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五

钦定四库全书

江湖小集卷五      宋 陈起 编释绍嵩江浙纪行集句诗

道中自遣

绿暗连村柳江平不见滩日烘花气暖岸曲水流寒世路今逾窄客心须自寛悠悠片云质溪上更蹒跚【陈师道  王大受  张鎡   晓莹诚斋   杜荀鹤  澹交   吴达】

走笔酧黎德夫

索寞门长掩图书是旧贫无因从发药有命懒谋身寥落悲前事英雄叹後尘裁诗托幽思幽思忽相亲【翁元广  郑谷   晓莹   李端戴叔伦  陈与义  蔡襄   戴叔伦】

哭黄少府

大节羣公倡儒科慕冉顔远分天子命长觉吏徒闲秋入篇章里川行翰墨间壑舟今已矣老泪为渠澘【家演   贾岛   杜荀鹤  杜荀鹤诚斋   诚斋   赵彦昭  诚斋】

酧顔圣闻监税

地僻春来静孤山夕照余深慙长者辙新欠故人书有酒招元亮无人诵子虚相从又相别意绪各何如【杜荀鹤  马戴   杜工部  诚斋诚斋   齐已   诚斋   诚斋】

赠刘信之

四海刘居士诗书论议深苦吟天与性醉卧月空沉囊有壶公药身无戚里心高怀不我弃他日重来寻【虞祖南  晓莹   杜荀鹤  保暹李彭   韦庄   晓莹   温飞卿】

偶兴

暖日薰杨柳溪风为肃然浣衣逢野水拥锡上泷船元是沧浪客闲寻空谷泉病来诗久废喜此得终篇【陈与义  诚斋   皇甫冉  雍陶诚斋   皇甫冉  诚斋   杜荀鹤】

赠黄元吉

此客非常客搜诗病入神锦囊称具眼文学老於身机息知名误家因守道贫仍闻猿与鹤与尔转相亲【诚斋   善生   翁元广  郑谷戴叔伦  韦庄   杜荀鹤  方干】

江上对月

北渚牵吟兴何妨语夜阑天寛云出谷春至草生滩练练长江静駸駸半臂寒老翁扶杖立空对烂银盘【郑谷   晓莹   杜荀鹤  贾岛晓莹   诚斋   诚斋   张鎡】

凤口寺

古栢间松篁山光接水光园林春婉娩云水日相佯苒苒花明岸稍稍竹过墙冥搜得诗窟台舘晓苍苍【郑谷   邵康节  实云   巽中温飞卿  晓莹   李郢   王无竞】

游清老别业

别业青山郭人烟远更微湿花随水泛长瀑倚空飞开箧收诗卷凭轩对竹扉淹留更一醉应在醉中归【羊士谔  方干   庾信   林和靖贾岛   黄贡   戴叔伦  杜审言】

遣怀

巡礼诸方徧无心问世缘东西南北路一十二三年夜色临城月猿声隔树烟坐来幽兴在对景覔诗联【郑谷   翁元广  贯休   尚顔灵一   张祜   郑谷   晓莹】

游光严精舍

酷爱山兼水山重水又回树围平野合花逼艳阳开习习和风至冥冥细雨来将雨谁请住留步小庭隈【郑谷   雍陶   诚斋   孟郊晓莹   杜工部  清塞   李郢】

憇江亭

花露湿晴春坐无车马尘江流青草岸波闪白龙鳞往事如今日知心似古人殷懃听渔唱闲趣自相亲【林和靖  李昭玘  姚合   诚斋郑谷   方干   郑谷   惠崇】

小院

小院无人夜楼高月迥明偈吟诸祖意茶试老僧铛门掩园林僻牎虚笔砚轻殷懃供一笑一笑可怜生【唐彦谦  杜工部  修睦   贾岛贾岛   姚合   晓莹   诚斋】

客中戱书

杖屦千崖表江山故作妍扪萝怀鸟道踏石过溪泉野湿禾中露秋明树外天白头何所恨随处一欣然【诚斋   陈师道  李彭   温飞卿郑谷   张耒   陈克   朱晦翁】

