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告国内佛学同志书

国内诸善知识均鉴:太虚誓施舍身心以弘佛法,十余年来,对于一切艰难毁谤皆所不顾,想诸公中亦不乏深知者。比年熟察中国之事变,皆从世界各国而来,非世界有力诸国,对于佛法有相当之信解,则中国之佛教,亦必常有摇动不安之形势。故甘以头目脑髓作牺牲品,扶病至欧、美一游,观机设化。抵巴黎之后,差幸佛天之护佑,稍有效力。前星期在东方博物院,作“佛学源流及其新运动”第二次讲演,听者各国名流五六百人,颇多感发。旋商西尔法勒肥博士,及该院院长阿甘博士等,议设“世界佛学苑”,以“昌明佛学,陶铸文化,增进人生之福慧,造成世果之安乐”为宗旨。旋由彼二人邀集爱斯嘉拉、伯希和等著名学者十余人共同发起,决议即在东方博物院,先设一世界佛学苑巴黎通讯处,并邀请中国之发起人。近来欧美学者,对于佛学,确已有研究之倾向。闻日本将派三千布教师至欧美传教,中国为日本佛教之祖国,于此尤须努力!此由各国佛学者共同建设之世界佛学苑,中国佛学者尤不能不出为倡导之人。此苑若成,则佛法宏布欧、美,一切中国文化皆随之而为世人重视,中国乃能得各国人士之谅解,安全发达。建设地未定,如主张在中国亦可;预算建设费百万元。如各国赞同设在巴黎,法国发起人已担任捐出院基,而议由中国发起人首任捐建设费四分之一以为信导。巴黎最大银行之东方汇业银行经理,已认收保捐款。华法英国文简章缘起,一月间可印布诸国。故特函求诸公为发起人,函告巴黎通讯处,并先认捐及汇寄数万元至巴黎收款处,则他国发起人皆踊跃输将,不难观成矣。太虚不日应请至英、比、德,并告。即祝诸公精进!太虚自巴黎上言。(见海刊九卷十期)


猜你喜欢
  卷第十七·佚名
  雪關和尚語錄卷五·雪关智訚
  目次·佚名
  问疑品第二·佚名
  卷第十五·佚名
  十住毗婆沙論卷第十·欧阳竟无
  卷三百七十四·佚名
  缘起·呆翁行悦
  三山来禅师五家宗旨纂要卷中·别庵性统
  第十一章 大莲华王时代·多罗那他
  善见律毗婆沙卷第三·佚名
  卷第十七·佚名
  卷十·净挺
  卷七·普济
  卷第七(诸释部)·宝唱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楔子·孟汉卿

    (冲末扮李彦实引净李文道上,诗云)月过十五光明少,人到中年万事休。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老汉姓李,名彦实,在这河南府录事司醋务巷住坐。嫡亲的五口儿家属:这个是孩儿李文道,还有个侄儿李德昌,侄儿媳妇刘玉娘,侄儿根

  • 蜕岩词·张翥

    六州歌头孤山寻梅孤山岁晚,石老树查牙。逋仙去。谁为主。自疏花。破冰芽。乌帽骑驴处。近修竹,侵荒藓,知几度。踏残雪,趁晴霞。空谷佳人,独耐朝寒峭,翠袖笼纱。甚江南江北,相忆梦魂赊。水绕云遮。思无涯。又苔枝上,香痕沁,幺凤

  • 卷452 ·佚名

    杨万里 晓泊丹阳馆 夕冻朝还积,寒曦暖未多。 霜轻犹著草,冰重亦浮河。 山尽酣余势,潮归殿去波。 六朝遗迹在,故老尚傅麽。 杨万里 晓泊兰溪 金华山高九天半,夜雪装成珠玉案。 兰溪水清千顷

  • 卷370 ·佚名

    汪元量 浮丘道人招魂歌 有弟有弟隔风雪,音信不通雁飞绝。 独处空庐坐缧絰,短衣冻指不能结。 天生男儿硬如铁,白刃飞空肢体裂。 此时与汝成永诀,汝于何处收兄骨。 呜呼三歌兮歌声咽,魂招不来泪流血

  • ●卷二百二十六·徐梦莘

      炎兴下帙一百二十六。   起绍兴三十一年正月,尽其日。   工部侍郎沈介上封事论备敌之策。   臣窃惟今日之虑莫若备敌之策为急臣敢首言其失而条具所以备之之策臣闻天下之事未有不失於恃而败於忽者也。不臣其

  • 卷九 献帝·王夫之

      〖一〗   有诡谲鸷悍之才,在下位而速觊非望者,其灭亡必速。故王莽、董卓、李密、朱泚俱不旋踵而殄。又其下者,则为张角、黄巢、方腊之妄,以自歼而已矣。其得大位,虽夺虽僭,而犹可以为数十年人民之天下之祸乱为己任;君

