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自序

叙曰:世运治乱之大小,人心之邪正分之也。「易」之占曰:『坤变干至二成「遯」,为子弒父;至三成「否」,为臣弒君』。「洪范五行传」之言天人感应也,曰:『彝伦攸叙,彝伦攸斁』。彝伦叙,则人心未死、天理犹存,兵戈水旱之灾,人力可施其补救;彝伦斁,则晦盲否塞,大乱而不知止。孔子之作「春秋」以讨乱贼,所以明君臣之义,正人心而维世运也。两汉近古,气节未尽泯亡,其祸变亦数十年而即定。自魏、晋、南北朝以及隋、唐、五代之季,人心披靡,伦纪荡然。或一人而传见两史、或一官而命拜数朝;荣遇自夸,恬不知耻。故其间篡弒相仍,两千年中可惊可愕绝无人理之事,层见迭出。盖人心之变、世运之穷极矣!朱子忧之,作「纲目」一书,以昌明孔子之教,踵事「春秋」;而义例较浅显,稍识文字者能读之而知其说。于是愚夫妇亦晓然于君父之义、怵然于名节之防。故自南宋后七、八百年中,有递嬗之世,无篡立之君。极微贱之人,知节义之重;则圣贤正人心而维世运之明效大验也。

臣考鼒读「纯庙实录」及「御制胜朝殉节诸臣录序」谓:『史可法、刘宗周、黄道周为一代完人。其它死守城池、身陨行阵,琐尾间关,有死无二,在人臣忠于所事之义,实为无愧。朕深为嘉予,不欲令其湮没无传。下及诸生、韦布、山樵、市隐之流慷慨轻生者,亦当令俎豆其乡,以昭轸慰』。凡赐谥者千六百余人,入祀忠义祠者又二千余人。命儒臣于「通鉴辑览」之末,附纪福王年号,撮叙唐、桂二王本末,铨次死事诸臣。又命史馆编明降臣刘良臣等百二十余人为「贰臣传」、吴三桂等二十余人为「逆臣传」。煌煌圣谕,至再至三。盖以前圣人公天下之心,行后圣人正人心之教;大中至正,超越千古。而史臣惑忌讳之私、稗史习传闻之谬,漏略舛错,不可究诘。臣鼒仰遵纯庙附书之谕,窃取「春秋」「纲目」之义,原本正史,博采旧闻,为「小腆纪年附考」一书。考而知其梗概者,则王鸿绪「明史稿」、温睿临「南疆绎史」、李瑶「绎史摭遗」、黄宗羲「行朝录」、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杨陆荣「三藩纪事本末」也;参考而订其谬误者,甲申三月以前,则吴伟业「绥寇纪略」、邹漪「明季遗闻」、李逊之「三朝野纪」、文秉「烈皇小识」、钱■〈甹只〉「甲申传信录」、陈济之「再生纪」、某氏「国变难臣钞」、戴田有「桐城孑遗录」、「保定榆林城守纪略」暨「国子监进士题名碑」、「贡举考」也;福王南渡事,则顾炎武「圣安本纪」、黄宗羲「弘光实录」、李清「南渡录」、「三垣笔记」、夏允彝「幸存录」、文秉「甲乙纪」、许重熙「甲乙汇略」、应廷吉「青磷屑」、载田有「伪东宫伪后事略」、某氏「弘光大事纪」、「金陵剩事」、「扬州殉难觚」、「福人录」暨各省郡县志、诸家诗文集也;唐、桂二王事,则钱秉镫「所知录」、瞿昌文「天南逸史」、闽人「思文大纪」、刘湘客「行在阳秋」、沈氏「存信编」、鲁可藻「岭表纪年」、冯苏「劫灰录」、某氏「南粤新书」、「粤游见闻」、「东明闻见录」、范康生「仿指南录」、何卬甫「风倒梧桐纪」、杨在「纪事始末」、邓凯「滇缅纪闻」、「遗忠录」、「求野录」、「也是录」、黄晞「江阴城守纪」、某氏「赣州乙丙纪略」、徐世溥「江变纪」、沈荀蔚「蜀难叙」、郑元庆「湖录」暨闽、广各志书也;鲁监国及赐姓成功事,则冯京第「浮海纪」、鲍泽「甲子纪略」、陈睿思「闽海见闻」、汪光复「航海遗闻」、某氏「江东事案」、「江南义师始末」、「鲁乘」、「舟山忠节表」、「江上孤忠录」、黄宗羲「朱成功始末」、江东旭「台湾外纪」暨台湾、厦门志、海外诸遗老诗文集也。

