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百六十一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六十一

明 曹学佺 编

元诗三十一

陈高

南有山思友生也

南有山高维虚矣其上伊石不可以舆兮念子之远莫我愉兮南有水清维流矣其泮伊陆不可以舟兮念子之远莫我俦兮盲风凄凄卉木病瘁我行吴会曷其底居二三君子眷我寡类勉进厥修终始令誉

汉水赠别也

瞻彼汉水其流潺湲之子于迈言采其兰嘤嘤好鸟集于林间娟娟美人可以晤言我思美人在汉之涘秉心允藏威仪楚楚聿求厥德将子是与慎尔优游成尔誉处南山有玉琢以为琚北山有梓规以为舆君子好修始终弗渝

青田山房为刘养愚赋

幽幽青田山积翠高千寻大溪经其南白云在山隂下有隐者居卜筑邃以深开门面石壁结构依松林墙古薜茘长砌闲苔藓侵檐间戏驯鹿户外鸣幽禽花草春佳冶竹木夏萧森秋宵月照牖冬晨雪明岑尘坌讵能到车马絶过临其中何所有乃有书与琴逍遥足忘世俛仰可娯心酒热聊自醉兴来时独吟永谢城市喧何用怀簪缨

发嵊县

行役苦昼热戒程当夜阑睡觉呼仆夫出门路漫漫明月照人影疎星挂树间流萤点衣袂零露湿巾冠潮远剡溪水俄入新昌山属兹干戈际愈觉行路难愧无经世资何以济时艰悒悒抱远思绵绵起忧端东方忽己白林鸟鸣间关前瞻石岭峻喟然发长叹

过广福寺石屏山房怀曾子白修撰陈伯清侍讲

游行滞春雨憩息依禅林寺门闭寂閴崖石耸嶔崟幽禽飞复止修竹何森森赏寂屏尘虑观空起遐心分榻坐云影巡廊步晩隂缅怀玉堂彦曾此共登临惆怅抚遗迹石径苍苔深

郊行

郊行日迟迟风和气维穆沟渠水方涨陇麦秀以绿荒村兵燹余萧条数家屋农人重田事偶耕及春燠老妇饷其夫稚子饭黄犊我本疎散人出游靡拘束己无簪缨累但望禾黍熟逍遥乐吾生奚复忧荣辱

容春轩

层轩结构幽当窗莳花木檐云栖夕隂庭鸟鸣晨旭四时景物佳早晩风气淑主人颇解事洒扫置书轴携琴来佳宾开樽泻醁微酣有余欢谐笑春意足宁知城南居秋风满茅屋

对菊分韵得须字

佳菊性所爱金英霜後敷见之开旅怀移植向庭隅岂无杯中物幽赏与谁俱今晨佳友过花下共欢娱西舍新醪熟足以供所须

惜别分韵得与字

江山无行人天寒况风雨出门辞友生情深别良苦褰衣感缱绻岂不念留处高堂想归期岁月不我与停舟且勿迫倾樽出清酤酒短意更长含凄我无语

别林文懋

我昔山中来墙梅花正开我今别君去枝头实无数光隂东逝波百岁能几何有酒且须饮莫听别离歌歌声使肠断欲醉千愁散但令酩酊忘分携明朝相忆各东西

泊馆头步

朝发芳林岭夜依馆头泊厌兹跋涉劳怀哉田园乐生理苦艰难归耕叹悠邈贫窭何足忧甘旨焉所托栖栖道路中素心负丘壑行年三十余齿牙半摇落良由筋骨疲岂但质衰弱忧思耿不寐起观衆星白羣鸡鸣江皋己复戒行客