远笛招幽响无人竹挿墀马嘶游寺客鸦护落巢儿日转槐隂暮天高秋气悲还应重风景时作一篇诗【王大受  皎然   韦庄   杜工部潘邠老  戴叔伦  雍陶   杜荀鹤】

宝溪道中

径直夫何细云山知几重朱门均白屋红叶间青松野火烧冈草残阳下远峯伤心绕村落倦客独携筇【诚斋   贾岛   徐俯   郑谷贾岛   惟凤   郑谷   晓莹】

寓山寺戱成

寺在猿啼外都无俗到来岸花开且落水鸟去仍回果落方知熟诗成未费才逍遥此中意老子兴悠哉【寇莱公  毕仲游  韦承庆  杜工部司马温公 诚斋   刘攽   杨济翁】

感恻

路入南云下江回隔近村水深风浩浩山远雾昬昬仰首羡飞鸟流年只断魂客心兼暮色感恻复何言【陶弼   王廷玉  孟云卿  陆游苏舜钦  寇莱公  王令   刘旦】

和崇上人

松下中峯转疎隂偃盖清远云收海雨数鴈过秋城抚事心犹壮卑栖气未平近来唯此乐高韵寄闲情【林和靖  陆肱   清塞   钱起晓莹   翁元广  王湾   皎然】

赠别性老

此老殊清健情忘发兴奇异方惊会面孤屿共题诗聚散千江月参差万里期相看作离别特地泪双垂【翁元广  杜工部  杜工部  孟郊诚斋   贾岛   戴叔伦  杜荀鹤】

秋夜忆亲庭有感

碧涧寒浸屋高林露气清空牕闲月色密竹动秋声宴坐游三昧隣谈喧五更两亲今正老此别不胜情【李商老  陈与义  方干   于湖李影   山谷   诚斋   温飞卿】

有怀

月淡犹明树岩幽钟磬微露滋三径草寒入五更衣栖托情何限峥嵘岁且归漱流今已矣无限故山薇【诚斋   李彭   韦庄   怀浦郑谷   翁元广  贾岛   刘商】

至禅居

得路到深寺溪流镜漾清微芳缘岸落荒竹过墙生烘日浅深色寒鸦断续声我来无旧识素抱与谁倾【方干   张君量  方干   王建杨潜   唐太宗  方干   晓莹】

口占

江上有微径渔人四五家野船明细火宿鴈起圆沙峡口闻猿夜秋星见客槎徘徊幽逸尽更觉在天涯【东坡   杨济翁  杜工部  杜工部潘阆   夏竦   毕仲愈  刘攽】

即笔

小阁称幽隐羣峯竞秀尖村舂雨外急秋色望中添世事已黄髪忘情付黑甜从渠造物巧未恠老夫潜【清晦   赵令时  杜工部  沈括杜工部  陆游   陆游   杜工部】

独步

独步时凝望幽襟失所从烟霞横眼界天地醉心胷泽国秋容老人家水影重行穷十里岭回首兴何慵【寇莱公  曾诚   夏倪   王令王令   李本中  杜来   郑谷】

振策

振策出游眺清吟竹影东石门千仞断秀水一篙通郡阁烟光里人家秋色中乌衣多胜?老子奈途穷【梵崇   刘廷世  杜审言  洪刍魏野   诚斋   晁说之  晁说之】

游双径

宝刹触南箕登临独立时江山如有味花柳更无私已病身犹健言归心尚迟片云头上黑真个解催诗【米黻   曹纬   徐俯   杜工部诚斋   米黻   杜工部  东坡】

戱笔

地僻人稀到东郊自养蒙山遥天接树夜静月藏风岸柳含烟翠江花脱晚红诗应是游戱吟啸不须工【正宗   张祜   尚能   李若水法灯   王荆公  李祁   陈无已】

雨罢

雨罢春光润云随落日移莺花愁不觉世路老方知苔徧安禅石根清洗砚池晚来风月好倚杖独题诗【炀帝   舒丰   王禹偁  司马温监微   惠洪   陆游   张耒】

溪上

弄水春溪上溪寒晚日红舟行明监里乌渡醉吟中远岫千层耸轻艘万????通桃源在何处笑语隔幽丛【滕宗谅  陈尧佐  刘延世  陈无已义光   夏竦   张舜民  滕宗谅】

