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荆南倡和诗集后序

荆南倡和诗若干首句吴吴履道毘陵马孝常所共作者也二君常客阳羡荆溪之南故以名编庚子春余始识履道于吴门相与论诗甚契因以一帙示余曰此野人之辞也恐世之嗜好者少故未敢出子今为我评之予读之爱其清粹雅淡有古作者之意因乞而藏于家自是履道与予游集未尝不道荆南之乐且曰恨子不识孝常后予卜馆云岩之西冈履道每乗舟访予至则留连累日予与之缘崖遡涧搜览无厌一日雨霁鸟鸣乔木防壑予邀履道坐磐石命诸生行觞鼓琴酒酣履道起歌其诗数章既而叹曰自吾别孝常去荆南谓山林燕咏之乐不可复得矣今乃与吾子相羊于此岂偶然哉又曰吾衰矣恐无以称列于后茍得片词之传使吾名因而自见亦可以少无憾矣予当时甚恠其言之悲也越二年履道客会稽竟卒于兵予亦遭乱奔走不遑启处今避地江浒暇日理箧中家乗尽失独荆南集在焉因抚而叹曰此诗不亡天欲成履道之志乎然履道学古人之道而区区欲以是名岂其志狭哉亦足以观时之否矣尚念履道虽不幸于事无所试然读其诗者居穷谷而无怨尤之辞处乱世而有兴厉之志则可并其所蕴者而得之不特诗也履道于地下其真可以无憾矣乎是编之道履道孝常与遂昌郑先生皆已有序予复为其后序以识履道平昔之语闻孝常犹隠铜官他日持是而记交焉相与寻履道旧游之迹于山荒水寂之滨岂不为一慨乎渤海高启序

重读荆南集有感 高启

生别犹疑得再逢楚天云树隔重重愁来读尽荆南藳风雨空斋掩暮钟

题荆南集后

故友空悲生死异名州曽说乱离频因君重读荆南集巳忆谿山又忆人

庚戌七月一日志学出示此集同为理咏一过不能无凄惋焉因题于后郯郡徐贲谨志

予往年在荆溪时闻有周履道马孝常者南山周氏馆二人情相得习相同才气相下上其闲情雅韵固非流辈相及有荆南倡和诗一巻为时所称后识履道于显亲寺之聴秋轩彼时独不得与孝常见及予东还与高季迪以诗倡和于吴履道亦避地来居故予三人交结又最密每燕语间未尝不叹荆溪之胜诵孝常之诗之美无何季迪东游越予卜居吴兴之蜀山履道亦从军去遂没于兵呜呼今已十又五年矣此帙乃履道之亲笔季迪所藏者后季迪序而属其乡人吕志学收之志学常持此过予山中求题时洪武四年七月一日也于时季迪尚无恙今季迪亦逝去几四载洪武丁巳予在河南孝常持此帙来见盖吕所归也因披玩再四悲戚交集故重题于后噫昔之题止悲履道今之题又并伤吾季迪焉可不痛哉是年十二月五日夜吴郡徐贲题荆南倡和诗凡百七十九首诸体畧具吴门周砥履道义兴马治孝常所作也而序者则遂昌郑元祐明德姑苏高启季迪吴兴徐贲幼文而马周亦自疏其所以作者之意凡五通焉履道寓无锡号匊溜生豪放自好晚始解后一奋竟抑不遇死时至正末也孝常洪武初起家知内邱县仕终建昌府同知明徳徙吴门儿时乳媪失防脱骱右臂长任左手因号尚左生元末稍就禄补平江儒学教授进江浙儒学提举终季迪洪武初与脩元史擢翰林编脩拜户部侍郎辞归幼文亦避地于吴与高启杨基张羽相倡和称吴中四杰仕终河南布政使数公者郑年最长名亦最高高徐仕最显各有文集行世而马之集曰海渔为巻者六周无子诗多散逸其传孝常此外仅寥寥数十篇耳诸公文辞体裁虽有小异然皆称合作为一代伟人其仕显不显者天也周与高善周既无子而诗为高藏吕敏字志学者得之于高复以归马吕亦才士尝领县教谕未几去为黄冠师无锡人也然无锡别有一周砥官广西桂林灵川县典史以廉谨见褒出差晚非此所谓字履道者因读是诗漫书之俾有攷焉成化戊子嘉平节吴郡李应祯书书荆南倡和诗集后