晚归

西崦日初没远树生夕隂晚步草露湿独归松径深入室载言笑稚子牵衣襟樽中有浊醪可以酌复斟坐来窗牖白佳月出东林幽情寄觞咏适意忘华簪自得闲居理宁忧外患侵

雨中有怀李申伯杨彦祥二文友

幽室隐几卧觉来闻雨声开窗土?湿井边春草生旅寓惜芳草闲居抱幽情美人期不至谁与共持觥相思巷南北如隔万里城

同蒋伯威朱德常游育玉山得冷字

春晴烟雾开地胜林泉迥杖策随诸彦寻僧访幽景古迳人影稀落日松隂冷徜徉谷鸟散临憩山房静玄赏谁能忘尘虑从兹屏

寓兴二首

入山采琼瑶云深白石坚琼瑶不可采中心抱悁悁悁悁思美人青青见芳草芳草在空山美人隔长道种花种兰蕙取士取君子萧艾不馨香小人混臧否如何此芳草零落在山林古人不可见悠悠伤我心

山居

避喧林下居抱病山中卧家贫酒屡空性懒诗慵课禽声隔树啼云影当窗过独有采樵人时来慰衰惰

晚步

雨霁野色净杖策步残阳度桥寻幽径沿溪遶西庄陇麦生微秀篱菊散清香行吟来复往零露忽沾裳

怀友

作客黄山下思君汉水滨愁牵清夜梦吟痩老夫身漂泊谁知我交游独此人春来寻小艇江上问通津

寒食寓兴次黄宗鲁二首

浩荡乾坤大羁栖岁月深他乡对寒食愁思满淮隂诗句惭孤咏春花孰共寻相逢同郡子时复一论心去岁清明节天台看杏花凄凉今日事漂泊埜人家淮楚风尘暗乡山道路賖倚门亲白髪反哺愧林鸦

题画

天高白露下空山秋寂寥寻真入谷口幽景如见招白石可砺齿古木堪悬瓢为爱琅玕浄不知归路遥

独客

独客悲清夜高秋托异乡月侵窗影白风度角声长野战生新鬼边烽照近疆归耕吾计决不必问行藏

赠章以元昆仲

相见谈经史江楼坐夜阑风声吹屋响灯影照人寒俗薄交游尽时危出处难衰年逢二妙亦得闷怀寛

征妇怨

征夫出门时征妇涙垂垂把酒劝君饮执手问归期归期今已过更无消息归朝朝倚楼望只见鴈南飞

落梅曲

梅花开满枝无奈晓风吹风吹花落尽争似未开时花开终有落非关晓风恶愁杀爱花人城头复吹角

题临清亭

幽亭瞰清泚翠巘环嶔崟涵波栏槛浄遶檐花木清游鱼弄微影好鸟度轻音欢乐酬芳景欣然会赏心

送胡希元归江西

落日乌纱帽西风白布裘吏才兼翰墨羁旅亦风流听雨留僧寺看云忆故丘他乡同泛梗那忍送归舟

岳阳楼图

巴陵地殊胜洞庭波渺绵层楼碧霄上雕栏绿树边想像对图画游观阻风烟何由夸黄鹄凭高望远天

四月十六寓玉环喜家童来住至

数月思家信今朝喜汝来妻儿怜我远怀抱向谁开山谷多烽燧田园半草莱大军消息近故里尚堪回

题山居图

层峦积翠色中有嘉树林幽人此避世结屋山之隂携琴出山去独怀千古心知音不可见归路白云深

病中遣怀

卧病玄冬半羁栖碧海边风尘方满野戎马己经年下邑供军食何时发漕船薄才无寸补自合赋归田

其二

久卧思登眺扶衰谩倚楼山红斜日映江白晩烟浮行直书空鴈帆欹入浦舟病身惭食禄长羡五湖游

喜雨赠林子卿陈正夫

幽轩对客坐急雨檐前落隂云破荒原凉风散林薄遥想东山下苗生青沃若与子结幽期归来看秋获

怀交川诸友

积雨开霁色和气散微烟游情陟层巘凝睇望交川青天何漠漠白鸟去翩翩遥思羣彦集从之路缈绵

懒拙

懒拙从人弃行藏与世违陶潜辞米去张翰忆蓴归垂钓贪春水看花爱夕晖便须开竹迳还制芰荷衣

入山