次韵林仲山

午梦蛮花湿吟看不忍休白翻荞处雪红压驿边楼座冷虫喧砌江澄水落秋看君有知已铃阁想迟留【李彭   方干   诚斋   李远岑参   杜牧   岑参   林和靖】

赠别法仪

四海欲行徧心猿日渐驯贫高一生行衣故十年尘如我如君者无名无利身殷懃讶此别忍泪已沾巾【杜荀鹤  韦庄   可止   怀楚杜荀鹤  修睦   贾岛   诚斋】

山居即事

龙峯凤谿皆山居也朝夕游翫遇物感兴因作集句纪一时之实兹并录之得二十首不复铨次故题曰山居即事云

何处成吾道深居絶送迎竹扉常昼掩野径得闲行万壑树声满千岩暑气清相看两不厌天际一山横【清江   李邴   种放   蒋之奇杜工部  石延年  李白   李泰伯】

山色堆蓝重风烟野外嘉与闲为活计秪老是生涯虽有明时约端无外物华人生贵知足此兴未应賖【李若水  舒丰   赞宁   士珪种放   司马温公 司马温公 曾纡】

气味闲中好居疑与世分销愁何用酒娱意莫如文穴暝云初上山高日易曛近来心更静清絶洗妖氛【舒丰   宋咸   司马温公 司马温公张澴   范镇   于鹄   侯彭老】

独坐空山里闲寻物理幽人情正苦暑诗兴得高秋衰谢多扶病功名安足谋自嗟疎野性肯伴白云休【梅尧臣  俞如砺  司马温公 张耒杜工部  刘敞   苏舜钦  滕宗谅】

老去慵仍甚幽欢良自如性将时共背身与世俱疎水色含羣动秋容淡夕虚惬心皆乐事真作野人居【张咏   刘攽   白乐天  邵康节杜工部  张耒   司马温公 杜工部】

拂石翫林壑凛然天欲秋竹风连野色含影漾江流碧嶂云初合遥峯雨半收山居自清絶不梦世间游【林和靖  吕本中  杜工部  杜工部夏倪   简长   诚斋   于鹄】

掩户闲歌枕身心俱寂然蹉跎已甘分游息或谈玄独得万古意何劳百响煎功名与世事欲问即攀缘【陈充   司马温公 许彦国  孙仅张俞   张舜民  张耒   夏竦】

径转危峯逼偏令两眼明凉风吹咏思幽竹送寒声砧响家家急溪隂寸寸生含情不得语拂石记闲名【杜审言  诚斋   昙域   向敏中杜工部  唐太宗  张九龄  子熙】

病目书淫歇熏炉炷麝煤山将落日去风带旧寒来微霰疎还密虚堂闭复开无人语心事永日坐徘徊【晁说之  杨济翁  李白   杨绪诚斋   齐已   杨济翁  文举】

老罢休无赖吟诗报答闲圆扉长寂寂腾口任??护塔云偏重栖林鸟自还荣枯不经意何用密防奸【杜工部  杨济翁  骆宾王  韩愈仲林   魏野   葛次仲  赞宁】

独立柴荆外孤吟四望频晴山云罨昼深谷鸟声春老觉文章退闲知气味真穷居那敢恨虚白自为怜【陆游   郭震   李建中  庾信吕本中  司马温公 陆游   宋咸】

永日翛然坐春风苦唤行笋舆穿树色竹坞度钟声雨恶天光淡山穷地势倾苔矶清镜里花湿转分明【法灯   诚斋   徐俯   宋庠吕南公  陶弼   石延年  杨蟠】

此地真奇絶何须屋万间穿林隣虎穴隔水是尘寰保甲元无籍讹邪自不关安闲有滋味未敢负云山【夏倪   司马温公 杜工部  夏倪张舜民  张耒   义光   法灯】

早晚无尘事清心白日长水烟通径草氷玉入诗肠远峤收残雨空林挂夕阳此时何限兴幽鸟语如簧【孙何   司马温公 杜工部  夏倪寇莱公  张耒   义光   法灯】

碧树高岩底柴门引径斜采茶寻远涧护药挿新笆澄水含斜影寒空散晚霞寂寥无与语聊欲玩烟花【何颉之  杨济翁  张籍   韩愈诸葛颍  杨济翁  李百药  夏倪】

