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二十七出 逢舟

◎乙酉二月

〖水底鱼〗(净扮苏昆生背包裹骑驴急上)戎马纷纷,烟尘一望昏;魂惊心震,长亭连远村。(丑扮执鞭人赶呼介)客官慢走,你看黄河堤上,逃兵乱跑,不要被他夺了驴去。(净不听,急走介)(杂扮乱兵三人迎上)弃甲掠盾,抱头如鼠奔;无暇笑哂,大家皆败军,大家皆败军。

(遇净,推下河,夺驴跑下)

(丑赶下)

(净立水中,头顶包裹高叫介)救人呀,救人呀!

(外扮舟子撑船,小旦扮李贞丽贫妆上)

〖前腔〗流水浑浑,风涛拍禹门;堤边浪稳,泊舟杨柳根。(欲泊船介)(小旦唤介)驾长,你看前面浅滩中,有人喊叫;我们撑过船去,救他一命,积个阴骘如何?(外)黄河水溜,不是当耍的。(小旦)人行好事,大王爷爷自然加护的。(外)是,是,待我撑过去。(撑介)风急水紧,舍生来救人;哀声迫窘,残生一半魂,残生一半魂。

(近净呼介)快快上来,合该你不死,遇着好人。(伸篙下)

(净攀篙上船介,作颤介)好冷,好冷!

(外取干衣与净介)

(小旦背立介)

(净换衣介)多谢驾长,是俺重生父母。(叩介)

(外)不干老汉事,亏了这位娘子叫我救你的。

(净作揖起,惊认介)你是李贞娘,为何在这船里?

(小旦惊认介)原来是苏师父。你从何处来?

(净)一言难尽。

(小旦)请坐了讲。

(坐介)

(外泊船介)且到岸上买壶酒吃去。(下)

〖琐窗寒〗(净)一从你嫁朱门,锁歌楼,叠舞裙;寒风冷雪,哭杀香君。(小旦掩泪介)香君独住,怎生过活。(净)他托俺前来寻访侯郎。征人战马,侯郎无信,茫茫驿路殷勤问。(小旦问介)因何落水?(净)正在堤上行走,被乱兵夺驴,把俺推下水的。蒙救出浊流,故人今夕重近。

(小旦)原来如此,合该师父不死,也是奴家有缘,又得一面。

(净问介)贞娘,你既入田府,怎得到此?

(小旦)且取火来,替你烘干衣裳,细细告你。

(小旦取火盆上介)

(副净扮舟子撑船)

(生坐船急上)才离虎豹千林雾,又逐鲸鲵万里波。(呼介)驾长,这是吕梁地面了,扯起篷来,早赶一程;明日要起早哩。

(副净)相公不要性急,这样风浪,如何行的。前面是泊船之所,且靠帮住一宿罢。

(生)凭你。

(泊船介)

(生)惊魂稍定,不免略打个盹儿。(卧介)

(净烘衣,小旦旁坐谈介)奴家命苦,如今又不在那田家了。想起那晚——

〖前腔〗匆忙扮作新人,夺藏娇,金屋春;一身宠爱,尽压钗裙。(净)这好的狠了。(小旦)谁知田仰嫡妻,十分悍妒。狮威胜虎,蛇毒如刃。把奴揪出洞房,打个半死。(净)呀,呀!了不得,那田仰怎不解救。(小旦)田郎有气吞声忍,竟将奴赏与一个老兵。(净)既然转嫁,怎么在这船上。(小旦)此是漕标报船,老兵上岸下文书去了。奴自坐船头,旧人来说新恨。

(生一边细听介)

(听完起坐介)隔壁船中,两个人絮絮叨叨,谈了半夜,那汉子的声音,好似苏昆生,妇人的声音,也有些相熟;待我猛叫一声,看他如何?

(叫介)苏昆生!

(净忙应介)那个唤我?

(生喜介)竟是苏昆生。(出见介)

(净)原来是侯相公,正要去寻,不想这里撞着。谢天谢地,遇的恰好。

(唤介)请过船来,认认这个旧人。

(生过船介)还有那个?

(见旦惊认介)呀!贞娘如何到此,奇事奇事,香君在那里?

(小旦)官人不知,自你避祸夜走,香君替你守节,不肯下楼。

(生掩泪介)

(小旦)后来马士英差些恶仆,拿银三百,硬娶香君,送与田仰。

(生惊介)我的香君,怎的他适了?

(小旦)嫁是不曾嫁;香君惧怕,碰死在地。

(生大哭介)我的香君,怎的碰死了?

(小旦)死是不曾死,碰的鲜血满面;那门外还声声要人,一时无奈,妾身竟替他嫁了田仰。

(生喜介)好,好!你竟嫁与田仰了,今日坐船要往那里去?

(小旦)就住在船上。

(生)为何?

