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邢艪传

邢籨,字叔明,是曹州济阴人。大平兴国初(976),邢籨考五经进士,廷试之日,赴殿讲师、比二卦,又问以群经发题,太宗嘉其博学精深,擢九经进士及第,授大理评事、知泰州盐城监,赐钱二十万。邢籨因此监处楚、泰之间,泰州僻左而楚州会要,盐食问题比较严重,邢籨请朝廷将泰州合并入楚州,朝廷采纳了他的建议。第二年,邢籨被召为国子监丞,专门负责讲学事宜,不久升迁尚书博士,出知仪州,转为国子博士,代还,服赐大红,选为诸王府侍讲。雍熙中,迁水部员外郎,改司勋,端拱初年(988),服赐金紫,累迁金部郎中。

真宗即位后,邢籨改任司勋郎中,不久知审刑院,因其为儒者不精刑法,故命刘元吉同领其事。这年冬天,邢籨上表,自陈夙侍讲讽,迁右谏议大夫。咸平初年(998),改为国子祭酒。咸平二年,朝廷开始设置翰林侍讲学士一职,以邢籨为之。邢籨受诏与杜镐、舒雅、孙..、李慕清、崔亻屋亻全等共同校定《周礼》、《仪礼》、《公羊春秋传》、《谷梁春秋传》、《孝经》、《论语》、《尔雅义疏》。完工后,参加校书者并加阶勋,不久,邢籨为淮南、两浙巡抚使。朝廷设置讲读之职,即令邢籨入内给皇帝讲《左氏春秋》,五年才讲完,皇帝为此宴近臣于崇政殿,特赐邢籨袭衣、金带加器币,仍迁工部侍郎,兼国子祭酒、学士如故。知审官院陈恕丧母后,以邢籨权知审官院。

景德二年(1005),邢籨对皇帝说:“我已故的哥哥邢素曾举进士,愿沾赠典。”皇帝因而赐其为大理评事。这年夏天,皇帝亲临国子监查阅藏书,问邢籨经版有多少,邢籨说:“国初不到四千卷,现在已有十多万卷,且经、传、正义样样俱全。臣早年从师学儒时,经具有疏者百无一、二,此因力量不够所致,现在诸经传板本齐全,士庶之人皆有所藏,此乃儒者赶上了幸运之世。”皇帝高兴地说“:国家虽然崇尚儒术,然而,如果不是四方太平也不能至此。”皇帝又访以学馆旧事,有未振举者,邢籨不能有所建树说明。起初,印书后所裁剪下来的边角之纸,一般都拿去卖钱,以供监中杂用,而邢籨请归之三司,以裨国用。从此,监学公费不给,一些讲学之官也厌其清高。皇上刚刚开始兴崇道术,故又令邢籨与杜镐、张雍、孙..选举一些精通经术、德行端良者去充实学员。景德三年,邢籨加官刑部侍郎。

邢籨多任一些与皇帝较亲近的职,因而时常接受皇帝咨询。有一次,邢籨与皇上从容交谈,当谈到宫邸旧僚时,皇上叹息旧僚们一个个先后亡故,只有邢籨还活着。第二天,皇上特赐邢籨白金千两,且诏其妻至宫廷,赐以披肩和围巾。景德四年,邢籨以羸老步履艰难为由,自请回一趟曹州故乡,希望皇上准假一年,以便归视田里,到第二年郊祀开始时即回朝。皇上让座给邢籨,并安慰说:“你可权知曹州,如此,则工作、回乡合而为一,何须请假呢?”邢籨又说杨砺、夏侯峤与自己同为府僚,他们二人去世后,皆赠有尚书荣衔。皇上同情邢籨,第二天便对宰相说“:此足可见其志矣。”即破例拜邢籨为工部尚书,知曹州职如故。

入辞之日,皇上赐袭衣、金带于邢籨,特开龙图阁,召近臣宴于崇和殿,皇上做五言诗和七言诗两首赐邢籨,参加宴会的人皆赋诗献词。邢籨看到墙壁后所挂《尚书图》、《礼记图》,手指《中庸篇》说,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且陈其大义。皇上嘉纳之。将要上路回乡时,皇上又令近臣前来相送,欢送会设于宜春苑。大中祥符初(1008),皇上率僧侣百官东封泰山,邢籨上表请东封车驾路经曹州,还指使官吏王范组织乡里父老到朝廷请愿。皇上有感于这一片诚心,答应了他们的要求。很快,邢籨被召回朝中,东封车驾出发时,皇上命邢籨判留司御史台。东封仪式完毕后,邢籨进位礼部尚书。

皇上勤于政事,关心农事。如遇风不调、雨不顺的时节,便忧形于色。因邢籨熟悉农事,所以皇上经常向他讨教。起初,田农们察觉气候与年成好坏有密切关系,日积月累便有了丰富的经验,邢籨吸收这些经验后,提供给皇上做参考。邢籨说“:老百姓受灾最严重的有四种情况:一是瘟疫,二是旱灾,三是水灾,四是畜灾。每年必有其中一灾困扰百姓,只灾情轻重略有不同,而这四灾之中,尤以旱灾危害最甚,因为如果田地干涸,庄稼便毫无收成,《左传》中所说的‘天灾流行,国家代有。’就是这个道理。”

