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提要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八

古今诗删       总集类

提要

【臣】等谨案古今诗删三十四卷明李攀龙编攀龙有沧溟集别着録是编为所録厯代之诗毎代各自分体始于古逸次以汉魏南北朝次以唐唐之后继以明多録同时诸人之作而不及宋元盖自李梦阳倡不读唐以后书之説前后七子率以此论相尚攀龙是选犹是志也昔江淹作杂拟诗上自汉京下至齐代古今咸列正变不遗其序有曰蛾眉讵同貌而俱动于魄芳草宁共气而皆悦于魂又曰世之诸贤各滞所迷莫不论甘而忌辛好丹而非素岂所谓通方广恕好逺兼爱然则文章别不主一途但可以工拙为程未容以时代为限宋诗导黄陈之多生硬杈桠元诗沿温李之波多绮靡婉弱论其流弊诚亦多端然钜制鸿篇实不胜数何容删除两代等之自郐无讥王士祯论诗絶句有曰铁崖乐府气淋漓渊頴歌行格尽奇耳食纷纷説开寳防人眼见宋元诗其殆为梦阳軰发欤且以此选所録而论唐末之韦庄李建勲距宋初阅嵗无多明初之刘基梁寅在元末吟篇不少何以数年之内今古顿殊一人之身薫莸互异此直门戸之见入主出奴不縁真有限断厥后周亮工镌一私印文曰不读王李钟谭之诗载于頼古堂谱中岂非高谈盛气有以激之遂至出尔反尔乎然明季论诗之党判于七子七子论诗之防不外此编録而存之亦足以见风防变迁之故是非蜂起之由未可废也流俗所行别有攀龙唐诗选攀龙实无是书乃明末坊贾割出诗删中唐诗加以评注别立斯名以其流传既久今亦别存其目而不録其书焉乾隆四十三年九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臣】陆 费 墀

猜你喜欢
  卷七百六十五·彭定求
  卷三百九十五·彭定求
  陈垲·唐圭璋
  冯去非·唐圭璋
  周某·唐圭璋
  十八家诗抄·卷十六·曾国藩
  ●第十六出 城守·孟称舜
  卷二私情四句·冯梦龙
  第四折·孔文卿
  唐储光羲诗集卷四·储光羲
  第三十四出 阳诛(北中吕调先天韵)·丁耀亢
  后集卷二·孙存吾
  卷七百七十一·佚名
  卷八十四·佚名
  第四十四出 知州判词·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十八家诗抄·卷十五·曾国藩

      苏东坡七古下一百二十首  次韵王定国南迁回见寄  上晕铜花蚀秋水,要须悍石相砻砥。十年冰檗战膏梁,万里烟波濯纨绮。  归来诗思转清激,百丈空潭数鲂鲤。逝将桂浦撷兰荪,不记槐堂收剑履。  却思庾岭今何在,更说

  • 第二十九出 闻捷·李渔

    〖破阵子〗(生装病容,净扶上)怪杀真人变假,顿教假病成真。火枣交梨将入口,禁齿箝牙未许吞,恩仇太不均!(净)相公,药煎好了,待我去取来。你坐稳了身子,不要倒在一边去。(暂下)(生)小生为着乔小姐的姻缘,用了殷四娘的计策,假装病态,伪作愁容

  • 卷二百七十五·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二百七十五总树类五言古古诗          【汉】阙 名庭中有奇树緑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英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懐袖路逺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杂诗          【晋】

  • 御选宋诗卷二十·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宋诗卷二十五言古诗十一朱熹川上见月归示同行者川上偶携手皓月起林端一舒临流望元露已先漙归掩荒园扉更怯裳衣单清夜可晤言独处谁为欢月夜述懐皓月出林表照此秋牀单幽人起晤叹桂香发窗间高梧滴露鸣散

  • 志第五 礼仪五·刘昫

    唐礼:四时各以孟月享太庙,每室用太牢,季冬蜡祭之后,以辰日腊享于太庙,用牲如时祭。三年一祫 ,以孟冬。五年一禘,以孟夏。又时享之日,修七祀于太庙西门内之道南:司命,户以春,灶以夏;门,厉以秋,行以冬,中溜则于季夏迎气日祀之。若品物

