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淮上女词作鉴赏

生平简介

「淮上女」淮水边良家女子。姓名不详。嘉定间(金兴定末),金人南侵,被掳去。事见《续夷坚志》,并词一首。

●减字木兰花

淮上女

淮山隐隐,千里云峰千里恨。

淮水悠悠,万顷烟波万顷愁。

山长水远,遮断行人东望眼。

恨旧愁新,有泪无言对晚春。

淮上女词作鉴赏

这是一首遭掳掠的女子题于客舍上的词。它表现了南宋末年遭金人掳掠的女子那种欲哭无泪的悲愤心情。

南宋宁宗嘉定末,金遣四都尉南犯,掳大批淮上良家女北归。有女题此词于泗州(治所在临淮,今江苏泗洪东南,盱眙对岸,原城池已没入洪泽湖)。

词的上片,写她被掳北去,不得不离别故乡山河时的沉痛心情,远望淮山高耸,绵延千里;淮水浩渺,烟霭迷芒。“云峰”、“烟波”,既写山高水阔,又写出春天雨多云多的景象,再加上作者心伤情苦,泪眼朦胧,因此山河呈现出一片迷茫的景象。“云峰”前冠以“千里”,“烟波”前冠以“万顷”,写出了祖国的河山壮丽,暗示作者对它的深情。

但如今却满目疮痍,河山破碎,大批人民被掳北去,不能安居故土,这万千愁恨怎能不一齐迸发!“千里恨”、“万顷愁”极好地表现了作者的深仇大恨。同时,她移情于物,移情于淮河山水,使山河也充满了愁恨,因为它们是这场患难的最好见证。千里,从纵的角度形容愁恨;万顷,从横的方面予以夸张,这样的表现手法就将愁绪这种无形的情感有形化了。具体化了,它与以往的某些表现手法有所差异: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欧阳修:“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踏莎行》)胡楚:“若将此恨同芳草,犹恐青青有尽时。”(《寄人》)他们着重表现的是愁恨之无穷。应该说这些写愁之作都各自有其艺术的独创性。但这个淮上良家女的这两句词却在读者心理上造成一种泰山压顶、窒息心胸之感。

上片,取眼前景,喻胸中情,随意贴切,不假雕饰。一、三两句摹山范水较为一般,二、四两句倾注作者沸腾的感情,使山河为之变色,极具感人力量。

过片两句既是对上片的总结,又是作者眷恋山河的进一步具体描写:“山长水远,遮断行人东望眼。”她离开家乡越来越远,眷恋的感情也越来越重。她一步一回头地看着自己的家乡,直至山水完全遮断了她的视线。天涯沦落,何时能回到故乡的怀抱?这一切使她感到茫然。这一去,也许是永无归日了,这怎不令她回首东望,直至“遮断”为止呢?“东望眼”三字,真实地写出了被掳者逼迫而不得已,朝西北方向行进而不断回望故乡的情景,极形象地表现了她不忍离去的痛苦。

面对着这一切,“恨旧愁新,有泪无言对晚春。”这恨,是指对金人南犯之恨,对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无耻南逃之恨;这愁,是为乡土遭受蹂躏而愁,为被掳后的屈辱生活和颠沛流离而愁。旧恨加新愁,让一个弱女子如何经受得了!末句刻画了一个哀怨至极而又沉默无语的形象。“有泪无言”,是她的一腔悲愤无处、也无人可以倾诉,只有和着泪水忍声吞下这时代加给她的深重灾难,这实际上也是对南宋投降派君臣的一种无声的谴责。下片着重通过人物细节的描写:“东望眼”、“有泪无言”来表现被掳女子的深沉悲愤,极富感染力。

猜你喜欢
  刘贵翁·唐圭璋
  洪咨夔·唐圭璋
  歴代诗话卷五十·吴景旭
  五·钱仲联
  自序·王骥德
  第二十九出 搜挟·李渔
  楔子·李文蔚
  楔子·关汉卿
  唐诗镜卷十四·陆时雍
  卷六十七·朱彝尊
  卷三百三十五·曹学佺
  鸡肋集钞·吴之振
  卷二百九十六·陈廷敬
  卷七百四十九·佚名
  卷三百二十二·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词综》(卷三十五 补)·朱彝尊

    (词五十五首)宋词玉漏迟程核一春浑不见,那堪又是,花飞时节。忍对危栏数曲,暮云千叠。门外星星柳眼,看谁似当时风月。愁万结。凭谁为我,殷勤低说? 不是惯却春心,奈新燕传情,旧莺饶舌。冷篆余香,莫放等闲消歇。纵使繁红褪尽,犹自

  • 卷九十六·王奕清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历代诗余卷九十六目录【一百十六字】贺新郎【下】姚勉【四首】林正大【二首】何梦桂赵问礼赵必????【三首】李震陈纪王奕【二首】葛长庚【三首】平江妓韩玉【三首】黄子行张翥【二首】张埜【二首】陶

  • 卷八·沈季友

    钦定四库全书檇李诗系卷八平湖沈季友编明朱大理逢吉逢吉字以贞崇德人洪武初为中书掾授寜津知县有异政擢湖广佥事坐事谪屯关中移戍山丹着童子习牧民心鉴二书再起陜西佥事入为大理丞同修国史寻命视苏湖水利及畿内屯田单