  • 读礼通考卷九十一·徐乾学

    葬考十山陵四宋僖祖钦陵东都事畧建隆元年三月壬戌有司上皇髙祖文安府君諡曰文献皇帝庙号僖祖皇髙祖妣崔氏諡曰文懿皇后陵曰钦陵顺祖康陵东都事畧建隆元年三月有司上皇曽祖中丞府君諡曰惠元皇帝庙号顺祖皇曽祖妣桑氏諡

  • 台湾关系文献集零十二·佚名

    鸦片战争闽省军需请销案两件闽浙总督刘韵珂等奏折(移会抄件)户部「为内阁抄出署闽浙总督刘鸿翱等奏」移会闽浙总督刘韵珂等奏折(移会抄件)闽浙总督臣刘韵珂、福建巡抚臣刘鸿翱跪奏:为闽省内地军需现已核定请销银数,拟分四起

  • 一二○○ 军机大臣和珅等为访查李清所著书一并销毁事致江浙等省督抚函·佚名

    一二○○ 军机大臣和珅等为访查李清所著书一并销毁事致江浙等省督抚函乾隆五十二年五月初三日径启者:李清所著《诸史同异录》一书,语多悖缪。现在奉旨将四库全书内抄录者撤出销毁,又李清所著《南唐书合订》、《南北史合

  • 伯夷列传第一·司马迁

    王学孟译注【说明】《伯夷列传》是伯夷和叔齐的合传,冠《史记》列传之首。在这篇列传中,作者以“考信于六艺,折衷于孔子”的史料处理原则,于大量论赞之中,夹叙了伯夷、叔齐的简短事迹。他们先是拒绝接受王位,让国出逃;武王伐

  • 礼二二·徐松

    宋封禅【宋会要】太平兴国九年四月八日,宰臣宋琪率文武百官、诸军将校、蕃夷酋长、僧道耆寿诣东上合门拜表,请东封,诏荅不允。自是继上三表。 十四日,内出御札曰:「朕闻在昔帝王,虔膺命历,罔不登封于岱岳,降禅于云亭降:原无,据

  • 卷六·杨士勋

    ◎庄公十九年至三十二年,尽闵二年十有九年,传本或分此以下为庄公与闵公同卷。春,王正月。夏,四月。秋,公子结媵陈人之妇于鄄,遂及齐侯、宋公盟。媵,浅事也,不志。此其志,何也?辟要盟也。鲁实使公子结要二国之盟,欲自讬于大国,未审

  • 匡君大匡第十八·管仲

    齐僖公生公子诸儿,公子纠,公子小白。使鲍叔傅小白,鲍叔辞,称疾不出。管仲与召忽往见之曰:“何故不出?”鲍叔曰:“先人有言曰:『知子莫若父,知臣莫若君』,今君知臣不肖也,是以使贱臣傅小白也贱臣知弃矣。”召忽曰:“子固辞无出,吾权

  • 卷六·陈祥道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卷六宋 陳祥道 撰<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六>皮弁【縫中貫玉以為飾其衣用布十五升而裳素積】司服眡朝則皮弁服【視朝視内外朝之事皮弁之服十五升白布衣積素以為裳王受諸侯

  • 卷七十一·程川

    钦定四库全书朱子五经语类卷七十一钱塘程川撰礼十二小戴礼记二檀弓恐是子游门人作其间多推尊子游【吴必大録檀弓上】【録中其间多推尊子游万人杰録云多説子游之知礼】尧卿问合葬夫妇之位曰某当初亾室只存东畔一位亦

  • 山至数第七十六·管仲

    桓公问管子曰:“梁聚谓寡人曰:‘古者轻赋税而肥籍敛,取下无顺于此者矣。’梁聚之言如何?”管子对曰:“梁聚之言非也。彼轻赋税则仓廪虚,肥籍敛则械器不奉。械器不奉,而诸侯之皮币不衣;仓廪虚则倳贱无禄。外,皮

  • 白华山人诗说·厉志

    清代诗论著作。2卷。厉志著。书中论诗标举意气情韵,认为一切好诗,“其诗之胜之处,实其情之过人所致”。厉志以神气情意为统领,于学古与创新关系有独到精辟之见。主要从学诗角度表明诗学见解要不离“学古”一旨。如云:

  • 战国策译析·佚名

    分国记录战国时期纵横家言行的著作。作者不明。西汉刘向认为是战国末期的游说之士做的,宋代学者认为是纵横家所著,近人罗根泽认为是西汉初期蒯通著。原来的书名很多,有《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