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二十七出 谋杀(双调尤侯韵)

【梅花引】

(大净行衣上)伤心满眼尽为雠,笑朝野乱啾啾。唯有那人恨深难宥,几次乘危偏有救。看眉峰双蹙,一旦命休。

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当时莫道擒虎易。今日方知放虎难。俺严介溪为何道此两句?只因杨椒山这厮与俺做对。当初他参仇鸾一本,已是谪眨去了。也是老夫好意,要收将他来,做个帮手,破格超升他·不料这厮执迷,反要与俺做对头,参了俺一本,好不利害!幸得内外打成一片,瞒过皇上,将他问成绞罪。前日打了一百,几次将死,俱被人解救,将养的好了。今将一年,圣旨不见批决。万一转念,赦了这厮,岂非放虎自贻其患?不得不想一计结果了他·快请赵爷、鄢爷都来说话!

(众虚下)

(丑末冠带上)本是权门鹰犬,人称当道豺狼。

(末)笑骂由他笑骂,颠狂自我颠狂。

(见介)赵老先生,今日太师相招,不知何事?

(丑)小弟猜着,定是为杨椒山的事·日久不决,要结果他的性命。

(末)说的是了。这个计策,让与我小弟罢!前日杀这沈青霞一家,和那王凤洲家手卷,俱被老先生占了高着,今日该让小弟了。

(丑笑介)这自然候教的。

(出本介)这件东西,是椒山家妻小鸣冤的本,我巳按下不封,老太师自然是喜的。那杀人的妙计,理当奉让。来此相府,大家进去。

(作卑揖叩介)

(净)二公连日不见,可晓老夫心事么?

(丑)不知。

【玉交枝】

(净)人情掣肘,似临崖难将马收。从来缚虎翻成斗,提防网漏吞舟。那杨椒山的事,如何歇的下手?日久不决,常恐有变局之祸。杀人不死空自雠,开弓收箭非高手。怕当朝旁人借筹,致樊笼无端解扣。

(末)这件小事,何足烦太师忧虑?小子久有成算了。

【前腔】

(末)笼禽槛兽,何劳过虑多求!朝中自有机关凑,须教露尾藏头。如今圣上因倭寇失事,恨总督张经失误军机,定要行诛。正好将杨某名字附于本后。皇上见本上张经为首,自然要决的,那知杨某在内?亡猿安知林木忧,城门灾并池鱼受。谅重瞳难明暗钩,这神谋无人参透!

(净大笑)妙哉、妙哉!真好计也。

【前腔】

(净)精神抖擞,同心一虑何愁!锦囊谋略皆亲厚,堪称十万戈矛。前日沈炼巳将他父子枭斩,报了通谋叛逆。那王御史巳升在辽东,不久也要处分他了。你二人真我心腹之托也。奸雄原借狐与彪,爪牙休说鹰和狗。任人呼襟裾马牛,且共做衣冠飞走。

(丑出本跪送净介)小子因杨家妻子鸣冤上本,连日推有公事,不进通政司。按下此本,特送太师发落·

(净)俺巳知此本不到御前,多谢厚意!

(丑)小子受老爷大恩,这点小事,就担不起?

(拜介)

【前腔】

(丑)蒙恩已久,明知衔结难酬。一家父子真骨肉,此生借庇绸缪。

(丑、末共叩介)假威常恃虎当头,分肥不避蝇逐臭。辅朝廷金瓯壮猷,祝恩公冰山长寿。

【尾声】阴谋暗把忠良遘,把天道王章迷谬。谁念孤臣数已周!

(共下)

《年谱》载:下狱年余屡谳而不批决。群奸畏谋之败也,故借別狱伏杀之。奸谋亦巧哉!

猜你喜欢
  卷八·王世贞
  ●挂枝儿·隙部五·冯梦龙
  第三十四出 刺逆·洪昇
  第二折·乔吉
  赵秉文·隋树森
  卷四十二·唐圭璋
  三集卷二十四·乾隆
  卷一百二十九·曹学佺
  卷八十·高棅
  卷六百十·佚名
  卷三十·徐倬
  御选金诗卷十一·康熙
  第八回 闺中教子·蒲松龄
  提要·杭淮
  于鹄诗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十九·佚名

    全唐诗续拾卷十九李皋皋,字子兰,唐宗室。天宝十一载嗣曹王,三迁至秘书少监。上元初,因事贬温州长史,迁衡州刺史、潮州刺史。建中后,历镇湖南、荆南、江西、山南东道,贞元八年卒,年六十。诗二首。 【(《全唐诗》无李皋诗,传录《

  • 花蕊诗钞·吴之振

    费氏口占答宋太祖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宫词五云楼阁凤城间,花木长新日月闲。三十六宫连内苑,太平天子住昆山。会真广殿绕宫墙,楼阁相扶倚太阳。净甃玉阶横水岸,御炉香气扑龙床。

