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崔谦传

崔谦字士逊,博陵安平人。

祖父崔辩,曾任魏国平远将军、武邑郡守。

父亲崔楷,曾任散骑常侍、光禄大夫、殷州刺史,追赠侍中、都督冀、定、相三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冀州刺史等衔。

崔谦自幼聪明机敏,神色凝重。

长大以后,深沉而有识见器量。

博览经史,不拘泥于章法句式,意在增多见识。

每当看到治理天下的内容,他都非常爱读,没有不抚着书本叹息的。

孝昌年间入仕,最初担任著作佐郎。

跟随太宰元天穆讨伐邢杲,将其击败,由于战功,授辅国将军、太中大夫,又升任平东将军、尚书殿中郎。

贺拔胜镇守荆州时,任命崔谦为行台左丞。

贺拔胜虽然权重一方,但安抚百姓、督领政务等事,都委托崔谦去办。

崔谦也竭尽智谋才能,辅佐贺拔胜。

贺拔胜在南方州郡享有美名,得力于崔谦。

后来魏孝武帝防备齐神武威逼,诏命贺拔胜领兵赶赴洛阳。

军队开到广州,皇帝已经西迁。

贺拔胜犹豫不决,想返回荆州。

崔谦对他说:“从前周室失所,诸侯让出自己的封位;汉朝中途衰微,各藩国为之尽节。

如今皇家多难,主上受辱,实在是忠臣效命之时,义士立功之日。

您权重一方,总领宛、叶之军,如果仗义起兵,首倡效命王室,天下听到风声,谁不感激?应当顺应义勇之志,远近一体,加倍赶路,赴关西拜见皇帝。

然后与宇文行台一起,同心协力,声讨叛贼。

那末,像齐桓公、晋文公那样的功勋,就从今天开始了。

舍此不为,半道而退,就恐怕人心离散。

一旦失去机会,后悔也来不及。”贺拔胜不听,人心果然大为骚动。

还没有回到荆州,州中百姓邓诞引导侯景军队突然袭到,贺拔胜作战大败,就带领部下数百名骑兵南下投奔梁国。

崔谦也与贺拔胜一同南下。

到达梁国后,多次乞求带军赴敌去救军。

梁武帝虽然不派援军,但是嘉许贺拔胜待人的节操,允许他们回国。

于是派崔谦先回去,同时互通友好。

魏文帝见到崔谦,十分高兴,对他说:“你九死一生,投奔江南,今日得以活着回国,难道不是对你忠贞行为的报答吗?”太祖早就听说过崔谦的名望,待他十分有礼。

授征西将军、金紫光禄大夫,赐爵千乘县男。

贺拔胜回来后,授太师,由于崔谦有辅佐之功,又任命他为太师长史。

大统三年(537),跟随太祖活捉窦泰,参加沙苑之战,都立有战功。

晋封子爵,升任车骑大将军、右光禄大夫,授尚书右丞。

崔谦明达干练,通晓时务,担任中央要职,人们都认为称职。

四年,跟随太祖解洛阳之围,经历河桥之战,加定州大中正、瀛州刺史衔。

十五年,授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又在随郡击败柳仲礼,在魏兴平定李迁哲,都立下功劳。

