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八百六十五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全唐诗卷八百六十五

慕容垂

冢上荅太宗【太宗征辽至定州路侧有一鬼衣黄衣立高冢上神彩特异遣使问之荅以此诗言讫不见乃慕容垂墓也】

我昔胜君昔君今胜我今荣华各异代何用苦追寻释明解

遗画工诗【明解姓姚普光寺僧颇具才学龙朔中策第脱袈裟自云得脱此驴皮遂置酒赋诗有一乘本非有三空何所归之句不久病卒下梦於旧识智整及一画士言大受苦报求写经作功德因遗此诗】

握手不能别抚膺聊自伤痛矣时阴短悲哉泉路长松林惊野吹荒隧落寒霜言离何以赠留心内典章巴峡鬼

夜吟【调露中有人巴峡夜泊舟闻咏诗声甚厉激昂而悲如是通宵凡吟数十遍访之更无舟船但空山石泉溪谷幽絶咏诗处有人骨一具】

秋迳填黄叶寒摧露草根猨声一叫断客泪数重痕河湄鬼

媿谢诗【开元六年有人泊舟於河湄者见?边枯骨因投食而与之俄闻空中媿谢并赠此诗】

我本邯郸士祗役死河湄不得家人哭劳君行路悲介胄鬼

掷裴武公诗【开元末裴武公军夜宿武公帐前见一介胄者掷一纸书而去武公取视乃四韵诗大不悦纸随手落为烬信知鬼物所制也出师大不利武公射中臆下病月余薨】

屡策羸骖历乱峋丛岚映日昼如曛长桥驾险浮天汉危栈通岐触岫云却念淮阴空得计又嗟忠武不堪闻废兴尽系前生数休衒英雄勇冠军

李叔霁

死後诗【御史李叔霁与兄仲云俱擢第有名当代大历初叔霁卒经岁余其妹夫与仲云同寝忽梦叔霁相见依依曰我有一诗可为诵呈大兄後数年仲云亦卒】

忽作无期别沈冥恨有余长安虽不远无信可传书窦裕

洋州馆夜吟【大历中有进士窦裕家寄进海下第将之成都至洋州馆舍卒尝与淮阴令吴兴沈某善沈调补金堂至洋州馆舍中夜见一白衣丈夫自门步来且吟且嗟似有恨而不舒者久之吟诗一首沈见之甚觉类窦裕特起与语未及遂无见矣乃叹曰吾与窦君久别矣岂为鬼耶明日行未数里有殡其路前者曰进士窦裕殡宫驰还问馆吏曰裕自京游蜀至此暴亡太守命殡於馆南二里外道左沈致奠拜泣而去】

门依楚水岸身寄洋州馆望月独相思尘襟泪痕满书生

献元载【大历九年春元载早入朝有书生献诗令左右收之其人苦欲载读载云候至中书当为看又言若不能读请自诵诵毕因不见载後竟破家身及妻子被诛】

城东城西旧居处城里飞花乱如絮海燕衔泥欲下来屋里无人却飞去【通幽録亦载此事诗小异云城南路长无宿处荻花纷纷如柳絮海燕衔泥欲作窠空屋无人却飞去】

虎丘山石壁鬼

诗二首【大历十三年李道昌为苏州观察使一日郡城外虎丘山有鬼题诗二首隐於石壁之上道昌异其事奏闻於朝准敕令致祭道昌为文其略云万古丘陵化无再出君若何人能嫺诗笔桃源三月深草垂杨黄莺百啭猨声断肠声悲怨兮泪沾巾愿当生兮事明君祭後数日再有一诗见於石後於寺山之地果有二坟极高大荆榛藂茂询诸者艾竟不知何姓氏至今犹存】

高松多悲风萧萧清且哀南山接幽壠幽壠空崔嵬白日徒昭昭【一作煦煦】不照长夜台虽知生者乐魂魄安能回况复念所亲恸哭心肝摧恸哭更何言哀哉复哀哉神仙不可学形化空游魂白日非我朝青松为我门虽复隔幽显【一作生死】犹知念子孙何以遣悲惋万物归其根寄语世上人莫厌临芳尊庄生问枯骨三乐成虚言