大中祥符三年,邢籨患病告于上,皇帝诏太医为之诊视。六月,皇帝还亲临探望邢籨,并赐名药一盒、白金器千两、丝绸千匹。过去,如果不是宗戚将相,皇帝是不会行探病临丧之礼的,此特加于邢籨与郭贽,是因为皇帝对他们素来器重。邢籨患病后,皇帝命中书召邢籨之子,即太常博士知东明县的邢仲宝和国子博士知信阳军的邢若思回来侍候父亲。邢籨得病一个月后就去世了,终年七十九岁,被赠左仆射荣衔,其三子也受到外进品秩的优抚。

雍熙年间(984~987),邢籨曾撰《礼选》二十卷献上,太宗翻阅其书时,看到《文王世子篇》一文,甚为高兴,因问卫绍钦说“:邢籨在给诸王讲学时,是否讲过这一篇?”卫绍钦回答说“:诸王时常询问一些经义问题,邢籨则每当讲到君臣父子之道时,必反复讲解。”太宗听后更感欣慰。真宗皇帝也曾因内阁多书,览而称好。并召邢籨同观,还亲自做《礼选赞》赐与邢籨。邢籨说:“我家中无《礼选》遗稿,希望能得一副本。”皇上答应了他的要求,然而缮录未完毕,邢籨就辞世了。真宗皇帝马上下诏抄写两本,一本赐其家,一本放入邢籨墓中。

邢籨在东宫及内廷,为太子和皇上讲《孝经》、《礼记》、《论语》、《书》、《易》、《诗》、《左氏传》,除旁征博引之外,还注意联系实际,深受嘉奖。皇上曾问:“管仲和召忽都曾事奉公子纠,小白之入,召忽死之,管仲遂转相齐桓公。岂非召忽以忠死,而管仲不固守其节,为臣之道是这样的吗?郑玄注《礼记?世子篇》说:‘周文王因为勤于政事而缩短寿命,周武王因为享受安乐而益寿延年。’朕以为《礼记》之本意不是这样的,况且夏禹焦劳尽瘁,有玄圭之赐,而享国永年。若文王能以忧人之心,不图安逸,纵无感应,也不至于折损寿命。”邢籨对皇帝所提的问题,皆能依事理给予回答。

起初,在咸平年间(998~1003),王钦若知贡举,有人揭发钦若收受应举者的贿赂,御史台追究其事,王钦若极力辩解。当时,邢籨与边肃、毋宾古、阎承翰在太常寺复查,邢籨力辩王钦若无罪,而以洪湛抵罪。王钦若因此而非常感激邢籨。邢籨后来之所以能长期受真宗宠信,在很大程度上应得力于王钦若。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三十八 顾荣 纪瞻 贺循 杨方 薛兼·房玄龄
  列传第二十六 杨愔 燕子献 可朱浑天和 宋钦道 郑颐·李百药
  宋史纪事本末卷四·陈邦瞻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十八·佚名
  卷之九百四十八·佚名
  卷之五百四十四·佚名
  卷之三百七十二·佚名
  三国史记卷第四十八。·金富轼
  卷四·杨大雅
  羊欣传·李延寿
  北海王元详传·李延寿
  李处耘传·脱脱
  一六一、春申君见杀考·钱穆
  卷一百七·雍正
  卷一百十八·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九·阮阅

      ●卷九·狂放门  《剑阁》云:“吾将罪真宰,意欲铲叠嶂。”与太白“槌破黄鹤搂”,“划却君山好”,语亦何异?然《剑阁》诗意在削平僭窃,尊崇王室,凛凛有忠义气,槌碎划却之语,但觉一味

  • 第一回 赵飞熊嫌贫害佳壻·佚名

    诗曰:青云杳杳紫云现正德皇爷坐金殿十二治官造监书选出一部烈女传四句提纲敍过,引出一部鼓儿词,名为红灯记,乃是大明正德年间,有两部臣宰,头家老爷,家住常州府无锡县南门以里,姓赵名明字是飞熊,官拜户部尚书。夫人王氏,所生一女

  • 卷二十八·黄希

    钦定四库全书补注杜诗卷二十八    宋 黄希 原本黄鹤 补注陪诸公上白帝城楼宴越公堂之上【大历元年作洙曰越公杨素也有堂在城上画象尚存】补注【鹤曰诗云此堂存古制城上俯江郊盖初见也当是大历元年春晚作】此堂

  • 卷七·郭知达

    钦定四库全书九家集汪杜诗卷七   宋 郭知达 编古诗石笋行【集注杜光庭石笋记云成都子城西曰兴义门金容坊有通衢几百五十歩有石二株挺然耸峭高丈余围八九尺耆旧传云其名有六曰石笋曰蜀妃阙曰沈犀石曰鱼鳬仙坛曰西

