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四百十七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全唐诗卷四百十七

元稹

酬乐天喜邻郡【此後并越州酬和并各次用本韵】

蹇驴瘦马尘中伴紫绶朱衣梦里身符竹偶因成对岸文章虚被配为邻湖翻白浪常看雪火照红糚不待春老大那能更争竞任君投募醉乡人

再酬复言和前篇

经过二郡逢贤牧聚集诸郎宴老身清夜漫劳红烛会白头非是翠娥邻曾携酒伴无端宿自入朝行便别春潦倒微之从不占未知公议道何人

赠乐天

莫言邻境易经过彼此分符欲奈何垂老相逢渐难别白头期限各无多

重赠【乐人商玲珑能歌歌予数十诗】

休遣玲珑唱我诗我诗多是别【一作寄】君词明朝又向江

头别月落潮平是去时

别後西陵晩眺

晩日未抛诗笔砚夕阳空望郡楼台与君後会知何日不似潮头暮却回

以州宅夸於乐天

州城回遶拂云堆镜水稽山满眼来四面常时对屏障一家终日在楼台星河似向檐前落鼓角惊从地底回我是玉皇香案吏谪【一作降】居犹得住蓬莱

重夸州宅旦暮景色兼酬前篇末句

仙都难画亦难书暂合登临不合居绕郭烟岚新雨後满山楼阁上灯初人声晓动千门辟湖色宵涵万象虚为问西州罗刹岸涛头【一作风波】冲突近何如

酬乐天吟张员外诗见寄因思上京每与乐天於居敬兄升平里咏张新诗

乐天书内重封到居敬堂前共读时四友一为泉路客三人两咏浙江诗别无远近皆难见老减心情自各知杯酒与他年少隔不相酬赠欲何之

寄乐天

闲夜思君坐到明追寻往事倍伤情同登科後心相合初得官时髭未生二十年来谙世路三千里外老江城犹应更有前途在知向人间何处行

戏赠乐天复言【此後三篇同韵】

乐事难逢岁易徂白头光景莫令孤弄涛船更曾观否望市【望市楼苏之胜地也】楼还有会无眼力少将寻案牍心情且强掷枭卢孙园虎寺随宜看不必遥遥羡镜湖

重酬乐天

红尘扰扰日西徂我兴云心两共孤暂出已遭千骑拥故交求见一人无百篇书判从饶白八米诗章未伏卢最笑近来黄叔度自投名刺占陂湖

再酬复言

绕郭笙歌夜景徂稽山迥带月轮孤休文欲咏心应破道子虽来画得无顾我小才同培塿知君险鬬敌都卢不然岂有姑苏郡拟着陂塘比镜湖

郡务稍简因得整比旧诗并连缀焚削封章繁委箧笥仅逾百轴偶成自叹因寄乐天

近来章奏小年诗一种成空尽可悲书得眼昬朱似碧用来心破髪如丝催身易老缘多事报主深恩在几时天遣两家无嗣子欲将文集与它谁

酬乐天余思不尽加为六韵之作

律吕同声我尔【一作爱】身文章君是一伶伦衆推贾谊为才子帝喜相如作侍臣【乐天先有秦中吟及百节判皆为书肆市贾题其卷云白才子文章又乐天知制诰词云览其词赋喜与相如并处一时】次韵千言曾报答【乐天曾寄予千字律诗数首予皆次用本韵酬和後来遂以成风耳】直词三道共经纶【乐天与予同应制科并求前辈切直词策以尽经邦之术其事巳具之字诗注中尔】元诗駮杂真难辨【後辈好伪作予诗传流诸处自到会稽已有人写宫词百篇及杂诗两卷皆云是予所撰及手勘验无一篇是者】白朴流传用转新【乐天於翰林中书取书诏批答词等撰为程式禁中号曰白朴每有新入学士求访宝重过於六典也】蔡女图书虽在口【蔡琰口诵家书四百余篇】于公门户岂生尘【乐天常赠予诗云其心如肺石动必逹穷民东川八十家寃愤一言申因感无儿之叹故予自有此句】商瞿未老犹希冀莫把籝金便付人

寄乐天

莫嗟虚老海壖西天下风光数会稽灵泛桥前百里镜石帆山五云溪冰销田地芦锥短春入枝条柳眼低安得故人生羽翼飞来相伴醉如泥

酬乐天雪中见寄

知君夜听风萧索晓望林亭雪半糊撼落不教封柳眼埽来偏尽附梅株敲扶密竹枝犹亚煦暖寒禽气渐苏坐觉湖声迷远浪回惊云路在长途钱塘湖上苹先合梳洗楼前粉暗铺石立玉童披鹤氅台施瑶席换龙须满空飞舞应为瑞寡和高歌只自娯莫遣拥帘伤思妇且将盈尺慰农夫称觞彼此情何异对景东西事有殊镜水遶山山尽白琉璃云母世间无