入山惊道险上岭觉天低日碍危峰过云依翠壁栖幽花如血染怪鸟学儿啼避世须来此桃源路己迷

过李家坑

鸟道高千丈云山入万重汗流愁赤日力倦倚青松羣仆频相失行人竟不逢田家何处有僧寺隔前峯

赠周元帅

经济人才重功名伯仲齐驱驰朝上马感激夜闻鸡海漕输燕北王师出陕西櫜弓今日有更望抚遗黎

游雅山寺【寺乃吴德大长者所建】

上方殊胜地长者给孤园挂壁袈裟浄生阶秀草繁楼光凝晚照树色映前村法食干戈际真知象教尊

寄竹趣

五月不见面几回思寄书艰危人事废懒拙友朋疎白槿开池畔黄梅熟雨余感时惊久客何日访幽居

送别

平生几两屐丘壑每穷探访鹤青田曲穿云鴈荡南老成羣辈服姓氏衆人谈相见复相别题诗兴不堪

桥上

落日清溪上凉风梓树秋北来船竟泊南去水空流宇宙终无极干戈未肯休野人无意绪独立数归鸥

送益上人

一雨新秋爽千山细路遥林泉归此日天地飒惊飈访鹤穿松树观鱼俯石桥幽栖输尔乐高隐肯予招

元日

元日风兼雨萧条野外村过门车辙远记节酒杯存战伐看今岁栖迟且故园兵戈如未息身世岂须论

重登近山楼

羁旅归来日危楼得再登山如前岁好云向小窗凝种木看今长藏书比旧增题诗成感慨老我愧何能

寄陈彦卿

楼屋近山东海头翠云影落小窗幽登临昔日同诸彦羁旅经年忆旧游故国莺花春入梦沧江风雨夜生愁不堪老去悲离别岁月无情如水流

题中峰楼

中峯之楼风景幽山花满屋翠云流海天日出蓬莱近月夜烟清沆瀣浮溪上松隂归晚鹤檐前花树语春鸠齐川渺渺黄尘里此日登临是胜游

独望

独望东南日向晡风高雪尽鴈行孤青山天际连於越白水秋来满太湖海内干戈犹烂熳舍西园圃近荒芜文章未必能经世深愧飘蓬岁月徂

自明回温留寓郡城不得遂归田之愿述怀有作

西风落叶送清秋力疾凭栏寄远愁政慕陶潜归栗里翻为王粲客荆州山峰近郭东西起江水通潮日夜流景物年年只依旧独怜华髪鬂边稠

客南塘作

江头无计问归舟抱病羁栖古寺幽风雨莺花成寂寞干戈诗酒废赓酬衰年白日愁边度故国青山梦里游见说王师向淮甸早须传檄定南州

折杨柳

折杨柳送别离朝朝送人远别离门前杨柳折还稀今年折杨柳来岁复生枝奈何别离子一去无回时

题花竹翎毛

棠梨三月吐花齐布谷飞来树上啼想见小园微雨过春光都在石栏西

梨花沐雨带娇羞独立枝间一鸟幽若遣美人初睡起定应无处着春愁

题蟹

昔年作客到淮阳饱食霜鳌一尺长几度淮西橙子熟樽前空对菊花香

子昂画

风动秋山日已晡旧时林苑尽荒芜王孙去国犹无恙解写江南烟树图

棘上双禽

幽禽并立羽毛齐日落风寒棘树低拟待洛阳春色好牡丹枝上伴莺啼

赠星士陈光大

底用里粮去远游只将奇术动公侯京都春色浓如酒三月莺花满御沟

送牛德大

四月西湖景最奇使臣行役到家时画船载酒轻轻荡红袖笼笙细细吹

芦沟晓月图

芦沟桥西车马多山头白日照清波氊庐亦有江南妇愁听金人出塞歌

春日送别

昨日相逢今日离东风回首日迟迟春深应有梅花在别後何妨寄一枝

题画

华盖羣峰鴈荡南斜阳雨过碧于蓝秋风八月凉堪倚拄杖穿云看石楠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六十一

