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百三十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三十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一百七

僧保暹

秋迳

杉竹清阴合闲行意有凭凉生初过雨静极忽归僧虫迹穿幽穴苔痕接断棱翻思深隐处峰顶下层层

僧古怀

原上秋草

秋来深径里老病眼慵开户外行人絶林间朔吹回乱蛬鸣古堑残日照荒台惟有他山约相亲入望来

僧秘寅

山中

结茅临水石淡寂益闲吟久雨寒蝉少空山落叶深危楼乘月上远寺听钟寻昨得江山信期来此息心

僧宇昭

晓发山居

蓐食小人家寒灯碎落花鸡鸣窗半晓路暗月西斜世故欺怀抱风霜近岁华剧怜诗思苦凄恻向长沙

僧惠洪

早行

失枕惊先起人家半梦中闻鸡凭早晏看斗辩西东辔湿知行露衣单怯晓风秋阳弄光影忽吐半林红

僧宇昭

夕阳

向夕江天迥微微接水平带帆归极浦随客上荒城云外僧看落山西鸟过明何人对幽怨苒苒败莎并

赠魏野

别业惟栽竹多闲亦好奇试泉寻寺远买鹤到家迟药就全离母诗高只教儿未能终住此共有海山期

塞上赠三太尉

飞将是嫖姚行营已近辽河氷坚度马塞雪密藏鵰败卒残旗在全军列帐遥传呼更号令今夜取天骄

塞上赠王太尉

嫖姚立大勲万里絶尘氛马放降来地鵰闲战後云月侵孤垒没烧彻远芜分不惯为边客宵笳懒欲闻

寄题武当郡守吏隐亭

郡亭传吏隐闲自使君心卷幕知来客悬灯见宿禽茶烟逢石断棋响入花深会逐南帆便乘秋寄此吟

留题承旨宋侍郎林亭

翰苑营嘉致到来山意深会茶多野客啼竹半沙禽雪溜悬危石棋灯射远林言诗素非苦虚答侍臣心

僧修睦

宿岳阳开元寺

竟日凭虚栏何当兴叹频往来人自老今古月长新风逆沈鱼唱松疎露鹤身无眠钟又动几客在迷津

僧景云

老僧

日照西山雪老僧门始开冻瓶黏柱础宿火陷炉灰童子病归去鹿麋寒入来斋钟知渐近枝鸟下生台

僧子兰

华严寺望樊川

万木叶初红人家树色中疎钟摇雨脚积水浸云容雪碛回寒雁村灯促夜舂旧山归未得生计欲何从

尚顔

夷陵即事

不难饶白髪相续是滩波避世嫌身晩思家乞梦多暑衣经雪着冻研向阳呵岂能临岐路还闻圣主过

僧虚中

赠栖禅上人

岩房高且静住此几寒暄鹿嗅安禅石猿啼乞食村朝阳生树罅古路透云根独步闲相覔凄凉碧洞门

僧清尚

赠樊川长老

瘦顔诸骨现满面雪毫埀坐石鸟疑死出门人谓痴照身潭入楚浸影桧生隋太白曾经夏清风凉四肢

?昼

书惠崇师房

诗名在四方独此寄闲房故域寒涛濶春城夜梦长禽声沈远木花影动回廊几为分题客殷勤扫石牀

寄怀古

见说鵰阴僻人烟半杂羌秋深边日短风动晓笳长树势分孤垒河流出远荒遥知林下客冷苦夜禅忘

送嗣端东归

远念生泉石人中事欲销卷衣城木落寻寺海山遥帆影迷寒雁经声隐暮潮後期俱未定况我鬓先凋

送可伦赴广南转运凌使君见招

别语畏残漏心悬瘴海边回期无定日去路极遥天苦雾沈山郭寒沙涨隰田几宵寻使府清话废闲眠

早春阙下寄观公

客心长念隐早晩得书招看月前期阻论山静会遥微阳生远道残雪下中宵坐见青门柳依依又结条

僧保暹

宿宇昭师房

与我难忘旧多期宿此房卧云归未得静夜话空长草际沈萤影杉西露月光天明共无寐南去水茫茫

送简长上人之洛阳

闲身无所滞独去背春城望越乡心断迎嵩隐思生野禅依树远中饭傍泉清相府如投刺分题有竺卿

早秋闲寄宇昭

窗虚枕簟明微觉早凉生深院无人语长松滴雨声诗来禅外得愁入静中平远念西林下相思合慰情