祭後见石上诗

幽明虽异路平昔忝攻【一作工】文欲知潜昧【一作寐】处山北两孤坟【通幽録云大历初寺僧夜见二白衣人上楼竟不下寻之无所见明日有诗三首第一首幽明虽异路云云其二处幽子示幽独君高松多悲风云云其三幽独君荅神仙不可学云云松陵集以幽明虽异路高松多悲风二首为幽独君诗神仙不可学为荅诗与纪事互异】

陆凭

咏浮云【吴郡陆凭家湖州长城性悦山水未尝宁居贞元乙丑游永嘉殁素与吴兴沈苌友善托梦於苌赠浮云诗一篇曰凭船已发明日午时到此如期凭丧船至词人杨丹为之志具旌神感铭曰笃生府君美秀而文没而不起寄音浮云】

虚虚复空空瞬息天地中假合成此像吾亦非吾躬韩弇

呈李续【浑瑊与西蕃会盟蕃戎背信掌书记韩弇遇害弇素与栎杨尉李续友忽梦弇被髪披衣面目尽血相劳勉如平生以一诗呈续悲吟而别谓续曰吾久饥渴君为置酒馔钱物亦平生之分尽矣续如言祭之忽有黑风自西来旋转筵上飘卷纸钱及酒食皆飞去时贞元四年也】

我有敌国讐无人可为雪每至秦陇头游魂自呜咽尉佗

和崔侍御【贞元中有崔子向者从事南海登越王台感其墓荒颓题诗感慨刺史徐绅读其诗为之修葺子向卒子炜流落南中偶失足堕井从中行入尉佗墓室佗和其父诗赠之宝珠以田夫人嫁之後出穴果送夫人至盖田横女佗所用为殉者也】

千岁荒台隳路隅一烦太守重椒涂感君拂拭意何极赠尔美妇与明珠

刘溉

赠窦丞【贞元中韩城令刘溉卒官家贫侨寓县中佛寺未半岁其县丞窦暴死三日云遇溉问冥途事不语久之赠诗一首】

冥路杳杳人不知不用苦说使人悲喜得逢君传家信後会茫茫何处期

郑琼罗

叙幽寃【段文昌从弟某者贞元末自信安还洛舟宿瓜洲闻有嗟叹声是夜梦一女年二十余自言姓郑名琼罗居丹徒来杨子为市吏子王惟举逼辱绞颈自杀无人为雪寃後此鬼相随至洛北有樊元则者作法遣之鬼请纸笔书若杂言七字辞甚凄恨元则复令具酒脯纸钱乘昏焚於道有风旋灰直上数尺及闻悲泣声诗凡二百余字止载其中二十八字】

痛填心兮不能语寸断肠兮诉何处春生万物妾不生更恨香魂不相遇

沈青箱

过台城感旧【元和初进士陆乔家丹阳好为歌诗一夕见一丈夫自称沈约来候命酒邀范仆射云及召其子青箱至青箱年可十岁余约指谓乔此子好为诗不幸先吾逝近从吾与仆射同过台城有感旧诗甚可观也】

六代旧山川兴亡几百年繁华今寂寞朝市昔諠阗夜月琉璃水春风卵色天伤时与怀古垂泪国门前襄阳旅殡举人

诗【于顿镇襄阳时选人刘某入京逢一举人年二十许同行意甚相得因藉草倾数杯日暮举人指岐迳曰某弊止从此数里能左頋乎举人因赋此诗明年刘归襄阳寻访举人惟有殡宫存焉】

流水涓涓芹努【一作吐一作发一作长芹】芽织乌西【一作双】飞客还家荒村无人作寒食殡宫空对棠棃花

河中鬼

踏歌【长庆中冇人於河中舜城苑鹳鹊楼下见二鬼各长三丈许青衫白袴连臂踏歌歌竟而没】

河水流溷溷山头种荞麦两个胡孙门底来东家阿嫂决一百

萧微

题少陵别墅【微太和中职方郎中浙西团练副使韦齐休死後屡见灵异一日呼其家人曰萧三郎来三郎者即微也是日微正死俄闻微叹曰仆数日前至少陵别墅偶题诗一首乃是生作鬼诗因吟之齐休曰足下此诗盖是自?】