臣鼒入史馆后,始创是书。壬子(一八五二)冬,乞假归觐;奉命办理团练。扞掫之暇,发家藏稗史,参互推勘,五历寒署。每月夜登埤与诸同事相劳苦,辄举书中忠义事,口讲手画;环而听者,咸感喟不能自已。戊午(一八五八)春,扬州官军移营浦口,士民额手相庆。臣鼒亦解团练事,需次入都;属门下士汪达利缮写成帙。方冀故乡友朋参订讹阙,乃五载金汤、一朝瓦碎,向时家藏之书,毁焉无复存矣。登埤听讲之人,较书中死事之人为更惨矣!独臣鼒以孑然之身,远宦数千里外,烽烟未息,羽檄交驰;脱并是书灰烬焉,则臣鼒所以仰遵纯庙圣谕、窃取「春秋」、「纲目」之义,汲汲以正人心、维世运之愚衷,与不才之躯同忽焉没矣。是则梓而存之之意也夫!

咸丰十一年(一八六一,岁在辛酉)秋八月,六合彝舟甫徐鼒自叙。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二十八 文学·姚思廉
  卷三十三·中山·佚名
  卷二·温大雅
  ●卷九·魏泰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三十九·佚名
  卷之四百八十三·佚名
  ◎留美学校闹鬼·李定夷
  皇王大纪卷十五·胡宏
  三五五 户部尚书丰升额等奏缮写《博物典汇》等书并装订进呈折·佚名
  大宛列传第六十三·司马迁
  刘季连传·姚思廉
  高斯得传·脱脱
  卷二十九 完颜元宜之变·李有棠
  周纪三 慎靓王元年(辛丑、前320)·司马光
  乐一·徐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滕甫·唐圭璋

      甫字元发,东阳人。后避宣仁太后父高遵甫讳,改名元发,字达道。生于天禧四年(1020)。皇祐五年(1053)进士。嘉祐四年(1059),官大理评事。召试,授太子中允、集贤校理。历御史中丞、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出守郡。元祐五年(1090),以龙图

  • 卷之三百五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三·王明清

    ●卷三○蜀中大族犯高宗御名,各易其姓太上皇帝中兴之初,蜀中有大族犯御名之嫌者,而游宦参差不齐,仓卒之间,各易其姓。仍其字而更其音者,勾涛是也。加金字者,钩光祖是也。加纟字者,纟句纺是也。加草头者,苟

  • 一百零五 江宁织造曹寅奏报熊赐履病故摺·佚名

    原摺系在康熙四十八年九月摺封内 九月初二日,探得大学士臣熊赐履于八月二十八日未时病故。臣寅身在仪真掣盐,于二十九日闻信,即遣人探听访问何病,用何医药?据称:熊赐履先感寒成痢,卧床数日,遂不起。臣理应即报,恐传闻不真,谨探

  • 第四章亲子·佚名

    第一 法律规定及注解第二 部示第三 条例第四 原例第五 条例第六 条例第七 定例及事例第八 旨议第九之一 谕示第九之二 咨第十 谕示第十一 谕示第十二 过房子字据第一三 螟蛉子字据第十四 养女契字第一

