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百七十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七十三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次集七

郭厪

登石室山

夙昔志幽寻闲来即登历天淸海上秋木落林间夕琴樽集华缨歌吟坐台石醉归覔前途暝岩起寒色

台江宴集分得料字

沧洲趣不常靑云竟谁料緑酒不尽欢黄花向人笑逸兴凌烟霞忘机狎鸥鸟此意谁与论秋声动林表

宴得谦家

君家絶尘俗爱客开华筵飞觞对明月痛饮凉风前疎篁滴淸露夜色寒娟娟此时固不乐别後应徒然酒酣忽浩荡长啸凌靑烟

怀鸣秋先生之京

澄江晩悠悠离思杳难极西风鸿雁飞我忆鸣秋客远树带余晖前川起寒色即此待归舟沙头扫苔石

挹翠轩

幽轩多雅趣境静絶浮埃树色开帘入山光引幔来人闲啼鸟近风度落花回消尽尘中想弥深物外怀

送友人之京

况我悲寥落怜君又北迁春归万里外人去五云边塞柳迎征斾江花照别筵离情杂秋思分袂各凄然

春日登九华观

楼台三岛外钟磬五云端入谷仙源迥攀萝鸟道难泉声丹竈冷花影玉笙寒坐觉天风起神游极渺漫

和梅轩来韵

怜君得佳趣芳树掩衡门对酒花成坞题诗竹满轩湖光孤棹晩山影半帘昏後夜藤萝月相思入梦魂

过陈氏园亭

高士园林好岩扉昼不扃絶胜陶令巷犹是子云亭幔卷飞泉白窗含远岫靑何时出尘想来此共谈经

过黄希刚有作

知君情不浅擕我兴何长独下云边榻同斟月下觞秋吟看菊好夕饮醉粳香坐久忘归去衣沾湖上霜

士琛家宴归赋以赠之

我爱南湖客淸风两鬂丝久闻陶令趣长与远公期醉倚花前石行吟竹外池葛巾仍不着日日挂东篱

谒真人宫

夕到真仙境淸斋过竹房梦回孤嶂月寒入一襟霜夜色神鳌起秋声瑞鹤翔披衣不重寐缥缈识天香

奉和楚芳兄来韵

天上靑云迥湖边白屋贫不嫌栖此地何幸接芳隣草阁频邀月萝衣岂负春吾兄读书处还有问奇人

寄义屿黄甥

沙头孤鹤立吾命一丝牵伏枕仍春夏寻方废简编猗兰山谷月老树渭阳天伯也如相问频过话昔年

晖上人独坐亭

石迳通幽境岩亭古木深禅扉生晩翠罗幌挂秋阴止水空中性孤云物外心澹然无一事残月下东林

晩次乐乡县

浮生同逆旅扰扰几时休雁影三湘梦猿声五岭愁异乡那见月别路忽惊秋明发云山路征车岂暂留

过高盖定光庵

不过兹庵久行经自豁然江涵空外?月映坐来禅开凿非无地经营别有天定光光不灭长照一峰前

竹庵

高士何年赋考盘半庵修竹带飞湍窗迎嶰谷三春霁幔卷湘潭五月寒鹤立静依靑翡翠凤吟曾上碧琅玕好期澹月凉云夕曲尽瑶琴白雪弹

秋江别意

抚剑歌残气未降分擕相与倒银缸云山送目人千里物候惊心雁一双残日淸吟投剑浦凉风倚醉过吴江到家賸得山阴兴月满孤篷雪满窗

题南台周老商山水

中峰佳气碧氤氲淸制萝衣慕隐君一曲监湖堪醉月半空盘谷可栖云悬崖古木霜前落远屿余霞鸟外分我欲相从赋归去西山鸾鹤日为羣

送汝嘉之春官

官舍飞花拂玉盘官桥丝柳軃雕鞍百壶緑酒沙头尽千里靑云马上看夜月琴樽如故国春风环佩是长安他时引对金銮殿会见朝阳刷羽翰

春三月扫坟之作

靑山两屐草芊芊独抱冲忧隔九泉古道残春余薤露空林斜日带枫烟云来陇树啼猿外花落岩扃野鸟前归去高堂情未极惠连相对益凄然