和乐天早春见寄

雨香云澹觉微和谁送春声入櫂歌萱近北堂穿土早柳偏东面受风多湖添水色【一作剂】消残雪江送潮头涌漫波同受新年不同赏无由缩地欲如何

酬复言长庆四年元日郡斋感怀见寄

腊尽残销春又归逢新别故欲沾衣自惊身上添年纪休系心中小是非富贵祝来何所遂聪明鞭得转无机【祝富贵鞭聪明皆正旦童稚俗法】羞看稚子先拈酒怅望平生旧采薇去日渐加余日少贺人虽閙故人稀椒花丽句闲重检艾髪衰容惜寸辉苦思正旦酬白雪闲观风色动青旗千官仗下炉烟里东海西头意独违【休系一作休较正旦一作正朝】

代郡斋神答乐天

虚白堂神传好语二年长伴独吟时夜怜星月多离烛日滉波涛一下帷为报何人偿酒债引看墙上使君诗

酬乐天重寄别

却报君侯听苦辞老头抛我欲何之武牢关外虽分手不似如今衰白时

和乐天重题别东楼

山容水态使君知楼上从容万状移日映文章霞细丽风驱鳞甲浪参差鼓催潮户凌晨击笛赛婆官彻夜吹唤客潜挥远红袖卖垆高挂小青旗賸铺牀席春眠处乍卷帘帷月上时光景无因将得去为郎抄在和郎诗余杭周从事以十章见寄词调清婉难於遍酬聊和诗首篇以答来贶

扰扰纷纷旦暮间经营闲事不曾闲多缘老病推辞酒少有功夫久羡山清夜笙歌喧四郭黄昬钟漏下重关何由得似周从事醉入人家醒始还

寄浙西李大夫四首

柳眼梅心渐欲春白头西望忆何人金陵太守曾相伴共蹋银台一路尘

蘂珠深处少人知网索西临太液池浴殿晓闻天语後步廊骑马笑相随【网索在太液上学士候对歇于此】

禁林同直话交情无夜无曾不到明最忆西楼人静夜玉晨钟磬两三声【玉晨观在紫宸殿後面也】

由来鹏化便图南浙右虽雄我未甘早渡西江好归去莫抛舟楫滞春潭

初除浙东妻有阻色因以四韵晓之

嫁时五月归巴地今日双旌上越州兴庆首行千命妇【予在中书日妻以郡君朝太后於兴庆宫猥为班首】会稽旁带六诸侯海楼翡翠闲相逐镜水鸳鸯煖共游我有主恩羞未报君於此外更何求

为乐天自勘诗集因思顷年城南醉归马上递唱豓曲十余里不絶长庆初俱以制诰侍宿南郊斋宫夜後偶吟数十篇两掖诸公洎翰林学士三十余人惊起就听逮至卒吏莫不衆观羣公直至侍从行礼之时不复聚寐予与乐天吟哦竟亦不絶因书於乐天卷後越中冬夜风雨不觉将晓诸门互啓关鎻即事成篇

春野醉吟十里程斋宫潜咏万人惊今宵不寐到明读风雨晓闻开鎻声

题长庆四年历日尾

残历半张余十四灰心雪鬓两凄然定知新岁御楼後从此不名长庆年

御定全唐诗卷四百十七

猜你喜欢
  卷一百零三·彭定求
  卓世清·唐圭璋
  第十六出 神护·李渔
  ◆安处士熙(默庵集)·顾嗣立
  第十七齣~第二十四齣·王錂
  楔子·关汉卿
  卷五·杜甫
  沧浪集卷二·严羽
  阔的海·徐志摩
  二集卷十四·乾隆
  卷九十六·王奕清
  卷八百二十八·佚名
  诗与批评·闻一多
  竹斋诗续集·王冕
  琵琶行原文·白居易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蒋春霖·龙榆生

    蒋春霖字鹿潭,江苏江阴人。父尊典,官荆门州。春霖以嘉庆二十三年(一八一八)生,随侍任所。尝登黄鹤楼,赋诗,老宿敛手,一时有《乳虎》之目。父殁,家中落,奉母游京师。既连不得志於有司,乃弃举业,就两淮嵯官,非其志也

  • 卷四·史简

    钦定四库全书鄱阳五家集卷四鄱阳史简编元吴存乐庵遗稿一先生生于宋寳祐五年丁巳二月讳存仲退其字也少力学絶去惉懘以童子试有司英声四驰乡先生吴公中行李公谨思黎公廷瑞皆折节下交待以国士元初部使者姚公炖卢公挚奥屯

  • 卷五十·志第三上·五行一·宋濂

        ◎五行一   人与天地,参为三极,灾祥之兴,各以类至。天之五运,地之五材,其用不穷,其初一阴阳耳,阴阳一太极耳。而人之生也,全付畀有之,具为五性,着为五事,又着为五德,修之则吉,不修则凶,吉则致福焉,不吉则致极焉。征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十一·佚名

    嘉靖元年十二月癸酉朔以浙江湖州府水灾令该府漕运粮米再改折六万石每石徵银七钱仍命总理粮储尚书李充嗣于浙江运司量支盐课银五千两督同守巡等官核实赈济饥民○甲戌谕礼部朕祖母寿安皇太后夙事皇祖宪宗诞生兴献帝壸范

