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东冈

  宋末有二东冈,一姓林,名子明,字用晦,三山人。见方回桐江集。月泉吟社云:分水人,自署月华吟客。一姓徐,不知其名,见翰墨大全及永乐大典。

  百字令

  戴平轩新居,子侄新婚

  排云拓月,向天上移下,神仙花屋。画栋飞檐千万落,黼黼城南乔木。出谷莺迁,趋庭燕尔,袍绾登科绿。嫦娥分付,广寒今夜花烛。

  遥想高越于门,烂盈百辆,夹道争车毂。春满剡溪溪上路,一任瑶华飞六。舆奉潘慈,楼高华萼,坐享齐眉福。庭槐列戟,公侯衮衮相属。

猜你喜欢
  卷四百三十二·彭定求
  第五十三回 假小娘句句如真·陈端生
  第五回 占龙头孙继成及第·佚名
  卷二·董解元
  第七出 遥祝·许自昌
  韵语阳秋卷九·葛立方
  ●慶芝堂詩集卷八·戴亨
  卷二·周权
  卷一百六十八·徐世昌
  卷第十七·陈与义
  卷三百四十五·陈思
  卷五·佚名
  卷二·吴之振
  刘采春诗鉴赏·佚名
  12.王梵志诗·施蜇存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五章 郊游点化·屠隆

    【传言玉女】〔生领将士女伎骑吹上〕春满皇州。车马西郊驰骤。雨抛金锁。苔卧沈鎗时候。英雄闲却。且消受红妆翠袖。试寻芳章郭。水明山秀。十队红妆结束齐。驮笙载酒章郊西。佳人金缕靑丝髻。骏马银鞍碧玉蹄。芳草平

  • 卷十九·贯休

    <集部,别集类,汉至五代,禅月集> 钦定四库全书 禅月集卷十九 唐 释贯休 撰 七言律诗 蜀王入大慈寺听讲【天复三年作】 玉节金珂响似雷水晶宫殿步徘徊秖缘支遁谈经妙所以许询都讲来帝释镜中遥仰止【善法堂前有七宝镜

  • 卷199 ·佚名

    刘宰 和淮漕八月十四夜月诗二首 清凉景界限尘纷,玉宇从容静夜分。 欲满尚悭今夜月,乍舒还斂北山云。 孤光翻动枝头鹊,馀晕潜驱草际蚊。 好处欲言人不解,湛然天宇印心君。 刘宰 和淮漕八月十四夜月

  • 卷二十八·张廷玉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资治通监纲目三编卷二十八 【起壬辰明神宗万历二十年尽辛丑明神宗万历二十九年】凡十年 【壬辰】二十年春正月杖给事中孟养浩除其名 【时礼科都给事中李献可偕六科诸臣疏请豫

  • 班马异同卷十九·倪思

    吴王濞列传第四十六史记一百六荆燕吴传第五汉书三十五吴王濞者高帝兄刘仲之子也高帝已定天下七年立刘仲为代王而匈奴攻代刘仲不能坚守弃国亡间行走雒阳自归天子天子为骨肉故不忍致法废以为合合阳侯子濞封为沛侯高帝十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六十四·佚名

    嘉靖五年五月癸未朔兵部左侍郎胡世宁以久病体弱朝参颠仆奏乞改官南京因荐南京右副都御史李承勋工部左侍郎何孟春自代上不允令起视事○升山西左布政使陶谐为太仆寺卿○诏设广东三水县于广州肇庆二府之间仍属广州府管辖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八十二·佚名

    万历十五年正月庚寅朔 上御皇极殿受百官朝贺○寅时得风从东北艮方来四方晴明○壬辰发帑金赈宗室充火□于等仍命照数给之先是怀仁王府奉国将军充火□于奏各宗贫窘可悯状 上恻然久之户部因请狭西河南山西山东岁大凶照

  • 卷之八百六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许琰传·张廷玉

    许琰,字玉仲,苏州府吴县人。年幼即性情纯厚,曾刮自己臂上肉为父治病。为生员时,胸怀坦白,无拘无束。闻京师陷落,崇祯帝殉难,伤心恸哭,誓举义军复仇。他去联络乡绅,都不响应。端午节那天,路过友人家,请他饮酒,他把酒摔在地上大骂道

  • ●皇朝通典卷四十六·佚名

    禮六 ○禮六 吉六 △吉六 奉先殿 原廟 ·奉先殿 (臣)等謹按本朝崇建奉先殿與太廟同尊每歲萬壽聖節元旦冬至及國有大慶則於前殿祭饗如遇冊立冊封經筵耕耤謁陵省方諸典則於後殿告祗又列聖聖誕列聖列后忌辰上元清明霜降歲

  • 大乘起信论略述卷上·昙旷

    建康沙门昙旷撰将释此论。三门分别。一明造论意。二显论宗。三解论文义。初造意者。准论四义及八种因如下广说。今总略摄以为二义。一令离妄。二为显真。此二各二。一自。二他。谓诸众生一心本性非动非静非生非灭非净

  • 金刚般若经旨赞卷上·昙旷

      京西明道场沙门昙旷撰夫实际无言。必即言以辨实。真宗匪相。要假相以显真。言即实故。虽说而无说。相即真故。现形而无形。无说而说。何言说而不尽。无相之相。何形相而不周。故说非□□□□名具。□无法可说。是

  • 三洞众戒文·张万福

    三洞众戒文,唐道士张万福编撰。原书二卷,《正统道藏》本合为一卷,收入洞真部戒律类。卷首有作者自序,内称:学道求真,莫不先持斋戒;三洞诸经说戒多矣,难以具详。因此作者从诸经中录出戒文,辑为一编,旨在方便道士诵习持守,戒除恶行

  • 诗辩坻·毛先舒

    诗话著作。清毛先舒撰。毛先舒,一名骙,字稚黄,一字驰黄,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诸生,不求仕进。精音韵,能诗文,与毛奇龄、毛际可并称“浙中三毛”。有《思古堂集》。《诗辩坻》四卷,前三卷为总论和历朝诗评,末卷谈作诗

  • 庚申夷氛纪略·佚名

    清赘漫野叟撰。稿本。成于咸丰十年(1860)。时作者居京城,根据目睹及传闻记述了英法联军入侵的某些情况,对清朝官员文恬武嬉及外国侵略者的抢掠有所揭露,然颇有虚饰夸张之处。作者站在主和派一边,诋毁林则徐等,吹捧伊里布、

  • 新民说·梁启超

    梁启超伦理思想的代表作之一。共20节,叙论;论新民为今日中国第一急务;释新民之义;就优胜劣败之理以证新民之结果而论及取法之所宜;论公德;论国家思想;论进取冒险;论权利思想;论自由;论自治;论进步;论自尊;论合群;论生

  • 菩提道次第广论·宗喀巴

    又名《菩提道次第论》,藏传佛教论书。中国宗喀巴著。宗喀巴,青海湟中人,16岁时赴西藏学习佛法,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创始人。本论完成于明朝建文四年(1402),共24卷,作者以《菩提道灯论》的内容为基础,以下士、中士、上士的“三

  • 摩利支天陀罗尼咒经·佚名

    一卷,失译。从《佛说大摩里支菩萨经》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