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公远 三用韵十首
    性野耽幽隐,茅茨一二间。
    身侔黄鹤瘦,心与白云閒。
    囊里诗无俗,毫端画有山。
    忽惊时节换,塞雁又南还。
杨公远 三用韵十首
    不作皱眉事,何烦古押衙。
    且尝桑落酒,更沦雨前 
- 孔崇弼,唐僖宗宰相纬之子也。仕后唐,自吏部郎中授给事中,时族兄昭序繇给事中改左常侍,兄弟同居门下,时论荣之。崇弼,天福中迁左散骑常侍。无他才,但能谈笑,戏玩人物,扬眉抵掌,取悦于人。五年,诏令泛海使于杭越。先是,浙中赠贿,每岁 
- 						 			  彻里   彻里,燕只吉台氏。曾祖太赤,为马步军都元帅,从太祖定中原,以功封徐、邳二州,因家于徐。彻里幼孤,母蒲察氏教以读书。至元十八年,世祖召见,应对详雅,悦之,俾常侍左右,民间事时有所咨访。从征东北边还,因言 
- 高隆之,字延兴,洛阳人,是宦官徐成的养子。有人说他的父亲高干被姑夫高氏养育长大,因而从了高姓。他后来立下了决定朝廷命运的大功。高欢命他为自己的兄弟,他便说自己是高欢的同乡,渤海..地人。  他身高八尺,须髯秀美,性情深 
- 五知老人庚子之乱,余在内廷,不能力救,徒以额外京堂咨访,未及。遂甘缄默以避时祸。战事孔棘,私议隐讽,未尝伏奏一预机谋。军败国辱,乘舆播越,其当死者分也。且守先去,以为民望之箴,矢食焉不避其难之义。眷属在京,服御在京,不为之动 
-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六乐考律吕制度辽道宗太康中以秬黍所定升斗定律初用周黍尺九寸管空围三分为本太康中诏行秬黍所定升斗尝定律矣其法大抵用古律焉大乐四旦二十八 
- 董绶金先生小传董先生名康字绶金江苏武进人武进董氏代有闻人先生年二十即成进士服官刑部民元先生东渡日本翌年回国民三被任为大理院院长民六调任京师高等检察厅检察长民九秋复被任为大理院院长未一月代理司法总长民十 
- 太原閻若璩百詩撰平陰朱續晫近堂梓○第十七安國古文之學,其傳有四:一傳於都尉朝,朝傳庸譚,譚傳胡常,常傳徐敖,敖傳王璜、塗惲,惲傳桑欽。王莽時立於學官。璜、惲皆貴顯。惲又傳賈徽,徽傳子逵,逵數為肅宗言古文《尚書》,詔選高才 
- 章句于舜用中,说个“行之至”,“至”字微有病,似只在身上说,未及于天下。则是舜行道而道因以行矣。至颜子,却作三节说,又于 “择乎中庸”上,加“真知”一层。愚意中庸引夫子说,既只 
- <经部,书类,尚书精义钦定四库全书尚书精义卷四十七    宋 黄伦 撰康王既尸天子遂诰诸侯作康王之诰林氏曰昔高宗宅亮之际王庸作书以诰今康王既尸天子遂诰诸侯高宗亮阴二祀而恭黙思道康王在位而无所事故曰既尸天 
-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日讲礼记解义钦定四库全书日讲礼记解义卷五十六中庸朱子章句表记名曰表记者郑氏谓其记君子之德见于仪表也昔孔子以言立敎而天下万世皆取法焉方氏慤曰篇中称子言之者八皆总其大同之略称子曰者四十 
-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折诸卷七  兴国县知县张尚瑗 撰僖公称舍于墓师迁焉洪容斋曰晋文围曺称舍于墓因其凶而攻之遂入曺燕将骑刦攻齐即墨田单纵反间言吾惧燕人掘吾城外冢墓燕军乃尽掘之齐人望见涕泣遂败燕晋燕之用计同而 
- ——音乐可以察知世事人心 【原文】 凡人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2),谓之音。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3),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4);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 【注释] (1)本节选自《乐 
- △初分菩萨住品第四十八之二善现,若菩萨摩诃萨欲得无上正等菩提。应自起无忘失法。亦劝他起无忘失法。恒正称扬起无忘失法法。欢喜赞叹起无忘失法者,应自起恒住舍性。亦劝他起恒住舍性。恒正称扬起恒住舍性法。欢喜赞叹 
-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九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一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二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三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四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五  
- 	嘉兴大藏经 金刚般若经疏论纂要刊定记会编金刚般若经疏论纂要刊定记会编卷第三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经唐 圭山大师宗密 述疏宋 长水沙门子璇 录记清荆溪后学沙门行策会编第四释通文义二初解题目。金刚般若波罗 
- 儿科著作。又名《幼科发挥大全》。明·万全撰。约刊于16世纪中期。儿科著作。4卷(另有2卷本)。明万全(密斋)撰于万历七年(1579年)。卷1论形气发微、原病论、入门审候歌等;卷2论急慢惊风;卷3论脾经病;卷4论脾、肺、肾 
- 又名《乐府补亡》。词别集。北宋晏几道撰。一卷。几道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人。晏殊第七子。虽生名门,家父显赫,而仕途不坦,仅做过颖昌府许田镇监。《碧鸡漫志》卷二载:晏叔原歌词,初号《乐府补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