奉。又改闽海道知事,移疾归。天历二年授湖南岭北道廉访使经历,以母老未赴。

  • 词苑丛谈卷五·徐釚

    翰林院检讨徐釚撰品藻三王阮亭和潄玉词有郎似桐花妾似桐花凤之句长安盛称之遂号为王桐花几令郑鹧鸪不能专美其词云凉夜沈沈花漏冻欹枕无眠渐听荒鸡动此际闲愁郎不共月移窻罅春寒重忆共锦裯无半缝郎似桐花妾似桐花凤往

  • 初集卷十·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初集卷十古今体一百十三首【壬戌三】川陕总督尹继善奏进新麦荐新遵古制土物贡遐方既用验农事还宜以彘尝味甘端胜芡色白比於霜更喜烽烟息千家饼饵香【西陲用兵有年近始宁辑云】京城篇昔年洛阳陌当日

  • 卷四十八·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厯代赋彚卷四十八典礼大礼庆成赋        【宋】张 耒惟宋六世皇帝践祚之七年所以和同天人绥静中外垂鸿袭裕増高累厚以对神祗祖考者固已蒙被充塞光融翕赫六合一意四海一口无得而言矣粤以壬申

  • 卷四十四·查慎行

    钦定四库全书 苏诗补注卷四十四 翰林院编修查慎行撰古今体诗四十三首【庚辰九月离亷州历藤梧广韶是冬在韶州度岁明年辛巳正月度岭作】 慎按年谱谓先生于庚辰岁除度岭然考之全集有九成台铭及南华长老题名乃建中靖国

  • 列传恩幸第八十一 王叡 王仲兴 寇猛 赵修 茹皓 赵邕 侯刚 郑俨 徐纥·魏收

    夫令色巧言,辞情饰貌,邀眄睐之利,射咳唾之私,此盖苟进之常也。故甚者刑身沦子,其次舐痔尝痈,况乃散金秦货,输钱汉爵,又何怪哉?若夫地穷尊贵,嗜欲所攻,圣达其犹病诸,中庸固不能免。男女性态,其揆斯一,二代之亡,皆是物也。据天下之图,持

  • 本纪第十 肃宗·刘昫

    肃宗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讳亨,玄宗第三子,母曰元献皇后杨氏。景云二年乙亥生。初名嗣升,二岁封陕王,五岁拜安西大都护、河西四镇诸蕃落大使。上仁爱英悟 ,得之天然;及长,聪敏强记,属辞典丽,耳目之所听览,不复遗忘。 开元十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九十九·佚名

    嘉靖三十二年六月丙子朔○丁丑总督京营平江伯陈圭请发子粒银修造营厅器械户部复议留前银凑支马草兵部言如户部议则工费无从处办宜仍依圭请且今营操犒赏费无所出请并令户部给之 上以让户部户部请以顺天保定二府子粒银

  • 五十四、金粟斋时代的朋友·包天笑

      我在金粟斋译书处时代,认识了不少的名人。因为那个时代,正在戊戌政变以后。来了一个反动,禁止开学堂,谈新政,康、梁逃到海外,许多新人物,都避到上海来。再加以庚子拳变,两宫出走,洋兵进京,东南自保,上海那时侯,真是热闹极了。

  • 冯元兴、曹昂传·李延寿

    冯元兴,字子盛,东魏郡肥乡人。从小有节操,被举荐为秀才。朝臣元叉很赏识他,元叉执掌朝政,引用他为尚书殿中郎,兼领中书舍人,并让他参与朝廷大事。他严于律己,态度谦恭,人们对他并不恼恨。元叉犯罪被朝廷赐死,冯元兴也被免去官职

  • 庄宗本纪·薛居正

    (一)庄宗光圣神闵孝皇帝,讳名存勖,是武皇帝的长子。母亲是贞简皇后曹氏,唐光启元年(885)十月二十二日在晋阳宫生下庄宗。曹后怀孕时曾梦见神仙穿黑衣执扇子在身旁伺候。生育时,紫气从窗户涌出。庄宗在婴儿时体貌奇特,厚重

  • 王宠佑·周诒春

    王宠佑 字佐臣。年三十八岁。生于香港。已婚。女一。初学于香港皇仁书院。毕业于北洋大学。光緖二十七年游美。入加利佛尼大学。习矿科。光緖二十八年。入哥仑比亚大学。习矿学及地质学。光緖二十九年。得硕士学位。

  • 东溪日谈录卷十八·周琦

    辟异谈世谓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者按三五厯纪曰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髙一丈地日深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八千岁天极髙地极深盘古极长乃为三皇以愚观之开辟之初未有文字孰从而记之

  • 九 智慧·林语堂

    前面所述中国人之德性倘能获得一共通的结论,则应为“心灵战胜物质环境的优越”。这样说法,其意义非一。不仅谓能引用人类的智慧改变充满痛苦惨愁的世界,使转化为适合人类住居的场所,它也指出一种轻视体质上的兴奋与力量之

  • 卷十三·吕祖谦

    <经部,春秋类,左氏博议钦定四库全书左氏博议卷十三宋 吕祖谦 撰邾败鲁于升陉【僖二十二年邾人以须句故出师公卑邾不设备而御之臧文仲曰国无小不可易也无备虽众不可恃也诗曰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又曰敬之敬之天

  • 卷第四十八·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卷第四十八京都圣感禅寺住持(臣)僧 (超永) 编辑京都古华严寺住持(臣)僧 (超揆) 较阅 进呈临济宗南岳下十八世天童杰禅师法嗣夔州卧龙山破庵祖先禅师蜀广安王氏子。闻缘老宿住昭觉往参扣语契。令奉圜悟香

  • 第四十九章 五王章·佚名

    父[王]殁后,彼副王为王,朋友仇敌得加守护制裁。(一)对彼王为智者有名塞那妃,幼[王]子等貌美,已甚得王之宠爱。(二)[王]授己长子副王之位,又王女等为他阿提婆达官等之妃。(三)王从应处授各各官职,以四摄法爱护民众。(四)然彼为事情趣续停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