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八百十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全唐诗卷八百十

灵澈

灵澈字源澄姓汤氏会稽人云门寺律僧也少从严维学为诗後至吴兴与僧皎然游贞元中皎然荐之包佶又荐之李纾名振辇下缁流嫉之造飞语激中贵人贬徙汀州会赦归乡诗一卷今存十六首

听莺歌

新莺傍檐晓更悲孤音清泠啭素枝口边血出语未尽岂是怨恨人不知不食枯桑葚不衔苦李花偶然弄枢机婉转凌烟霞衆雏飞鸣何局促自觇游蜂啄枯木玄猨何事朝夜啼白露长在汀洲宿黑鵰黄鹤岂不高金笼玉钩伤羽毛三江七泽去不得风烟日暮生波涛飞去来莫上高城头莫下空园里城头鸱鸟拾羶腥空园燕雀争泥滓愿当结舌含白云五月六月一声不可闻

归湖南作

山边水边待月明暂向人间借路行如今还向山边去只有湖水无行路

初到汀州

初放到沧洲前心讵解愁旧交容不拜临老学梳头禅室白云去故山明月秋几年犹在此北户水南流

九月和于使君思上京亲故

清晨有高会宾从出东方楚俗风烟古汀洲草木凉山情来远思菊意在重阳心忆华池上从容鸳鹭行

送道?上人游方

律仪通外学诗思入玄关烟景随缘到风姿与道闲贯花留净室呪水度空山谁识浮云意悠悠天地间

送鉴供奉归蜀宁亲

林间出定恋庭闱圣主恩深暂许归双树欲辞金锡冷四花犹向玉阶飞梁山拂汉分清境蜀雪和烟惹翠微此去不须求彩服紫衣全胜老莱衣

天姥岑望天台山

天台衆峯外华顶当寒空有时半不见崔嵬在云中

远公墓

古墓石棱棱寒云晩景凝空悲虎溪月不见鴈门僧

宿东林寺【一作云门雪夜】

天寒猛虎叫岩雪【一作穴】林【一作松】下无人空有月千年像教今不闻焚香独为鬼神说

简寂观

古松古柏岩壁间猨攀鹤巢古枝折五月有霜六月寒时见山翁来取雪

元日观郭将军早朝

欲曙九衢人更多千条香烛照星河今朝始见金吾贵车马纵横避玉珂

东林寺酬韦丹刺史【韦丹帅洪州时灵澈居庐山丹与为忘形之契篇什倡和月居四五丹寄一诗寓思归之意澈荅此诗】

年老心闲无外事麻衣草座亦容身相逢尽道休官好林下何曾见一人

东林寺寄包侍御

古殿清隂山木春池边跂石一观身谁能来此焚香坐共作罏峯二十人

西林寄杨公

日日爱山归巳迟闲闲空度少年时余身定寄林中老心与长松片石期

荅徐广叔四问

童子出家无第行随师乞食遣称名长沙岂敢论年几绦老惟知甲子生

闻李处士亡

时时闻说故人死日日自悲随老身白髪不生应不得青山长在属何人

松树有死枝塚上唯莓苔石门无人入古木花不开【道边古坟】 緑竹岁寒在故人衰老多【荅范校书】 月色静中见泉声深处闻【石帆山】 古观茅山下诸峯欲曙时真人是黄子玉堂生紫芝【题李尊师堂】 禅门至六祖衣鉢无人得【题曹溪能大师奬山居】 古墓碑表折荒壠松柏稀【伤古墓】 秋深知气正家近觉山寒【登棃岭望越中】 山僧不记重阳日因见茱萸忆去年【九日】 今非古狱下莫向斗边看【宿延平怀古】海月生残夜江春入暮年窗风枯砚水山雨慢琴弦【见雪浪斋日记】大易

大易公安沙门诗二首

湘夫人祠【第三句缺一字】

灵祠古木合波扬大江濆未 湘南雨知为何处云苔痕涩珠履草色妒罗裙妙鼓彤云瑟羁臣不可闻

赠司空拾遗

侍臣何事辞云陛江上微云【一作吟】见雪花望阁【一作阙】未承丹凤诏掩【一作开】门空对楚【一作野】人家陈琳草奏才还在王粲登楼兴未賖高馆更容尘外客仍令归路待【一作奉】瑶华