别克从先生文馆

三载交游赖故知澹云凉月共襟期羣樽此夜能倾倒孤棹明朝又别离逸思不堪闻雁後含啼况复听猿时悬知岸帻狂吟日徙倚南山菊满篱

和赵先生述怀

高风雅调忆谁弹独抱瑶琴祗自叹黄叶迥随秋雨暝靑山空掩暮云寒沅湘日夕兰堪采彭泽霜前菊可飱忽忆故人霄汉上题诗多寄别离难

洞江书室

雨止沧洲落木疎幽人隐处近何如遥峰挹翠千重瞑积水涵光一镜虚闭户每怀孙敬宅垂帷应识董生居相期无限归来思拟向江臯共读书

过黄山善敬家作

林塘十亩足幽栖物色风光总入题花落石床春不扫雨深萝迳鸟频啼闲邀墨客淸如玉笑学山翁醉似泥几度竹楼幽梦觉羡君池草碧萋萋

送黄思顺之京

高步金门客青袍轶垢氛独陈扬子赋老缀陆机文久忝通家好谁为落叶分秋前鸿鹄志天上凤凰羣揽辔闽关道弹冠岊水濆论文情欵欵离思又纷纷寒雁连秋雨凉蝉隔夕曛暂同歌白苎休忆醉红裠握手舟堪泛看山酒未醺人分螺女月路指剑川云恋阙宁沾臆披裘见树勲好将三语妙应许九重闻别後泥金字江南每望君

挽鸣秋山人赵景哲

词藻南州客生来迹类萍无家频叹别失路独飘零旅席仍三载儒冠误一经半生嗟旧业千古掩泉扃梁狱书虽切秦堂怨未醒才华余姓字河岳失英灵绕屋山犹碧沿池草自靑空惊魂入梦那共醉忘形新陇徐生荐芳碑柳子铭临风情默默涕泗想仪刑

骢马朝天为林真侍御赋

神骏千金直亨衢万里遨昔闻来渥水今见谒清朝锦控靑丝络银韀碧玉雕风批双耳峻云傍五花飘骥德称同美龙媒许并骄张纲迎远道桓典候层霄月白金銮殿天高彩凤韶悬知端拜舞三祝献唐尧

题蒲萄扇

袅袅拂虬髯离离悬马乳曾倾银瓮香一博凉州史

桂花鴓鸟

香飘银汉凉露湿羽毛冷漫笑一身微高栖广寒影

画竹扇面

声临渭水淸影拂湘潭碧瑶瑟曲未絶商飈坐来夕

春江送别

云映粤王山色天涵螺女波光一曲骊歌未已飞花故落离觞

题牛

鸟下南山已夕人间春草初齐为问上流何处白云遥起前溪

靑舖岭中作

陟岭看山趣不稀归心迢逓宛如飞家林想在空蒙外一带螺江隐翠微

小景

万叠南山紫翠寒一江如练镜中看女螺矶畔云飞处风景令人忆谢端

送笔与林友

雅制潇湘碧玉枝毫端文彩宛离离请君挥洒芸窗下会见蛟龙绕墨池

元宵後请罗让

春袅花枝酒瓮香怀人几度结愁肠冶城此夕笙歌歇余兴还能过草堂

寄席上诸友

一病那堪两鬓衰春风休负我连枝几回搔首南窗下花落花开总不知

赠致仕林相公

九十仙翁两鬓华高风虬杖称乌纱赐归赢得孤山月吟对寒梅万树花

挽管推官

仙舟一叶水悠悠魂返家林是首丘此去故人谁更在青山掩泪挂吴鈎

送朱户侯回

朝来车从访郊垧水遶衡门竹更青一见不题凡鸟去分擕空过白湖亭

寄李友渊

病起谁知鬓已华却承清翰问贫家夜深不待君平卜空剔寒灯一点花

扇面小景

孤琴引兴靑山墅山月苍苍鸟声曙高风一段不可攀从忆陶潜赋归去

镜湖清唱跋

国初吾郡诗人辈出十子而外复有二十余家有传有不传实幸不幸也郭厪字敬夫湮没二百余年无有知者予近得抄本诗百十篇有挽鸣秋赵景哲之作而罗宗让觉非集有和郭敬夫诗语云不知其人视其友敬夫实清世之隐君子也集中有送兄楚芳上春官楚芳名兰永乐三年乡荐姓名见于郡志敬夫青舖岭絶句云家林想在空蒙外一带螺江隐翠微又有门前湖白与山青分擕空过白湖亭之句其所居当在白湖螺浦之间与鸣秋山人相隣并也予既录其遗编并为考其地里付曹君能始授之梓敬夫之名从此弗至湮没不亦厚幸矣乎崇祯庚午三山老叟徐兴公撰