  • 巻十二·文珦

    宋 释文珦 撰七言絶句云泉吟此心长是爱云泉平澹相亲六十年纵使流归沧海去清声祗在屋头边落花昨日名园锦万丛一宵风雨树头空浮华往往皆如此谁不看花似梦中嵗晚自沙溪买舟归社桥酬李秋崖送别韵嵗暮溪头欲雪天思归频问

  • 列传第二十四 陆机(孙拯 弟云 云弟耽 从父兄喜)·房玄龄

    陆机,字士衡,吴郡人也。祖逊,吴丞相。父抗,吴大司马。机身长七尺,其声如钟。少有异才,文章冠世,伏膺儒术,非礼不动。抗卒,领父兵为牙门将。年二十而吴灭,退居旧里,闭门勤学,积有十年。以孙氏在吴,而祖父世为将相,有大勋于江表,深慨孙

  • 卷第二百二十九·胡三省

    唐纪四十五〔起昭阳大渊献(癸亥)十一月,尽阏逢困敦(甲子)正月,不满一年〕。《德宗神武圣文皇帝四》建中四年〔(癸亥、七八三)〕1十一月,乙亥,以陇州为奉义军,擢皋为节度使。泚又使中使刘海广许皋凤翔节度使;皋斩之。〔史言韦皋以

  •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十五·杜大珪

    (宋)杜大珪 编许待制元墓志铭欧阳修公讳元字子春姓许氏宣州宣城人也许氏世以孝谨称乡里其父亡一子当官兄弟相让久之曰吾弟材后必庇吾宗乃以公补郊社斋郎徙居海陵力耕以养其母调明州定海剑州顺昌县尉泰州军事推官戍兵千

  • 经幄管见卷二·曹彦约

    (宋)曹彦约 撰二十二日入讲筵同侍讲陈贵谊待对是日读论国体篇 三司言陜西入粟多髙其价直以取官钱且意边臣有盗取入市者诏直史馆盛元按其事召元谓曰守边郡皆朝廷信臣职田俸禄皆有菽粟道途既逺不可辇致或平价输官即议加

  • 提要·萨囊·彻辰

    钦定四库全书 蒙古源流 提要 【臣】等谨按蒙古源流八卷乾隆四十二年奉 ?译进其书本蒙古人所撰末有自叙称库图克彻辰鸿台吉之裔小彻辰萨囊台吉愿知一切因取各汗等源流约略叙述并以讲解精妙意旨红册沙尔巴胡土克图编纂

  • 卷七·允禄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皇朝礼器图式>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礼器图式卷七冠服四【民公夫人以下冠服】民公夫人冬朝冠 谨按本朝定制民公夫人冬朝冠薫貂为之上缀朱纬顶镂花金座中饰东珠四上衔红寳石前缀金簮三饰以珠寳

  • 卷之一·佚名

    目錄國初天孫氏始生五穀,以教耕種飲食。且製造巾裳屋廬。始分國為三區,且建城都畫野分郡,以置按司。諸神出現護衛國祚。徃古俗習與今大異。隋煬帝屢遣使招撫,不從。汎與諸國相通以致貿易。利勇弑君篡位。舜天王國人始結欹

  • 卷十一·吕本中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集解卷十一宋 吕本中 撰僖公十有八年春王正月宋公【公有防字】曹伯卫人邾【公作邾娄】人伐齐夏师救齐五月戊寅宋师及齐师战于甗齐师败绩左氏传宋襄公以诸侯伐齐三月齐人杀无亏齐人将立孝公不胜四公

  • 千眼千臂观世音菩萨陀罗尼神咒经卷上·佚名

    唐总持寺三藏沙门智通译尔时观世音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是我前身不可思议福德因缘。今蒙世尊与我授记。欲令利益一切众生起大悲心。能断一切系缚。能灭一切怖畏。一切众生蒙此威神。悉离苦因获安乐果。若有善男子

  • 大清律例·佚名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部封建法典。清朝初入关时,沿用明律,至顺治三年(1646)制定《大清律集解附例》,后经康熙、雍正两代屡次增订,乾隆时重修,对原有律令逐条考证,于乾隆五年(1740)编成《大清律例》。该法典从开始修律到最

  • 采芹录·徐三重

    四卷。明徐三重撰。此书共四卷,第一卷论养民、教民,第二卷、第三卷多论学校贡举、政事利弊,第四卷多论明代人物臧否,大致皆考稽典故,究悉物情,持论较为平实,无激烈偏驳之见,也无恩怨毁誉之私,胜过明人所作的说部文献,也胜过徐三

  • 新摘星录·沈从文

    小说。沈从文著。女主向往“诗与火”的生命,却无法拒绝“具体而庸俗”的物质爱情,长期陷于感情纠葛与内心矛盾,最终选择不能让她完全追逐浪漫却又能满足她虚荣心的“葫芦头”男子。爱情绝非“食色性也”。

  • 禹贡说断·傅寅

    四卷。宋傅寅撰。寅字同叔,两浙路义乌(今属浙江省)人。南宋学者。少时尝从唐仲友学,仲友以益友称之,寅学识渊博,于天文、地理、封建、井田、学校、郊庙、律历、军制之类,无不悉心研究,订其讹误,每事各为一图,题为《群书百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