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十九

  ●卷二十九·咏茶门

  库部林郎中说,建州上春采茶时,茶园人无数,击鼓声闻数里。然一园中才间垄,茶品已相远,又况山园之异耶?苕溪渔隐曰:欧阳永叔《尝新茶》诗云:“年穷腊尽春欲动,蛰雷未起驱龙蛇。夜闻击鼓满山谷,千人助叫声喊呀。万木寒痴睡不醒,惟有此树先萌芽。”余官富沙凡三春,备见北苑造茶,但其地暖,才惊蛰,茶芽长已(已长)寸许。初无击鼓喊山之事。永叔诗与《文昌》所纪,皆非也。北苑茶山凡十四五里,茶味惟均,(亦)岂有间垄茶品已相远之说耶?”

  〔《文昌杂录》、《渔隐丛话》后集卷一一〕

  欧公《和刘原父扬州时会堂绝句》云:“积雪犹封蒙顶树,惊雷未发建溪春。

  中洲(州)地暖萌芽早,入贡宜先百物新。”注云:“时会堂,造贡茶所也。”

  余以陆羽《茶经》考之,不言扬州出茶。惟毛文锡《茶谱》云,扬州禅智寺,隋之故宫。寺在(枕)蜀冈,其茶甘香,味如蒙顶焉。第不知入贡之因起于何时,故不得而志之也。〔《苕溪渔隐》同上〕

  东坡《汲江水煎茶》诗云:“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此诗奇甚,道尽烹茶之要。且茶非活水则不能发其鲜馥。东坡深知此理矣。余顷在富沙,尝汲溪水烹茶,色香味俱成三绝。又况其地产茶为天下第一,宜其水异于他处,用以烹茶,水功倍之。至于浣衣,尤更洁白,则水之轻清益可知矣。近城山间有陆羽井,水亦清甘,实好事者为名之。羽著《〔茶〕经》,言建州茶未得详,则知羽不曾至富沙也。〔同上,同上〕

  建安北苑茶始于太宗〔朝〕,太平兴国二年,遣使造之,取象于龙凤,以别庶饮,由此入贡。至道间,仍添造石乳。其后大小龙茶又起于丁谓而成于蔡君漠。

  谓之将漕闽中,实董其事,赋《北苑焙新茶诗》。其序云:〔天下〕产茶者将七十郡〔半〕,每岁入贡,皆以社前、火前为名,悉无其实。惟建州出茶有焙,焙有三十六。三十六中惟北苑发〔早〕而味尤佳。社前十五日即采其芽,日数千工,聚而造之,逼社即入贡。工甚大,造甚精,皆载于所撰《建安茶录》,仍作诗以大其事云。”“北苑龙茶著,甘鲜的是珍。四方惟数此,万物更无新。才吐微茫绿,初沾少许春。散寻萦树遍,急采上山频。宿叶寒尤在,芳芽冷未伸。茅茨溪口焙,篮笼雨中民。长疾勾萌拆,开齐分两均。带烟蒸雀舌,和露叠龙鳞。贡作(作贡)胜诸道,先尝只一人。缄封瞻阙下,邮传渡江滨。特旨留丹禁,殊恩赐近臣。啜□(为)灵药助,用与上樽亲。头进英华尽,初烹气味醇。细香胜却麝,浅色过于筠。顾渚惭投木,宜都愧积薪。年年号供御,天产壮瓯闽。”此诗叙贡茶颇为详尽,亦可见当时之事也。又君谟《茶录序》云:“臣前因奏事,伏蒙陛下谕臣先任福建转运使日,所进上品龙茶最为精好。臣退念草木之微,首辱陛下知鉴,若处之得地,则能尽其材。昔陆羽《茶经》,不第建安之品;丁谓《茶图》,独论采造之本。至于烹试,曾未有闻。辄条数字(事),简而易明,勒成二编,名日《茶录》。”至宣政间,郑可简以贡茶进用,久领漕试一计),创添续入,其数浸广,今犹因之。细色茶五纲,凡四十三品,形制各异,共七千余饼。其间贡新试新龙团、胜雪、白茶、御苑、玉芽,此五品乃水拣,为第一,余乃生拣,次之。又有粗色茶七纲,凡五品。大小龙凤并拣芽,悉入龙脑和膏为团饼茶,共四万余饼。东坡《题汶公诗卷》云:“上人问我留连意,待赐头纲八品(饼)茶。”

