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提要

【臣】等谨案帝学八卷宋范祖禹撰祖禹字淳父华阳人嘉祐八年进士歴官翰林学士出知陜州寻谪宾化而卒建炎二年追复龙图阁学士事迹具宋史是书乃哲宗元祐初祖禹在经筵时所进皆纂辑自古贤君迨宋祖宗务学事迹以劝讲由伏羲迄宋神宗每条后间附论断自上古至汉唐二卷自宋太祖至神宗六卷于宋诸帝叙述独详葢亦本法祖之意以为启迪也祖禹初侍哲宗经幄因夏暑罢讲即上书论今日之学与不学系他日治乱而力陈宜以进学为急又歴举人主正心修身之要言甚切至史称其在迩英时守经据正献纳尤多又称其长于劝讲平生论谏数十万言其开陈治道区别邪正辨释事宜平易明白洞见底蕴虽贾谊陆贽不是过今观此书言简义明敷陈剀切信有不愧史臣所言者惜哲宗昧于省察不知学古有获之义终致更张初政国是混淆而祖禹忠爱之忱惓惓以防微杜渐为念其立论可谓深切着明于帝王典学之防实能有所禆益焉乾隆四十一年十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臣】陆 费 墀

猜你喜欢
  附録·傅玄
  卷一·蔡清
  第十七章 15·辜鸿铭
  卷十四·赵鹏飞
  卷五·江永
  卷十三·湛若水
  卷十二·杨于庭
  卷二十六·王昭禹
  卷二十九·王志长
  卷六·辅广
  情与欲·钱穆
  卷四百二十八·佚名
  述千品第十六·佚名
  成唯識論卷第二·欧阳竟无
  卷第十五·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八百零一·彭定求

        卷801_1 【采桑】郎大家宋氏   春来南雁归,日去西蚕远。妾思纷何极,客游殊未返。   卷801_2 【宛转歌二首(一作崔液诗)】郎大家宋氏   风已清,月朗琴复鸣。掩抑非千态,殷勤是一声。   歌宛转,宛转和且长

  • 卷一百七十三·徐世昌

    李慈铭李慈铭,原名模,字{无心}伯,一字莼客,晚号越缦,会稽人。光绪庚辰进士,历官山西道监察御史。有《白华绛柎阁诗集》。癸丑除夕元化日流行,人事迺尘积。得失随鸡虫,一瞬判今昔。芳华转诘朝,岁事谢兹夕。万物

  • 卷82 ·佚名

    方回 八月初二日 蝉声渐渐怯西风,閒捻青枝玩菊丛。 老去一身都是病,寤来万梦总成空。 喜分果饵小儿女,浪费薪蔬顽仆僮。 严濑家人报船至,更营樽酒恼衰翁。 方回 八月初一日 吾生遽如此,六十一

  • 卷八 茕斋歌诗四十一首·李白

    李太白全集 卷八茕斋歌诗四十一首 赠 一 ○ 赠孟浩然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 赠从兄襄阳少府皓 结发未识事,所交尽豪雄。却秦不受赏,击晋一

  • 列传第二十三 王华 王昙首 殷景仁 沈演之·沈约

    王华,字子陵,琅邪临沂人,太保弘从祖弟也。祖荟,卫将军,会稽内史。父,廞,太子中庶子,司徒左长史。居在吴,晋隆安初,王恭起兵讨王国宝,时廞丁母忧在家,恭檄令起兵,廞即聚众应之,以女为贞烈将军,以女人为官属。国宝既死,恭檄廞罢兵。廞起

  • 卷二百二十五·表第十六·脱脱

        宗室世系十一      《宋史》 元·脱脱等

  • 进唐鉴原表·范祖禹

    臣祖禹言臣窃以自昔下之戒上臣之戒君必以古騐今以前示后禹益之于舜则言其所无于佚于乐【书大禹谟益曰吁戒哉罔失法度罔游于逸罔滛于乐】傲虐之作防于未然【书益稷禹曰无若丹朱傲惟慢游是好傲虐是作】周召之于成王则相