物色催年老谁令眼界幽不忧缘不动无意亦无求寂寞了闲事迂疎却自由功名今晚矣萍梗任飘流【刘敞   士珪   邵康节  李师中沈千运  张耒   李若水  司马温公】

静境才过从昼门开更慵荒林失轻雾寒日下危峯曳履寻花圃搜诗到暮锺谁言淹泊意无酒为浇胷【陈尧佐  王令   诚广   浪仙惠洪   惠溟   王铁   王铁】

古屋茆茨小寒林春自芳坞深人不到花落树犹香事去青山在闲知白日长禅心真已静笑失昔时狂【苏庠   喻汝砺  士珪   李昭玘杨蟠   李邴   徐俯   徐俯】

雨後江山绿蝉声若唤人岩花随处发宫柳着行新风月充三益林泉是四隣杖藜林下去且作自由身【陈与义  司马温公 杜来   杜工部杨济翁  石延年  杨蟠   王禹偁】

衰落暗成病如何不白头百年长扰扰万事祗悠悠耕凿资余力行藏独倚楼却因虚淡极忽觉此生浮【法振   邵康节  王绩   陆游戴叔伦  杜工部  刘克庄  惠洪】

江湖小集卷五

 

猜你喜欢
  卷一O·袁枚
  卷九·董康
  诗学源流考 全文·鲁九皋
  鹤年诗集原序·丁鹤年
  雨后天·林徽因
  比较·闻一多
  东海渔歌卷六·顾太清
  卷269 ·佚名
  卷之十一·佚名
  卷一百六十六·曹学佺
  唐音巻十·杨士弘
  宛陵羣英集巻七·汪泽民
  卷一百二十·陈元龙
  诸序·顾贞观
  卷二·张宪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帝纪第三 太宗纪·魏收

    太宗明元皇帝,讳嗣,太祖长子也,母曰刘贵人,登国七年生于云中宫。太祖晚有子,闻而大悦,乃大赦天下。帝明睿宽毅,非礼不动,太祖甚奇之。天兴六年,封齐王,拜相国,加车骑大将军。初,帝母刘贵人赐死,太祖告帝曰:“昔汉武帝将立其子而杀其

  • 卷八十 晉紀二·司马光

      起昭陽大荒落(癸巳),盡屠維大淵獻(己亥),凡七年。   武皇帝泰始九年(癸巳、二七三年)   春,正月,辛酉,密陵元侯鄭袤卒。   二月,癸巳,樂陵武公石苞卒。   三月,立皇子祗為東海王。   吳以陸抗為大司馬、荊州牧。

  • 第四十回 保储君四皓与宴 留遗嘱高祖升遐·蔡东藩

      却说高祖到了淮南,连接两次喜报,一即由长沙王吴臣,遣人献上英布首级,高祖看验属实,颁诏褒功,交与来使带回。一是由周勃发来的捷音,乃是追击陈豨,至当城破灭豨众,将豨刺死,现已悉平代郡,及雁门云中诸地,候诏定夺云云。高祖复

  • 资治通鉴后编卷九十·徐乾学

    宋纪九十【起重光恊洽正月尽昭阳作噩十二月凡三年】哲宗宪元继道显德定功钦文睿武齐圣昭孝皇帝元祐六年春正月癸酉诏祠祭游幸毋用羔 丙戌以龙图直学士知杭州苏轼为吏部尚书 中丞苏辙言谨按自来河决必先因下流淤高上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四十八·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卷之一千一百六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第二卷 名宦 二·缪荃孙