  • 卷四百三十八·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四百三十八燕类五言古咏双燕         【宋】鲍 照双燕戏云崖羽翰始差池出入南闺里经过圵堂陲意欲巢君幕层楹不可窥沈吟芳嵗晩徘徊韶景移悲歌辞旧爱衔泪覔新知其二可怜云中

  • 提要·徐寅

    【臣】等谨案徐正字诗赋二巻唐徐寅撰寅字昭夣莆田人干宁元年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正字后依王审知幕府归老延夀溪所着有探龙钓矶二集共五巻自唐书艺文志巳不着録诸家书目亦不载其名意当时即散佚不传此本仅存赋一巻计八首各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二十二·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卷之一百二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卷十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大事表卷十三国子监司业顾栋髙撰刑赏表葢闻有功不赏有罪不刑虽唐虞不能以化天下故虞书有天命天讨之文戴记爵人于朝与士共之刑人于市与众弃之葢自天子之统壹宇内与列侯之抚驭一国莫不由赏罸之得其道不

  • 第九章 论幽默·林语堂

    西方人,对幽默这一词,当然是毫无疑问,是人人接受的。可是对中国读者而言,一个报章杂志的编者会留一页,用以登载生活的轻松方面的文字,是不可想象的。中国的高级官员在新闻记者招待会上说句幽默的话,也是一样不可想象的。美国

  • 刘崇传·薛居正

    刘崇,太原人,是后汉高祖刘知远的堂弟。小时游手好闲,爱好陆博意钱的游戏。成年后参加河东军队。后唐长兴年中,迁任虢州军校。汉高祖镇守并州、汾州时,上奏章任刘崇为河东步军都指挥使。一年后,授麟州刺史,又任河东马步军指挥

  • 卷一百七十一·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七十一明 杨士奇等 撰考课汉元帝建昭中亰房以精於用易天子悦之数召见问房对曰古帝王以功举贤则万化成瑞应着末世以毁誉取人故功业废而致灾

  • 卷四十六 特牲馈食礼第十五·郑玄

    嗣举奠,盥,入,北面再拜稽首。(嗣,主人将为后者。举犹饮也。使嗣子饮奠者,将传重累之者。大夫之嗣子不举奠,辟诸侯。)[疏]“嗣举”至“稽首”。○注“嗣主”至“诸侯”。○释曰:自此尽“出复位”,论嗣子饮奠酌献之事。云“嗣,主人

  • 卷二十九·沈廷芳

    <经部,五经总义类,十三经注疏正字  钦定四库全书十三经注疏正字卷二十九山东按察使沈廷芳撰春官大祝大祝节疏今特取此二事为总目者【脱此字】永长至罪疾○小祝有弭灾兵【弭灾经作弥烖】寜风旱即逆时雨【逆监本误迎

  • 谴告篇第四二·王充

    【题解】本篇是在揭露和批判“人君为政失道,天用灾异谴告(谴责告诫)之”,故篇名为“谴告”。汉儒宣扬自然灾害是天意,是上天用来告诫和惩罚君主“为政失道”的手段,“人君失政,天为异;不改,灾其人民;不改乃灾其

  • 夏聲說·欧阳竟无

    人必有所以為人,然後能人,然後謂之曰人。人之所以為人者,惻隱、羞惡、是非之心是也。堂下觳觫,堂上不忍,況乎國將亡、族將滅、種將絕?痛之所不勝,不得不大聲疾呼,奔走號 。大聲疾呼,奔走號 ,而後舉國震悚,萬眾一心,出其才力智能

  • 第三篇 人生如梦(下)·丰子恺

    大人自来佛法难对俗人讲。后秦释僧肇论物不迁,开头说:&ldquo;谈真则逆俗,顺俗则违真。逆俗则言淡而无味,违真则迷性而莫返。故中人未分于存亡,下士抚掌而弗顾。&rdquo;僧肇的时代,正当我国佛教空气非常浓重的时候。秦主符坚

  • 大使咒法经·佚名

    一卷,唐菩提流支译。说大使者毗那夜迦之咒法。

  • 大宗地玄文本论·马鸣

    凡二十卷。马鸣菩萨造,南朝陈代真谛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二册。本书阐释金刚地之行位等,共立四十大决择分。其中,初二分解说十种大因缘,相当于序分;第三以下至三十六分为正宗分,以解说金刚地之五种位至阿说本王之十方尘数等

  • 随相论·德慧

    全一卷。印度德慧法师(梵Gun!amati ,求那摩底)作,南朝陈代真谛译。又称求那摩底随相论。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二册。本书乃为破外道之我执而作。内容详解俱舍释论卷十九慧品(新译之俱舍论卷二十六智品)中之四谛十六行相,其次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