 

猜你喜欢
  卷六百零六·彭定求
  卷二百九十三·彭定求
  卷二百九十一·彭定求
  ●续编·卷四·沈瘦东
  卷二十七·黄希
  卷八十三·陈思
  自杀篇·胡适
  卷七·钱子正
  知稼翁集补钞·管庭芬
  龟谿集补钞·吴之振
  提要·陈棣
  卷三百二十一·陈廷敬
  卷二十七·施元之
  上官仪诗鉴赏·佚名
  甲乙集卷第六·罗隐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谭方平·唐圭璋

      方平字圣则,号秋堂,吉州永新县人。嘉定十四年(1221)一。宝祐四年(1256)进士。   水调歌头   富贵在何许,五十已平头。人生得失且笑,体遣两眉愁。管甚轮云世变,管甚风波世态,沙渚且盟鸥。止即尽教止,流即尽教流。   田

  • 第一折·关汉卿

    (搽旦扮卜儿上,诗云)不纺丝麻不种田,一生衣饭靠皇天。尽道吾家皮解库,也自人间赚得钱。老身济南府人氏。自家姓李,夫主姓杜。所生一个女儿,是上厅行首杜蕊娘。近日有个秀才,叫做韩辅臣,却是石府尹老爷送来的,与俺女儿作伴。俺这

  • 七言巻三十八·洪迈

    七言重阳二首赵 嘏节逢重九海门外家在五湖烟水东还向秋山觅诗句伴僧吟对菊花风病酒坚辞绮席春菊花空伴水邉身由来举止非闲雅不是龙山落帽人十无诗寄桂府杨中丞琴酒曽将风月须谢公名迹满江湖不知贵拥旌旗后犹暇怜诗爱

  • 卷三百十六 元豐四年(辛酉,1081)·李焘

      起神宗元豐四年九月盡其月   九月甲申朔,知鎮戎軍种診言:「興、靈州等處多舊漢人,皆元昊所擄致者,常有思漢之心。乞明降指揮,言梁氏殘害其主,使眾心解離,如有首領來歸,特與官爵。」詔送高遵裕,降敕牓二十道付熙河都大經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七十八·佚名

    正统六年夏四月丁卯朔享 太庙○遣中官祭司灶之神○戊辰荆王瞻堈奏欲以来年正旦至京朝觐 上念其江湖<叐>涉复书止之○己巳行在礼部奏去年 圣节冬至今年正旦庆贺表文广西忠州等衙门字样差错湖广忠峒安抚司等衙门未到俱

  •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二十·佚名

    弘治十八年正月丁亥朔正旦节遣驸马都尉黄镛林岳分祭长陵 献陵 景陵 裕陵 茂陵○遣仪宾杨淳祭 景皇帝陵寝○遣内官祭 恭让章皇后陵寝 上诣 奉先殿 奉慈殿 皇太后宫行礼毕出御奉天门文武群臣及天下朝觐官四夷朝使行五拜

  • 卷六十二·阿桂

    钦定四库全书八旬万夀盛典卷六十二恩赉【一 本年恩诏一】【臣】等钦惟我皇上泰运辑厘寰宇均被五十余年中庆洽恩滂莫能纪数自古稀大庆称祝未俞惠施仍溥迨夫国庆重逢式敷渥赉实昭千百代未备之规模盖帝王之恩以绥夀与帝