新构茅斋野涧东松楸交影足悲风人间岁月如流水何事频行此路中

张省躬

梦张垂赠诗【省躬枝江县令汀之子父死因住枝江有张垂者下第客死於蜀省躬素未识太和八年省躬昼梦垂赠诗一首惊觉遽録其诗数日而卒】

戚戚复戚戚秋堂百年色而我独茫茫荒郊遇寒食商山三丈夫

秋月联句【开成中长沙梁璟举孝亷次商山馆忽见三丈夫衣冠甚古自称萧中郎王步兵诸葛长史取酒邀璟同饮联句咏秋月山光渐明复为联句中郎问璟举进士乎璟以举孝亷对中郎笑曰孝亷安知为诗哉璟怒叱之惊散失所在】

秋月圆如镜【王步兵】秋风利似刀【萧中郎】秋云轻比絮【璟】秋草细如毛【诸葛长史】

天明联句

幽【一作山】树高高影【萧中郎】山花寂寂香【王步兵】山天遥历历【诸葛长史】山水急汤汤【璟】

郑适

赠张珽【咸通末珽过圃田遇金杯玉带枯树三精邀至一儒流家云是二十年前死者郑适秀才也适命笔写诗一首赠珽珽回顾惟见一坏冢】

昔为唫风啸月人今为唫风啸月身冡坏路边唫啸罢安知今日又劳神

甘露寺鬼

西轩诗【吴王收复浙右之明年甘露寺僧夏夜月明持课俄见数鬼自西轩出坐定命酒南向一人衣南朝衣西向一人衣北朝衣北向一人衣缝掖衣东向一人衣朱衣清瘦多髯相頋言曰朝代虽殊古今一致时世命也知复何为各述朱衣者平生句赞赏久之北衣者曰请各徵曩时临危一言以代丝竹可乎衆曰可於是各赋四句吟罢晨钟鸣倏散】

赵壹能为赋邹阳解献书可惜西江水不救辙中鱼【北衣者】

伟哉横海鳞壮矣垂天翼一旦失风水翻为蝼蚁食【缝掖衣者】

功遂侔昔人保退无智力既涉太行险兹路信难陟【南朝衣者】

握里龙蛇纸上鸾逡巡千幅不将难顾云已往罗隐耄更有何人逞笔端【朱衣者】

邵谒

降巫诗【谒读书堂距翁源县十余里殁後县民祀神巫持帻自舞忽自称邵先辈降县民即曰邵先辈异时号工歌咏者能强为我赋诗乎以为巫妄言欲苦之耳巫略不经思即成二十八字词韵凄苦虽老笔不逮乡老中晓声病者至为感泣咨叹】

