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第二十四

○江行野宿寄大光

樯乌送我入蛮乡,天地无情白发长。万里回头看北斗,三更不寐听鸣榔。平生正出元子下,此去还经思旷傍。投老相逢难衮衮,共恢诗律撼潇湘。

○寄信道

衡山未见意如飞,浩荡风帆不可期。却忆府中三语掾,空吟江上四愁诗。高滩落日光零乱,远岸丛梅雪陆离。剩欲平分持寄子,白头才尽只成悲。

○适远

处处非吾土,年年备虏兵。何妨更适远,未免一伤情。石岸烟添色,风滩暮有声。平生五字律,头白不贪名。

○衡岳道中四首

野客元耕崧岳田,得游衡岳亦前缘。避兵径度吾岂忍,欲雨还休神所怜。世乱不妨松偃蹇,村空更觉水潺湲。非无拄杖终伤老,负此名山四十年。

其二

客子山行不觉风,龙吟虎啸满山松。纶巾一幅无人识,胜业门前听午钟。

其三

城中望衡山,浮云作飞盖。朅来岩谷游,却在浮云外。

其四

危亭见上方,林壑带残阳。今日岂无恨,重游却味长。

○跋任才仲画两首大光所藏

远游吾不恨,扁舟载幅巾。山色暮暮改,林气朝朝新。野客初逢句,薄暮欲生春。因知子任子,胸怀非世人。

其二

前年与孙子,共作南山客。扶疎月下树,偃蹇涧边石。赋诗题古藓,三叫风脱帻。任子不同游,毫端有畴昔。

○跋江都王马

天上房星空不动,人间画马亦难逢。当年笔下千金鹿,此日窗前八尺龙。

○与王子焕席大光同游廖园

三枝筇竹兴还新,王丈席兄俱可人。侨立司州溪水上,吟诗把酒对青春。[先生自注:王、席皆洛人。]

○除夜次大光韵大光是夕婚

一杯节酒莫留残,坐看新年上鬓端。只恐梅花明日老,夜瓶相对不知寒。

○除夜不寐饮酒一杯明日示大光

万事乡山路不通,年年佳节百忧中。催成客睡须春酒,老却梅花是晓风。

○元日

五年元日只流离,楚俗今年事事非。后饮屠苏惊已老,长乘舴艋竟安归。携家作客真无策,学道刳心却自违。汀草岸花知节序,一身千恨独沾衣。

○别大光

堂堂一年长,渺渺三秋阔。恍然衡山前,相遇各白发。岁穷窗欲霰,人老情难竭。君有杯中物,我有肝肺热。饮尽不能起,交深忘事拙。乾坤日多虞,游子屡惊骨。衡阳非不遥,雁意犹超忽。一生能几回,百计易相夺。滔滔江受风,耿耿客孤发。他夕怀君子,岩间望明月。

