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三十一出

【天下乐】(旦上唱)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征雁不来莺渐老,只将幽恨度芳晨。(白)重门昼不开,东风何处来?桃李本无言,如何燕影猜?伤哉薄命郎,骸骨不还乡!夫死妾苟活,所忧在姑嫜。姑安贫亦足?肯慕他人富?郎非卖赋人,妾岂听琴妇!势剑与风刀,坚贞死不顾。君不见园中花,开时蜂蝶乱交加;又不见道傍柳,年年攀折行人手。春花娇,春柳媚,一夜风霜转憔悴;惟有岩前松与柏,岁寒不改旧颜色。斜风急雨慢相欺,妾心比松更坚持。自从儿夫别后,杳无音信,未知存活。高衙贪婪无礼,再三使人将宝物诱引;奴岂肯慕他富贵?行如狗彘,母亲病体欠安,请出来问安则个。(老旦上唱)

【前腔】天涯游子不还乡,愁添老病转羸尪。画堂寂寞鱼书远,铁石之人也断肠。

(旦白)母亲,媳妇万福。(老旦白)孩儿免的使礼!(旦白)母亲有病在身,少的烦恼。(老旦白)孩儿一去,音信无闻,存亡未卜。子母凄凉,光阴迅速,如何是好?(老旦唱)

【梧桐叶】从别后信音稀,望断雁南飞。每日把门儿独倚,空教我泪偷垂。恨只恨朝东逝水,何日得西回?盼不到关山万里。(旦唱)

【前腔】离魂逐落花飞,春去也几时回?好教我痴心望你,终日价蹙愁眉。恨只恨啼鹃树底,空报道不如归,盼不到关山万里。(净扮媒婆上唱)

【天下乐】我做媒婆最跷蹊,人家有女我先知。

(丑上唱)东家吃酒西家醉,终朝两足太奔驰。

(丑见旦哭介)没主的姐姐嚛!(旦白)舅舅在那裏吃的酒醉?(丑白)姐姐无指望了!(老旦白)你舅舅有甚麽话说?(丑白)我听的行路人说:林冲死在沧州。特来报知。姐姐早发付真娘与他罢!(旦白)舅舅,有酒有肉你吃,你哭怎的?(净白)姐姐,你舅也说的是。我也听的人说:林大人死去多时了。你子母孤寡难过。我领高太尉命,说娘子与大公子作个专房。金珠无数,都是你的。心下何如?

(旦白)奴家清白门第,何故妄言是非!(唱)

【桂枝香】清高门第,贞白家世。俺本是田舍寒微,怎与他侯门匹配。说甚麽金珠似水,自有个糟糠贤赘。他便权倾京国,势压华夷,宁举梁鸿案,羞擎董卓杯。(净白)老夫人和娘子都说差了,人生有几个少年!(净唱)

【前腔】人生百岁,光阴有几?趁着弱质芳年,早寻个鸾交凰配。他是蓝田玉种,当朝富贵,那更花娇柳媚,莫怪他蝶使蜂媒。花有重开日,人无返少期。(旦白)舅舅受高衙嘱托,休信他说。(老旦唱)

【前腔】儿遭颠沛,妻当忧感。虽然眼下无依,终有归来之日。怎比闲花逐水,要季(?)苍松独立。万言不理,一志难回。本是布袄荆钗妇,做不的椒房金屋妻!(丑、净白)夫人,你孩儿实死了,休就回来的括(?)。成了亲事,你子母富贵不轻!(唱)

【前腔】他是公侯门第,权豪声势。他那裏金屋为居,只少个阿娇作配。想鹊桥已备,好与牛郎相会。佳期既逼,不必苦推。我已付青鸾信,你须酬红叶媒。(白)这十两花银,权为红定。既然不收,我回话去罢。(下)(老旦哭)

(旦白)婆婆休得烦恼,奴家自有道理。(王婆上唱)

【天下乐】忽背隔壁哭声悲,急步荒忙问端的。若非邻母病狼狈,多因远信到庭帏。(王婆白)夫人,娘子,炒闹为何?(老旦白)王妈妈请坐,听我诉说。(唱)