升任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直州刺史,赐姓宇文氏。

魏恭帝初年,转任利州刺史。

崔谦明达颖悟,通晓治理之术,办事又很勤勉,百姓诉讼虽然很多,但他不曾有懈怠疲倦的神色。

官员和百姓们因此对他又敬又爱。

当时有蜀人贾晃迁兴兵作乱,率领党徒围逼州城。

崔谦仓促布署,只有千余士兵,他便率兵抵抗。

适逢梁州援兵到达,活捉贾晃迁,余党溃散。

崔谦杀其首领,其余的全部赦免。

十天之间,得以平定。

世宗初年,晋封作唐县公。

保定二年(562),升任安州总管、随应等十一州甑山上明鲁山三镇诸军事、安州刺史。

四年,加大将军衔,晋封武康郡公。

天和元年(566),授江陵总管。

三年,升任荆州总管、荆淅等十四州南阳平阳等八防诸军事、荆州刺史。

该州地域广大,住有蛮族,又南接陈国边境,东邻齐国强敌。

崔谦对外抵抗强敌,对内安抚军民,教化风行,人称良牧。

每年考核政绩,常常是全国第一名,多次下诏表彰。

崔谦随贺拔胜在荆州时,虽被亲信重用,但名望职位还不高。

当他担任要职以后,朝臣百姓都以此为荣。

四年,在荆州任上去世。

全州人都十分悲伤,于是共同建立祠堂,在四个节令祭祀他。

儿子崔旷承袭爵位。

崔谦非常孝顺,小时丧父,几乎因为悲伤过度而死去,同弟弟崔说特别友爱,即使二人年纪已老,各居高官,但所有的财产,都属于彼此共有。

他居家严肃,举动遵守礼法制度。

崔旷与崔说之子崔弘度等人,都遵奉他的遗训。

崔旷自小温文尔雅,仁义博爱。

最初担任中外府记室。

大象末年,升至开府仪同大将军、淅州刺史。

猜你喜欢
  明宗纪八·薛居正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五十九·李心传
  奉旨讯问曾静口供二十四条 二十四、孔庙失火和庆云出·雍正
  读礼通考卷六十六·徐乾学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八十八·佚名
  卷之三百七十四·佚名
  卷之一百四十八·佚名
  一○五七 山西巡抚农起奏覆本年抽改《通鉴纲目续编》正本翻本部数折·佚名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五十一·杜大珪
  二、上学之始·包天笑
  附 《卞昆冈》序·陆小曼
  宋纪十二 太宗明皇帝上之上泰始元年(乙巳、465)·司马光
  魏纪一 世祖文皇帝上黄初元年 (庚子、220)·司马光
  卷第一·佚名
  215.文天祥起兵·林汉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歴代诗话卷十三·吴景旭

      丙集上之上  赋  神女  西溪丛语曰昔楚襄王与宋王游髙唐之上见云气之异问宋玉玉曰昔先王梦游髙唐与神女遇玉为髙唐之赋先王谓懐王也宋玉是夜梦见神女寤而白王王令玉言其状使为神女赋后人遂云襄王梦神女非也

  • 第四折·李唐宾

    (牛尚书同夫人上,云)姻缘姻缘,事非偶然。当朝有文武状元游街,教金哥女孩儿抛绣球,接丝鞭。先打着文状元,踌躇一回,把鞭梢挡住绣球;第二打着武状元,接了丝鞭,成其佳配。有义女云英,对老夫言道,文状元与他男儿一般模样。这状元觑着

  • 卷一百四十三·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一百四十三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宗忠简诗集宗泽字汝霖婺州义鸟人元祐六年进士靖康元年知磁州勤王兵起康王以泽为副元帅建炎间累迁延康殿学士京城留守兼开封尹连结诸路义兵方尅日渡

  • 卷之一百五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二十四·王当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臣传卷二十四    宋 王当 撰昭公二 鲁子家懿伯 子家懿伯名羁鲁大夫也庄公之玄孙昭公将杀季氏告子家子曰季氏僭公室久矣吾欲杀之何如子家子曰诸侯僭於天子大夫僭於诸侯久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二 列传一百五十二·纪昀

    列传宋 【五十六】○宋五十六杨佐李兑【先】 沈立张掞张焘俞充刘瑾阎询葛宫【江密书思 】张田荣諲李载姚涣朱景【光庭】李琮朱寿隆 卢士宏 单煦杨仲 元 余良肱【卞爽】潘夙杨佐李兑沈立张掞张焘俞充刘瑾阎询葛宫