  • 卷一百八十四 嘉祐元年(丙申,1056)·李焘

      起仁宗嘉祐元年九月盡是年十二月   九月壬午,司馬光又上疏曰:   臣聞書曰「遠乃猷」,詩云「猶之未遠,是用大諫」。況國家之弊,在於樂因循而多諱忌,不於安治之時豫為長遠之謀,此患難所由而生也。自古帝王,即位則立太子

  • 臧榮緒晉書卷九·汤球

      阮籍   阮籍字嗣宗。陳留尉氏人。文選詠懷詩注。   容貌瑰傑。志氣宏放。同上。   籍隨叔父至東兗。刺史王昶。聞籍奇偉。請與相見。乃歎息以不能測。御覽五百十二。   太尉蔣濟聞籍有才雋。而俶儻為志高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六十六·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长沙威王萧晃传·李延寿

    长沙威王萧晃字宣明,是高帝的第四个儿子。少年的时候就很有武力,被高帝所宠爱。升明二年(478),代替哥哥萧映为淮南、宣城二郡太守。萧晃熟悉弓箭和骑马,起初沈攸之事变发生,萧晃带着很多武人,在街道上耀武扬威,当时的人们说

  • 巢王李元吉传·刘昫

    李元吉,是高祖李渊的第四个儿子。太原起义后,被任命为太原郡太守,封为姑臧郡公。不久晋封为齐国公,任十五郡诸军事、镇北大将军,留下镇守太原,赋予他自行处理军政事务的权力。高祖武德元年(618),他晋封为齐王,任并州总管。武

  • 呂祖謙後序·朱熹

      《近思錄》既成,或疑首卷陰陽變化性命之說,大抵非始學者之事。祖謙竊嘗與聞次緝之意。後出晚進于義理之本原,雖未容驟語,苟茫然不識其梗概,則亦何所底止?列之篇端,特使之知其名義,有所向望而已。至於餘卷所載講學之方,日用

  • 春秋集传详説卷四·家铉翁

    宋 家铉翁 撰桓公下【桓王十七年】九年春纪季姜归于京师公羊曰前既称王后则其辞成矣今复称季姜纪父母之于子虽为天王后犹曰吾季姜愚谓自王国而逆则曰王后女虽在纪而后之名已正自纪国而往则曰纪季姜后虽在途而女之出

  • 目录·项安世

    钦定四库全书     子部一项氏家説目録     儒家类卷一说经篇一卷二説经篇二卷三説经篇三卷四説经篇四卷五説经篇五卷六説经篇六卷七説经篇七卷八説事篇一卷九説事篇二卷十説政篇説学篇附

  • 卷三十九·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日讲礼记解义卷三十九少仪少小也记相见及荐羞之小威仪故名少仪朱子曰此篇言少者事长之节闻始见君子者辞曰某固愿闻名於将命者不得阶主适者曰某固愿见罕见曰闻名亟见曰朝夕瞽曰闻名此言相见致辞之法也闻者

  • 春秋传三·胡安国

    宋 胡安国 撰隠公下【丙桓王寅五年】八年【齐僖十六晋哀三蔡宣三十五卒衞宣四郑庄二十九曹桓四十二陈桓三十杞武三十六宋殇五秦宁公元年楚武二十六】春宋公衞侯遇于垂音注【垂衞地特相遇不书书宋衞将以为参盟也】三

  • 卷之十九·纪荫

    宗统编年卷之十九 临济第五世祖 讳省念。莱州狄氏子。受业於本郡南禅寺。才具尸罗。徧游丛席。常密诵法华经。众称为念法华。晚於风穴嗣法。历住首山广教宝应。 宋太祖甲戌开宝七年。 临济第五世首山祖嗣宗统(二十年

  • 丛林校定清规总要目录·佚名

      丛林规范。百丈大智禅师已详。但时代寝远。后人有从简便。遂至循习。虽诸方或有不同。然亦未尝违其大节也。余处众时。往往见朋辈抄录丛林日用清规。互有亏阙。后因暇日。悉假诸本。参其异。存其同。而会焉。亲手

  • 韩氏医通·韩懋

    《韩氏医通》系综合性医书。 2卷。 明·韩懋撰。刊于1522年(嘉靖元年)。韩氏搜辑家传有效方案,结合个人临床心得编撰成书,书分九章,共九十五则。卷上为绪论、六法兼施、脉诀、处方、家庭医案共五章; 卷下为悬壶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