  • 卷之七十八  菽園雜記六(明) 陸容 撰·邓士龙

    (菽園雜記,十一卷,明太倉陸容撰。容(一四三六──一四九四),字文量,號式齋。成化二年進士。陸容少有文名,學識淵博。官至浙江布政司右參政,另著有式齋集三十八卷。傳見明史文苑傳。此書通行者為十五卷本,如明嘉靖間毛仲良刻本,清

  • 卷四 释训第三·邢昺

    [疏]释曰:案《释诂》云:“训,道也。”《周礼·地官》有土训、诵训。郑司农注云:“谓以远方土地所生异物以告道王也。”后郑云:“玄谓能训说土地善恶之势,诵训能训说四方所诵习,及人所作为,及时事。”然则此篇以物之事、义、形

  • 管子补注卷十一·刘绩

      君臣下第三十一       短语五  古者未有君臣上下之别有夫妇妃匹之合兽处羣居以力相征【若野兽之处以羣而居力彊者征于弱也】于是智者诈愚彊者凌弱老幼孤独不得其所故智者假众力以禁彊虐而暴人止【智者即

  • 读朱随笔卷三·陆陇其

    监察御史陆陇其撰朱子大全集卷四十六答吕道一云万物散爲太虚之说虽若有以小异于轮回之陋然于天地之化育盖未得爲深知之也愚按此朱子之说与正蒙小异处答黄商伯云经文物格犹可以一事言知至则指吾心所可知处不容更有未尽

  • 天子肆献裸馈食礼卷中·任启运

    宗人府丞任启运撰正祭第四【正祭馈熟时也祭以馈熟为正故曰正祭亦曰馈食礼】羮定雍人陈鼎正鼎九陪鼎三凡十二六卿皆各举其职【周礼郑注正鼎羊一牛一豕一鱼一腊一肠胃一肤一鲜鱼一鲜腊一共九陪鼎臐一膷一晓一共三愚按六

  • (五)公冶长篇·钱穆

    吾未见刚者章。 朱子曰:“谢氏说最好。为物掩之为欲,故常屈于万物之下。凡人才要贪这一件物事,便被这物事压得头底了。幸幸自好,只是客气,如此便有以意气加人之意。只此便是欲也。又曰,刚者外面退然自守,而其中不屈于欲。幸

  • 佛教的真宗旨·太虚

    ──二十三年八月在庐山大林寺暑期公开演讲会致词──今天是大林寺公开佛教演讲会之期,虽然本寺每年暑期,照例总有几次公开演讲会,不过今天却又含有一种特殊的意味,这是与以往不同的。一则、欢迎马秀芳将军佛学与救国,二则

  • 佛说十地经卷第六·佚名

    大唐于阗三藏沙门尸罗达摩于北庭龙兴寺译  菩萨不动地第八  是时天王及天众  闻此胜行皆欢喜  为欲供养于如来  及以无量大菩萨  雨妙幡花及幢盖  香鬘璎珞与宝衣  无量无边千万种  悉以摩尼作严饰

  • 卷第四十·佚名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第四十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捉宝学处第五十九尔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峰山。于日初分执持衣钵。下鹫峰山入城乞食。将尊者阿难陀以为侍者。于时遇天大雨水荡崖崩。见劫初人所安伏藏光色晃耀。世

  • 松隐文集·曹勋

    诗文别集。四十卷,其中诗、赋二十二卷。宋曹勋撰。《宋史·艺文志》著录曹勋《松隐集》四十卷,据宋楼钥《松隐集序》,此本为勋子编成,宋时亦曾刊刻,但未见其传世。现在可知最早刊本,刻于明英宗正统五年(1440),四十卷

  • 赵匡义智娶符金锭·佚名

    元杂剧剧本。简名《符金锭》。撰人姓名不详。旦本。剧写符彦卿之女符金绽在花园中与赵匡义相遇,两人彼此爱慕,吟诗唱和,因韩松闯来,将两人冲散。赵匡义回家后,相思成疾,其妹赵满堂便让丈夫王朴为媒,向符家求亲。恰韩松也向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