(旦羞介)

(净)他为田仰妒妇所逐,如今转嫁这船上一位将爷了。

(生微笑介)有这些风波,可怜,可怜!(问净介)你怎得到此?

(净)香君在院,日日盼你,托俺寄书来的。

(生急问介)书在那里?

〖奈子花〗(净取包介)这封书不是笺纹,摺宫纱夹在斑筠。题诗定情,催妆分韵。(生接扇介)这是小生赠他的诗扇。(净指扇介)看桃花半边红晕,情恳!千万种语言难尽。

(生看扇问介)那一面是谁画的桃花?

(净)香君碰坏花容,溅血满扇,杨龙友添上梗叶,成了几笔折枝桃花。

(生细看喜介)果然是些血点儿,龙友点缀,却也有趣。这柄桃花扇,倒是小生之宝了。

(问介)你为何今日带来?

(净)在下出门之时,香君说道,千愁万苦俱在扇头,就把扇儿当封书罢!故此寄来的。

(生又看,哭介)香君香君!叫小生怎生报你也!

(问净介)你怎的寻着贞娘来?

(净指唱介)

〖前腔〗俺呵,走长堤驴背辛勤,遇逃兵推下寒津。(生)呵呀!受此惊险。(问介)怎的不曾湿了扇儿?(净作势介)横流没肩,高擎书信,将兰亭保全真本。(生拱介)为这把桃花扇,把性命都轻了,真可感也。(问介)后来怎样呢?(净)亏了贞娘,不怕风浪,移船救我。思忖,从井救别人谁肯。

(生)好好!若非遇着贞娘,这黄河水溜,谁肯救人。

(小旦)妾本无心,救他上船,才认的是苏师父。

(生)这都是天缘凑巧处。

(净)还不曾问侯相公,因何南来?

(生)俺自去秋随着高杰防河,不料匹夫无谋,不受谏言;被许定国赚入睢州,饮酒中间,遣人刺死。小生不能存住,买舟黄河,顺流东下。你看大路之上,纷纷乱跑,皆是败兵,叫俺有何面目,再见史公也。

(净)既然如此,且到南京,看看香君,再作商量。

(生)也罢,别过贞娘,趁早开船。

(小旦)想起在旧院之时,我们一家同住;今日船中,只少一个香君,不知今生还能相见否。

〖金莲子〗一家人离散了,重聚在水云。言有尽,离绪百分;掌中娇养女,何日说艰辛。

(生)只怕有人踪迹,昆老快快换衣,就此别过罢。

(净换衣介)

(生、净掩泪过船介)

(净)归计登程犹未准。

(生)故人见面转添愁。

(副净撑船下)

(小旦)妾心厌倦烟花,伴着老兵度日,却也快活。不意故人重逢,又惹一天旧恨;你听涛声震耳,今夜那能成寐也。

悠悠萍水一番亲,旧恨新愁几句论;

漫道浮生无定着,黄河亦有住家人。

猜你喜欢
  今传是楼诗话 一·王揖唐
  第十二出 狂喜·李渔
  ●第十一出 防番·孟称舜
  第七出 通嚭·梁辰鱼
  第二折·范康
  楔子·关汉卿
  第三折·关汉卿
  卷一百三十八·徐世昌
  三集卷二十八·乾隆
  提要·孟浩然
  后集卷二·孙存吾
  卷一百二·陈邦彦
  卷三十五·佚名
  御选金诗卷十五·康熙
  刘子翬词作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丁集第三·钱谦益

    陆永新粲一十七首【俎上翁】广武城边列旗鼓,重瞳拔山气如虎。手提老翁坐高俎,汉王嫚语项王怒,俎上老翁心独苦。心独苦,儿不闻,儿言但索杯中羹。儿自生,翁自死。三军缟素为何人?幸有君臣无父子。君不见当

  • 卷一·钱振锽

    一、《六经》“学”字,未有作摹仿解者。有之,是后儒注《论语》“学之谓言效也”始,其语陋矣。“学”者,博闻多见之谓也。我辈学诗,不过多读古今诗集,以启发我之才力心思而已,不必影响字句、形

  • 资治通鉴后编卷二十二·徐乾学

    宋纪二十二【起黓摄提格正月尽眧阳单阏六月凡一年有竒】真宗膺符稽古神功让徳文眀武定章圣元孝皇帝咸平五年春正月壬寅谒啓圣院太宗神御殿初太祖太宗每嵗上元厯幸佛寺然后御楼观灯帝自毕谅隂以啓圣院太宗降诞之地圣

  • 卷十五·佚名

    四月二十七日(甲子),常青奏言:近因凤山复陷,约溃散兵二千名,遗失鸟枪一千有零、炮五十门,贼益肆无忌惮,时有来犯府城之信。臣查府城西临海口,出入自可严防;其小南门外之桶盘栈,大东门外之草店尾,大北门外之柴头港,俱属冲要,派有游击