  • 吴安国传·脱脱

    吴安国字镇柳,处州人。他是太学进士,累官升任考功郎官。以太常少卿的身份出使金国,逢金人背弃盟约,把他拘留胁迫他服从,吴安国毅然正色说:“我的头可以得,我的气节不可以强夺,只知道为帝王的事业竭诚而死,皇帝的使命怎么敢侮辱

  • 卷六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礼部志稿卷六十六明 俞汝楫 编臣礼备考辨仪等官仪尚左吴元年十月丙午命百官礼仪俱尚左改右相国为左相国左相国为右相国余官如之给事御史争坐次景泰元年给事中李侃与御史朱瑄同事会坐侃坐瑄左十三道监察

  • 张景芬·周诒春

    张景芬 字仁农。年二十七岁。生于广东大埔。弟福生。已婚。初学于上海尚贤堂。福州英华书院。及北京淸华学校。宣统三年。以官费游美。入科罗拉多矿业学校。习矿业工程。民国二年。入理海大学。民国四年。得矿工程师

  • 卷七·朱鹤龄

    钦定四库全书读左日钞卷七吴江朱鹤龄撰十七年子罕闻之亲执扑以行筑者而抶其不勉者王应麟曰左氏载子罕分谤之事檀弓亦称之盖贤大夫也战国策宋君夺民时以为台而民非之子罕释相为司空民非子罕而善其君此即分谤之事司城宋

  • 卷十四·敖继公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仪礼集说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集说卷十四    元 敖继公 撰士虞礼第十四注曰虞于五礼属凶继公谓此篇言士丧始虞之礼士虞礼 特豕馈食【食音嗣】注曰祭祀自孰始曰馈食馈食者食道也继公谓祭而

  • 卷七目录·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览经史讲义卷七目録周易初九利用为大作元吉无咎编修【臣】徐 玮九五有孚恵心勿问元吉有孚惠我德检讨【臣】郭肇鐄有孚惠心勿问元吉监察御史【臣】张 湄彖曰夬决也刚决柔也健而説决而和监察御史【臣】

  • 论灾第五十四·桓宽

    【题解】本篇题为&ldquo;论灾&rdquo;,是对自然灾害问题展开辩论。文学根据董仲舒的&ldquo;天人感应论&rdquo;,把春生、夏长、秋成、冬藏这一自然发展规律与仁、德、义、礼相比附,胡说什么&ldquo;好行善者,天助以福&rdquo;

  • 阿含正行经·佚名

    後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佛告诸比丘言:我为汝说经。上语亦善。中语亦善。下语亦善。语深说度世之道。正心为本听我言:使後世传行之。诸比丘叉手受教。佛言:人身中有五贼。牵人入恶

  • 八大菩萨经正文·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诏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八大菩萨摩诃萨。其名曰妙吉祥菩萨摩诃萨。圣观自在菩萨摩诃萨。慈氏菩萨摩诃萨。虚空藏菩萨摩

  • 周文集外短篇小说辑佚·周文

    现代短篇小说集。周文著。包括《文人们》《吃饭》《在军需室里》《接风之夜》《一幢房里》《怒火》《我的一段故事》七篇。

  • 西藏度亡经·莲花生

    又名《中阴得度法》,本书是一部西藏佛学名著,依照佛教义详细介绍了人死以后每天“中阴”的变化情形。它蕴含着一套丰富的临终、死亡及死后世界的知识和图景。此外,基于《西藏度亡经》的藏传佛教“临终关怀”具有终极关怀

  • 即非禅师全录·即非如一

    《即非禅师全录》,清如一说,明洞等编,二十五卷。卷首收像、道影赞、序;卷一收圣寿山崇福禅寺语录;卷二收广寿山福聚禅寺语录;卷三收升座、小参、秉拂;卷四收法语;卷五收举古、拈古;卷六收颂古、代古、答古;卷七收机缘、答问;卷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