僧文兆

宿西山精舍

西山乘兴宿静称寂寥心一径杉松老三更雨雪深草堂僧语息云阁磬声沈未遂长栖此双峯待晓寻

送简长师之洛

动静非常态超然西去心水期经洛听云约到嵩吟斋访烟村远禅依竹寺深秪应风雅道相府是知音

僧行肇

郊居吟

静室帘孤卷幽光坠露多径寒杉影转窗晩雪声过茗味沙泉合罏香竹霭和遥怀起深夕旧寺隔沧波

酬赠梦真上人

禅舍因吟往晴来坐彻宵春通三径晩家别九江遥巢重禽初宿窗明叶旋飘住期应未定谢守有诗招

送文光上人西游

高木坠残霖关河入远心嵩游忘楚梦华近识秦音塔古悬图认碑荒背烧寻几思兴替事独上灞陵吟

僧简长

送僧南归

渐老念乡国先归独羡君吴山全接汉江树半藏云振鍚林烟断添缾涧月分重栖上方定孤狖雪中闻

送行禅师

南国山重叠归心向石门寄禅依鸟道絶食过渔村楚云黏缾冻江沙溅衲昬白云深隐处枕上海涛翻

僧惟凤

与行肇师宿庐山栖贤寺

氷瀑寒侵室围炉静话长诗心全大雅祖意会诸方磬断危杉月灯残古塔霜无眠向遥夕又约去衡阳

寄希昼

间中吟鬂改多事与心违客路逢人少家书入阙稀秋声落晚木夜魄透寒衣几想林间社他年许共归

吊长禅师

霜钟侵漏急相吊晩悲浓海客传遗偈林僧写病容漱泉流落叶定石集鸣蛩回首云门望残阳下远峯

僧惠崇

访杨云卿淮上别墅

池近得频到相携向野亭河分冈势断春入烧痕青望久人收钓吟余鹤振翎不愁归路晩明月上前汀

赠文兆

偶依京寺住谁复得相寻独鹤窥朝讲隣僧听夜琴注缾沙井远鸣磬雪房深久与松萝别空悬王屋心

僧宇昭

寄保暹师

吟会失秋期荒山寄病时客髭生白早丛木落青迟渇?窥莎井隂虫占菊篱归心何以见霜月下天涯

幽居即事

扫苔人迹外渐老喜深藏路僻间行远春晴昼睡长余花留暮蝶幽草恋残阳尽日空山下孤禅念石霜

僧怀古

寺居寄简长

雪苑东山寺山深少往还红尘无梦想白日自安间杖履苔痕上香灯树影间何须更飞锡归隐沃洲山

居天柱山

四野豁家庭柴门夜不扃水边成半偈月下了残经虽逐诸尘转终当一念醒未知斯旨者万役尽劳形

僧智圆

赠闻聪师

澹然尘虑絶禅外苦风骚性觉眠云僻名因背俗高水烟蒸纸帐寒髪涩铜刀几宿秋江寺间吟听夜涛

僧遵式

酬伉上人

鸟卧清间极谁能更似君山光晴後见瀑响夜深闻拾句书幽石收茶踏乱云江头待无事终学弃人羣

赠智伦弟

溪竹拥疎帘溪云冷不厌千岩惟虎伴一讲许诗兼煮茗歊氷柱看经就雪檐有时开静户寒日下峯尖

僧道溍

再游鹤林寺

招隐山南寺重来岁已寒风林惊坠雪雨涧咽飞湍壁暗诗千首霜清竹万竿东轩谪仙句洗眼共君看

僧清顺

书景舒庵壁

大布君能衣始知蚕口非冢间容一榻身外只三衣护戒避生草净心观落晖寂寥能自守今世固应稀

僧惠洪

赠尼昧上人

不着包头绢能披坏衲衣愧无灌溪辩敢对末山机未肯题红叶终期老翠微余今倦行役投杖梦烟霏

僧善权

寄致虚兄

避寇经重险怀君屡陟冈空余接淅饭无复宿舂粮衣袂饶霜露柴荆足虎狼春来何所恨棣萼政含芳

僧元肇

虎丘

沧海何年涌秦传虎踞丘池空劒光冷坟阙鬼吟愁石碍楼台侧烟深草木浮吴人贪胜槩春尽亦来游

径山

东西两径幽岁晩得同游壑霁隂犹在溪云冻不浮鸟惊樵斧重猿挂树枝柔怕有梅花发因行到水头

僧善珍

山行晩归

药径入云林晩晴扶杖吟照泥星复雨经朔月犹隂树折怜巢覆泉清见叶沈爱闲自如此不是学灰心

春寒

松间灯夕过顾影在天涯雪暝迷归鹤春寒误早花艰难知世味贫病厌年华故国风尘外无人可问家

僧自南

广润寺新寮

客不赴斋招冥心坐寂寥青山若厌看白日也难消鹭起冲荷叶虫行蚀菊苗何年称老宿来住此间寮