弋阳尹义兴李瑞卿至京出荆南倡和集以示余与中书舍人金陵李应祯阅之且论五先生之世而痛其不幸盖高季迪徐幼文马孝常周履道郑元祐一时豪隽用不究其万一而死于刑祸者过半后学当为之讳而不忍言者何其不幸如是之甚欤幸而各有所传不随时渐尽耳闻瑞卿将为之入梓以垂不朽诚幸也已叹慕之余敬识于后若五先生之详中书君之笔可征也时成化己丑正月二日华亭张弼书

猜你喜欢
  楔子·杨显之
  《词综》(卷七)·朱彝尊
  雷峰塔(杭白)·徐志摩
  卷四·丁复
  四集卷五十七·乾隆
  卷一百十三·冯惟讷
  卷一百三十九·陈思
  卷七十五·朱彝尊
  大风·刘半农
  卷一·高棅
  序·陈元龙
  卷四百十七·佚名
  卷四十四·徐倬
  徐凝诗鉴赏·佚名
  雍熈乐府卷十三·郭勋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原序·尤袤

    余少有诗癖。岁在甲午,奉祠湖曲,日与西方胜游,专意吟事,大概与唐人诗诵之尤习。间又褒话录之纂记,益朋友之见闻,汇而书之,名曰《全唐诗话》。未几,驱驰於外,此事便废,迩来三十有八年矣。今又蒙恩便养湖曲,因理故箧,复得是编。

  • 第三十三出 会狱·孔尚任

    ◎乙酉三月〖梅花引〗(生敝衣愁容上)宫槐古树阅沧田,挂寒烟,倚颓垣。末后春风,才绿到幽院。两个知心常步影,说新恨,向谁借酒钱。小生侯方域,被逮狱中,已经半月。只因证据无人,暂羁候审,幸亏故人联床,颇不寂寞。你看月色过墙,照的槐

  • 第四折·佚名

    (殿头官领校尉上,云)下宫殿头官是也。今因杨景、焦赞,私下三关,擅杀谢金吾,圣人命王枢密监斩二人,可怎生不见回话?令人,朝门外觑者,若来时报俺知道。(王枢密上,云)自家王枢密,奉圣人的命,亲为监斩官,建起法场,杀那杨景、焦赞两个,不

  • 附录二·佚名

    附录二「台湾文献丛刊」已刊台湾诗作索引「台湾文献丛刊」已刊台湾诗作索引作者姓氏次序(以首字笔画多寡为准)二画丁四画六、方、王五画丘、仝、包、史、失、弘、瓦、白、石、立、古六画伊、全、朱、江七画何、余、吴、

  • 闻歌述忆(近人)呜晦庐主人 着·张次溪

    ●目录 《闻歌述忆》序 闻歌述忆 ●《闻歌述忆》序 食色,性也。禀无所偏于所习,孩提知乳,食也;堕地卽哭,色也。未知有色,人物室器,色皆异也,故哭。【小儿稍知阿笑,凡见为可异者仍哭,及告以为父母所有,则不哭矣。此天性也。】然食

  • 南平世家第九·欧阳修

    高季兴,字贻孙,陕州硖石人也。本名季昌,避后唐献祖庙讳,更名季兴。季兴少为汴州富人李让家僮。梁太祖初镇宣武,让以入赀得幸,养为子,易其姓名曰硃友让。季兴以友让故得进见,太祖奇其材,命友让以子畜之,因冒姓硃氏,补制胜军使,迁毅

  • 卷三百二十三·列传第二百十一·外国四·张廷玉

        ◎外国四   ○琉球 吕宋 合猫里 美洛居 沙瑶呐哔啴 鸡笼 婆罗 麻叶瓮 古麻刺朗 冯嘉施兰 文郎马神   琉球居东南大海中,自古不通中国。元世祖遣官招谕之,不能达。洪武初,其国有三王,曰中山,曰山南,曰山