  即今粗色红绫袋八饼者是也。盖水拣茶即社前者,生拣茶即火煎(前)者,粗色茶即雨前〔者〕,闽中地暖,雨则(前)茶已老而味加重矣。山谷《和扬王休点密云龙诗》云:“小壁(譬)云龙不入香,元丰龙焙承诏作。”今细色茶中却无此一品也。又有石门乳吉香口三外培,亦隶于北苑,皆采摘茶芽送官焙添造,每岁糜金共二万余缗,日役千夫,凡两月方能迄事。第所造之茶,不许过数,入贡之后,市无货者,人所罕得。惟壑源诸处私焙茶,其绝品亦可敌官焙,自昔至今,亦皆入贡。其流贩四方,悉私焙茶耳。苏黄皆有诗称道壑源茶,盖壑源与北苑为邻,山阜相接才三(二)里余,其茶甘香,特在诸私焙之上。东坡《和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芽(茶)诗》云:“仙山灵雨湿行云,洗遍香肌粉未匀。明月来投玉川子,春风吹散(破)武林春。要知玉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戏作小诗君一笑,从来佳茗似佳人。”山谷《谢送碾赐壑源拣芽》诗云:“云从龙小苍璧,元丰至今人未识。ㄖ源包贡第一春,御(缃)奁碾香俱(供)玉食。睿思殿中(东)金井栏,甘露荐枕(碗)天开颜。桥山事事□(严庀)百局,衮司(补衮)

  诸公省中宿。中人传赐夜未央,雨露恩光照官烛。右丞似是李元礼,好事风流有泾渭。肯怜天禄校书郎,亲敕家庭遣分似。春风饱食(识)太官羊,不惯腐儒汤饼肠。搜搅十年灯火读,令我胸中书传香。已戒应门牛马走,客来问字莫载酒。”

  〔《苕溪渔隐》,同上〕

  建州,陆羽《茶经》尚未知之,但言福建等十二州未详,往往得之,其味极佳。江右日近(左近日)方有蜡面之号,李氏别令取其乳作片,或号曰京挺、的乳及骨子等,每岁不过五六万斤。迄今岁出三十余万斤,凡十品,曰龙茶、凤茶、京挺、的乳、召(石)乳、白乳、头金、蜡面、头骨、次骨。龙茶以供乘舆及赐执政、亲王、长主,余皇族、学士、将帅皆得凤茶;舍人、近臣赐金(京)挺、的乳,馆阁赐白乳。龙、凤、石乳茶皆太宗令造。江左有研膏茶供御,即龙茶之品也。丁谓为《北苑茶录》三卷,备载造茶之妙未(始末),行于世。〔《谈苑》〔同上〕

  唐茶惟湖州紫笋入贡,每岁以清明日贡到,先荐宗庙,然后分赐近臣。紫笋生顾渚,在湖常二境之间。当采茶时,两郡守毕至,最为盛集。此《蔡宽夫诗话》之言也。蔡但知其一而不知其二。按陆羽《茶经》云:“浙西以湖州上,常州次。

  湖州生长兴县顾渚山中。常州〔生〕义兴县(生)君山悬脚岭北峰下。”唐《义兴县重修茶舍记》云:“义兴贡茶,非旧也。前此,故御史大夫李栖筠实典是邦,山僧有献佳茗者,会客尝之。野人陆羽以为芬香甘辣,冠于他境,可荐于上。栖筠从之,始进万两,此其滥觞也。厥后因之,征献浸广,遂为任土之贡,与常赋之邦侔矣。”故玉川子诗云:“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正谓是也。

  当时顾渚义兴皆贡茶,又邻壤相接。白乐天守姑苏,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想羡欢宴,因寄诗云:“遥闻境会茶山夜,珠翠歌钟俱绕身。盘下中分两州界,灯前合作一家春。青娥递舞应争妙,紫笋齐尝各斗新。自叹花时北窗下,蒲黄酒对(对酒)病眠人。”唐袁高为湖州刺史,因修贡顾渚茶山,作诗云:“《禹贡》通远俗,始图在安人。后王失其本,职吏不敢陈。亦有好佞者,田兹欲求神(伸)。

  动生(至)千金费,日使万姓贫。我来顾渚源,得与茶事亲。黎辍耕农,采掇实苦辛。一夫且当役,尽室皆同臻。扪葛上欹壁,蓬头入荒榛。终朝不盈掬,手足皆鳞皴。悲嗟遍空山,草木为不春。阴岭芽未吐,使曹牒已频。心争造化先,走挺麋鹿均。选纳五日夜,捣声昏系晨。众功何枯栌?俯视弥伤神。皇帝尚巡狩,东郊路多堙。周回绕天涯,所献惟艰勤。况减兵革用,兼兹困疲民。未知供御余,谁合分此珍。顾省忝邦守,有惭复因循。茫茫沧海间,丹愤何由申!”此诗〔古〕