  • 卷八·佚名

    二月二十一日(己未),黄仕简奏言:逆首林爽文住居彰属大里杙地方,其纠匪不法,多系乌合之众。但此等海外跳梁,必足兵力长驱迅扫,乃可以破贼胆而壮军威。若轻兵躁进,不特未合机宜,而小丑且转滋抗拒。臣初到台郡,因内地官兵尚未到齐,随

  • 卷之一千二百六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三六六 广东巡抚李质颖奏遵旨查办沈德潜《国朝诗别裁集》原板折·佚名

    三六六 广东巡抚李质颖奏遵旨查办沈德潜《国朝诗别裁集》原板折乾隆四十二年二月初三日广东巡抚臣李质颖谨奏,为奏明事。本年正月二十一日准江苏巡抚杨魁咨称,钦奉上谕:前因沈德潜选辑《国朝诗别裁〔集〕》进呈求序,朕偶

  • 颜瑜、曹彦可传·宋濂

    颜瑜字德润,兖州曲阜人,是复圣公颜渊五十七代孙。因其品行道义优异被推举为邹及阳曲两县教谕。至正十八年(1358),田丰在山东起事,瑜携家逃避郓城。路上遇到义军,瑜说自己是东鲁书生,义军说:“你是书生,我们不杀你,可是要随我们

  • 李仕鲁传·张廷玉

    李仕鲁,字宗孔,濮州人。他少年聪颖、好学,足不出户达三年之久。听说鄱阳朱公迁得到宋代朱熹的传记,就前往他处,学习朱熹的学说。太祖因此得知了仕鲁的姓名。洪武年间,诏令访求精于朱氏学说的学者,有司举荐李仕鲁,李仕鲁入宫拜

  • 庭闻录卷四·[清]刘健

    南昌刘健述开藩专制康熙元年十一月十一日,诏加吴三桂爵平西亲王。二年,奏缴大将军印。有内大臣谕三桂子额驸应熊曰:他日永历在缅边方多故,故予若父将印,重事权也。今天下大定矣,据之不还,何为者?三桂不得已,具疏上之,怏怏不怿。

  • 选举二四·徐松

    宋铨选审官西院典职官全同,存目不录。尚书右选【宋会要】神宗正史职官志:审官西院, 熙宁三年五月二十八日置。诏曰:「国家以西枢内辅,赞翊本兵,任为重矣,而狃于旧制,自右职升朝以上,必兼择而除授之。是以三公府而亲有司之为,非

  • 明鉴易知录卷二·吴楚材

    明纪太祖高皇帝编 辛亥,四年,春正月,帝命汤和等帅师伐夏。纪 元至正十七年,随州人明玉珍起兵,从徐寿辉陷川蜀,寿辉令玉珍守之,玉珍寻自据成都,遂称帝,建国号曰夏。二十六年,玉珍卒,子升嗣,甫十岁,母彭氏同听政。至是,升将吴友仁寇

  • 卷九·姚际恒

    春秋通论卷九新安首源姚际恒宣公文公庶子,母敬嬴,在位十八年。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踰年即位,故书。公子遂如齐逆女。三月,遂以夫人妇姜至自齐。未?而娶也,直书之而其恶自见。称「妇」,有姑之辞也,称「妇姜」与「妇姜氏」,无

  • 卷一百九十二·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一百九十二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嘉礼六十五观象授时春秋庄公七年夏四月辛卯夜恒星不见【注恒常也谓常见之星辛卯四月五日月光尚防盖时无云日光不以昏没 疏夜者自昏至

  • 第八則&nbsp;&nbsp;翠巖眉毛·胡兰成

    第八則翠巖眉毛舉:翠巖禪師夏末示眾云:一夏以來,為兄弟說話,看翠巖眉毛在麼?保福云:作賊人心虛。長慶云:生也。雲門云:關。三姊從日本回來,我們天天玩。她見我桌上攤著日本大正版美濃紙大字印碧巖錄,問我寫到第幾則了。我就來考

  • 卷第二十五(闰字号)·朱时恩

    佛祖纲目卷第二十五(闰字号) 甲子(晋哀帝兴宁二年起)丙寅(帝奕太和元年)辛未(简文咸安元年)癸酉(孝武宁康元年)丙子(改太元)丁酉(安帝隆安元年)壬寅(改元兴)乙巳(改义熙)己未(恭帝元熙元年)庚申(宋高祖永初元年)癸亥

  • 苍白的轨迹·松本清张

    中篇小说。作者松本清张。遭受最悲凉的背叛之后,或许再纯粹的人心,也会升起恨意……当红女作家突然发疯、其丈夫与仆人相继失踪、新闻记者坠崖惨死……离奇的事件接二连三地发生,就像一张绵密巨大的蜘蛛网,将无处可逃的猎

  • 番禺杂记·郑熊

    《番禺杂记》郑熊撰。原书已失传。是研究广州早期地方民俗文化不可多得的文献。现有元·陶宗仪辑录本,收入《说郛》一书,共10条,记录岭表山川异物,可惜较为简略。

  • 附释文互注礼部韵略·佚名

    五卷。作者不详。陈振孙《书录解题》云:“以监本增注而释之。”此书于每一字下先列“官注”,后附“互注”,中间用一“释”字隔开,如:“鳜,鱼名。〔释〕云:大口,细鳞,有斑文。”此书今有两种版本。一种是清康熙四十五年 (17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