  • 卷之二百二十九·佚名

      康熙四十六年丁亥三月甲寅朔。  ○乙卯上驻跸江天寺。  ○丙辰清明节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暂安奉殿、孝陵、仁孝皇后、孝昭皇后、孝懿皇后陵。  ○御舟泊镇江府。  ○丁巳上登陆驻跸句容县龙潭地方

  • 世家卷第二十九 高丽史二十九·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忠烈王二。○(己卯)五年春正月王在元。辛亥帝赐王亡宋宝器凤甁玉笛等九十事翼日又赐王及从臣彩帛。乙卯宰枢享公主。校尉李应柱康渭成赍

  • 王朴传·欧阳修

    王朴字文伯,东平人。年轻时考中进士,为校书郎,依附后汉枢密使杨..为宾客。杨..与王章、史弘肇等人有矛盾,王朴看到后汉刚建不久,隐帝年龄小,又懦弱无能,任用小人,杨..身为大臣,和将相的关系恶劣,王朴预感到必然发生内乱,于是离开

  • 卷一百三·宋敏求

    钦定四库全书唐大诏令集卷一百三宋 宋敏求 编政事举荐下诏天下搜贤俊制访至孝友悌诏处分举荐人诏令常参官举人诏捜访天下贤能勅捜访兵术贤才诏按察上遣使巡行天下诏遣十使廵察风俗制处分朝集使勅八道举荐下诏天下搜

  • 选举九·徐松

    赐及第赐进士及第赐本科及第赐出身赐同出身赐本科出身赐进士出身赐同进士出身赐三传出身赐同三传出身赐学究出身赐同学究出身赐上舍出身赐同上舍出身赐明经出身赐同明经出身赐童子出身赐及第太宗雍熙二年正月,诏著作佐

  • 卷八十三·陈祥道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卷八十三宋 陳祥道 撰<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八十三>隂厭陽厭隂厭陽厭特牲禮主婦薦豆設敦鉶主人及佐食宗人設鼎俎祝洗酌奠于鉶南主人再拜然後祝出迎尸少牢亦薦豆設敦設鼎

  • 春秋説卷三·洪咨夔

    宋 洪咨夔 撰桓公上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位天位也有天徳者可以居之君初嗣位称子逾年改元行即位之礼而后称公重居正之始也鼎之象曰君子以正位凝命位得其正则行之于身布之于国无一不得其正而天命为可凝隠公以摄自诡非正

  • 卷一·佚名

    闻如是,一时佛在如来所游居土。於宝严净巍巍道常悉是正觉之所建立。大德庄严而依积累神妙行业。成佛报应诸菩萨宫。宣扬无量如来变化。入无底慧游於殊胜。心怀悦豫。剖判普等。所修圣行。谘嗟当来。无际功勋名称无限。

  • 雜阿含經緣起誦校勘說明·欧阳竟无

      一.是書校歴三週.一譯校.二類校.三刻校。   二.譯校用唐玄奘譯瑜伽師地論攝事分緣起擇攝及同論攝異門分牒文對勘.附   註略稱論本。   三.譯校凡有二例。(一)論本牒文具缺有異者.皆註出曰.勘論本云云。(二)論本譯   名

  • 关于近人辨证法的讨论·太虚

    辨证法的讨论,在中国所以轰动一时的,原因于马克思主义的宣传,而不是关于海格尔哲学的研究。然近来一般哲学者如张东荪、贺麟、谢幼伟等,大抵将辨证法溯源于齐诺、苏格拉底、柏拉图等,此于探索辨证法一名词及其应用的起源,虽

  • 卷第六十八·佚名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第六十八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贤圣品第六之十二如是六种阿罗汉中。唯前五种容有退义。谁从何退为性为果。颂曰。四从种性退  五从果非先论曰。不动种性必无退理。故唯前五容有退义。

  • 荆州天王水鉴海和尚语录序·水鉴慧海

    荆州天王水鉴海和尚语录序刘经臣明道篇曰世尊拈华而妙心传于迦叶达磨面壁而宗旨付于神光六叶既敷千华竞秀分宗别派各有门庭荆南天王禅师自贞元元和间振铃鹤泽卓锡荆湖于时荫法云而曜慧日靡不出火宅而濯清凉迄今智炬

  • 太清经天师口诀·佚名

    太清经天师口诀,撰人不详。从内容看,似出于南北朝。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众术类。经文言外丹法术要诀,可分作两部分。前半篇为〈太清神丹经诀〉,有作华池法、水真珠法、消铅锡为水银法、银雪法、雄雪法等,皆为水法炼

  • 持明藏八大总持王经·佚名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共说十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