○道中

雨子收还急,溪流直又斜。迢迢傍山路,漠漠满林花。破水双鸥影,掀泥百草芽。川原有高下,随处着人家。

○金潭道中

晴路篮舆稳,举头闲望赊。前冈春泱漭,后岭雪槎牙。海内兵犹壮,村边岁自华。客行惊节序,回眼送桃花。

○绝句

野鸭飞无数,桃花湿满枝。竹舆鸣细雨,山客有新诗。

○甘棠道中

笋舆碍石一悠然,正月微风意已便。桃花向来浑不数,山中时见绝堪怜。

○将至杉木铺望野人居

春风漠漠野人居,若使能诗我不如。数株苍桧遮官道,一树桃花映草庐。

○晓发杉木

古泽春光淡,高林露气清。纷纷世上事,寂寂水边行。客子凋双鬓,田家自一生。有诗还忘记,无酒却思倾。

○先寄邢子友

作客经年乐有余,邵阳歧路不崎岖。山川好处欹纱帽,桃李香中度笋舆。欲见旧交惊岁月,剩排幽话说艰虞。人间书疏非吾事,一首新诗未可无。

○立春日雨

衡山县下春日雨,远映青山丝样斜。容易江边欺客袂,分明沙际湿年华。竹林路隔生新水,古渡船空集乱鸦。未暇独忧巾一角,西溪当有续开花。

○正月十二日至邵州十三日夜暴雨滂沱

邵州正月风气殊,鹑尾之南更山坞。昨日已见三月花,今夜还闻五更雨。笺与天公一破颜,走避北狄趋南蛮。梦到龙门听涧水,觉来檐溜正潺潺。

○初至邵阳逢入桂林使作书问其地之安危

湖北弥年所,长沙费月余。初为邵阳梦,又作桂林书。老矣身安用,飘然计本疎。管宁辽海上,何得便端居。

○舟泛邵江

老去作新梦,邵江非旧闻。滩前羣鹭起,柂尾川华分。落花栖客鬓,孤舟遡归云。快然心自足,不独避嚣纷。

○过孔雀滩赠周静之

海内无坚垒,天涯有近亲。不辞供笑语,未惯得殷勤。舟楫深宜客,溪山各放春。高眠过滩浪,已寄百年身。

○江行晚兴

曾听石楼水,今过邵州滩。一笑供舟子,五年经路难。云间落日淡,山下东风寒。烟岭丛花照,夕湾羣鹭盘。生身后圣哲,随俗了悲欢。淹旅非吾病,悠悠良足叹。

○夜抵贞牟

野暝犹闻远,川明不恨迟。焚山隔岸火,及我繋船时。夜半青灯屋,篱前白水陂。殷勤谢地主,小筑欲深期。

○晚步

畎亩意不释,出门聊散忧。雨余山欲近,春半水争流。众籁夕还作,孤怀行转幽。溪西篁竹乱,微径杂归牛。

○雨

云物澹清晓,无风溪自闲。柴门对急雨,壮观满空山。春发苍茫内,鸟鸣篁竹间。儿童笑老子,衣湿不知还。

○今夕

今夕定何夕,对此山苍然。偷生经五载,幽意独已坚。微阴拱众木,静夜闻孤泉。唯应寂寞事,可以送余年。

○暝色

残晖度平野,列岫围青春。柴门一枝筇,日暮栖心神。暝色着川岭,高低郁轮囷。水光忽倒树,山势欲傍人。万化元相寻,幽子意自新。肃肃夜将久,空明动边垠。田鹤吟相应,我独无荒邻。短篇不可就,所寄聊一伸。

○贞牟书事

留侯辟谷年,汉鼎无余功。子真策不售,脱迹市门中。神仙非异人,由来本英雄。抚世独余事,用舍何必同。眷此贞牟野,息驾吾其终。苍山雨中高,缘草溪上丰。仲春水木丽,禽鸣清昼风。祸福两合绳,既解一身空。荣华信非贵,寂寞亦非穷。

○山中

当复入州宽作期,人间踏地有安危。风流丘壑真吾事,筹策庙堂非所知。白水春陂天澹澹,苍峰晴雪锦离离。恰逢居士身轻日,正是山中多景时。

○入城

舴艋泝溪来,款段踏山去。入城缘底事,要识崎岖路。稻塍白纵横,茅岭青盘互。牧儿歌不休,孤客自多惧。士行犹运甓,文公亦习步。我敢忘艰难,冲烟问荒渡。

猜你喜欢
  厉元范·唐圭璋
  丁仙现·唐圭璋
  论曲禁第二十三·王骥德
  ●卷上·沈德潜
  邦哲·隋树森
  第二折·马致远
  离骚草木疏后序·吴仁杰
  端平诗隽卷二·周弼
  卷十九·孙默
  卷九十一·陈起
  卷一百五十七·陈思
  默庵诗集卷之二·曹义
  卷一百十八·陈邦彦
  御选元诗卷三十·康熙
  第十一场·田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白居易

    钦定四库全书白香山诗集卷一     歙县汪立名编长庆集一【讽谕古调诗五言凡六十四首】贺雨皇帝嗣宝历元和三年冬自冬及春暮不雨旱爞爞上心念下民惧岁成灾凶遂下罪已诏殷勤制【一作告】万邦帝曰予一人继天承祖宗忧

  • 原序·王安石

    唐百家诗选原序音有妙而难赏曲有高而寡和古今通然无惑乎唐百家诗选之沦没於世也予自弱冠肄业於香溪先生门尝得是诗於先生家藏之秘窃爱其拔唐诗之尤清古典丽正而不冶凡以诗鸣於唐有惊人语者悉罗於选中於是心惟口诵几欲

  • 卷三百三十五·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三百三十五竹类五言古咏竹          【齐】谢 朓窗前一丛竹青翠独言奇南条交北叶新笋杂故枝月光踈已宻风来起复垂青扈飞不碍黄口得相窥但恨从风箨根株长别离秋竹曲   

  • 卷七百五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七百五十李中和浔阳宰感旧絶句五首追感古今情不已竹轩闲取史书看欲亲往哲无因见空树临风襟袖寒浔阳物景真难及练泻澄江最好看曾上虚楼吟倚槛五峰擎雪照人寒园林春媚千花发烂熳如将画障看惟爱