    江 宁 府 周伍 尚伍尚,楚人,伍奢子。周景王时,为棠邑大夫。(六合县志) 汉李 忠李忠,字仲都,东莱黄县人。建武六年,为丹阳太守。是时,海内新定,南方海滨江淮,多拥兵据土。忠到郡,招怀降附,旬月皆平。忠以丹阳越俗

  • 钦定元史语解卷十九·佚名

    <史部,正史类,钦定辽金元三史国语解__钦定元史语解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元史语解卷十九人名布图库昆 【布图库成就也昆人也卷一百九作奔忒古鬼】托辉 【河湾也卷一百十作秃怀卷一百四十九作秃花并改】特克 【大角羊也

  • 宋微子世家第八·司马迁

    王连升 译注【说明】商朝末年,商纣王荒淫无道,庶兄微子启、箕子和王子比干谏而不听,微子逃走、箕子佯狂为奴。王子比干以强谏故,被剖腹而死。孔子称他们为“殷之三仁”。周武王灭商后,访微子与箕子,并找到

  • 卷八 治体·张伯行

    此卷论治本。盖明乎出处之义,则得时行道,务在提纲挈领,端阙治原,庶使天下知儒术之非迂疏而寡效也。朱子曰:古先圣王所以立师傅之官,设宾友之位,置谏诤之职,凡以先后从臾,左右维持,惟恐此心顷刻之间,或失其正而已。朱子曰:惟圣尽伦

  • 龙猛受南天铁塔金刚萨埵灌顶为密宗开祖之推论·太虚

    密法由龙猛菩萨从南天竺铁塔传出,与华严之由彼自龙宫诵出,同为佛史上相传之一不思议事。但龙宫虽莫可稽考,而所谓南天铁塔,则依日本梅尾祥云教授之理趣经研究,已可推测而知。摩诃僧祇律第三十三云:‘有舍利者名塔,无舍利者名

  • 第三十卷·佚名

    观天品第六之九(三十三天之六)复次。是事有故是事有。所谓有彼岸故。则有此岸。若无彼岸。则无此岸。如是天子。是为是事有故是事有。是事无故是事无。互共有生。各各因缘。一切有为法。从因缘生。因缘者。所谓无明缘

  • 三坛传戒正范卷二·读体

      金陵宝华山司律沙门 读体 撰二坛授比丘戒前请戒忏悔仪习仪第一决定论云。比丘戒四分义摄。一受具足。二随具足。三护他心具足。四具足守持。而云护他心具足者。谓比丘有一分威仪具足。能护长他人之净信故。令彼

  • 欧游散记·王统照

    王统照著。上海开明书店1939年5月初版,收入散文8题17篇,附录新诗7题,旧诗12题,并《后记》1篇。这本散文集录下了作者1934至1935年间游历考察法、英、德、荷诸国的见闻感受,主要由旅途生活、英伦见闻与荷兰风光三部分组成,“

  • 滇南杂记·吴应枚

    地理杂志。清吴应枚撰。 一卷。应枚字颖庵,号小颖,归安(今浙江吴兴)人。官大理寺卿。著有《滇南杂诗》。吴氏于雍正十一年(1733)入滇,以见闻纂为是编。分新正元日、岁首、梯田、点苍山、感通寺等三十余条。记述风俗、习

  • 医述·程文囿

    综合性医书。16卷。清·程文囿辑。刊于1826年(道光6年)。程氏通儒业医,工于诗文。他以“医书浩繁,学者苦难遍阅,乃积数十年之心血,上自《灵枢》、《素问》,下至近代名家,综贯众说”本着“采其精华,遗其糟粕”的宗旨,

  • 白话新五代史·欧阳修

    《新五代史》,记传体断代史书。“二十四史”之一。宋欧阳修、宋祁等撰。嘉祐五年(1060)成书。二百二十五卷。分本纪十卷,志五十卷,表五卷,列传一百五十卷。记载唐代二百九十年历史。志表水平与编者史识都很高,但文辞刻

  • 佛为黄竹园老婆罗门说学经·佚名

    一卷,失译。即中阿含黄芦园经之别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