法照

法照大历贞元间僧诗三首

寄钱郎中

闭门深树里闲足鸟来【一作为经】过五【一作驷】马不复贵一僧谁奈何药【一作稻】苖家自有香饭乞时多寄语婵娟客将心向薜萝

送清江上人

越人僧体古清虑洗尘劳一国诗名远多生律行高见山援葛藟避世着方袍早晩云门去侬应逐尔曹【僧伽闍衣为方?】

送无着禅师归新罗

万里归乡路随缘不算程寻山百衲弊过海一杯轻夜宿依云色晨斋就水声何年持贝叶却到汉家城释泚

释泚大历时人诗二首

游元象泊

空水潮色浄澹然湖上心舳舻轻且进汀洲如可寻秋风洄泝险落日波涛深寂寞武陵去中流方至今

北原别业

野外车骑絶古邨桑柘隂流莺出谷静春草闭门深学稼农为业忘情道作心因知上皇日凿井在灵【一作开松竹】林

龎藴

龎藴字道玄衡州衡阳县人贞元初谒石头迁有省迁问曰子以缁耶素耶藴曰愿从所慕遂不剃染世号龎居士诗七首

杂诗

未识龙宫莫说珠识珠言说与君殊空拳只是婴儿信岂得将来诳老夫

万法从心起心生万法生法生同日了来去在虚行寄语修道人空生慎勿生如能逹此理不动出深坑极目观前境寂寞无一人回头看後底影亦不随身神识苟能无罣碍廓周法界等虚空不假坐禅持戒律超然解脱岂劳功

日用事无别惟吾自偶偕头头非取舍处处勿张乖朱紫谁为号青山絶点埃神通幷妙用运水及搬柴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焰水无鱼下底钩觅鱼无处笑君愁可怜谷隐老禅伯被唾如何见亦羞

御定全唐诗卷八百十

猜你喜欢
  叶適·唐圭璋
  侯寘·唐圭璋
  胡仔·唐圭璋
  五代诗话卷二·郑方坤
  第二十五出 分飞·许自昌
  第三折·佚名
  ●卷九·葛立方
  远志斋词衷·邹祗谟
  陈刚中诗集附录·陈孚
  卷三百七十四·陈思
  卷二十二·朱彝尊
  唐四僧诗巻一·佚名
  卷四十二·施元之
  冯去非词作鉴赏·佚名
  艇斋小集·曾季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十二·吕本中

    钦定四库全书 东莱诗集卷十二    宋 吕本中 撰浮梁道中见小松数寸者极多然皆与蓬蒿杂出不能即长也余伤之作诗寄范四弟 青松数寸根意出千丈外如何蓬蒿底此志久未遂朝为牛羊践莫受尘土翳虽云岁寒姿当此亦憔悴今

  • 四集卷一百·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四集卷一百古今体八十一首【癸卯八】实胜寺天聪建年後蒙古日觐来【科尔沁於  太祖时久归附  太宗天聪元年蒙古敖汉部奈曼部来归嗣是喀尔喀巴林喀喇沁扎噜特土默特诸部相率朝贡】是皆奉佛者梵宇

  • 第二十四出 园内花开·佚名

    【夜行船】(旦)行出屏前,四边香花味。听许鸟叫哀怨,★(上毛下火)人心悲,针线无心整理。(贴唱)日头长,★(左手右上毛右下火)人无意,不免轻步慢慢移。(旦)宅院清幽日头长,★(上毛下火)人平坦倚绣床。(贴)听见柳上莺声叫,

  • 卷三 晉二十條·陶岳

      高祖先兆  高祖尚明宗女,宮中謂之石郎。及將起兵於太原,京師夜間狼皆羣走,往往入宮中。愍帝患之,命諸班能射者分投捕逐,謂之「射狼」。或遇諸途,問曰:「汝何從而來?」對曰:「看射狼。」未幾,高祖至,蓋「射」亦「石」也。 

  •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八十三·佚名

    弘治六年十二月辛酉朔 上视牲于南郊○南京吏部右侍郎童轩乞致仕不允○授进士王宸李禄张良弼吴仕伟于瑁东恩恭蔚春李举张文方矩为给事中宸吏科禄良弼户科仕伟瑁礼科思恭春举兵科文刑科矩工科○命故金吾右卫带俸都指挥