【玉包肚】高衙无礼,不安分一任乱为。他则要放纵奸淫,全不顾伤败伦理,不知何意。可怪乞婆强为媒,平地将人架是非。(王婆唱)

【前腔】安人听启,这因由我已尽知。(白)老安人你将耳朵来。(唱)他正是跋扈强梁,明欺负幼子孤妻。说与你其中就裏:他把林郎苦逼受灾危,只为倾城惹是非。(旦唱)

【前腔】乞婆无礼,倚威权强留定礼。不怕他势重如山,到头来须索回避。

假若将奴逼迫,终拚一死在朝夕,免得傍人说是非。

门掩东风昼不开,春残犹恐无莺猜。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飞来。

猜你喜欢
  徐介轩·唐圭璋
  郭子正·唐圭璋
  歴代诗话卷六十四·吴景旭
  卷一·皎然
  第八出 倩优·李渔
  ◆赵茂才奕·顾嗣立
  一些说明·老舍
  二集卷八十一·乾隆
  卷507 ·佚名
  卷450 ·佚名
  玉澜集补钞·管庭芬
  卷二十一·乾隆
  唐音卷七·杨士弘
  宛陵羣英集巻十二·汪泽民
  卷十四·黎民表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戴复古妻·唐圭璋

      戴复古妻,武宁偿知其姓氏。三台词录作金伯华。   祝英台近   惜多才,怜薄命,无计可留汝。揉碎花笺,忍写断肠句。道傍杨柳依依,千丝万缕,抵不住、一分愁绪。   如何诉。便教缘尽今生,此身已轻许。捉月盟言,不是梦中

  • ●序·龚鉽

    余居浮梁幕四年。浮梁去景德镇二十里。每常往返必过镇。尔时谒御窑厂探坯房窑户。看满窑辄经日二三。朋好多土著。为指窑瓷攻苦皆一。一穷其原委。余为谱之歌诗得百首闲及风俗。旣泛舟江淮乃失之时。隔七庚率从友人处

  • 卷二十六·施元之

    钦定四库全书卷 施注苏诗卷二十六 宋 苏轼 撰 施元之原注 武进邵长蘅删补 诗四十九首 【时官翰林作施注缺今补】 书晁补之所藏文与可墨竹三首 与可画竹时见竹不见人岂独不见人?然遗其身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庄周世

  • 载记第十一 慕容 慕容恪 阳骛 皇甫真·房玄龄

    慕容?,字景茂,俊第三子也。初封中山王,寻立为太子。及俊死,群臣欲立慕容恪,恪辞曰:“国有储君,非吾节也。”于是立?。升平四年,僭即皇帝位,大赦境内,改元曰建熙,立其母可足浑氏为皇太后。以慕容恪为太宰、录尚书,行周公事;慕容评为

  • ●卷七·周密

      ○鸱夷子见黜   吴江三高亭祠鸱夷子皮、张季鹰、陆鲁望。而议者以为子皮为吴大仇,法不当祀。前辈有诗云:"可笑吴痴忘越憾,却夸范蠡作三高。"又云:"千年家国无穷恨,只合江边祀子胥。"盖深非之。   后有戏作文弹之者

  • 平定三逆方略卷一·佚名

    卷一   恭维皇上御极以来,政教覃敷,恩泽翔洽;薄海内外,罔不率俾。方偃戈衅甲,以文德怀柔四方;煦妪生息,休养万姓:兼容并覆,销弭孽芽。时二、三藩臣久分阃于外,便藩锡予,异数有加;虑或怙宠而骄盈,深欲保全其终始。因其乞骸之陈请,

  • 第五章 复明运动(附钱氏家难)(八)·陈寅恪

    论列朝诗集既竟,请略述钱柳复明之活动。今就所存材料观之,关于牧斋者不少,若多加考述则非本文之主旨,故择其关于河东君者详言之,其他牧斋活动之主要者亦稍稍涉及,聊见两人同心同志之梗概也。河东君在崇祯甲申以前之作品,如陈

