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徐凝诗鉴赏

生平简介

徐凝,睦州人,官至侍郎。为晚唐著名诗人。存诗一卷。

忆扬州

徐凝

萧娘脸薄难胜泪,

桃叶眉长易觉愁。

天下三分明月夜,

二分无赖是扬州。

徐凝诗鉴赏

说是忆“扬州”,实际上是一首怀人的作品,所以诗人并不着力描写这座“绿扬城郭”的怡人风物,而是以离恨千端的绵延情怀,追忆当日的别情。不写自己的殷切怀念,而写远人的别时音容笑貌,以往日远人之情重,衬出今日自己情怀之不堪,是深一层写法。

前两句,所谓“相见时难别亦难”,极写当日别离景象,萧娘、桃叶均代指所思;愁眉、泪眼似是重复,而以一“难”一“易”出之,便不觉其烦,反而有反复留连、无限萦怀之感。当日的愁眉,当日的泪眼,以及当日的惨痛心情,都作成今日无穷的思念。

于此思念深切之际,唯觉一片惆怅,无可诉说之人,于是,抬头而见月,但此月偏偏又是当时扬州照人离别之月,更加助愁添恨。虽然时光冲淡了当日的凄楚,却割不断缠绵的思念。这种挣不断、解不开的心绪,本与明月无关,奈它曾照离人泪,似是有情,而今宵偏照愁人又似无动于衷,却又可憎。于深夜抬头望月时,本欲解脱此一段愁绪,却想不到月光又来缠人,故曰“明月无赖”。

古人律绝的结尾处,有时用“一笔荡开”的方法,往往会产生一种“寄意无穷”的效果。这首诗所不同的,是它不在第四句用,而在第三句时即已“荡开”。

曰愁眉,曰泪眼,虽作者余情未尽,而他事已不必增加,于是忽然揽入一轮明月,以写无可奈何之态,可谓诗思异谲。这两句看似将全诗截为两段,实则欲断不断,题中用“忆”字,将全诗连贯起来,依然是“剪不断,理还乱”的“别是一般滋味”。

张泌的《寄人诗》:“别梦依稀到谢家,小廊回合曲栏斜。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与《忆扬州》几乎写同一内容。而在写法上,却是春兰秋菊,各占一时之选。张诗的谢家、曲栏,同于徐诗的愁眉、泪眼,皆意指所思之人。后两句,也同样以夜月寄怀。一个说春月多情,一个说明月无赖。虽语言不同而诗意相同。

无赖二字,本有褒贬两义,这里因明月恼人,有怨恨意。但后世因惊叹这对扬州明月的新奇形象,就离开了作者本意,把它截下来只作为描写扬州夜月的传神警句来欣赏,这时的无赖二字又成为昵称。这也是形象有时会大于作者构思的一例。

本来月光普照,遍及人间,并不偏爱扬州。而扬州的魅力,也非仅在月色。诗为传神,有时似乎违反常理,却能深入事理骨髓。三分、无赖的奇幻设想,也有它的渊源和影响。三分明月,使人想起谢灵运的名言。他说:“ 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此后宋人苏轼的《水龙吟·和章质夫杨花》:“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也极佳。这些数目字,都是不可以常理论,而其艺术效果却是惊人的。以徐凝此诗而论,后世读者读此诗后,对扬州的向往如醉如痴,致使“二分明月”成为扬州的指称。至如“月色无赖”,后世如王安石“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中的“春色恼人”即与之同一机杼。

《忆扬州》是一首怀人诗,但标题却不点题怀人,而偏曰怀地。这是因为诗人把扬州明月写到了入神的地步,并用“无赖”之“明月”,把扬州呈现出无限风姿,与《忆扬州》的标题吻合无间,因而把读者的注意力引向向往扬州的美好。

猜你喜欢
  吴亿·唐圭璋
  ●卷三一·陈衍
  ●卷二·赵炳麟
  田间诗学卷四·钱澄之
  第七无十九回 无量佛付与神仙·陈端生
  第十出 传私·周履靖
  第三折·佚名
  第三折·贾仲明
  第廿二折 毁祠·李玉
  魏初·隋树森
  ●序·朱祖谋
  卷二·沈德潜
  卷四百十一·陈廷敬
  卷六百五十九·佚名
  紫岩诗选巻二·于石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五回 披图胜读荆钗记 佳节犹传绮席杯·萧晶玉

    且说伏准被梦鸾小姐抢白一场,自觉无趣,回至书房,烦燥不安。劳勤说:“若依小人的愚见,莫如叫太太如此这般,硬作主张,只怕有准。”伏生说:“太大的秉性你难道不知道吗?向他老一说,先就不肯;再不然就是个总不哼。”劳勤

  • 提要·吴当

    钦定四库全书集部五学言诗稿别集类四元提要(臣)等谨案学言诗稿六卷元呉当撰当字伯尚崇仁人澄之孙也以荫授万亿四库照磨荐为国子助教预修宋辽金三史除翰林修撰累迁直学士江南兵起拜江西肃政亷放使左迁抚州路总管旋罢归后