  • 卷之一百九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清波别志卷二·周煇

    宋 周煇 撰政和间议者谓朝廷制为服章所以异髙卑别上下则服之与章其制相须今监司守倅并许借服而不许佩鱼是有服而无章殆与吏无别乞自今借服臣僚并随服色佩鱼仍许入衔议者乃工部尚书王诏也今借服者悉许佩鱼但以借紫借

  • 卷二十 秦誓第三十二·孔颖达

    秦穆公伐郑,遣三帅帅师往伐之。○事见鲁僖公三十三年。三帅,谓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帅,色类反,下注同。晋襄公帅师败诸崤,崤,晋要塞也。以其不假道,伐而败之,囚其三帅。○崤,户交反。塞,悉代反。假,工下反。还归,作《秦誓》。

  • 注道德经序·德清

    注道德经序予少喜读老庄、苦不解义。惟所领会处、想见其精神命脉、故略得离言之旨。及搜诸家注释则多以己意为文、若与之角、则义愈晦。及熟玩庄语、则于老恍有得焉。因谓注乃人人之老庄、非老庄之老庄也。以老文简古

  • 卷三·沈棐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比事卷三      宋 沈棐 撰鲁隐公摄位非正三传皆称公逊桓之志今考之经人君继立当书即位以正其始而公之元年不书即位入国必告庙行饮至之礼而入不书至凡国之大夫鲜有不称族者说者谓隐不爵命大夫

  • 钦定书经传説汇纂卷十二·王顼龄

    旅獒集传西旅贡獒【孔氏頴逹曰西方之戎有国名旅者遣献其大犬其名曰獒】召公以为非所当受作书以戒武王亦训体也因以旅獒名篇今文无古文有集説【林氏之竒曰西旅闻武王之威徳有慕义之意于是献獒以表其诚太保召公深虑武王

  • 颜氏學記卷三·戴望

    習齋三 先生八歲就外傅吴洞雲學。洞雲名持明,能騎射劒戟,慨明季國事日靡,潛心百戰神機,參以已意,條類攻戰守事宜二帙。時不能用,以醫隱。又長術數,多奇中。葢先生之學,自蒙養時即不同也 [以下李塨王源所撰年譜] 朱翁為

  • 卷三百六·佚名

    △初分佛母品第四十一之二复次善现,一切如来应正等觉。依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如实知色。如实知受想行识。世尊云何如来应正等觉。如实知色如实知受想行识。善现,一切如来应正等觉如实知色如真如如法界如法性不虚妄不变异

  • 宝藏论·僧肇

    长安沙门释僧肇著广照空有品第一空可空非真空。色可色非真色。真色无形。真空无名。无名名之父。无色色之母。为万物之根源。作天地之太祖。上施玄象。下列冥庭。元气含于大象。大象隐于无形。为识物之灵。灵中有神。

  • 卷第三·道世

    诸经要集卷第三西明寺沙门释道世集敬塔部第二(此有七缘)摄念部第三(此有四缘)  ·述意缘  ·引证缘  ·兴福缘  ·感报缘  ·旋塔缘  ·入寺缘  ·修故缘述

  • 浮石禪師語錄卷六·通贤

    嗣法門人行浚等編小參結制,小參。僧問:「龍蛇混雜,凡聖同居,今日結制,如何辨的?」師打云:「者裏著眼。」進云:「如是,則棒頭薦取。」師云:「釘樁搖櫓漢。」進云:「煆煉須憑宗匠手,真金終不混泥沙。」師云:「瓦礫不勞拈出。」乃云:「

  • 婚姻与道德·罗素

    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著。出版于1929年。分别论述了我们为什么必须要建立一种性道德、父权统治、男性崇拜、禁欲主义与罪恶、基督教的性道德、浪漫主义的爱情、妇女解放、性禁忌及在人类生活中爱情婚姻的位置等婚姻道德

  • 文摘·何心隐

    仁义之人,人不易而人也。人则仁义,仁义则人。不人不仁,不人不义。不仁不人,不义不人,人亦禽兽也。仁义之人,人不易而人也。必以仁为广居,而又必广其居以象仁。自旦至昼,必好仁,必为仁,必恶不仁,必不牿亡于旦昼所为之不仁。必以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