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重刊古微堂集序

成童后学作诗古文辞,从兄丙薰授予《古微堂集》,读之,笃嗜之不厌,因求魏先生所为《清夜斋文集》,竟不可得。适丰城馀氏有《缶墨斋丛书》之刻,因以是编畀之,窃疑其暐缀篇章,凌杂釽析,而未敢有以易之。同学杨君淑壬,亦嗜魏氏书,与之商订篇次,亦谓决非魏氏手订本,乃粗为厘定昚序,正其卷帙行格。寻绎魏氏《大学古本》、《孝经集传》、《海国图志》、《元史新编》诸书意旨,次第区分畦畛,文以类从,又为之校正讹夺,乙其鱼豕。其有古书原本可证者,则据而直改之补之;其涉疑似者,则别注而存之。又搜集遗文三十五篇,以次增入卷中。书凡十卷。原刻本名曰《古微堂内外集》。考魏氏之《诗古微》之作,所以发挥齐、鲁、韩三家之微言大谊,而揭周公、孔子制礼作乐之用心于来世也;《书古微》之作,所以发明西汉《尚书》今古文之微言大谊,而辟东汉马、郑古文之凿空无师传也。其所为序已明揭其旨,以颜其集,于义无取。《皇朝经世文编》为魏氏手辑本,其生存姓名录,署曰《清夜斋文集》,录其文十馀首,如《曾子章句》、《孙子集注序》诸篇,皆其手订集中文,今复编入此编,是一文而入二集也,附赘悬疣也;若一集而二名,不几蹈《春秋》仲孙何忌之讥乎?今易其名曰《魏默深文集》如干卷,所以正名也。

窃惟古人校涘之学,如优人舞于堂下,堂上人以目治之而形神毕见,固未可以轻心掉之也。魏氏《大学古本叙》,诋朱子误分经传,加以移补,遂留后人之疑,谓宜以古本颁学宫,以复《石经》孔、曾千年之书。《董子春秋发微》七卷,则谓《繁露》者首篇之名,以其兼掇三科九旨,为全书之冠冕,故以《繁露》名篇,后人妄以《繁露》为全书之名,复妄移《庄王》一章于全书之首,矫诬之甚,故今仍以《繁露》名首篇,其全书但称曰《董子春秋》,以还其旧。夫《大学古本》,有明王文成、高忠宪、国朝李文贞辈皆力主之,毛西河得之而视为球图,聚讼数百年,魏氏复之,则改朱子之改本也。董子《春秋繁露》,沿袭既久无异词,魏氏改之,似改古本矣,而曰:“复其名以还旧。”盖《古本》,可据者也,《繁露》,不可据者也;《古本》,圣经也,《繁露》疏通圣经之大诣,非《古本》比也。复《古本》,所以正宋儒之僭乱而不为泥;攻《繁露》,正以见学者之明通而不为专。非魏氏抉经之微,执圣之权,有以瞩其幽而见其大,其能免于操觚之诮乎?今魏氏之书,非必皆《大学》、《春秋》微言大谊之遗也;象离之空疏寡效,又岂敢附于魏氏之末乎?执柯而索之,摩垒而度之,曰治其棼,匪归其朔,惟其居之安而去其部之瘼。以之饷好魏氏书者,其亦有取于斯与!

宣统元年重九后二日,长沙黄象离序于旅芜湘学

魏默深先生古微堂诗集序

默深先生喜经世之略,其为学淹博贯通,无所不窥,而务出己意,耻蹈袭前人。人知其以经济名世,不知其能诗,而先生之诗顾最伙。游山诗,山水草木之奇丽,云烟之变幻,滃然喷起于纸上,奇情诡趣,奔赴交会。盖先生之心,平视唐、宋以来作者,负才以与之角。将以极古今文字之变,自发其嵚崎历落之气。每有所作,奇古峭厉,倏忽变化,不可端倪。又深入佛理,清转华妙,超悟尘表,而其脉络之输委,文辞之映合,一出于温纯质实,无有幽深扞格使人疑眩者。其于古诗人冲夷秀旷、宕逸入神,诚有不足,然岂先生之所屑意哉!

先生所著书,流传海内,人知宝贵之,而其诗之奇伟,无能言者。邹君季深藏其全稿,嵩焘以为宜梓而行之,以公诸世。季深欣然以付梓人,而属序于予。

天地之生才无穷,而文章之变日新月盛,有非古人所能限者,此亦以见斯文之广大,而豪杰伟人出于其间,随所得之大小浅深,树立椠椠,以自殊异。诗“可以观”,其谓是矣。

同治九年,岁次庚午,秋八月,湘阴郭嵩焘序

猜你喜欢
  钟过·唐圭璋
  ●卷二·唐二·王奕清
  第七十八回 庆升平十彩笔题成·陈端生
  卷三十五·孙默
  ●跋·纪坤
  巻十一·胡震亨
  卷二十三·陆游
  皇明诗选卷之十·陈子龙
  巻二十八·袁表
  丹渊集补钞·管庭芬
  卷四百十二·陈廷敬
  卷五百五十九·佚名
  渺小·徐志摩
  完颜词作鉴赏·佚名
  頥庵居士集巻下·刘应时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原序·阮阅

      郴,古桂阳郡陈迹。故事尽载图史,亦间见于名人才士歌咏。如杜子羙《寄聂令入郴州》,韩退之《郴江桞子厚登北楼》,沈佺期《望仙山》,戴叔伦《过郴州》之类是也。山川寺观之胜,城郭台榭之壮,未经品题者尚多,亦可惜尔。余官于