  • 卷之三百九十一·佚名

    光绪二十二年。丙申五月庚戌谕内阁保年等奏旗营兵丁聚血■乣要挟滋闹请将该管各官分别议处并自请察议一摺本年四月闲广州正蓝旗闲散钟汝拔因在街抢夺衣服经巡防营统带知县李家焯拏获。交协领等领回究办旋经谭钟麟咨

  • ●郑氏史料续编卷四目录·佚名

    一三三、福建巡按朱克简密奏本(密陈沿海情形)顺治十三年四月初一日(三八三)一三四、户科给事中王益朋残揭帖(直陈海防之要)顺治十三年四月二十二日到(三八五)一三五、候代浙闽总督佟代揭帖(遵旨回京)顺治十三年四月(三八五)一三六

  • 卷一百十八·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十八明 杨士奇等 撰礼乐【统言礼乐及统言礼】鲁隐公五年九月考仲子之宫将万焉【万舞也】公问羽数於衆仲对曰天子用八诸侯用六大夫四士二夫

  • 晋纪二十四 海西公下太和四年(己巳、369)·司马光

    晋纪二十四 晋海西公太和四年(己巳,公元369年) [1]春,三月,大司马温请与徐、兖二州刺史郗、江州刺史桓冲、豫州刺史袁真等伐燕。初,在北府,温常云:“京口酒可饮,兵可用。”深不欲居之;而暗于事机,乃遗温笺,欲共奖王室,请督所部出河

  • 190.范仲淹实行新政·林汉达

    由于范仲淹军纪严明,还注意减轻边境上百姓的负担,北宋的防守力量加强了。西夏和北宋打了几年仗,没得到什么好处,到了公元1043年,西夏国主元昊愿意称臣求和,宋朝答应每年送给西夏一批银绢、茶叶,北宋的边境局势才暂时稳定下来

  • 计大雄·周诒春

    计大雄 字心然。年二十六岁。生于江苏南汇。本籍住址。江苏南汇西门内。已婚。初学于南汇县小学校。松江府中学校。及上海南洋公学。任鲁家汇高等小学校教员。宣统二年。以官费游美。入康奈尔大学。习土木工程。民国

  • 胡子衡齐卷六·胡直

      泰和胡直正甫譔  谈言下  戎夷违齐如鲁而后门,天大寒,与弟子一人宿于郭外。寒愈甚,谓其弟子曰:子与我衣,我活也。我与子衣,子活也。我国士也,为天下惜死;子不肖人也,不足爱也。子与我之衣。弟子曰:夫不肖人,又恶与国士之

  • 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下(出六根聚经中)·佚名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尔时坚净信菩萨摩诃萨问地藏菩萨摩诃萨言:&ldquo;云何开示求向大乘者,进趣方便?&rdquo;  地藏菩萨摩诃萨言:&ldquo;善男子!若有众生欲向大乘者,应当先知最初所行根本之业。其最初所行根本业者,所谓依

  • 瓶花斋杂录·袁宏道

    一卷。明袁宏道(1568—1610)撰。袁宏道,字中郎,号石公、湖广公安(今属湖北)人。万历进士,历任吴县知县、国子助教、礼部主事、吏部郎中等职。与其兄宗道、弟中道并称“三袁”,同为“公安派”创始人。著有《锦帆集》、《解

  • 平平言·方大湜

    清方大湜著。作者于咸丰五年(1855年)入胡林翼幕中,同治八年(1869年)任宜昌知府,光绪初,官至直隶按察使、山西布政使。本书四卷,主要为记载作者在四川为州县地方官时治理吏民的心得。内容包括“造福莫如州县”,“造孽莫如州

  • 律吕新书·蔡元定

    乐律学专著。二卷。宋蔡元定撰。约成书于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年)。蔡元定,字季通,号西山。生于宋绍兴五年(1135年),卒于庆元四年(1198年)。建阳(今属福建)人。为南宋音律学家和理学家。朱熹之弟子。受平原郡王韩侂

  • 百喻经·僧伽斯那

    全名《百句譬喻经》,《百喻经》为其简称。编撰者是古印度僧伽斯那,他从《修多罗藏》等12部经中辑抄出近百个寓言譬喻故事,藉以宣扬大乘教义,如因果报应、八正道、布施持戒等。译者那毗地,中印度人,是僧伽斯那的弟子。他在南

  • 大乘修行菩萨行门诸经要集·佚名

    凡三卷。唐代智严译。今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册。略称菩萨行门诸经要集。系纂集诸经中,有关大乘菩萨行之要文而成,计有四十二经六十七条(或六十六条)。卷上引载象腋经、说妙法决定业障经等十一部之文,卷中引载海慧菩萨所问经、

  • 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经·佚名

    梵名 Maha^-man!i-vipula-vima^na-vis/va-supratis!t!hita-guhya-parama-rahasya-kalpa-ra^ja-dha^ran!i。凡三卷。唐代不空译。略称宝楼阁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九册。卷首列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轮二图、根本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