青山山下少年郎失意当时别故乡惆怅不堪回首望隔谿遥见旧书堂

石恪

赠雷殿直【恪西蜀人善画亦工歌诗孟蜀亡入汴供奉乞归道卒後殿直雷承昊任衡阳遇恪与同宿赠以诗别去始悟其已死及到任公宇一如恪言】

衡阳去此正三年一路程途甚坦然深邃门墙二楚外清风池馆五峰前西边市井来商客东?汀洲簇钓船公退只应无别事朱陵後洞看神仙

富春沙际鬼

吟【吴越时有人夜泊於富春间月色澹然见一人於沙际吟此】

陊江三十年潮打形骸朽家人都不知何处奠杯酒

又吟【舟人问曰君是谁可示姓名否又吟此诗】

莫问我姓名向君言亦空潮生沙骨冷魂魄悲秋风赵

献高骈【骈筑罗城多发掘古冢取甎有一冢上鬼夜啸自称冥司赵献书略曰一介游魂叨掌冥司希于万雉免此一抔倘全马鬛之封敢忘龙头之庇并附一诗於後幅】

我昔胜君昔君今胜我今人生一世事何用苦相侵【此诗与慕容垂冢上荅太宗多同以各载事蹟故两存之】

御定全唐诗卷八百六十五

猜你喜欢
  卷九十四·彭定求
  陈合·唐圭璋
  如愚居士·唐圭璋
  田间诗学卷八·钱澄之
  顾鉴中·隋树森
  龚鼎孳诗集三·龚鼎孳
  卷十七·仇兆鳌
  卷二·方夔
  荒村·闻一多
  黄庭坚诗全集七·黄庭坚
  卷七十三·朱彝尊
  卷一百六十九·曹学佺
  小奢摩词·龚自珍
  黄昇词作鉴赏·佚名
  90.皮日休、陆龟蒙:杂体诗五首·施蜇存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丁绍仪

    马援〈援。字文渊。扶风茂陵人。建武四年。奉使洛阳。以为待诏。历太中大夫、陇西太守、虎贲中郎将。拜伏波将军。封新息侯。二十五年。击五溪蛮。卒于军。建初三年。追谥曰忠成侯。〉【武溪深】〖《乐府》作武溪深行

  • 第二折·关汉卿

    (净扮杨衙内引张千上,诗云)花花太岁为第一,浪子丧门世无对。普天无处不闻名,则我是权豪势宦杨衙内。某乃杨衙内是也。闻知有亡故了的李希颜夫人谭记儿,大有颜色,我一心要他做个小夫人。颇奈白士中无理,他在潭州为官,未经赴任,便

  • 卷十九·贯休

    <集部,别集类,汉至五代,禅月集> 钦定四库全书 禅月集卷十九 唐 释贯休 撰 七言律诗 蜀王入大慈寺听讲【天复三年作】 玉节金珂响似雷水晶宫殿步徘徊秖缘支遁谈经妙所以许询都讲来帝释镜中遥仰止【善法堂前有七宝镜

  • 志愿·闻一多

    马路上歌啸的人群 泛滥横流着, 好比一个不羁的青年底意志。银箔似的溪面一意地 要板平他那难看的皱纹。 两岸底绿杨争着 迎接视线到了神秘的尽头?—— 原来那里是尽头? 是视线底长底不够!啊!主呀!我过了那道桥以后, 你将怎样

  • 南湖集巻一·张镃

    宋 张镃 撰五言古诗杂兴圣学律万世玉振仍金声大贤务矫俗始以和自名智者稽所终流弊固难行求圆能舍规鲁男乌可轻城河固金汤谷帛堆丘山雷风走号令足以威百蛮秦人昔恃此烧书无愧顔丛祠夜篝火赤蛇先据关谁知小国鲁抏衡齐

  • 卷四百九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四百九十九姚合题凤翔西郭新亭西郭尘埃外新亭制度奇地形当要处人力是闲时结构方殊絶高低更合宜栋梁清俸买松竹远山移佛【一作僧】寺幽难敌仙家景【一作境】可追【一作遗】良工慙巧尽上客恨逢

  • 五刑解第三十·王肃

    冉有问于孔子曰:“古者三皇五帝不用五刑,信乎?”孔子曰:“圣人之设防,贵其不犯也,制五刑而不用,所以为至治也。凡夫之为奸邪窃盗,靡法妄行者,生于不足,不足生于无度,无度则小者偷盗,大者侈靡,各不知节。是以上有制度,则民知所止,民知