  • 儒林列传第六十一·司马迁

    史有为译注【说明】本篇记叙西汉前期多位五经儒学大师的事迹,并附带言及大师们的传承弟子数十人,主要反映了汉武帝时期儒学兴盛的局面。它是合写众多儒学之士的专题性类传,因以“儒林”标题。文章最精采处是传前的长篇序

  • 卷五 释器第六·邢昺

    [疏]“释器第六”。○释曰:案《说文》云:“器,皿也。从犬,犬所以守之。”以此篇释诸器之名,故曰释器。木豆谓之豆。(豆,礼器也。)[疏]“木豆谓之豆”。注“礼器也”。○释曰:案《周礼》人为豆,“实三而成觳崇尺。”郑注云:“崇,高

  • 卷三十九·郑玉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阙疑卷三十九    元 郑玉 撰 二十有八年春王三月葬曹悼公 公如晋次于乾侯 公如晋将如乾侯子家子曰有求于人而即其安人孰矜之其造于竟弗听使请逆于晋晋人曰天祸鲁国君淹恤在外君亦不使一个辱

  • 卷四十六·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日讲礼记解义卷四十六杂记下大功之末可以冠子可以嫁子父小功之末可以冠子可以嫁子可以取妇已虽小功既卒哭可以冠取妻下殇之小功则不可此言居丧而冠及嫁取之礼也末谓服将除也若己居大功之丧而将除则可以冠

  • 卷一百二十一·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一百二十一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吉礼一百二十一祀孔子春秋哀公十六年左氏传夏四月己丑孔丘卒【注仲尼既告老去位犹书卒者鲁之君臣崇其圣德殊而异之四月十八日乙丑无己

  • 有女同车·佚名

    ——用心去寻找美丽【原文】有女同车,颜如舜华①。将翱将翔,佩玉琼踞。彼美孟姜,洵美且都(2)。有女同行,颜如舜英(3)。将翱将翔,佩玉将将(4)。彼美孟姜,德音不忘。【注释】①舜华:木撞花。②洵:实在。都:体面,

  • 卷第二十三·佚名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第二十三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内摄颂曰。牛护猎师死  放宫天授归猛光向得叉  杀人声八梦时猛光王曾于寐后作如是念。牛护太子我丧之后。能有智力绍王位不。我今宜可试其智策。令使唤来

  • 松隐文集·曹勋

    诗文别集。四十卷,其中诗、赋二十二卷。宋曹勋撰。《宋史·艺文志》著录曹勋《松隐集》四十卷,据宋楼钥《松隐集序》,此本为勋子编成,宋时亦曾刊刻,但未见其传世。现在可知最早刊本,刻于明英宗正统五年(1440),四十卷

  • 大明玄天上帝瑞应图录·佚名

    大明玄天上帝瑞应图录。撰人不详。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记传类。

  • 洞玄灵宝玄门大义·佚名

    洞玄灵宝玄门大义,又名《玄门大论》或《道门大论》。撰人不详。约出于隋唐之际。据《道藏缺经目录》着录,原书有二十卷。今《正统道藏》本仅残存一卷,收入太平部。残本内容系阐释道教十二部经典之名义,分为二十小节。前六

  • 朱子礼纂·李光地

    清李光地研究朱子理学思想的一部重要参考书。五卷,清李光地(1642—1718)撰。李光地字晋卿、原庵、号榕村,福建安溪人。康熙进士,由庶吉士授编修,文渊阁大学士。在官以清勤自律,任内曾举荐施琅平定台湾,为陈鹏年辨诬,

  •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佚名

    大日经之具题。经文六卷,供养次第一卷,共七卷,唐善无畏译。真言三部经之一。胎藏界密部之本经也。见大日经条。谓大日如来自成佛以不思议之加持力说内证法之经典也。离神力之加持。不能说。不能听。就此真言一宗有自证说

  • 涅槃论·佚名

    大般涅槃经论之略名。一卷,婆薮盘豆菩萨造,元魏达磨菩提译。译经中迦叶菩萨所问之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