  • 一百七十七 苏州织造李煦奏代理盐差所得馀银尽归曹(禺页)补帑摺·佚名

    康熙五十二年十一月十二日 臣李煦跪奏: 窃我万岁如天如地之仁,轸念曹寅身後钱粮,特命臣代理盐差一年,将所得馀银尽归曹寅之子曹(禺页),清完所欠钱粮。如此弘慈,真亘古之所未有也。今臣於十月十二日已完代理一差之事,谨遵旨意,不

  • 九八八 军机处为御制《宋孝宗论》刻于文溯阁碑阴事致盛京将军咨文·佚名

    九八八 军机处为御制《宋孝宗论》刻于文溯阁碑阴事致盛京将军咨文乾隆四十八年六月二十三日办理军机处为咨会事。前准绘图,拟于盛京殿傍立石,恭泐御制《宋孝宗论》,业经面奏奉旨:着刻于文溯阁记之碑阴。钦此。今依碑阴宽

  • 六 办杂志 译小说·许寿裳

    鲁迅在弘文学院的时候,常常和我讨论下列三个相关的大问题:一、怎样才是最理想的人性?二、中国国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三、它的病根何在?他对这三大问题的研究,毕生孜孜不懈,后来所以毅然决然放弃学医而从事于文艺运动,其目标

  • 二、释言·佚名

    殷、齐,中也。 斯、誃,离也。 谡、兴,起也。 还、复,返也。 宣、徇,遍也。 驲、遽,传也。 蒙、荒,奄也。 告、谒,请也。 肃噰,声也。 格、怀,来也。 畛、厎,致也。 恀、怙,恃也。 律、遹,述也。 俞、{合田},然也。 豫、胪,叙也。 庶

  • 卷二十九【起襄公元年尽四年】·杜预

    <经部,春秋类,春秋左传注疏>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左传注疏卷二十九【起襄公元年尽四年】晋杜氏注 唐陆德明音义 孔颖达疏襄公【音义】【陆曰襄公名午成公子母定姒諡法因事有功曰襄辟土有德曰襄】【

  • 日日月月有进步·孔子

    【原文】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①,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注释】 ①亡:无。 【译文】 子夏说:“每天都能懂得以前不懂的知识,每月都能不忘掉已经学会的东西,这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读解】 “日知其所亡”是

  • 卷十二·吕祖谦

    <经部,诗类,吕氏家塾读诗记钦定四库全书吕氏家塾读诗记卷十二宋 吕祖谦 撰秦郑氏诗谱曰秦者陇西国名于禹贡近雍州鸟鼠山【朱氏曰今秦州是也】尧时有伯翳者实臯陶之子佐禹治水赐姓曰嬴【孔氏曰郑语云嬴伯翳之后地理

  • 卷四十·佚名

    释往生品第四之三【经】舍利弗白佛言:&ldquo;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法眼净?&rdquo;佛告舍利弗:&ldquo;菩萨摩诃萨以法眼知是人随信行,是人随法行,是人无相行;是人行空解脱门,是人行无相解脱门,是人行无作解脱门,得五根,得五

  • 佛说大乘圣无量寿决定光明王如来陀罗尼经·佚名

        西天中印度摩伽陀国那烂陀寺传教大师三藏赐紫沙门臣法天奉 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漏尽意解无复烦恼。逮得己利心善解脱。众所知识大阿罗汉。复

  • 惟实集·[元]刘鹗

    元代诗文别集。7卷。刘鹗撰。《四库全书》曾据江西巡抚采进本编入别集类。本集善本较少见,仅有几种清抄本传世,全称为《吉永丰鹫溪刘楚奇先生惟实集》,别本并为4卷(另有外集2卷)。《四库全书总目》也著录为4卷,但《四

  • 大威怒乌刍涩么仪轨经·佚名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   与经部大威力乌枢瑟摩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