附陈艮诗

艮字从时长乐阳门山人洪武中以明经荐授吏部主事因灾异与同官萧仪上封事下狱仪死狱中艮谪交趾再上封事复官尝校閲辽东卫兵陈军卫四弊後因忤执政出判严陵舟行有大蛇随之艮谓蛇阴物必有妇人寃比到官果讯得情释之人以为神明尤能以礼法齐家族诸分异让其腴田自取葑瘠有古人之风邑後学郑世威撰

闲居杂兴

竹作屏籓草作庐清幽偏称退休居力田自有资家策学圃应多种树书鸦噪园林梧叶暗虫吟篱落荳花初高情不逐趋炎态一枕清风午梦余

其二

水光山色共清妍自乐乾坤静里天用竹引泉通後圃因花开径閲前川夜长明月从亏缺岁稔浮云任变迁瓮里浊醪常不匮杖头何用阿宣钱

其三

茹美炰鲜气味新北窗窗下独安神直鈎香饵聊为钓曲突禾秆可当薪舌在无官难补过身闲有子岂忧贫杜门谢客红尘絶竹外清风来故人

其四

独倚栏杆引望长望中生意到林塘斑鸠唤雨黄梅熟红鲤吹花锦浪香报主芳名留馆阁思亲孝悃在羮墙叹予梁燕多相似去去来来为子忙

其五

家住榕溪溪水头门前緑树共清幽五更残月他乡梦三迳高风故苑秋仇览不妨淹隽武杜陵无复叹离忧儿孙足慰余生乐一觉南柯万虑休

其六

范蠡扁舟泛五湖何如陶令赋闲居平时羞覩梅枝痩今日忻逢柳眼舒坐对檐花红落尽闲敲棋子黑甜余心田一点明如镜荑稗无侵不用锄

其七

门外青松手自栽时传清吹枕边来杜陵肌骨因诗痩陶令襟怀为酒开官去浑忘身外虑客来常覆掌中盃醉眠不觉天昏晓一任谯楼鼔角催

其八

雨过云收万象明一天霁色酿新晴柔桑叶尽吴蚕老踯躅花开蜀魄鸣竹影横窗看月上松声撼谷觉潮生人归人去年华换惟有溪山不世情

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七十三

 

猜你喜欢
  卷四百六十·彭定求
  姚云文·唐圭璋
  第一出 幻因·李渔
  第九出 弄兵·李渔
  卷之三佳话·梁章钜
  第四十四出 怂合·洪昇
  卷一百三十五·陈思
  卷十一·陈焯
  瓦匠之家·胡也频
  提要·杨基
  卷四·陈元龙
  卷三百六十七·陈廷敬
  卷五百一·佚名
  卷四百十八·佚名
  张虫宾诗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赵与钅卸·唐圭璋

      与钅卸字庆御,号崐崙。燕王德昭九世孙。淳祐十年(1250)进士。   谒金门   归去去。风急兰舟不住。梦里海棠花下语。醒来无觅处。   薄幸心情似絮。长是轻分轻聚。待得来时春几许,绿阴三月暮。

  • 夜半松风·徐志摩

    这是冬夜的山坡,坡下一座冷落的僧庐,庐内一个孤独的梦魂:在怅悔中祈祷,在绝望中沉沦——为什么这怒叫,这狂啸,鼍鼓与金钲与虎与豹?为什么这幽诉,这私慕?烈情的惨剧与人生的坎坷——又一度潮水似的淹没了这

  • 资治通鉴后编巻一百七十一·徐乾学

    元纪十九【起黓涒滩正月尽彊圉赤奋若十二月凡六年】文宗圣明元孝皇帝至顺三年春正月癸酉命高丽国王王焘仍为高丽国王赐金印初焘有疾命其子桢袭王爵至是焘疾愈故复位 己卯罢诸建造工役惟城郭河渠道路桥梁仓库勿禁 

  • 卷之一百五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卷之一千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殿阁词林记卷九·廖道南