  • 卷之四百二十七·佚名

    光绪二十四年。戊戌。八月壬辰太祖高皇帝忌辰。遣官祭福陵。  ○谕内阁、朝廷振兴庶务。一切新政。原为当此时局。冀为国家图富强。为吾民筹生计。并非好为变法。弃旧如遗。此朕不得已之苦衷。当为天下臣民所共谅

  • 第十册 崇德元年五月·佚名

    第十册 崇德元年五月五月初一,甲辰日,奉圣汗命议定仪仗:和硕亲王红伞二、纛二、小旗十、立瓜二、骨朵二、吾杖四,多罗郡王红伞一、纛一、小旗八、卧瓜二、吾杖四,多罗贝勒红伞一、纛一、小旗六、骨杂二、红杖二。无论行兵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五 儒林传八·纪昀

    儒林传宋 【六】○宋六刘子翚 洪兴祖喻樗高闶程大昌林之奇林光朝 杨万里刘子翚洪兴祖喻樗高闶程大昌林之奇林光朝杨万里△刘子翚刘子翚字彦冲赠太师韐之仲子以父任授承务郎辟真定府幕属韐殁于靖康之难子翚痛愤不欲

  • 卷二百十七·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二百十七明 杨士奇等 撰慎刑宋徽宗政和中刑部尚书慕容彦逢上奏曰伏覩皇帝陛下矜悯庶狱制为病囚检察之法以谓愚民犯法虽系留讯治邦有常宪於其疾

  • 琉球入太学始末·王士祯

    题辞国家声教覃敷,无远弗届;而琉球向慕文教,尤为最笃。盖其时奉使琉球者,为吾郡悔斋汪先生。先生亲赍宸翰远涉瀛海,未浃旬而至,诚古今所仅见;是以其国益慑伏于圣天子之威灵,而思沐夫教育。及其入太学读经书仅历四载,遽以省亲归

  • 曲礼下·戴圣

    凡奉者当心,提者当带。执天子之器则上衡,国君则平衡,大夫则绥之,士则提之。凡执主器,执轻如不克。执主器,操币、圭、璧,则尚左手,行不举足,车轮曳踵。立则磬折垂佩。主佩倚,则臣佩垂;主佩垂,则臣佩委。执玉,其有藉者则裼;无藉者则袭

  • 卷十七 大学四或问上·黎靖德

      ◎经一章   △或问吾子以为大人之学一段   问友仁:"看大学或问如何?"曰:"粗晓其义。"曰:"如何是'收其放心,养其德性'?"曰:"放心者,或心起邪思,意有妄念,耳听邪言,目观乱色,口谈不道之言,至於手足动之不以礼,皆是放也。收者,

  • 卷一百六十一·佚名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三十之五十九复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为发无上菩提心者,宣说净戒波罗蜜多。作如是言:汝善男子。应修净戒波罗蜜多。不应观八解脱若常若无常。不应观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若常若无常。何以故?八

  • 卷第十八·道原

    景德传灯录卷第十八吉州青原山行思禅师第六世之二一十四人福州雪峰义存禅师法嗣上一十四人福州玄沙师备禅师福州长庆慧棱禅师福州大普山玄通禅师杭州龙册寺道怤禅师福州长生山皎然禅师信州鹅湖山

  • 妙法莲华经文句卷第二下·智顗

    观心释者。三智名观。三谛名世。三观是语本故名音。得大势者。思益云。我投足之处。震动三千大千世界及魔宫殿。故名大势至。悲花云。愿我世界如观世音等无有异。宝藏佛言。由汝愿取大千世界故。今当字汝为大势至。观

  • 卷之二十七·纪荫

    宗统编年卷之二十七 临济第十九世祖 讳明本。嗣高峰。 成宗丙申元贞五年。 临济第十九世中峰祖嗣宗统(二十八年)。 学者辐凑归之。如水就下。而祖深自韬晦。一时宰相公卿。上及天子。每虚径山灵隐诸大剎赍币迎祖。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