僧简长

赠浩律师

浩也毘尼学精於玉帐严蚁酣停扫砌燕乳记鈎帘茶鼎敲氷煮花壶漉水添梦回池草緑忍践緑纎纎

僧道溍

夏日龙井书事四首

翠树高萝结昼隂骄阳无地迫吾身石崖细听红泉落林果初尝碧奈新挥麈已欣从惠远谈经终恨少遗民何时暂着登山屐来?乌纱漉酒巾

雨气千岩爽气新孤怀入夜与谁隣风蝉故故频移树山月时时自近人礼乐汝其攻我短形骸吾已付天真露华渐冷飞蚊息窗里吟灯亦可亲

自怜多病畏炎曦长夏投踪此最宜青石白沙含浅濑碧梧苍竹聒凉颸云中鸡犬听难辨谷口渔樵问不知斑杖芒鞋随步远归来烟火认茅茨

却来人外慰栖迟谷远山长万事遗好鸟未尝吟俗韵白云还解弄奇姿藤花冉冉青当户竹色娟娟碧过篱不羡故人探禹穴短桡孤榜逐涟漪

僧如璧

次韵答吕居仁

向来相许济时功大似频伽响远空我已定交木上座君犹求旧管城公文章不疗百年老世事能排双颊红好贷夜窗三十刻胡牀趺坐究幡风

再次前韵

曾将千古较穷通芥孔能容几许空借问折腰辞五斗何如攘臂取三公四时但觉风雨过一饭何须刀几红要识坏魔三昧力更培根拨待春风

僧显万

送炭与湘山西堂惠然师

纷纷向火乞儿多独有君如择乳鵞万锻炉中寻粲可一堆灰里拨隂何雪欹败屋闲犀柄草卧空庭任雀罗亟送乌薪相煖热恐随春梦入南柯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三十

 

猜你喜欢
  张镃·唐圭璋
  第四卷·佚名
  ●第四十五出 泣舟·孟称舜
  自序·梁章钜
  任昱·隋树森
  昊天塔孟良盗骨·臧懋循
  卷一百三十二·徐世昌
  精华録巻八·王士祯
  序·刘半农
  卷一百二十一·曹学佺
  韦斋集补钞·管庭芬
  卷三十五·吴之振
  卷四百五十一·陈廷敬
  炙毂子诗格·王叡
  96.六言诗·施蜇存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九·徐世昌

    潘世恩潘世恩,初名世辅,字槐堂,号芝轩,吴县人。乾隆癸丑一甲一名进士,授修撰,官至太傅、武英殿大学士。予告重与鹿鸣、恩荣两宴。谥文恭。有《思补斋诗集》。诗冢歌九龙之麓梁谿旁,诗骨乃有名山藏。文字精灵

  • 四集卷九十八·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四集卷九十八古今体一百五首【癸卯六】幸避暑山庄即事得句前宵密雨昨快霁避暑恰当启跸轮讵以微疴疎夏祭【昨  方泽大祀前以旧患微疴偶发恐於升降仪节有愆因遣皇子恭代

  • 御选历代诗余编纂官·王奕清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历代诗余编纂官日讲官起居注翰林院侍读学士【臣】沈辰垣司经局洗马兼翰林院修撰加二级【臣】王奕清提督广西学政翰林院编修【臣】阎锡爵翰 林 院 编 修 【臣】 余正健编録人员举       

  • 巻六·史简

    钦定四库全书鄱阳五家集卷六鄱阳史简编元徐瑞松巢漫稿一公讳瑞字山玉松巢其号也十二世祖讳人元于唐贞元十八年官河南都运使防昌五年兼九州都漕运使秩因平黄巢乱特拜符命开藩于饶子孙遂居饶之慈孝坊八世祖讳立道于宋神

  • 玉山纪游·袁华

    明 袁华 编游昆山聨句诗并序至正八年春二月十有九日昆山顾君仲瑛以书来招致余明日抵顾君所又明日命百华舫集宾客自余而次凡六人朝发自界溪岀津义浦过九里庵转金溪午泊舟驷马桥下换舆骑入慧聚寺寺主僧然叟出肃客上神