  • ●莊嶽委談上·胡应麟

    (四庫全書·子部·雜家類·雜編之屬·少室山房筆叢正集卷二十五)大荒西經云西海之南流沙之濱赤水之後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崑崙有人戴勝虎齒豹尾穴處名曰西王母西山經云西玉山是王母所居其狀如人

  • 卷二十七·佚名

    全唐诗续拾卷二十七李翱洗墨池剩有临池兴,人称协律郎。至今蝌蚪迹,犹带墨痕香。 【见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湖广通志》卷八九。】朱庆余惆怅诗梦里分明入汉宫,觉来灯背锦屏空。紫台日落关山晓,肠断君恩信画工。 【见

  • 列传第二十七 王秀之王慈蔡约陆慧晓顾宪之萧惠基·萧子显

    王秀之,字伯奋,琅邪临沂人也。祖裕,宋左光禄大夫、仪同三司。父瓒之,金紫光禄大夫。秀之幼时,裕爱其风采。起家着作佐郎,太子舍人。父卒,为庵舍于墓下持丧,服阕复职。吏部尚书褚渊见秀之正洁,欲与结婚,秀之不肯,以此频转为两府外

  • 卷五·佚名

    二月初六日(甲辰),孙士毅奏言:拿获匪犯许阿协等四名,供:『上年七月十日在漳州地方,被赖阿边等纠引入天地会。其会起于乾隆三十二年,以大指为天,小指为地。凡入其教者,用三指按住,以坎为号,便可免于抢夺;被抢银两亦可要回』等语。奏

  • 卷之三百八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六十·郝经

    <史部,别史类,郝氏续後汉书>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六十     元 郝经 撰传第五十七 吴臣 薛综【子珝?】 胡综【徐详】 骆统【父俊谢渊】 陆瑁是仪 李衡 薛综字敬文沛郡竹邑人也其

  • 一一四八 军机大臣和珅为奉旨垂询《通鉴辑览》《全书考证》刻板刷印事致四库馆总裁函·佚名

    一一四八 军机大臣和珅为奉旨垂询《通鉴辑览》《全书考证》刻板刷印事致四库馆总裁函乾隆五十一年六月十三日启者:本日面奉谕旨:辽、金、元三史改译人名、地名,早已完竣。《通鉴辑览》小板应已改刻完毕,作速刷印,约于何日

  • 战国策卷三·鲍彪

    宋 鲍彪 注秦【苏张説外自农故关以西京兆扶风冯翊北地上郡西河安定天水陇西皆秦地南有巴蜀广汉犍为武都西有金城武威张掖酒泉炖煌又西南有牂柯越嶲益州皆属焉】孝公【献公子显王八年庚申立】卫鞅【卫之庻孽公子姓

  • 十国春秋卷八十五·吴任臣

    检讨吴任臣撰呉越九列传髙彦【子渭】 朱行先黄晟司马福孙琰 呉敬忠滕彦休高彦海盐人初与同县沈夏受武肃王意宻谋诛都将徐及以其首归王前后从征多显功擢海昌镇将防湖州刺史李继徽弃郡奔淮南彦随王亲廵其地王由是雅属

  • 邢艪传·脱脱

    邢籨,字叔明,是曹州济阴人。大平兴国初(976),邢籨考五经进士,廷试之日,赴殿讲师、比二卦,又问以群经发题,太宗嘉其博学精深,擢九经进士及第,授大理评事、知泰州盐城监,赐钱二十万。邢籨因此监处楚、泰之间,泰州僻左而楚州会要,盐

  • ●牧令书卷十 农桑下·徐栋

    安肃徐栋致初辑 尹会一 李殿图 杨景仁 王心敬 孙宅揆 陆世仪 潘曾沂 黄可润 王植 王士俊 俞 森 黄可润 陈宏谋 严如熤 黄可润

  • 十五年·佚名

    (己巳)十五年清康熙二十八年春正月1月1日○朔己巳,太白晝見。○正言金德基論:「奉仁嬪祀家所賜田民過多,宜減其數,以倣奉德興大院君祀家。」禮曹判書金德遠、戶曹參判南益熏、右尹李沅,竝以中批除拜,不詢公議,將啓僥倖之門,請還

  • 第十二章 20·辜鸿铭

    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

  • 卷十九·佚名

    △金刚幢菩萨十回向品第二十一之六复次菩萨摩诃萨作无量亿那由他阿僧祇大众施会。离恶清净诸佛所叹。普净众生。永离众恶。净三业迹。生萨婆若。无量境界皆悉清净。无量百千亿那由他布施之具。皆悉庄严而以惠施。菩萨

  • ○禅宗永嘉集序·玄觉

      唐庆州刺史魏静述   闻夫。慧门广辟。理绝色相之端。觉路遥登。迹晦名言之表。悲夫。能仁示现。应化无方。开妙典于三乘。畅真诠于八部。所以发挥至赜。悬梵景于昏衢。光阐大猷。泛禅波于欲浪。是以金棺揜耀。

  • 加祖号跋·德辉

    百丈大智觉照禅师。加赐弘宗妙行师号。玺书一通。至元二年丙子。今上皇帝之所授也。先是有旨申行百丈清规。寻增赐禅师师号。故有是命。朝论初拟降制词。时玄备列词林。为直学士。实典书命。一日本山住持德辉。偕国子

  • 木槵子经·佚名

    一卷,失译,附东晋录。波琉璃国王遣使,求佛法之要。佛使以木槵子百八称佛陀达磨僧伽之名,并分别功德之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