  雅得诗人讽谏之体,诚可尚也。〔《苕溪渔隐》,同上〕

  玉川子有《谢孟谏议惠茶歌》,范希文亦有《斗茶歌》,此二篇皆佳作也,殆未可以优劣论。然玉川歌云:“至尊之余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而希文云:“北苑将期献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若论先后之序,则玉川之言差胜。

  虽然,如希文岂不知上下之分者哉!亦各赋一时之事耳。苕溪渔隐曰:《艺苑》以此(“此”字作“卢范”)二篇〔茶歌〕皆佳作,未可优劣论,今(并)录全〔篇〕。余谓玉川之诗优于希文之歌。玉川自出胸臆,造语稳贴,得诗人之句法。

  希文排比故实,巧欲形容,宛成有韵之文,是果无优劣耶?玉川《走笔谢孟谏议寄(惠)新茶》云:“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自(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仁风暗结珠,先春抽出黄金芽。摘鲜焙芳旋封里(裹),至精至好且不奢。至尊之余合王公,何当(事)便到山人家。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挂(笼)头自煎吃。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颠崖受辛苦!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合得苏息否?”希文《和章岷从事斗茶歌》云:“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冰微开。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新雷昨夜发何处,家家嬉笑穿云去。露芽错落一番营(荣),缀玉含珠散嘉树。终朝采掇未盈,唯求精粹不敢贪。研膏焙乳有雅制,方中圭兮圆中蟾。北苑将期献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鼎磨云外首山铜,瓶携江上中冷水。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心)翠涛起。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其间品第胡能欺,十目视而十手指。胜若登山(仙)不可扳,输同降将无穷耻。吁嗟天产石上英,论功不愧阶前。众人之浊我可清,千日之醉我可醒。屈原试与招魂魄,刘伶却得闻雷霆。卢仝敢不歌?陆羽须作《经》。森然万象中,焉知无茶星。商山丈人休茹芝,首阳先生休采薇。

  长安酒价减千万,成都药市无光辉。不如仙山一啜好,冷然便欲乘风飞。君莫羡花间女郎只斗草,赢得珠玑满斗归。”〔同上〕

猜你喜欢
  汪元量·唐圭璋
  第十六回 貔虎师阵败遭擒·陈端生
  第八出 婆奸·周履靖
  第二十出·李开先
  楔子·李寿卿
  ●瑶峰集叙·王尔烈
  甲集前编第二·钱谦益
  乐府补题·佚名
  卷二·孙默
  卷489 ·佚名
  卷290 ·佚名
  卷167 ·佚名
  卷二百九十·曹学佺
  卷六百四十一·佚名
  卷五 七言律·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十八家诗抄·卷二十二·曾国藩

      苏东坡七律下二百八十二首  和王斿二首  异时长怪谪仙人,舌有风雷笔有神。闻道骑鲸游汗漫,忆尝扪虱话悲辛。  气吞馀子无全目,诗到诸郎尚绝伦。白发故交空掩卷,泪河东注问苍旻。  袅袅春风送度关,娟娟霜月照生

  • 丙集第五·钱谦益

    (成、弘之间,长沙李文正公继金华、庐陵之后,雍容台阁,执化权,操文柄,弘奖风流,长养善类,昭代之人文为之再盛。百年以来,士大夫学知本原,词尚体要,彬彬焉,彧彧焉,未有不出于长沙之门者也。藁城以下六公,其苏门六

  • 提要·朱彝尊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八明诗综        总集类提要【臣】等谨案明诗综一百卷国朝朱彞尊编彞尊有经义考已着録明之诗派始终三变洪武开国之初人心浑朴一洗元季之绮靡作者各抒所长无门户异同之见永乐以迄化

  • 列传第五十二·李延寿

    韦孝宽 兄夐 夐子世康 韦瑱 子师 柳虬 弟桧 庆庆子机 机子述 机弟弘 旦肃 机从子謇之韦叔裕,字孝宽,京兆杜陵人也,少以字行。世为三辅着姓。祖直善,魏冯翊、扶风二郡守。父旭,武威郡守。建义初,为大行台右丞,加辅国将军、雍