  • 第十一章 实业·吕思勉

    农工商三者,并称实业,而三者之中,农为尤要。必有农,然后工商之技,乃可得而施。中国从前称农为本业,工商为末业,若除去其轻视工商、几乎视为分利之意,而单就本末两字的本义立论,其见解是不错的。所以农业的发达,实在是人类划时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一 后妃传一·纪昀

    后妃传唐 【一】○唐一(臣)等谨按郑樵通志帝纪之后次以后妃传自汉迄隋宫壶之鉴备焉厥后史家著作互有异同旧唐书列武后于帝纪新书则纪传 兼收五代史立家人传后妃与宗室同科宋尊杜太后于卷首而辽金并溯先代金史又载睿宗显

  • 卷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十七 【起丙寅周元王元年○止丁丑周威烈王二十有二年】凡七十二年 表例说 【臣】之枢谨按史记因秦记起周元王元年表魏韩赵楚燕齐之事曰六国年表但魏韩赵至威烈王二十三年始受命为诸

  • ●卷九·钱谦益

    ○台州方谷真谷真姓方氏,台之黄岩人。初名国珍,后更名真(避庙讳也。)又改国为谷,名谷真(避高帝御字也,《仁宗实录》诸书概从旧名,误矣,当以宋濂《神道碑》正之)。至正八年聚众海上,据有温、台、庆元等处。太祖吴元年十二月来降,凡

  • 附录二 重要简碑纪录表·佚名

    纪年碑文碑址存失备考明万历三十二年以后(至迟在天启四年以前)沈有容谕退红毛番韦麻郎等。澎湖县马公镇天后宫。存是碑高约丈余,为台湾现存最古之碑碣。考「明史」,荷人至澎湖在万历三十二年(公元一六0四);沈有容亲莅澎湖谕退

  • 卷一百十八·陈祥道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卷一百十八宋 陳祥道 撰天地辰建旋轉圖【合陰陽之聲附】太師掌六律六同以合陰陽之聲陽聲黄鍾太簇姑洗蕤賓夷則無射陰聲大呂應鍾南呂函鍾小呂夾鍾蓋日月所會在天而右轉【辰者日

  • 卷八·朱鹤龄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埤传卷八呉江朱鹤龄撰太甲阿衡阿孔训倚疏云古人读阿倚同音故阿作倚也王安石曰阿大林之有助者保其君如阿平其国如衡苏阿衡尹之号犹太公号师尚父师其官也尚父其号也顾諟天之明命经典稽疑顾諟天之明

  • 大智度論卷第三十四·欧阳竟无

      龍樹菩薩造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釋初品中信持第四十九   十方如恆河沙等世界中諸佛所說法已說今說當說聞已欲一切信持自行亦爲人   說當學般若波羅蜜。   問曰.上已說十方諸佛所說欲憶持不忘當

  • 述学·汪中

    文别集。内篇三卷,外篇一卷,补遗一卷,别录一卷。清汪中(1744—1794)撰。汪中字容甫,江苏扬州人。少孤贫好学,三十四岁为贡生,以母老不赴朝考,绝意仕进。毕沅总督两湖,聘为幕宾。著有《广陵通典》、《周官征文》、《左氏春秋释

  • 康熙连城县志·杜士晋

    记载连城县的山川形胜、政事沿革、户籍赋役、风俗淳漓、人文盛衰以及先贤之范迹,物产之丰约,保存了丰富的历史资料,是了解和研究连城县的重要文献。

  • 易象钩解·陈士元

    明陈士元撰。四卷。《归云别集》本。此书专阐《周易》经文取象之义,其论说虽未必尽切,但精当者颇多。《四库全书提要》指出:“前有士元《自序》,称:‘朱晦庵,张南轩善谈《易》者,皆谓互体、五行、纳甲、飞伏之类俱不

  • 迟桂花·郁达夫

    现代短篇小说。郁达夫著。初载1932年12月《现代》第2卷第2期,初收入1933年2月上海天马书店版《忏余集》。作品用第一人称描写“郁先生”应邀到杭州西子湖畔翁家山与久别的旧友翁则生会面的情景。翁则生原是颇有雄心的

  • 大地龙蛇·老舍

    3幕话剧歌舞混合剧。初载1942年1月至2月《文艺杂志》创刊号及第2期。1941年11月国民图书出版社初版。收入1982年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老舍剧作全集》第1卷。现收入《老舍文集》第10卷。剧本是老舍应东方文化协会所托