  • 何法盛晉中興書卷三·汤球

      徵祥說   成帝咸和四年。陰霖五十餘日。蘇峻滅後乃霽。占經一百單一。 類聚二。 御覽十一。   舊為羽扇柄者。刻木以象骨。翮用十毛。取全數也。中興初。王敦始改用長柄。使其下出可捉。而減其羽用八。識者

  • 卷之一千二百八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二百零四·佚名

      康熙四十年辛巳夏。四月戊午朔。享太庙上亲诣行礼。  ○上幸畅春园诣皇太后宫、问安。  ○己未吏部题、一等公彭春、以病解退。销去二次恩诏所得拖沙喇哈番。余三等公、以其子曾寿、袭替。从之。  ○兵部

  • 卷之一百八十八·佚名

      康熙三十七年。戊寅。夏。四月。乙巳朔。享太庙。上亲诣行礼上幸畅春园。诣皇太后宫、问安  ○己酉。谕大学士等、人命所关重大、朕数年以来、将为盗者、止诛首恶、为从者从宽免死、发往黑龙江。朕曾问及将军

  • 卷之一百三十一·佚名

      顺治十七年。庚子。春正月。丁巳朔上不御殿。免行庆贺礼。  ○朝鲜国王李棩遣陪臣表贺冬至元旦万寿圣节并进  □山戊不□贡方物。宴赉如例。  ○戊午。谕礼部朕荷天眷佑。缵承祖宗鸿绪统御天下。夙夜乾惕

  • 列传卷第三十二 高丽史一百十九·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郑道传。○郑道传字宗之检校密直提学云敬之子。 恭愍朝登第调忠州司录累转通礼门*祇{祗}候。 连丧父母庐墓终制。 召授*大常博士王亲享宗庙

  • ●弘光实录钞卷一·佚名

    崇祯十七年夏五月庚寅,福王建监国于南京。讳由崧,神宗皇帝之孙也。父常洵,国于雒阳。十六年正月,为流贼所害。北都之变,诸王皆南徙避乱。时晋都诸臣议所以立者,兵部尚书史可法,谓:太子,永、定二王既陷贼中,以序则在神宗之后,而瑞

  • 論衡校釋卷第二十一·黄晖

      死偽篇   傳曰:盼遂案:係引墨子明鬼篇文。其小異處,當兼采他書。「周宣王殺其臣杜伯而不辜,宣王將田於囿(圃),杜伯起於道左,執彤弓而射宣王,宣王伏韔而死。「囿」當作「圃」。爾雅釋地:「鄭有圃田。」釋文:「本或作〈困,木

  • 卷七十七·陈祥道

    骨體周禮王之牲事冢宰太僕贊之【太宰及納亨贊王牲事太僕祭祀贊王牲事】五官共奉之内饔外饔割亨之【内饔凡宗廟之祭祀掌割亨之事外饔掌外祭祀之割亨】司士帥其屬而割羞【司士凡祭祀帥其屬而割羞俎豆】諸子正其牲體蓋司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原文】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文】 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话可以终身奉行的呢?”孔子说:“那就是‘恕道’吧!自己不愿意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 【读解】

  • 卷五十七·沈廷芳

    钦定四库全书十三经注疏正字卷五十七山东按察使沈廷芳撰缁衣第三十三○音义刘瓛【误刘献】子言之节疏为上易事也者【监本也字脱毛本误】万国作孚【国经作】疏好贤如缁衣○郑桓公武公父子并为周司徒【桓武字误倒】恶

  • 卷一·王志长

    钦定四库全书周礼注疏删翼卷一明 王志长 撰天官冢宰第一疏郑目录云象天所立之官冢大也宰者官也天统理万物天子立冢宰使掌邦治亦所以总御众官使不失职○又曰宰者调和膳羞之名冢宰亦能调和众官故云冢宰也司徒司马司寇

  • 跋般若波罗密多心经释义·太虚

    亲教太虚大师为佛教新运动之领袖,二十年来倡办僧教育不遗余力,若武昌、闽南等佛学院,皆大师一手造成。大师并以文字般若会通科哲诸学,发为刊物,作宣传佛化之工具,海内外学佛徒众,因此皈心佛乘者不可以算数计。今竖大法幢,宏化

  • 贞元新定释教目录 第二十六卷·圆照

    贞元新定释教目录 第二十六卷 (别录之七)西京西明寺沙门圆照撰别录中支流别行录第三六百八十三部八百十二卷支流经者。谓大部之中抄出别行。大般若第二会之类是也。夫法门浩广罕究津涯。典籍纷纶靡穷边际。故有

  • 玉清上宫科太真文·佚名

    《玉清上宫科太真文》,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当系南北朝道士所作。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篇首载《太真文九条科》,劝人尊师爱道、尊经贵法、戒酒、戒淫、戒恶语伤人、戒伤人命、戒贪爱宝货、戒欺诈虚伪、戒侮慢

  • 非烟传·皇甫枚

    《非烟传》是唐代的一部文言传奇小说。刻画了唐代女子步非烟不甘柔情空落,红杏出墙,偷恋邻家公子赵象,最终私情泄露,惨遭摧残而死的事情,虽也有人嗤之以鼻,但更多的是得到人们的悲悯和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