  • 卷一三四 宋紀十六·司马光

      起柔兆執徐(丙辰),盡著雍敦牂(戊午),凡三年。   蒼梧王元徽四年(丙辰,公元四七六年)   春,正月,己亥,帝耕籍田,大赦。   二月,魏司空東郡王陸定國坐恃恩不法,免官爵為兵。   魏馮太后內行不正,以李奕之死怨顯祖,密行鴆毒,夏

  • 资治通鉴后编卷七十八·徐乾学

    宋纪七十八【起上章淹茂正月尽九月凡九月】神宗体元显道法古立宪帝徳王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皇帝熈寜三年春正月癸丑録唐李氏周柴氏后 乙卯诏诸路常平广恵仓给散青苗钱本为恵恤贫乏今虑官吏不体此意均配抑勒翻成骚扰其

  • 绎史卷九十五之二·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孔门诸子言行【二】史记闵损字子骞少孔子十五岁孔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闲于其父母昆弟之言不仕大夫不食污君之禄如有复我者必在汶上矣【家语闵损鲁人少孔子五十岁以徳行著名孔子称其孝焉】说苑闵子骞兄

  • 乐陵王高百年传·李延寿

    乐陵王高百年,孝昭帝的第二子。孝昭帝即位,在晋阳朝臣们请求建立宫殿,确立太子,孝昭帝谦让,没有同意。京城的臣僚再次请求,孝昭帝才称言是太后的命令,立百年为太子。孝昭帝临去世时又立下遗诏传位给兄弟武成帝高湛,并亲笔写有

  • 三、本朝之定鼎及明室之偏安·汪荣宝

    吴三桂之乞师世祖章皇帝,太宗第九子也。崇德八年八月,太宗崩,礼亲王代善会诸王贝勒以下,定议奉世祖缵承大统,而以郑亲王济尔哈朗、睿亲王多尔衮摄理国政。先是大军已拔锦州,得辽西大部,明总兵吴三桂率兵民五十万驻防于宁远。

  • 卷二百四十七·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四十七封建考二同姓封爵二多罗贝勒显祖系原封多罗贝勒屯齐显祖皇曾孙赠多罗贝勒图伦子崇德四年八月以军功封辅国公顺治元年十月晋固山贝子六年十

  • 公孫龍子·公孙龙

    趙人 公孫龍 著跡府第一〈府聚也述作論事之跡聚之於篇中因以名篇〉公孫龍六國時辯士也疾名實之散亂因資材之所長為守白之論假物取譬以守白辯〈物各有材聖人之所資用者也夫衆材殊辯名恃所長更相是非以邪削正其賞罰不

  • 卷九十五·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九十五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春秋左传注疏第四十三昭公五年考异足利本传明之未融之作而永懐堂同 楚子以屈伸为贰于呉伸作申永懐堂同 防啓疆曰可疆作彊宋板永懐堂同注投掷也也作地 羁庄

  • 卷三十三(隋天竺三藏那连提耶舍译)·佚名

    △日密分中分别品第四之二尔时阿若憍陈如白佛言:世尊,云何名为莲华陀罗尼。如日密菩萨之所宣说。智者受持读诵书写得大利益。不乐三界得无相解脱门者,皆能断诸烦恼。七返常受人天之身。虽在欲界不为欲污。诸天世人常所恭

  • 罗湖野录上·晓莹

        宋 江西沙门 晓莹 集  赵清献公平居以北京天钵元禅师为方外友。而咨决心法。暨牧青州。日闻雷有省。即说偈曰。退食公堂自凭几不动不摇心似水。霹雳一声透顶门。惊起从前自家底。举头苍苍喜复喜。剎剎尘

  • 答李子宽问·太虚

    问:大般若经仅言六识,不言七识、八识何故?答:通于三乘之经典,仅言六识;只大乘一分经典言七识、八识,然不言七识、八识,乃包于六识或意根中也。(程心勉记)(见海刊二十六卷六七期合刊)

  •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四十三卷·佚名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四十三卷迦旃延子造五百罗汉释北凉天竺沙门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译使犍度十门品之七◎如说若入慈定。火不能烧刀不能伤。毒不能害。水不能漂。不为他所杀。问曰。何故入慈定。不为水火刀毒他人所

  • 卷第七十八·德清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七十八 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经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 疏义 明匡山法云寺憨山沙门德清提挈 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十九 尔时善财童子。合掌恭敬。重白弥勒菩萨摩诃萨言。大圣。我已先发

  • 苍穹微石·阿西莫夫

    《苍穹一粟》(Pebble in the Sky),另译《苍穹微石》、《空中石子》,是美国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出版于1950年的长篇科幻小说,也是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虽然最早出版,故事年代却是“银河帝国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集,此时整个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