    (明)黄佐 廖道南 撰殿阁洪武十五年十一月戊午仿宋制置殿阁学士以礼部尚书刘仲质为华盖殿大学士翰林院学士宋讷为文渊阁大学士检讨吴伯宗为武英殿大学士典籍吴沉为东阁大学士是月辛酉复命耆儒鲍恂余诠张长年为文华殿大

  • 九一一 户部为知照四库全书馆正月至三月记过人员罚俸事致典籍厅移会·佚名

    九一一 户部为知照四库全书馆正月至三月记过人员罚俸事致典籍厅移会乾隆四十七年九月初一日户部为遵旨查议事。陕西司案呈,本年七月十三日准吏部咨称,会议得内阁抄出尚书 额驸 公福<隆安>等奏称,查四库全书馆本年正月起

  • 孝武帝纪·房玄龄

    孝武皇帝名曜,字昌明,是简文帝司马昱的第三个儿子。兴宁三年(365)六月十二日,始封为会稽王。咸安二年(372)秋七月二十八,立为皇太子。这一天,简文帝驾崩,太子即皇帝位。下诏书说:“朕以不幸,忽逢丧事,呼天抢地,不知所诉。年龄幼

  • ●作邑自箴卷第一·李元弼

    正己 治家 处事 ○正己 先生曰凡欲治人先湏正已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临事当无心无心则公有心则偏传曰公生明偏生闇古语云长民有三莫一曰无事莫寻二曰有罪莫放三曰事多莫怕 为政之要当湏远嫌疑罢张设

  • 薛永黍·周诒春

    薛永黍 年二十七岁。生于福建金门。兄永石永岱。业商。未婚。初学于菲律宾。及福州英华书院。宣统二年。自费游美。入提顿学校。及威斯林学校。宣统三年。入米西根大学。习教育。民国四年。得学士学位。为世界会书记

  • 事君章第十七·佚名

    【解读】这一段是说明如何事君,即如何对长上、领导尽忠。所谓移孝作忠,把孝心推移到对国家、人民,就是尽忠。【原文】子曰:&ldquo;君子之事上也(1),进思尽忠(2),退思补过(3),将顺其美(4),匡救其恶(5)。故上下能相亲也(6)。诗(

  • 卷十六 谈丛·刘向

    王者知所以临下而治众,则群臣畏服矣;知所以听言受事,则不蔽欺矣;知所以安利万民,则海内必定矣;知所以忠孝事上,则臣子之行备矣。凡所以劫杀者,不知道术以御其臣下也。凡吏胜其职则事治,事治则利生;不胜其职则事乱,事乱则害成也。

  • 第十二章 22·辜鸿铭

    攀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

  • 告国内佛学同志书·太虚

    国内诸善知识均鉴:太虚誓施舍身心以弘佛法,十余年来,对于一切艰难毁谤皆所不顾,想诸公中亦不乏深知者。比年熟察中国之事变,皆从世界各国而来,非世界有力诸国,对于佛法有相当之信解,则中国之佛教,亦必常有摇动不安之形势。故甘

  • 占察善恶业报经疏卷上·智旭

    隋外国沙门菩提登译古吴蕅益沙门智旭述经文为三。从如是我闻。至是故我今令彼说之。是序段。从尔时坚净信菩萨既解佛意。至下卷及供养地藏菩萨摩诃萨。是正说段。从尔时佛告诸大众。至信受奉行。是流通段。(甲)序段为二

  • 法华文句记卷第五·湛然

    法华论云去。引论释也。论有三文。初约三乘。意令二乘与菩萨乘同得同有。于中先引论。次论言下解释论意。云次第者。与令解释次第不违。准论文意初以无上为开。论文又云。佛知见者。如来能证如实知彼义故。经文既云为

  • 学山诗话·夏敬观

    “方略新奇古未闻,黄中编入羽林军。汉中米贼全烧堞,帐下萧娘(原注:粱临川王宏)尚册动。碣石夜飞键户牝,玉河朝罨入烽云。檀萝蚁斗南柯内,肉搏三旬未解纷。”“漫长将成八月凶,既非横策又非纵。国书祈请三牛耳,(原注:羚国电三与俄

  • 观念法门·善导

    全一卷。唐代善导着。又称观念阿弥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门、观念阿弥陀集。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七册。本书叙述观、念阿弥陀佛之行相作法及功德。其内容分为三段,先示三昧行相,次示五缘功德,后劝人修行。注释书有证空之观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