  • 卷第八·徐鼒

    九月丙戌朔,明高杰袭黄得功于仪真之土桥,史可法乃和解之。初,得功故守庐州,史可法虑杰跋扈,移得功于仪真相牵制;杰故忌之深。登莱总兵黄蜚与得功同姓,称兄弟,道出维扬,乞兵为护;得功率轻骑三百出高邮以迎。三叉河守备胡茂桢遽以

  • 第三章 紫禁城内外 三 北洋元老·溥仪

    这个退位诏并没有发出去,当时公布的只有裹夹在大总统命令中的一个内务府的声明。 大总统令 据内务部呈称:准清室内务府函称:本日内务府奉谕:前于宣统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钦奉隆裕皇太后懿旨,因全国人民倾心共和,特率皇帝将

  • 袁炜传·张廷玉

    袁炜,字懋中,浙江慈溪人。嘉靖十七年(1538)考中会试第一名,殿试第三名,初任编修。他为人不加检点,曾被御史包孝弹劾过,世宗宽恕了他,未予惩治。进为侍读很久以后,又被选择到西苑值勤,他写的宫体诗词最能令世宗满意。三十五年,阁

  • 卷十四·徐天麟

    钦定四库全书西汉会要卷十四宋 徐天麟 撰礼八【吉礼】庙祭京师自高祖下至宣帝与太上皇悼皇考各自居陵旁立庙又园中各有寝便殿日祭於寝月祭於庙时祭於便殿寝日四上食庙岁二十五祠【如淳曰月祭朔望加腊为二十五晋灼曰

  • 卷五·陈大章

    <经部,诗类,诗传名物集览钦定四库全书诗传名物集览卷五  庶吉士陈大章撰虫豸螽斯羽朱传螽蝗属长而青长脚长股能以股相切作声一生九十九子语録问螽即是春秋所书窃疑斯是语词如鹿斯露斯之类然七月诗言斯螽动股则恐是

  • 论语正义卷十四·刘宝楠

    先进第十一集解凡二十三章正义曰:皇、邢本皆二十四章,《释文》从郑氏,以德行章合上「从我于陈蔡」为一章。然集解本各自为章,故不引郑说,则此所云「二十三章」三字,当为陆所改也。又《释文》于回也章云:「或别为章,今所不用」

  • 卷九·佚名

    △拥护品之馀唯置作五逆者诽谤正法者谤无贤圣者,身口意业所作之恶业及果报一切皆灭。若此法门乃至经卷。若但书持置於宅中。彼等所有诸业烦恼能为障碍量等须弥皆悉消灭。一切善根悉得增长。一切善分皆悉满足。意所悕望

  • 卷三百一十五·佚名

    △初分真善友品第四十五之三佛言:善现,如是如是,如汝所说,善现,色究竟中无如是分别谓此是色。受想行识究竟中亦无如是分别谓此是受想行识。善现,眼处究竟中无如是分别谓此是眼处。耳鼻舌身意处究竟中亦无如是分别谓此是耳鼻

  • 大智度論卷第十四·欧阳竟无

      龍樹菩薩造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釋初品中讚尸羅波羅蜜[一]義之餘   問曰.已知尸羅相.云何爲尸羅波羅蜜。答曰.有人言.菩薩持戒寧自失身不毁小戒.   是爲尸羅波羅蜜。如上蘇陀蘇摩王經中說.不惜身

  • ●荷泽大师显宗记·神会

    无念为宗,无作为本。真空为体,妙有为用。夫真如无念,非想念而能知。实相无生,岂色心而能见。无念念者,即念真如。无生生者,即生实相。无住而住,常住涅。无行而行,即超彼岸。如如不动。动用无穷。念念无求,求本无念。菩提无得

  • 岁华纪丽·韩鄂

    四卷。旧本题唐韩鄂 (生卒年不详)撰。据《唐书》宰相世系表载:韩休之弟殿中丞倩。韩倩之子河南兵曹参军韩涤。韩鄂即韩涤之曾孙。此书之体例如 《北堂书钞》及 《白氏六帖》。以一年四季节候分门隶事。各编均为骈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