  • 卷四·

    <集部,别集类,明洪武至崇祯,四溟集> 钦定四库全书 四溟集卷四 明 谢榛 撰 五言律诗 寄王苏州【时有倭寇之乱】 岳牧今逾重忧端坐永宵岁侵疲郡邑时议到渔樵云暗青山路江喧白日潮伤心兵火後几度望枫桥武安除夕酌王抑

  • 卷二百八十七 元豐元年(戊午,1078)·李焘

      起神宗元豐元年正月盡是年閏正月   春正月庚戌,詔河北轉運司,令所在長吏躬禱名山靈祠。旱故也。   壬子,命輔臣祈雨。   魏國安仁保佑夫人張氏乞依赦封二代,從之。神宗乳母,熙寧八年二月【一】,自崇國改封魏國。

  • 卷九·常璩

      李特雄期寿势志   李特字玄休,略阳临渭人也。祖世本巴西宕渠賨民。种党劲勇,俗好鬼巫。汉末,张鲁居汉中,以鬼道教百姓,賨人敬信。值天下大乱,自巴西之宕渠移入汉中。魏武定汉中,祖父虎与杜濩、朴胡、袁约、杨车、李黑

  • 元明事类钞卷十五·姚之骃

    人品门【一】方正以廉为姓 元史博啰哈雅拜亷使子希宪始生喜曰吾闻古以官为姓天其以亷为吾宗之姓乎故子孙皆姓亷氏裂绢却币 明顾元庆云林遗事张士信使人持绢以币求元镇画元镇曰予生不能为王门画师即裂其绢而却其币面

  • 卷之二百七十八·佚名

    成化二十二年五月乙巳朔南京兵部尚书王恕等以南京武学试中官生答策中箭名弟来上兵部请降赏格有旨一次策可观又骑射能中至五六箭者赏钞百贯策可观并骑射能中至五六步射中至四者各半之学官及教射之人亦如例给赏○丁未兵

  • 卷之一百五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十·陈均

    <史部,编年类,九朝编年备要钦定四库全书九朝编年备要巻十    宋 陈均 撰仁宗皇帝【起甲戌景祐元年止己夘寳元二年】甲戌景祐元年春正月赈京东饥禁闭籴赈淮南饥出内藏绢代其嵗输置崇政殿説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八 列传二十八·纪昀

    列传唐 【二十八】○唐二十八魏元忠 韦安石【陟 斌 叔夏绦 抗】郭元振魏元忠韦安石郭元振△魏元忠魏元忠宋州宋城人为太学生跌荡少检久不调盩厔人江融晓兵术元忠从之游尽传所学仪凤中吐蕃数盗边元忠上封事洛阳宫

  • 八○七 安徽巡抚农起奏遵旨查办违碍剧本情形折·佚名

    八○七 安徽巡抚农起奏遵旨查办违碍剧本情形折乾隆四十六年九月二十八日安徽巡抚臣农起跪奏,为遵旨查办违碍剧本,恭折奏覆事。乾隆四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承准大学士 公阿桂、尚书 额驸 公福隆安字寄内开,乾隆四十五年

  • ·会奏审办盗匪附摺·丁曰健

    再,台湾素多无籍游民,每易纠集生事。其始不过数人,渐聚渐多,即至肆行无忌;惟在地方官随时随地留心查访,一有萌蘖,立时扑捕,方免滋蔓为患。海外民情浮动,臣等叠经严密檄饬各属先事预防,文武各员弁自不敢幸灾乐祸。

  • 流傳載錄·孙诒让

      〈漢書.藝文志〉:

  • 卷十二·曾国藩

    卷十二世故篇曾国藩说:“吾辈不必世故太深,天下惟世故深误国事耳。”《红楼梦》有“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的警世之语。世故太深,精明过度,均非载福之道。做事瞻前顾后,缩手缩脚,总不会有大的成就。曾国藩还说:你越

  • 天台九祖传·佚名

      宋 士衡编天台九祖传(并序)云间沙门士衡敬编吾宗九世祖师示生东西两土。前后出兴相去赊远。故感应垂迹之事散在经传。傥非博览则不可得而详也。以山家传习者。而于祖师功德。罕测厥由。於乎先儒有言。其先祖无美

  • 全北齐文·严可均

    北齐是北朝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对其具体的文学创作实践进行全面的考察研究无疑具有十分有益的价值。清代学者严可均所编纂的《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是一部收集唐以前文章的总集,其中有《全北齐文》十卷,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