  • 宋史纪事本末卷七·陈邦瞻

    英宗之立仁宗景祐二年春二月育宗室子宗实于宫中宗实太宗之曾孙商王元份之孙江宁节度使允让之子也帝未有储嗣取入宫命皇后抚鞠之生四年矣嘉祐元年五月罢知谏院范镇先是帝暴疾宰相文彦博因请帝建储帝许之防疾瘳而止至是

  • 补遗卷三·沈德符

      ○兵部【武庙】唐高宗上元初,封太公为武成王,开元间,始置亚圣十哲以从祀,寻加七十二弟子。宋太祖初即位,即诏修庙,与国学相对,未几幸庙,以白起杀降命去之。至徽宗宣和间,又升张良配享殿,上以管仲、孙武、乐毅、诸葛亮、李绩

  • ◎回力球场老板唐海安·佚名

    第三方面军逮捕汉奸,回力球场老板唐海安亦落网,其罪半为回力球之倡赌,半系&ldquo;棉统会&rdquo;关系,缘唐为该会委员也。唐曾任江海关监督,固纨子弟,当时交际场所,恒见其人,与之偕者,有交际花,有红舞女,有电影明星胡蝶、严月娴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一百九十一·佚名

    废帝郕戾王附录第九景泰元年夏四月甲戌朔 太上皇帝在迤北 帝享 太庙 遣中官祭司灶之神 初胡寇犯边大军失利沿边马营独石龙门雕鹗等处守将撤兵内徒各遗刍草粮粮万议遣人塞其城门候事宁之日搬运宣府备用既而游击将军杨

  • 第十八章 宗教·吕思勉

    宗教的信仰,是不论那一个民族都有的。在浅演之时固然,即演进较深之后,亦复如此。这是因为:学问之所研究,只是一部分的问题,而宗教之所欲解决,则为整个的人生问题。宗教的解决人生问题,亦不是全不顾知识方面的。他在感情方面,

  • 自当传·宋濂

    自当,蒙古族人,英宗时由速古儿赤升监察御史。在大兴县检案情,其中有被冤枉而关押者。此人曾见有骆驼死于道旁,便拿回家腌于瓮中。恰巧当时官府骆驼被盗,搜捕甚急,不问明实情将此人抓去审问,屈打成招。自当审阅其供词,疑为冤案

  • 跋·黄绾

      明道编跋  斯集久翁先生为明道而编也。何明乎道尔?病学术之偏晦之也,学术正而后斯道可明焉,前乎千百世者可见,后乎千百世者可知也。以言乎要,则虞廷&ldquo;精义&rdquo;二字以尽之矣。古今为学术异同之辩者赜矣,或失则

  • 卷一百十九·卫湜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一百十九   宋 卫湜 撰仲尼燕居第二十八孔氏曰案郑目録云名曰仲尼燕居善其不倦燕居言及於礼着其言事可法也退朝而处曰燕居此於别録属通论长乐陈氏曰燕居言仲尼闲居言孔子盖自其弟子所称则

  • 春秋輯傳卷五·王樵

    <經部,春秋類,春秋輯傳欽定四庫全書春秋輯傳卷五明 王樵 輯僖公元年春王正月左傳不稱即位公出故也公出復入不書諱之也公羊傳公何以不言即位繼弑君子不言即位此非子也其稱子何臣子一例也 穀梁傳繼弑君不言即位正也

  • 卷第三十七之上(露字号)·朱时恩

    佛祖纲目卷第三十七之上(露字号) 甲子(宋神宗元丰七年起)丙寅(哲宗元佑元年)甲戌(改绍圣)戊寅(改元符)辛巳(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壬午(改崇宁)丁亥(改大观)辛卯(改政和)癸巳(徽宗政和三年止) (甲子)宗本禅师住慧林 元丰

  • 宋元魔妖·佚名

    本册故事选取宋元时期志怪小说。志怪小说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历经隋唐五代,到了宋朝,位重才高的人重视史学,坎坷拓落之士喜读话本,短篇志怪小说的创作便处于低潮。《太平广记》 可谓宏篇巨帙,然而多是搜集前朝之作。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